2023年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 小学美术教案案例(十四篇)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 小学美术教案案例篇一
笔对于学生,是最常见的学习用品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上也不断涌现出各式各样的笔,这些笔无论在外形和功能都十分受学生喜爱。本课《笔的世界》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走进“设计·应用”的天地,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设计,并设计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而在第10册《杯子的设计》一课中,学生对于设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的宗旨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艺术设计与生活用品的紧密联系,学习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认识到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创作出更有创意的作品,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养成善于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
1、知识目标: 了解笔基本结构和功能,学会观察和分析笔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2、技能目标: 学习简单的设计方法,能够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笔。
3、情感目标: 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要以人为本。
1、教学重点 :了解笔设计的两大原则—实用和美观,学会画简单设计图设计笔。
2、教学难点 :了解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从美术的角度对笔的外形进行设计,
结合实用性原则设计出造型新颖独特的笔。
3、注意点:在引导的过程中,不要单方面强调笔的功能如何现代化、科技化,
而是要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考虑,思考笔需要进行哪些改良,在保证基本实用功能的基础之上对笔的外形进行美观设计。
一、导入激趣——发现笔的变化美
1、猜一猜 :“笔”字的构成:竹字头和毛组成,既是我中国古代的毛笔。
2、看一看 :展示收集的各类笔:毛笔、鹅毛笔、钢笔、铅笔、圆珠笔、水笔等,
展示一个笔的发展历史。
3、小结揭题:从最古老的毛笔到现在的笔,笔的外形和功能也在发生着各种改
变。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笔的世界,和笔来一次亲密接触吧。
二、探究分析——感受笔的造型美
1、寻找笔的内在美,既笔的基本造型及最重要的功能
① 拆一拆:在实物投影仪上拆一支笔,以此让学生了解笔的基本构造。 ② 智力闯关::
问题一:除去外壳之后笔剩下了什么?说明什么?——笔芯,基本用途:书写问题二:笔盖、按钮有什么用途?——出笔芯
问题三:橡胶、笔杆上的凹凸变化是为了什么?——防滑,书写的舒适 ③ 小结、不管什么笔,去掉外壳,你会发现书写是笔最主要的功能,而一切外在的形状和功能设计都是为这一点服务的。
2、探究笔的造型美,尝试笔不同外形的变化
① 加外形:笔外形的创意设计(给上一环节拆出的笔芯增加外形)
(根据摸到的物品进行笔外形的设计)
如:针筒、口红——他们形状上有什么共性?怎么设计?(图示)
水果(苹果、香蕉、小西红柿)香蕉可以,小西红柿不可以,苹果太圆怎么
办?切成瓣就可以了。(苹果可以现场切开,进行展示)
② 小结论:笔的造型美是遵循一定得原则,也就是设计建立在笔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设计。色彩要和谐、整体。
三、探究笔的功能美
1、加功能:设计计算题:(为上一环节的笔增加功能)
① 加法:了解笔的基本结构之后,通过功能相加对笔进行多功能的设计。 (播放图片算式)
铅笔 橡皮=?
圆珠笔 日历=?
(播放几张多功能笔作品)
② 减法:纠错示范
说一说这支笔设计的好吗?为什么?
小结:笔的功能主要是书写,增加的一些功能主要目的也是为此所服务的。
四、综合探索——造型美与功能美的结合
1、看一看:欣赏优秀笔的设计:分别从大师、老师、学生的作品切入,拉近学
生与设计的距离感。
2、说一说:说一说这些设计好在哪。为上面的知识做一小结,为学生整理下设
计思路。
五、实践探究——“不走寻常路”笔的设计
1、创设情境:宁波北仑贝发笔业有限公司征集“不走寻常路”笔的设计方案。
2、创作:(反对盗版,支持原创!)
① 创意:独立设计一款外观新颖、功能独特的笔。
② 绘制:作品的大小用厘米图示表示出来,并写上设计说明
3、评价:
① 展示:把自己画好的笔剪出来,挂在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笔架上,进行展示 ② 评价:挑一挑:挑选你最喜欢的一支,说一说为什么?
改一改:说说哪一支笔你认为需要改良的?为什么?怎么改?
教师总结:设计的魅力就在于创新,服务于社会,提高人们生活的品质。
要设计出优秀的作品,要学会观察,勇于尝试,这样每一位同学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者。
板书设计:
笔的世界 实用:写
方 便:合适的长、宽、重 舒 适科学的凹凸、纹路
美观:
造型——意——符合笔的基本结构
多功能
以书写:
主,以人为本 笔芯按钮
笔夹 防滑、 防疲惫 笔芯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 小学美术教案案例篇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分蛋糕与吃蛋糕时的喜悦。
2、激发学生的想象,并描绘出造型各异的蛋糕。
3、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分割方法,把蛋糕分割后重新组合成新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1、是否能大胆想象,并描绘出新颖的蛋糕。
2、能否采用与众不同的构图。
教具学具: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爸爸妈妈,亲戚朋友都会来帮你过生日,那么小朋友们,你们都见过和吃过什么样造型的蛋糕呢?
心型的、圆形的,三角形的……
2、新授:
师:那么你觉的为什么会有这些形状的蛋糕呢?它代表了人们美好的祝愿。你吃蛋糕时,带着怎样的心情?
3、教师出示各种造型的蛋糕范画,介绍蛋糕的种类和作用。你记得爸爸妈妈的生日吗?请你来为他们设计一块蛋糕,你想怎样来设计?蛋糕上可以画些什么?(小动物、花、还可以写上给爸爸妈妈祝福的话……)
4、师:小朋友刚才说的真是太棒了,老师也忍不住想来画一画了,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画呢?可以用水彩笔、油画棒,可以用线条和色块来表现。形状可以你自己来设计。现在请同学们开始设计吧!
5、切蛋糕比赛
将自己设计的蛋糕分给小组的成员,要求每人分到一块大小基本一样的蛋糕。利用切开的蛋糕重新排列画面,形成新的构图形式。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生日的小主人,可别性急,要吃蛋糕时,先得考考你,大胆切开它,还能变个啥?
四、讲评
五、
六、课后拓展:启发学生利用废旧纸盒设计制作立体的蛋糕。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 小学美术教案案例篇三
学习简单的雕刻、塑造的基本方法。
培养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奇妙、独特的想像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学习简单的雕刻、塑造的基本方法。
学习简单的雕刻、塑造的基本方法。
1课时
蔬菜、瓜果、雕刻刀等
一、情境演绎,激发兴趣
1.教师演示课件:“池塘里的小青蛙”。
2.学生欣赏、感受由蔬果引发联想而带来的奇妙世界。
二、深入感知,巧妙联想
1.提出思考:你认为南瓜变青蛙妙不妙?为什么?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板书:
联想
形体(圆鼓鼓)
南瓜色彩(黄绿色)青蛙
纹理(黄绿相间的条状花纹)
4.观察自己带的蔬果和教材第14页小训练中的白萝卜,分组展开联想,然后集体交流一下想法。
三、尝试表现,探究方法
1.教师指导一名学生根据联想的形象在蔬果的基本形体上用刀切、割或挖出作品的大致造型。
2.教师提示学生正确使用垫板和刀具,注意安全。
3.要求学生自学教材,阅读说明文字,进一步了解塑造作品的方法:镂、刻、组合、插接等。
四、赏析作品,创造表现
1.作品赏析。
2.分组自由创作。
五、教学评价与延伸
1.自由欣赏,自由交流。
2.集体评议最佳创意奖。
3.教师拍摄作品。
4.欣赏石玩作品。
第6课玻璃水彩
知识与技能: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种美妙效果。
过程与方法:感受水色的浸润、渗化、流动、变化,增进对色彩美的审美体验。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形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准备:玻璃、水彩颜料、画笔、纸等
一、导入新课
(一)学生欣赏一组图片。①张家界风光②一块奇石③一
个树根
(二)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山峰、石峰……
教师提问:像什么?学生讨论:……
小结:对,像老人,像……从“山峰”到像“老人”是同学们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去想像的结果,使人信服.从这里让我们认识到:美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想像。在我们的绘画中,有时没有用往常的方法却在不经意间发现和创造r美的形象。
二、新授
(一)请同学们再看一张图片,听老师作简要介绍。
这是在一块玻璃板上涂的色,灰紫色浓淡相间,略有变化,然后将画纸覆盖上,轻抹,揭起来,玻璃上的彩色转印到了纸上。
(二)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画面上有什么具体形象或者说经过稍微加工后,可以成为一张什么图画?学生讨论:……
小结: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请看第六课加工后的作品《春山》。树干挺拔,枝叶斑驳,湿雾缭绕,小鹿乖张,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这种运用玻璃板(塑料片或有机玻璃)抹印色彩,制造纹理的绘画方法,又好看,又好玩,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玻璃水彩”。(板书课题)
三、范式教学
教师演示,请学生发现形象或命题。(师生弓:动完成)
1.在玻璃上涂色,稍浓。2.点水渗化开来..3.覆盖纸张,轻抹。4.揭纸(运用不同的方法揭纸,会产生不同效果,如一张纸分复谓移穑边拖边揭起,改变揭纸方向都会出现不同效?。
5.发现形象:①揭纸后,教师改变纸的方向展示,师生共同发现纸上偶然出现的形象,如果需要可稍作点染加工。②如果无任何具体形象出现,这是常有的事,可以趁湿采用补救措施制造形象。向学生介绍几种方法:a.用剪刀背刮色;h.弹水;c.撒盐。6.学生为老师演示的作业命题。
四、学生作业
(一)作业要求:
1.请每位同学按教师提供的方法完成l一2张玻璃水彩作业。
2.转印揭纸后同座两人可以共同讨论捕捉形象和命题,相互合作,相互帮助。
(二)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总结
1.请自认作业成功的学生,到讲台前展示,自我评价作业。
2.其他同学欣赏台前学生作业,学会欣赏评价他人作品。
3.教师总结。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 小学美术教案案例篇四
【设计意图】一提起孔雀,大家就会联想到孔雀开屏,非常的美丽。
小朋友到动物园看到孔雀开屏,都会觉得很漂亮,很神奇。于是想到了开展关于孔雀的的美术活动。
但因为小班孩子因为小肌肉发展的实际情况,还没有掌握用线条表现孔雀形象的技能。因此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色彩颜料以及辅助工具,能使幼儿在玩色的活动中,充分地享受美的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学习用颜色以及辅助材料棉签、纸团、莲藕或藕带装饰孔雀尾羽上的花纹,表现孔雀的美丽。
2、学习共同合作,互相商量使用材料,友好地和同伴合用颜料。
3、乐于参与活动,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老师准备:
1、音乐磁带、录音机;孔雀的图片一张。
画有孔雀外形的纸,每个幼儿一张。
2、红、黄、蓝、绿水粉颜料、棉签、废纸、小的莲藕或藕带、湿抹布。
幼儿准备:
1、家长曾带幼儿参观动物园,欣赏孔雀开屏时的情景。
2、幼儿体验过手指点画、棉签画、纸团印画、莲藕印画。
【活动过程】
1、老师伴随音乐声,给幼儿表演舞蹈。
师: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舞蹈吗?
2、出示孔雀的图片。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动物?(孔雀)孔雀什么时候最美?(开屏时)孔雀开屏时尾巴上的羽毛漂亮极了,有些什么颜色呢?(有红的、黄的、蓝的、绿的,五颜六色)
师:今天我们用各种方法、五颜六色的颜料画出孔雀尾巴上美丽的羽毛。
1、点画师:桌上有红、黄、蓝、绿四种颜料,用右手食指或棉签蘸上一种颜色在半圆形的边线上点一排花纹,每个圆点要排得紧些,点好一排后手指在抹布上擦干净。
师:换一种颜色靠着上面一排再点第二排,第三排等,使每一排的颜色都不一样,这样才好看。直到每根羽毛上点满了,美丽的孔雀就开屏了。
2、印画用手指点画的方法,更换不同的材料纸团、莲藕、藕带印出圆形的花纹。
【活动延伸】
1、让幼儿把装饰好的孔雀剪下来,布置成一个孔雀园。
2、把装饰好的孔雀剪下来,制作成头饰,投放到表演区里,深受幼儿的喜欢。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以幼儿喜欢的五颜六色的颜料为材料,以手指、棉签、纸团、藕带为作画工具,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在作画过程中,让幼儿自由选择不同的材料作画,有的幼儿没有一排紧挨一排的作画,而是把孔雀的整个尾巴都装饰满了,我对他们的作品也表示了肯定,这样,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作用。
3、孔雀怎么画最漂亮
每个人所画出的孔雀都是非常独特的,也是非常漂亮的,我是如下所示进行画孔雀的,如下所示:
先画一个圆形,代表头,空出嘴巴的位置,用圆形画出眼睛,涂成黑色
其次用折线画出孔雀的嘴巴,头顶画三条弧线,弧线顶端画三个圆形
再画出孔雀的脖子和身体轮廓,尾巴的位置用折线画
接着画出孔雀的双腿,用弧线画出它的翅膀
然后用波浪线画出孔雀尾巴开屏后的整体外形轮廓再在尾巴上画出长的弧线,接着在长弧线的两边画出短的弧线
然后在尾巴上画出双圆形或者椭圆形
最后画出背景图,先画一条弧线,用折线画出小草,用曲线画出花朵,用椭圆形画出石头,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 小学美术教案案例篇五
(一)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也是属于本套教材中陶艺教学系列中的一课。陶艺的制作方法十分丰富,常见的有手工捏塑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借物成型、注浆成型、拉坯成型等。在这些技法中,手捏成型技法最适合创作泥玩具,适合小
2023年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 小学美术教案案例(十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