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与训练答案(5篇)
大学语文教学与训练答案篇一
(2011年12月)
一、期末考试题型、要求及复习提示
期末考试复习依据:主教材:《大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新版)》,陆亚萍 骆自强 詹丹 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或2010年版;作业册:《大学语文形成性考核册》(上海电视大学2009年版,红色封面,责任编辑为刘云波)
1、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每题只有1个选项为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题2-5个选项为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示例:
(多选)下列历史人物属于道家学派的有()。
a.孔子b.老子c.庄子d.韩非子e.朱熹
答案及解析:bc。选择题涉及的面较广,考核的知识点一般比较细微。本题可以直接以掌握的此项知识点作答,《庄子》(节选)一文“作家小传”中提到“(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则答案可知。本题也可以凭借掌握的其他知识点用排除法得出答案,如分析选项可知,孔子为儒家学派,韩非子为法家学派,朱熹为南宋理学家(也是儒家学派),排除ade选项,可得正确答案。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复习提示:
请熟悉教学大纲所列篇目的课文内容、作家小传、文章评点,识记、了解作家作品常识、文学史常识、语言知识、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主旨、课文的写作手法等。考核知识点及难度可参考‚形成性考核册‛。
3、阅读理解题(分古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共五小题,共30分)
示例:
(古文阅读理解题)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女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翻译划线的句子。(5分)
2.试分析庄子游濠梁、知鱼乐体现出怎样的审美境界?(7分)
3.就本文看,庄子和惠子各自思维的特点是什么?(8分)
答案及解析:
1.答案: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是怎样的);你原本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解析:翻译题要求直译,尽量不要意译。关键的字、词一定要译出来,如本题中的“固”、“全矣”。
2.答案:游于濠梁之上,庄子的身心处于无限自由的境界,在“游”的境界中,忘却了自身与外物的区别,发出“鱼乐”的感慨是很自然的。(4分)由此,在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心理条件下达到了身与物齐(或“物我合一”)的超然境界。(3分)解析:“怎样的审美境界”很好回答,学习过这篇课文的同学都能抓住“身与物齐”这一要点,关键是题干中还有“分析”这一要求,也就是说要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得出“体现了身与物齐的审美境界”这一结论。用什么材料,题干中其实也有提示,即对“游濠梁、知鱼乐”作一简单分析。在分析鉴赏文本方面,请同学们注意学习、揣摩老师上课时的分析角度和方法,借鉴教材中每篇课文后面的“文章评点”。
3.答案:庄子与惠子同游,庄子感受到快乐和自由,而这种主观情绪也投射在他所见的水中鱼儿上,他会感到鱼儿是很快乐。可见,庄子是诗性思维,是一种悟性思维,往往打通物我,融合物我,往往以个人审美体验为依据。(4分)而惠子却从客观事实的角度一步步推断出人是无法了解他者(包括物、他人)的情绪、想法的,认为庄子是不可能知道鱼儿是否快乐。可见,惠子是以实证为基础,恪守物我界限,一切以经验和逻辑为准绳。(4分)解析:答题思路同第2题,即除回答要点外,要对文本材料作简要分析。
阅读理解题复习提示:
请结合课文注释、文章评点,理解、掌握教学大纲所列篇目的课文内容、写作主旨、写作手法,能作出一定的分析,文言文部分能结合语境理解并翻译句子。重点掌握精读篇目的相关内容。具体题型和难度可参考‚形成性考核册‛和 ‚期末复习题‛。
5、材料作文(40分)
根据所给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完成作文,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示例:
张爱玲聪慧绝伦,出生时,曾有过的显赫家世已经没落,童年父母离异,加之自身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可以说,她对于生活,对于生活中的人事,是看得很破、很透彻的,她在《谈音乐》里这样说——“在这样凶残的,大而破的夜晚,给它到处开起蔷薇花来,是不能想象的事”。可是,或许也正因为此,她对于生活的态度就更踏实,她热爱并追求生活中虽平凡但可以把握的幸福,所以她又说:“即使不过是绸绢的蔷薇,缀在帐顶、灯罩、帽檐、袖口、鞋尖、阳伞上,那幼小的圆满也有它的可爱可亲”。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活中经历着各自的喜怒哀乐,有成功也有挫折,有希望也有失望,它们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态度。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作文思路解析:
构思方面,首先抓关键词,如本材料的关键词是“态度”(生活态度、人生态度);再对关键词进行具体、展开式的思考,如:一种好的生活态度应是怎样的?如何能形成?具体有哪些事例?可以把相关的问题先罗列出来,再考虑在写作中主要谈哪几个问题。
写作思路方面,可以遵循“引议联结”的顺序来构架全文,比如,引:(引出话题)从材料中引出张爱玲的人生态度;议:(立论)对人生态度这一话题我怎么看;联:(多角度阐述中心观点)联系实际、联系古今中外的例子、联系自己、身边人的经历;结:(收尾)有所深化或拓展,注意要精练。
作文复习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出自教学大纲所列课文,要求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根据材料选取合适的角度,谈出自己的看法,语言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请结合‚形成性考核册‛和‚期末复习题‛中的材料作文题进行模拟练习。注意,1
角度不要选取得过大,最好与自己工作、生活中的经验和感受贴合,有话可说且能够说得入情入理。
二、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三、考试形式:半开卷。
关于半开卷考试方法的说明
1、半开卷考试是上海电大进行的考试改革形式之一,主要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表达能力。一般采用选择题、简答题、综合分析题、案例分析等方式。
2、从学生进行考试的形式上说,参加半开卷考试时学生可以携带一张学校下发的特殊的a4纸进入考场。这张纸上可以是一些知识要点和参考资料。
3、这张纸上的所有参考内容只能是手写的,不能打印或者复印内容。
4、关于这张a4纸的下发和使用的具体要求,同学们可以仔细询问教务处负责考试的老师。
附: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参见“大学语文形成性考核册”三次阶段性综合练习中的选择题部分。电子版如下:
练习一(第一、二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战国策》的编定者是()。a.左丘明b.刘向c.刘义庆d.孔子 2.冯谖这一人物的形象特征是()。a.骄傲自大b.宽厚志诚c.深谋远虑d.阴险狡诈 3.‚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中,‚顾‛字的意思是()。a.回头b.拜访c.照顾d.通‚雇‛,雇赁 4.成语‚狡兔三窟‛出自()。a.《庄子〃秋水》b.《钴鉧潭西小丘记》c.《世说新语》d.《冯谖客孟尝君》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a.《论语〃乡党》b.《论语〃先进》c.《论语〃为政》d.《论语〃学而》 6.孔子问志,回答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的弟子是()。a.子路b.曾皙c.宰予d.公西华 7.孔子点评弟子时所说的‚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的意思是()。a.公西华的才能不足,暂且从小事做起吧b.公西华什么时候才能有做大事的才能呢c.公西华的才能无法承担治理邦国这样的大事啊d.如果公西华只能做做小事情的话,那么还有谁能做大事呢 8.做过地位卑微的漆园吏的是()。a.孔子b.老子c.司马迁d.庄子 9.‚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一句中,‚夫子‛指的是()。a.庄子b.惠子 c.孔子 d.郢人 10.‚箕踞鼓盆而歌‛的人物是()。a.孔子b.惠子c.庄子d.冯谖 11.‚听而斫之‛,‚听‛的意思是()。a.听任b.决断c.听从d.听闻 12.被鲁迅评价为‚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的书是()。a.《史记》b.《庄子》c.《左传》d.《世说新语》 13.‚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人物是()。a.王子猷b.左思c.嵇康d.戴安道 14.‚袁孝尼尝学此散‛,‚尝‛的意思是()。a.曾经b.尝试c.品尝d.已经 15.嵇康临刑抚琴的故事被列入《世说新语》门类中的()。a.‚任诞‛ b.‚方正‛c.‚言语‛d.‚雅量‛ 16.《钴鉧潭西小丘记》中,‚钴鉧‛的意思是()。a.酒杯b.熨斗c.鲸鱼d.梭子 17.‚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这句话的写作者是()。a.苏轼b.刘义庆c.庄子d.柳宗元 18.‚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描述的对象是()。a.周瑜b.诸葛亮c.曹操d.苏轼 19.采用了传统赋体主客问答体式的文章是()。a.《钴鉧潭西小丘记》 b.《冯谖客孟尝君》c.《前赤壁赋》d.《论语〃侍坐章》 20.《前赤壁赋》的结尾语句是()。a.兴尽而返,何必见戴b.不知东方之既白 c.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d.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符合《战国策》一书的特点的有()。a.展现了战国时期策士的精神风貌b.突出表现了儒家正统思想c.突出表现了纵横家的思想d.反映了中国先秦社会分崩离析的状况e.反映了中国先秦时期大一统的局面 2.经孔子整理修订的古代典籍有()。a.《战国策》b.《诗经》c.《尚书》d.《论语》e.《春秋》3.下列关于孔子的说法,正确的有()。a.名丘,字仲尼b.春秋时期人 c.战国时期人 d.儒家的创始人e.佛家的创始人 4.下列历史人物属于道家学派的有()。a.孔子b.老子c.庄子d.子路e.公西华 5.庄子以‚匠石运斤成风‛的寓言所要表明的是()。a.世上真有技艺如此高超的工匠 b.工匠的水平发挥得不够稳定,匠石为不敢斫宋元君找借口 c.高山流水需要知音的赏识才有价值d.失去惠子,庄子就失去了能够对话的对象e.庄子内心深处对惠子死亡的大悲 6.《世说新语》‚雪夜访戴‛的故事提及的人物有()。a.王子猷b.左思c.王羲之d.戴安道e.嵇康 7.下列关于《世说新语》的说法,正确的有()。a.编撰者为刘义庆 b.反映了当时士大夫的风神 c.反映了当时普通百姓的趣味 d.语言清隽约美e.全书为赋体 8.下列关于中国散文史上的名篇‚永州八记‛的说法,正确的有()。a.作者为柳宗元b.作者为苏轼 c.是人物传记 d.是山水游记 e.《西湖七月半》为其中的一篇 9.有关苏轼的介绍,正确的有()。a.字子瞻b.北宋人c.南宋人d.四川眉山人e.山东曲阜人
10.《前赤壁赋》一文的特点有()。a.运用了对偶的手法b.标榜任性怪诞c.采用了主客问答式d.以清风、水光、明月起兴e.具有以古讽今的写作目的 练习二(第三、四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这话评价的是()a.张岱b.袁宏道c.徐文长d.梅客生 2.以‚奇‛字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的文章是()。a.《西湖七月半》b.《前赤壁赋》c.《徐文长传》d.《钴鉧潭西小丘记》 3.‚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会‛的意思是()。a.适逢b.应当c.会合d.符合 4.‚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一句出自()。a.《钴鉧潭西小丘记》 b.《徐文长传》c.《庄子》d.《冯谖客孟尝君》 5.‚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一句出自()。a.《前赤壁赋》b.《庄子〃秋水》c.《西湖七月半》d.《徐文长传》 6.‚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兼以茶淫桔虐,书蠹诗魔‛,这段话自况的是()。a.徐文长b.嵇康c.张岱d.苏轼 7.‚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中,‚肉‛指的是()。a.歌声b.佳肴c.肉食d.肌肤 8.《西湖七月半》中,作者说‚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并将七月半之人分为()。a.三类b.四类c.五类d.七类 9.《西湖七月半》中,‚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是用来形容()。a.灯笼火把b.大船小船一齐凑岸c.山复整妆d.人声鼓吹 10.《春末闲谈》中,鲁迅所引‚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诗句的作者是()。a.曹操b.陶渊明c.苏轼d.嵇康 11.《春末闲谈》一文收入()。a.杂文集《坟》b.散文诗集《野草》c.散文集《朝花夕拾》 d.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12.《春末闲谈》开篇说细腰蜂在小青虫的运动神经上一螫,所类比的是()。a.民智的开启b.自由思想的促进c.‚特殊知识阶级‛为统治阶级服务,麻痹反抗的神经d.‚执干戚而舞‛的刑天精神 13.钱钟书对‚蝙蝠的故事‛赋予新意时运用的思维方式是()。14.a.续文b.借题发挥c.求异思维d.矛盾修饰法 14.四十年代著名的讽刺小说是()。a.《传奇》b.《围城》c.《沉默的大多数》d.《野草》 15.钱钟书赋古寓言以新解,讽刺了政坛人物贪图权力且善找托辞的是()。a.蚂蚁和促织的故事b.牛跟蛙的故事c.天文家的故事d.驴子和狼的故事 16.‚假如人生是一部大书,那末,下面的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这句话的写作者是()。
a.张爱玲b.钱钟书c.王小波d.鲁迅 17.张爱玲在《谈音乐》一文中,认为乐器中的‚悲旦‛是()。a.凡哑林b.胡琴c.钢琴d.锣鼓 18.张爱玲的短篇小说集为()。a.《流言》b.《传奇》c.《红楼梦魇》d.《十八春》 19.张爱玲认为‚可喜的,使这世界显得更真实‛的东西是()。a.颜色b.气味c.音乐d.食物 20.《谈音乐》一文中,‚许多人在里面叮叮咚咚弹琴,纷纷的琴字有摇落,寥落的感觉,仿佛是黎明,下着雨,天永远亮不起来了,空空的雨点打在洋铁棚上‛,这一句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a.对比b.夸张c.通感d.拟人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徐文长传》中,袁宏道认为在文章上徐文长可相比的人物是()。a.苏轼b.韩愈c.柳宗元d.曾巩e.欧阳修 2.下列关于袁宏道的说法,正确的有()。a.明代作家b.清代作家c.‚公安派‛的首领和代表 d.主张为文‚有益于世‛e.主张为文‚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3.符合《西湖七月半》的内容的有()。a.将游西湖之人分为五类b.以常人游湖追求热闹对照‚我辈‛游湖的怡情 c.对故国往事的追忆d.欣赏文人雅士e.表达苍凉、伤感、落寞的怅惘心绪4.下列作品中,属于张岱的有()。a.《西湖梦寻》b.《永州八记》c.《陶庵梦忆》 d.《世说新语》e.《华盖集》5.《春末闲谈》中,鲁迅讽刺的对象有()。a.遗老的圣经贤传法b.学者的进研究室主义c.文学家和茶摊老板的莫谈国事律d.学生的集会游行行为 e.教育家的勿视勿听勿言勿动论 6.下列作品中,属于鲁迅的杂文集的是()。a.《热风》b.《坟》c.《沉默的大多数》d.《华盖集》e.《野草》7.在下列钱钟书的作品中,属于小说的有()。a.《围城》b.《写在人生边上》c.《管锥编》d.《人〃兽〃鬼》e.《谈艺录》
8.《读
大学语文教学与训练答案(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