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建筑产业现代化及其发展趋势 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论文(四篇)
建筑产业现代化及其发展趋势 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论文篇一
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8年08月
第一章总论
一、可行性研究结论
(一)符合产业政策和规划。项目符合国家、江苏省和南京市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政策和规划总体要求,推动地区成为市乃至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的研发、设计、生产基地。
(二)推进南京市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的建设和投产,不仅符合产业政策、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对推广pc住宅的应用具有示范效应,对于xxx地区成为pc 的产业基地,成为辐射xx经济带的建筑产业现代化产业中心。具有积极的作用。(三)项目建设周期短,投产快。南京市目前尚无成规模的pc生产厂,本项目 投产速度快;产品规划符合预制率需求。承建单位具备建设本项目所需的资金、技术,项目建设具备可行性。(四)项目投资合理。
(五)项目具有良好社会、经济效益。研究背景 分
(一)项目承办单位 xx单位优势:(二)项目地点
计划在xxx地区选址约xx亩工业用地。(三)研究工作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的通知》(国办发[2013]1 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
建筑产业现代化及其发展趋势 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论文篇二
近年来,建筑产业现代化建设正在全国掀起阵阵波澜,预示着传统建筑业即将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作为建筑业大省的浙江省,在这场变革之中处在一个什么位置?从2014年6月中旬开始,浙江省建筑业行业协会组成调研组,先后走访了省建设投资集团、浙江省天和建材集团、中天建设集团、宝业集团、东南网架公司、远大住工(浙江)公司等企业,实地考察了浙江省建投工业化产业园、浙江省天和集团生产基地、中天集团建筑产业化研发生产基地、宝业集团的pc生产流水线和样板小区建设工地、东南网架钱江世纪城人才专用房工地;还远赴长沙、合肥,考察了长沙远大住工的建筑工业化成果,参观了该公司pc部品生产厂和承建的保障房工地,考察了中德合资项目的生产厂房和承建的保障房项目。参加了宁波市建协组织的建筑产业现代化专题研讨会,总体情况如下:
一、浙江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规划目标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模式,将房屋建造全过程联接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实现开发建设、设计研发、生产加工、施工装配、咨询服务等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效率、效益和质量。
随着人口红利逆转、资源日益紧缺、成本持续上升、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建筑业高能耗、高污染、高事故的现状已经不可持续。为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建筑业要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向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转变,通过整合设计、生产、施工、服务等整个产业链,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确保提升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和工程建设整体质量,降低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实现建筑业的转型升级。
因此,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也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999年,国家出台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深圳、沈阳、绍兴等7个城市相继被确定为国家试点城市。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加快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建筑体系,发展建筑工业化基地,开展建筑工业化建筑示范试点。李克强总理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无论旧城改造还是新城建设都要积极推进建筑工业化。俞正声主席主持召开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专题研究建筑产业化工作。《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指出,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目前全国有40家开发企业联盟型及部品生产企业型企业列入试点基地。试点城市积极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在加强领导、政策支持、标准制定、项目示范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做法。
2012年,浙江省政府以办公厅152号文件发布了《关于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意见》,确定了浙江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要求到2015年,建筑工业化建造体系初步形成,建筑工业化技术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建筑工业化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建筑工业化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浙江省预制装配式建筑(pc建筑)开工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以上,保障性住房单体建筑预制装配化率(pc率)达到30%。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浙江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正式起步,预示着浙江省建筑业转型升级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浙江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
浙江省建筑产业现代化起步较早,中间虽有起落,但一直未中断探索和实践,近几年更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引起国家建设主管部门的重视。各企业分别被命名为全国住宅产业化基地,绍兴市被列入“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精工钢构、亚厦装饰也被列入本专业国家级试点企业。在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浙江省以绍兴地区的pc结构和杭州地区的钢结构两种结构体系为主导,并呈现以下特点:
(一)已有成型的生产流水线企业
合肥建设一条年产50万平方米的叠合板装配式结构体系生产线。随后,又建成占地150亩的省内首条叠合板装配式结构体系生产线,设计可年产装配式住宅40万平方米。整条生产线完全按照目前德国最先进的技术进行设计制造。目前,该公司在合肥有60万平方米的保障房正在建设,在绍兴也有35万平方米的保障房项目,在上海还有两个项目。另有300亩地的轻钢结构项目正在实施,并有产品出口。
(二)产业技术日趋成熟
通过“三板(内外墙板、屋面板)”关键技术研发、装配式民用钢结构建筑建造关键技术研发、配套设备集成技术研发等,形成集装配式钢结构、装配式楼板、预制化墙板、整体式厨卫等技术于一体的绿色建筑模式,实现了钢结构住宅建筑的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
面对缺乏产品标准的困难,许多企业不等不靠,自行制定企业标准。加强以pc构件为主导的产品研发,组建pc构件项目课题组,编制了《装配整体式住宅混凝土构件制作、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和《预制混凝土外墙板》企业标准。
绍兴市成立了新型建筑工业化研究中心,中心日常运营在绍兴市建筑业管理局的指导下进行。围绕新型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相关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涉及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试点示范项目、应用奖励等政府相关事宜由研究中心向主管部门提出意见,目前中心已开展相关工作。
(三)示范项目加快实施
钢结构产业则充分发挥其位居全国前列的优势,大力推动装配式钢结构体系在住宅建设中的应用。钱江世纪城人才专用房项目建筑总面积66万平方米。
绍兴市重点推行pc结构体系。目前从事建筑工
最新建筑产业现代化及其发展趋势 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论文(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