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栀子花开美文(6篇)
栀子花开美文篇一
小时候生活在北方没有见过栀子花,但一到栀子花开的季节常听妈妈说栀子花是多么洁白无暇,多么香味浓郁。后来爸爸转业举家回到了淮南,终于看到了久闻的栀子花。
在我家小区楼下的花池里有几株栀子花,密密地站在一起,有三、四米高,靠墙阴处长得矮,花树全都斜斜地将脖子尽力地拉长、伸到有阳光的地方。6月间长花苞,到6月底7月初,真的开花了。那花瓣儿一瓣瓣打开,如洁白的脸端然在枝桠间,远远望去,花朵胜雪,绿叶为裳,露珠作饰;挨近了将手去碰碰她,花瓣肥厚、手感滑腻,所谓肤如凝脂,宁不为过也;一朵一朵的栀子花呀,是那么素雅,更兼香味浓郁,随风四溢,花开时节,便是住在楼上,被那芳香诱惑,也是一阵阵神清气爽。下了楼,徘徊花树下,极欲采摘一枝回家,却又不忍下手。
当栀子花开的季节,花香穿街走巷地飘溢。在街边卖花女的箩筐里,看到白棉线捆起一小把一小把的花。绿叶硬朗青翠,花瓣洁白芬芳,浓郁如丝缎。青翠的花苞结实饱满,让人看了不忍离开。
带一把盛放的花朵回家。不知如何相待。左右看着都是欢喜,寻个空瓶子,放半瓶水,将花插着,放在窗台上,在夕阳的斜晖中,对着她呆看。说来也怪,这花在枝上,你觉着她的雅洁高贵,插在家中,却又显出平实朴素的气质来。到了早上一把花发黄萎谢,如同废纸,越是美,死便越显惨淡。一日都不能拖延。
不甘愿被折离枝端失去了灵魂。不能做坚韧的行尸走肉。宁愿自毁,被人丢弃。如此,这短而无救的美才深入骨髓,令人怀恋。
这时脑海里想起那首《栀子花开》来:
这时的季节 我们将离开
难舍的你 害羞的女孩
就像一阵清香 萦绕在我的心房
挥挥手告别 欢乐和无奈
光阴好像 流水飞快……
伤悲,如那栀子花香,如那断续的歌唱,弥漫在我心中。忽然一阵香味从窗户飘了进来,使我猛然想起,哦,该是栀子花开时节了。
栀子花开美文篇二
寒风,孤枝,绿叶。
栀子花竟在寒冬中盛开了。窗户还开着,吹得我一哆嗦,花枝却随着风儿的律动颤动着,花骨朵像夹子一样牢牢的抓着枝干,不放手。
父亲是喜欢侍弄花的,自从车祸过后,二十年来,父亲没有一年不在养花,一八年的夏天,他搬回来一盆长得极委屈的小花,只剩一根枝茎孤单的插在泥里,勉强支撑着瘦弱的叶片。他环抱着自己仅存的枝干,千百次折了,又千百次的在泥土中复生。
父亲把花安置在阳台上,栀子花便和其他花儿一同成长,无意旁边的花对它怎样冷嘲热讽、排挤欺压。
我早已忘了有这样的一盆栀子花。我再一次看见它时,它还是那副小气的样子,但也总算是衍生出了两三根枝芽,再后来那枝子稍微挺了挺腰板,将自己的叶开在了最顶头。凡是来家中做客的客人,都不喜欢这盆栀子花,都要冷落它,看不起它。反而是对一旁的金桔树啧啧称奇,赞不绝口。
我从回忆中回过神来,看着眼前的奇迹,栀子花在寒冬中绽放,开得最盛的是顶头那片绿叶衬着的花朵,冬天的雪来得格外迟,但是它却有了星星点点的洁白。
洁白,没有牡丹的妖艳,没有玫瑰的高雅,但是,但是,父亲的栀子花,也是我的栀子花,真正让我颤动的是最初的那根枝茎,还有那片一直陪着它的嫩叶。
父亲和母亲二十多年来经历过许多磨难,父亲曾因车祸郁郁寡欢,母亲也曾因父亲的历难而一蹶不振,但岁月总会证明一切只要有绿叶相伴便不再孤单,开花结果便是后事了,生活依然还是很甜。
栀子花开美文篇三
李乃东,山东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实验中学。
老家院子里有一棵栀子花,长在院子的西边,靠近窗子。阔大的树冠,碧绿的叶子,洁白的花朵,浓浓的花香,飘满院子,连走在路上的都能闻得到这栀子花的香味。
栀子花人人都喜欢,不管男女老少。它坦荡无私,泼辣自然,不媚俗,不羞羞答答,落落大方,有顽强的生命力,像山妹一样淳朴纯洁,不娇贵,是老百姓的花,大众的花。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常言说得好:“五月榴花红似火,栀子花开香三夏。”栀子花香扑鼻而来,弥漫整个空间,是不吝啬的大气的爽神的那种朴素的花香,浓郁纯正,略带甜味,浓而不凝,浓而不醉,能纯洁你的心灵,绝不让你心生杂念。它没有梅花的香气那样轻盈,丝丝的,暗香浮动,香而孤高;没有桂花水汽般的幽香,缕缕的,浓郁典雅,袭人心怀,酥醉你。
小时候,一个村里没几家有栀子花的,可能是因为那时家家穷,只想着填饱肚子,对于花的欣赏,那是可有可无的。要弄到朵栀子花不太容易,毕竟太少了。
等好容易弄到朵栀子花,有时揣到上衣的上布兜里,时时闻到花的味道,香香的,甜甜的。有时放到家里的小瓶子里,里边盛上水,把花放上边,能放好长时间都不蔫,鲜活着呢,要是釆到花骨朵放上,它会慢慢地绽放,散发着清香,整个房间
最新栀子花开美文(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