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三上课外古诗8首(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81

三上课外古诗8首篇一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注释】(1)盛(shèng)年:壮年。(2)及时:趁盛年之时。

精力充沛的年岁不会再重新来过,就像一天之中只能有一个早晨。年纪正轻的时候,要勉励自己及时努力。否则,岁月一去不回,它是不会停下来等人的。

【赏析】

陶渊明,东晋文学家、田园诗人。诗句感叹时间一去不复返,勉励人们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这首诗常用来鼓励年轻人不要浪费光阴,必须及时努力,把握青春力求上进。

第二课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注释】

(1)芙蓉山:地名,在今湖南宁乡青山桥镇。

(2)苍山:青黑色的山。

(3)白屋:贫家的住所。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所以叫白屋。

(4)吠(fèi):狗叫。

(5)夜归:夜晚归来。

暮色降临,山色苍茫,觉得路途远。天气寒冷,茅草屋显得更加贫困。柴门外忽然传来了狗叫的声音。夜晚,风雪大得我只好投宿。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

第三课 绝句

南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释】(1)系(xì):结、扣。

(2)短篷:小船。篷是船帆。船的代称。(3)杖藜(lí):“藜杖”的倒文。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长老了可做拐杖。

(4)杏花雨:杏花开时下的雨,即春雨。(5)杨柳风:杨柳吐绿时刮的风,即春风。

在参天古树的浓阴下,(我)系了小船,拄着藜杖,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赏析】

志南,南宋诗僧。志南通过这短短的一首诗,真切描写了对早春二月的细腻感受。

第四课 乡村四月

南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

(1)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山原,平地,河流。

(2)山原:山陵和原野。

(3)蚕桑:种桑养蚕。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乡下的四月,人人都在忙碌,养完了蚕,又开始种地。

【赏析】

翁卷,南宋著名诗人。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的喜爱,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第五课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

(1)鸟鸣涧:地名。(2)涧:两山间的水沟。

(3)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4)月出:月亮出来。

(5)时鸣:时,不时。不时地啼叫。

在这个寂无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静静的夜晚,使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栖息的山鸟,它们清脆的叫声在空旷的山涧中传响。

【赏析】

诗人王维是一位文艺全才,诗、文、书、画都很著名,又精通音乐,善弹琴、琵琶。他写的诗和画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第六课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注释】

(1)山尖:山峰。

(2)尽:都。

(3)占:占其所有。(4)甜:醇香的蜂蜜。

无论是平原还是高山,凡是百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属地。蜜蜂们采撷(xié)了百花,酿成了香甜的蜂蜜。它们究竟是为谁在辛苦,为谁在制造甘甜呢?

【赏析】

这是一首寓言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诗中的蜜蜂就是封建社会中千千万万的普通农民。

第七课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

(1)岭外:指五岭以外,这里指岭南的泷州。(2)音书:即书信、音讯。(3)断:断绝。

(4)近乡:即接近家乡,或者快到近乡。(5)怯:即害怕、恐惧。

久在岭南居住,家乡音讯全无。经历了一个寒冬,又到了立春时候。距离家乡越近,心中越发不安,即使遇到从家乡来的人也不敢相打听(害怕有不好的消息)。

【赏析】

诗歌描写了诗人被贬久离家乡而逃归途中时的矛盾心理。诗歌的语言浅显,但蕴含的意义很深刻,特别是通过心理的描写,在运用反常手法中揭示出诗人内心的矛盾。

第八课 于易水送人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释】

(1)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意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为战国时燕国的南界。

(2)此地:指易水岸边。

(3)燕丹:指燕太子丹。

(4)壮士: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5)冠:帽子。

(6)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头发上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

(7)没(mò):死。

就是在这个地方燕丹送别荆轲,壮士慷慨激昂,场面悲壮。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只有易水还是寒冷如初

【赏析】

骆宾王,唐代诗人。浙江人。年少有才,七岁能诗,号称

最新三上课外古诗8首(5篇)

三上课外古诗8首篇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注释】(1)盛(shèng)年:壮年。(2)及时:趁盛年之时。精力...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