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林黛玉葬花的歇后语(四篇)
林黛玉葬花的歇后语篇一
那是秋风乍起,落花纷飞的季节,贾府花园里到处一片花谢花落的景象,满园子的粉色花瓣,如同冬天的雪花纷纷飘落。画面中黛玉满目凄凉,手执锄头,肩挎小布袋,捡起落在地上的一片片小花瓣,慢慢的放进小布袋内,并不时的低声哭泣,落花的凋谢使她想起了自己的身世与命运,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她不断的感慨,忧伤的音乐旋律随着她的哭泣声此起彼伏,我仿佛身临其境,融入了那落花缤纷的世界,泪水不断涌了出来。
随即,她将装满花瓣的小布袋小心翼翼的放进刚刚挖好的的坑内。当土渐渐盖住小布袋时,她已是泣不成声,此时的我,泪水也成了断了线的珠子,我不知道自己是对主人公身世的同情,还是对落花命运的感叹,或者是对现实的感慨?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花开易见落难寻,也许人的生命也不过如此吧?
情绪一直被电视情节牵引着,不能自已,同时发现自己已很久没有这样的感动了。一直都不喜欢黛玉那敏感猜疑忧伤的性格,没想到却被她葬花的这一情节深深的打动了,她是将落花喻已,借花抒情,认为自己就如同那飘落的花瓣,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才生出怜意,产生了葬花的念头。她性格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寄人篱下的孤单生活、长时间的心理压抑和对自己的怜爱、对现实的无奈,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孤僻敏感的性格。我不禁开始对她增添了些许同情,理解了她感情的细腻、思想的丰富和处世的敏感,同时也替她惋惜,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却拥有了这样的性格……
这一幕结束后,我久久未动,无法立即从那忧伤的旋律中清醒,不记得过了多久才回到现实,并顿时醒悟:花落归根,这是自然规律。不必缅怀这一自然现象,这些飘落的花儿,她们毕竟曾经有过辉煌,生命虽短暂,但她们没有虚度,而是在绽放的时候尽情绽放、尽情美丽。落花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她们的飘落既是对大地母亲的回报,也是为了来年的更加繁荣,所以她们的飘落只是无声无憾的归隐,在归去的时候她们是行色匆匆的,因此,我们实在没有伤感的必要。
好比人生,我们在乎的应是人生旅途中的沿途风景,不必感怀过去的每一天,只要不忽略途中的任一风景,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将是充实的。
篇二:黛玉葬花读后感哎!说来也真惭愧,都初三了,四大名着只读了其中的一部《水浒传》,一部充满战争、血腥的小说,但还是蛮容易理解的。人人都说《红楼梦》是四部名着中最难理解的,我觉得一本书只要用心去读,花时间去读,怎么会不理解呢?我一定要试试。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角,人们常用一些“体弱多病”、“瘦骨如柴”、“病怏怏”的这类词来形容她,也确实如此。我也觉得这个人像一根枯草,被风吹一下就会倒。但当我看了《黛玉葬花》,我觉得自己错了。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不只是一个脆弱无力的美女,只读了《红楼梦》的冰山一角,我却感受到她是一个诗化了的奇女,她的《葬花词》打动了多少读者的心,我越来越被她吸引。她作的每一句词,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充满了她真实的内心情感。即使是一草一水,一山一石这些平凡的景物,她都能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自己的命运联想在一起,感人肺腑。
感觉她就是周敦颐笔下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莲。尤其是从她那句“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表现出了她高洁的情志和坚贞不阿的精神。
感觉她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中的其中一员,是与陶渊明志同道合的一类人。对“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生活十分向往、追求的人。特别是那句“愿奴肋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总感觉她又像刘禹锡一样有着“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这种高雅情操。据说她住的地方“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但我觉得这与她的性格也是十分相符的。
此时,我感觉她与诗是一体的,是诗展示了她的迷人光辉,是诗抒发了她的悲伤,是诗发泄了她的愤懑,是诗使她表现出了超凡脱俗。
林黛玉悲惨的身世让我感动,娇美的姿容让我羡慕,多病的身体让我怜惜,横溢的才华令我折服,我陶醉于从她身上散发出的沁人心脾的清香,可惜天妒红颜。
篇三:黛玉葬花读后感“黛玉葬花”是《红楼梦》里最广为流传的故事。众人皆认为黛玉太多愁善感了,有些痴病,可我并不这么想。
黛玉是高冷孤傲的,她如一朵白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哪怕在大观园这样充斥着金钱权利的大染缸里,她也仍旧不自大轻浮。她何需在《葬花吟》里“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她本就有一双翅膀,只不过末梢飘了几根羽毛,只得被困在人间罢了。她就如东坡居士笔下的那只孤鸿,在“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的夜晚里吟道:“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令。”
黛玉如一朵血梅,她虽寄于冰雪之中,却在冰天雪地里独领风骚。她是红色的可却不似朱妃、胭脂般红得耀眼,艳得生辉。她的红是血色的红,不容一丝尘杂,永远在寒风中绽放最美的笑靥。她似花,却不如花那般总是香飘玉散;她似花,却不如花那般柔柔弱弱;她似花,却不如花那般触指可破;她似花般娇艳,却用那红在一片洁白里绽放,永不凋零。
黛玉如一簇兰,有着旷谷幽达。她哪怕没有水仙般冰肌玉骨,没有牡丹的国色天香,可她从杂草中而生,却绽放出了最美的花朵。
黛玉如橘梗花,在无园丁照料下生长,却仍旧开出了金黄的花朵。她同简。爱一般,为了爱,可以不顾生死,不惧困难,哪怕再不可实现,也要放手一搏,努力去追寻。
柔弱又何妨,只要心坚强,就会有一双翅膀,飞向梦想的彼岸。哪怕你折翼,也仍会有灯光。
黛玉似花,花却不如黛玉。
篇四:黛玉葬花读后感这几天看了《红楼梦》,黛玉葬花颇有些感受,看到她的身世也不免联想我现在的处境,我一直很喜欢这段葬花词,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次我看到这儿的时候,眼睛都会泪湿。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剑雨严相逼,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酒,洒上空枝见血痕……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看到伤心处不禁会悄悄落泪,多愁善感也越发的骄纵了。时常联想到不久将来老去之后的事情,我还没有到老的年龄却提前伤感起来。通常有两种事情让人们感觉到自己老了:第一就是越来越爱钱了,第二就是常常联想到老去的事情。感觉到最近一两年来,我的心态没以前那么乐观了,也有可能眼自己的处境有关。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几句话让我时时伤感,我感到孤苦伶仃,无援无助,真不知道他年老去之后是谁来收葬我呢?
人都有感情脆弱的时候,每当我受欺负的时候就会倍感人生之凄凉,当我郁闷的时候也会感到孤独无助,当我受到欺骗和伤害的时候,就会对全人类的男人感到失望。
女人无论再怎么坚强,她的内心还是渴望拥有一种安全感和依赖感,这是由女人的“劣根性”决定的。我看到那些成功的女强人,她们的事业很辉煌却也没有成家,依然也很快乐,她们快乐的理由又是什么呢?我不明白,看来我是做不了女强人,因为我摆脱不了内心对男人的那种依赖,我也不能允许自己这样的活着。
林黛玉葬花的歇后语篇二
你说你像花,那便是花。
你说你像鸟,那便是鸟。
你说你能将细草微风描绘地像草原骏马,那你便能将一笔入墨挥毫为春秋如画。
你的孤独胜似野心,你的心脏似琉璃似凝玉又似苍穹。
你将满天飞雪溶于寂寞,你将霏霏细雨化于掌间。
人心是不待自落的花朵,等不及去灌溉便已枯萎。
你在深夜哀嚎哭泣,你在黑夜点灯难眠。
你说你想像花一样芬芳,有人羡艳你的美,有人惊叹你的纯。
你说你想想鸟一样自由,有人惊叹你遨游的轨迹,有人流连你掉落的羽毛。
细草微风,你把它描摹地像草原一般俊朗。
一滴入墨,你把起点描绘地像春秋一样辉煌。
你把寂寞雕琢地那么大,飞雪飘在你的肩头成花,在你的眉间成鸟。
万般羡慕,却迎来人心的真实。
你在过去,便埋葬在了过去。
满地芳华,光羽,琉璃,碎玉,残花。
都无法安葬。
你只是埋葬了你自己。
林黛玉葬花的歇后语篇三
葬花吟作文
一首葬花辞,让我记住了你。
生在一个虽不富裕却也温馨的家,你的童年应该还很幸福。也应该是在与伙伴嬉戏中度过,却又受文化熏陶,满腹才华。
十六岁,正值青春年华,你的母亲就因病去世,留下你一个人,看着父亲心力交瘁,心里也是万般悲伤。
这时,你的祖母知道了这件事情,便派人去接你。从此你就踏进了荣国府,这个汇聚了你一生的欢乐与忧愁的地方。
在这里,虽然有很多姐妹,而你却还是形单影只,你也只有一个知己,就是宝玉。
在这里,你能尽展你的诗情,却又生怕自己做错事,你深深地清楚,自己是寄人篱下的小小鸟,没有自由可言的。你很矛盾,而你又很单纯,你又不失你的本色,充分展现你的个性。
后来,你的父亲也死了,你成了一个孤儿。你越来越发现宝玉是你的唯一知己,你开始放手去追求,那属于你的爱情。而这却是大家闺秀宝钗不敢做的,她深深地压抑着对宝玉的感情,约束在封建道德之中。
同时,你虽然只能拘束于闺阁之中,不能像其他的词人一般,走遍大江南北。可是你也不甘让自己的才华埋没。你和姐妹们共起诗社,共同饮诗,在诗社里,你一举夺魁,获得了潇湘仙子这个美称。
你,终究没有一个好下场呢。世俗的压迫令你无法和宝玉在一起,你只能焚稿断诗情,将自己的年轻生命结束。
你有一个短暂而美好的一生,也是不幸的。你在举目无亲的情况下,依然是乐观的活下去。
你就是潇湘妃子林黛玉,一曲红楼梦中,你是唯美的,你的来,你的去,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呢?
流传到后世之后,到了今天,有很多人对你这个人物,没有好感,他们反而认为宝钗才更加可爱,你却是一个尖酸刻薄的形象。而我,一个红迷,就想为你鸣不平了,你并不是这样一个人呀,在我看来。要不然,这么会有你教香菱学诗这事呢,你可以这样的教一个丫鬟,显得是多么大度,并且你还有当时很多人没有的品质,你没有所谓的阶级观念,你也能平等地对待别人。你高洁质朴,你满腹才情,你个性张扬,你敢于追求。是你的那个时代造就了你的命运,是那封建道德压迫了你呀!
在看看你的来由,你原是天界的绛珠仙草,因为受了神瑛侍者(宝玉的前生)的每日雨露而得以成活,于是你修成女体之后,便下凡来还泪于神瑛侍者。所以你的眼泪很多,你总是因宝玉而哭。当你和宝玉的木石良缘被拆散时,你的泪也尽了回到了天上。你看你的来由就是源于仙界,你是世上没有的,是有灵气的。
曹雪芹塑造的你,真实可爱,却有一点超前的艺术境界,你的葬花就是一个行为艺术,我们甚至都能想象的出来:一日,天气较好,你手拿特制的轻巧的花锄,沿着早已设定好的路线,缓缓走着,你手里还拿着早已准备的葬花辞,来带一条小溪边,打开装有从一路收集的落花的花袋,开始葬花。轻轻地掩埋,轻轻地吟着词。
你那灵气的文字,那满腹哀伤的词调,那诗魂,无不让我们倾倒。
一个千古之前的人物,一首葬花吟,一个女子,掩面垂泪。葬花吟作文 似水年华,恍如一梦。
他本是青埂峰下一块顽石,你本是河岸上一棵绛珠仙草;他本是神瑛侍者用一生心血来灌溉你,你本是潇湘仙子用三世泪水回报他。
一叶扁舟,你初进贾府,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一句话开始了一段爱恨情仇的佳话。微风乍起,一片桃花轻轻从你的指尖飞落,你手把花锄轻吟道: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是一声来自心灵的叹息,一滴滴香泪如雨洒落,但你可知道会有谁人为你心碎,还有谁人为你零落了满地花?
那边是敲锣打鼓,正是他的大喜之日,一对佳人新成眷属,欢天喜地,而你却是卧床不起,那两条旧帕子早已褪去了颜色,花落人亡的结局有落红看透,有花锄看透,但你却永远不知,或许,即便知道了又如何呢?杜鹃啼痕应犹在,那些花魂鸟魂
呵,终究是不能停留的了。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最新林黛玉葬花的歇后语(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