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学生工作汇报表 郑州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五篇)
郑州大学学生工作汇报表 郑州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篇一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入选高校 河南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郑州大学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于2000年7月10日合并组建而成。原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原郑州工业大学成立于1963年,是原化工部直属的重点院校; 原河南医科大学成立于1928年,是以医学为主的省属重点高等医科院校。经过长期建设和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涵盖理学、工学、医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农学、艺术学12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入选高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
郑州大学办学资源充足。校本部包括4个校区,总占地面积6493亩,其中坐落在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主校区占地面积4845亩,总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
郑州大学办学规模宏大,师资力量雄厚。校本部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5.2万余人,各类研究生1.5万余人,外国留学生1400余人;在岗教职工近6000人,其中院士24人(专职6人,双聘18人),教授72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9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4人、省“百人计划”人选6人,副教授16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700余人。
郑州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完备。设有46个院(系),9个附属医院,107个本科专业,5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3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另有1个专业博士学位点,19种专业硕士学位点,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4门,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10项,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学校现有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1个国侨办华文教育基地,6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3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14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学科(领域)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
郑州大学科研基础坚实。有各级、各类科研机构330多个。其中,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化工安全工程技术中心,1个国家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2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6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国际联合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104个,省部级以上重点科研机构达到125个,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
郑州大学基础设施完善,办学条件优越。是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的“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馆藏图书797.1万余册。拥有1个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学术期刊14种。学校还合作兴办有西亚斯国际学院、体育学院。
郑州大学学术气氛活跃,对外交流广泛。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20余家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芬兰、乌克兰等国家和我国的香港、台湾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合格人才,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医疗、管理、学生工作和后勤服务等方面获得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郑州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克强、刘云山、刘延东、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贺国强、李岚清、罗干、陈至立、顾秀莲、成思危、张思卿、徐匡迪、张榕明等分别到校视察指导工作,教育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来学校调研或现场办公。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校园建设、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郑州大学将坚持以“一省一校”为主线,以协同创新为抓手,加快学校转型发展与内涵建设步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力争在本世纪中叶把郑州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区域示范作用的高水平大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郑州大学学生工作汇报表 郑州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篇二
郑州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管理,进一步改进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依据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1号)、《郑州大学学生管理规定》(校政〔2005〕25号)和《中共郑州大学委员会、郑州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郑大党发〔2005〕7号)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内容包括德育素质、智育素质、体育素质和劳动素质等4个方面。
第三条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各项内容的评分比例及计算方法:
总成绩(100分)=德育素质(21分) 智育素质(70分) 体育素质(7分) 劳动素质(2分)。
第四条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分享成绩和总成绩实行学年累计排序,作为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毕业生、评审优秀学生奖学金、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以及毕业生就业等工作的主要依据。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总成绩记入学生本人档案。
一1一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郑州大学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科、专科(高职)学生。
第二章 评分细则
第六条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每年进行一次,从每学年开学至下一学年开学前(应届毕业生提前至毕业前3周)为一个学年的测评周期。
第七条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重点放在学生日常行为表现上,实行学生和指导教师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分办法。指导教师是指学生所在院(系)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及其所有任课教师,以下简称指导教师。
第八条
学生综合评价采取对班级学生参加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出的关键行为进行写实记录的办法,分项设定最高评价标准分值(每项最后折算分不得高于设定的最高评价标准分值,每项最低评价标准分值均为0分),逐项积分,每月定期公布,学年累计。各项测评内容评价标准和最高评价标准分值如下:
(一)德育素质(最高评价标准分值21分,其中学生综合评价最高评价标准分值19分,指导教师综合评价最高评价标准分值2分),以学生在学年测评周期内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包括政治思想、道德修养、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学习态度、文明卫生、-一2一
集体活动和社会服务等8个方面。
1.政治思想(最高评价标准分值3分)
学生应当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中国共产党,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主动靠近党团组织;应当树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热爱郑州大学的思想,具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极参加学校、院(系)和年级(班级)组织的各项政治教育活动。
2.道德修养(最高评价标准分值分2分)
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自觉地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作风正派,节约水电,爱护公物。
在学年测评周期内,学生违反学校有关管理规定或者社会公德,受到学校点名通报批评,每次扣1分;受到院(系)点名通报批评,每次扣0.5分。
3.遵纪守法(最高评价标准分值3分)
学生应当自觉地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自觉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自觉遵守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定。
在学年测评周期内,学生违犯学校纪律受到学校点名通报批评,每次扣1分;受到院(系)点名通报批评,每次扣0.5分;受到警告处分,扣2分;受到严重警告处分,扣3分;受到记过
一3一
处分,其当学年德育素质测评成绩按照不及格处理,不再分项测评,记为8.4分;受到留校察看处分,其当学年德育素质测评成绩,不再分项测评,记为0分。
4.诚实守信(最高评价标准分值2分)
学生应当树立良好的诚实守信意识,严谨求实,按规定向学校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按规定向学校或院(系)以及年级(班级)提供个人或者家庭真实信息。
在学年测评周期内,学生恶意欠交学校学费及有关费用,考试作弊或者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向学校或者院(系)以及年级(班级)提供个人或者家庭虚假信息,扣2分。
5.学习态度(最高评价标准分值3分)
学生应当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积极参加学校、院(系)、年级(班级)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按时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在学年测评周期内,学生未按规定完成学校或者院(系)以及年级(班级)规定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受到学校点名通报批评,每次扣1分;受到院(系)点名通报批评,每次扣0.5分。
6.文明卫生(最高评价标准分值2分)
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有良好的文明素质,举止得体,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秩序,文明就寝,文明就餐,文明离校就业,树立大学生良好的形象;应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搞好个人卫生,认真搞好宿舍集体卫生,自觉遵守学校公共场所卫-一4一
生制度。
在学年测评周期内,学生所在宿舍卫生受到学校点名通报批评,相关责任人每次扣1分;受到院(系)通报批评,相关责任人每次扣0.5分。
7.集体活动(最高评价标准分值2分)
学生应当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具有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积极参加学校、院(系)、年级(班级)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
在学年测评周期内,学生缺席参加学校或者院(系)以及年级(班级)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受到学校点名通报批评,每次扣1分;受到院(系)点名通报批评,每次扣0.5分。
8.社会服务(最高评价标准分值2分)
学生在本项测评中可以从2个方面测评,按照累加成绩计算,但最高累加成绩不得超过本项最高评价标准分值2分。
学生干部(经过学校、院(系)审核备案,在学生班委会、团支部及以上学生组织中任职的学生)应当按照岗位职责要求,积极工作,热情为学生服务,学年末应当向所在班级进行述职考核,经学生无记名民主评议(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4个等级),优秀和称职的得票率合计达到90%(含90%)以上的得2分,每减少5个百分点扣0.2分。
学生应当积极参加学校、院(系)、年级(班级)组织的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勤工助学活动),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用工单位的管理
一5一
制度,在学年测评周期内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时间累计达到15个工作日(含15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按4学时计算,下同)以上,其表现经学校或者院(系)考核(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3个等级),达到优秀(被评为校级以上先进个人)得2分,达到合格得1.5分,不合格(低于15个工作日)得1分,未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得0分。
(二)智育素质(最高评价标准分值70分),以学生在学年测评周期内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活动获得的考核成绩为依据(不包括体育课程考核成绩),以参加正常考核成绩为标准(以补考或者重修前的成绩为标准,包括缓考成绩)。智育素质测评分计算公式:
m=
× ×70%
m 一一 表示学生当学年的智育素质测评分
ai 一一 表示学生第i门课程的考核成绩(考核成绩按照百分计分制计算)
bi 一一 表示学生第i门课程的学分值 n 一一 表示学生当学年的考核课程门数
(三)体育素质(最高评价标准分值7分),以学生在学年测评周期内完成学校规定的体育课程考核成绩和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情况等2个方面为依据。
-一6一
1.体育课(最高评价标准分值5分)
m(体育课程测评分)=a(体育课程考核成绩)× 5% 当学年学校没有安排体育考核课程的学生,达到学校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得5分,达不到标准得2分(按照不及格评价),未参加达标测试得0分。
2.课外体育活动(最高评价标准分值2分)
学生应当积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学校、院(系)、年级(班级)组织的各种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具有健康体魄。
在学年测评周期内,学生缺席参加学校或者院(系)以及年级(班级)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每次扣0.5分。
(四)劳动素质(最高评价标准分值2分),以学生在测评周期内实际参加劳动活动情况为依据。
学生应当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应当具有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精神,积极参加各种劳动活动,在学年测评周期内参加学校或者院(系)以及年级(班级)组织的公益义务劳动或者公益活动时间达到12个学时(含12个学时,下同)以上,其表现经学校或者院(系)考核(分为合格、不合格2个等级),达到合格者2分;不合格(低于12个学时)得1分;未参加公益义务劳动或者公益活动得0分。
第九条
指导教师综合评价(最高评价标准分值2分)指导教师应当在院(系)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领导下,按照本办法第8条中学生德育素质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要求,一7一
采取对班级每位学生参加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出的关键行为进行综合评价的办法,每学期期末进行综合评价一次,向学生公布,学年累计平均,记入学生德育素质测评成绩。
第十条
学生课程考核成绩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记分制的,在进行测评时应当折算成百分计分制,分别按照优秀95分、良好85分、中等75分、及格65分和不及格40分计算。
第十一条
在学年测评周期内,学校或者院(系)对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科技创造、锻炼身体及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按照《郑州大学学生奖励管理办法》以及院(系)有关规定分别给予相应的表彰奖励,记入学生本人档案,不再以加分的形式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
第三章 测评程序
第十二条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原则上安排在每学年9月份进行,应届毕业生应安排在每年的6月份进行。
第十三条
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应当按照综合素质测评的各项内容,如实认真的填写“郑州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登记表”的有关内容,做好学年自我总结,交所在班级测评小组审议。
第十四条
学生班级综合素质测评小组应当在年级辅导员和-一8一
班主任的具体指导下,收集原始纪实材料,分项积分,全面审议、校准、修正、登录本班对每个学生综合评价的各项测评成绩和总成绩,每月向全体学生公布,学年(学期)积累综合成绩,接受学生监督,并将班级测评结果定期报所在院(系)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审核、登录、排序、备案。
第十五条
学生年级辅导员和班主任应当在院(系)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每学期期末组织实施年级(班级)指导教师对每个学生的综合评价工作,学年末组织实施对学生干部的民主评议工作,并将测评结果返回学生所在班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小组审核、登录、备案。
第十六条
院(系)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应当按照学校总体要求、工作程序和工作日程,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审核各年级(班级)上报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分项成绩和总成绩,及时向学生公布已审核批准的各年级(班级)学生综合测评总成绩排序第一榜,设立学生可以投诉或者申诉的电话以及受理办公地点。学生应当在第一榜成绩公布的3个工作日内,向所在院(系)学生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书面质疑材料,如确有错漏,院(系)应予及时更正,再向学生公布第二榜。第二榜成绩公布3个工作日后,院(系)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对第二榜公示结果进行研究,确认最终测评成绩,必要时可以公布第三榜。
第十七条
院(系)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结束后,院(系)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将学生综合测评成绩及时登录“郑州大学学
一9一
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登记表”中,经年级辅导员和院(系)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签署意见后,报学生处审核备案,装入学生本人档案。
第四章 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
学校成立郑州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导委员会,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主任,办公室设在学生处,负责指导、督促和考核院(系)开展学生综合测评工作,负责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的归档工作。
第十九条
院(系)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组织实施本院(系)各年级(班级)学生综合评价和指导教师综合评价工作负责全面审核、汇总和上报本院(系)各年级(班级)学生综合测评成绩,负责协助学生处做好学生综合测评成绩的归档工作。
第二十条
年级辅导员和班主任负责具体指导学生班级开展综合测评工作。学生班级应当成立综合测评小组(5一7人),由班长、团支部书记和学生代表组成,负责做好本班学生的综合评价工作。其中,班长担任组长,团支部书记担任记录员,学生代表担任监督员。
第二十一条
学校有关部门应将了解到的学生在测评周期内的综合表现,按照学校的有关要求和规定,以书面形式如实认真进行写实记录,经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将记实材-一10一
料及时教给学生所在院(系)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认、备案。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院(系)应当依据本办法,结合本院(系)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经院(系)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报学生处审核备案后,向学生公布实施。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5一2006学年起实施。原《郑州大学普通本专科学生综合测评暂行条例》(校学生〔2001〕31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学生处负责解释。
一11一
郑州大学学生工作汇报表 郑州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篇三
王生英先进事迹报告团报告材料
她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楷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程黎,很高兴能够作为报告团的成员之一和大家进行交流,我演讲的题目是《她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楷模》。
在刚上大一的时候,我就通过媒体了解到王生英老师的模范事迹,心中对王老师充满了敬仰。这一次,我能作为学生记者,身临王老师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去真实感受王老师的点点滴滴,更是感到万分荣幸。
2010年10月25日,经过近4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从郑州来到了王老师工作的卸甲坪小学。学校所在的村子不大,被山环绕着,秋高气爽,随处可以看到硕果累累的庄稼。从学校大门走进去,透过教室的窗户,我一眼就看见了王生英老师,当时她正在教孩子们唱歌。她沉浸在一种幸福中,丝毫没有察觉到我们这些陌生人的到来。
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因为一份坚持一份精神一份执着,眼泪时常浸满了眼眶。这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老师啊,她的故事真正诠释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这个响亮的称誉。
此时此刻,任何优美的语言、华丽的词藻都不足以表达 1
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村女教师对学生对教育无比深厚的热爱。还记得十几天前面对面的采访,王老师用带着林县口音的普通话为我们再现了她曾经走过的日子——无论酸甜苦辣还是平仄起伏——一幕幕犹如绕梁的余音,不时回荡在我的耳畔。我想,借着今天站在这里的机会,与大家一起重温采访中王老师带给我们点点滴滴的感动。
熟悉王生英老师的人都知道,她当时在东平教书,可家却在西平,中间隔着一条河,叫洹河。我们去采访的时候,看到洹河上已经架起了一座水泥桥,孩子们上下学时蹦蹦跳跳的从上面经过。“可以前不是这个样子,”王老师摇了摇头,眼瞅着那座桥的方向说,“那时候水可大,也没这座桥,水通常到膝盖上面,水底又滑,很危险。我腿不好,只能一点点往前挪。水大的时候,水底放上几块大石头,我们踩在石头上水还能到膝盖那儿。”说着王老师还用手在腿上比划了一下。“我和学生手拉手,我走在前面用脚一点一点地探着石头,探着了才敢落脚,我抬起脚学生落脚,这样一点点挪过来。”“您当时不害怕么?”我问到。“不害怕,再说一群小孩儿就我一个大人,我必须勇敢。但我妈不放心。因为那两年河里曾淹死过三个人,老人家说:“咱不去了,人家好胳膊好腿的还出事,你一个残疾人,把妈的心都拽过去了,再把你冲走了,可咋办?”老人家不放心,每天把我送到河边,亲眼看着我和孩子们安全过去之后才行。”
那时候,参加工作开始教书的王生英老师才18岁,一转眼,就变成一个大姑娘了。俗话说,女大当婚。1980年,24岁的王老师嫁给了村子里的王河生。王河生脾气很好,也能干,垒砖、抹墙、木工,什么都会,但是家里很穷。
大家都知道,林州的建筑队举世闻名,林州人外出务工大都收益丰厚,因而有“十万大军出太行”的美称。王老师还清晰地记得那是1985年的时候,她说,“当时我是一个民办教师,工资最初只有5块钱,后来是10块、30块,别说补贴家里,就是维持自己的生计也很艰难。当时很多人都出去打工,我爱人也去了东北,在那挣钱比较容易,给人家垒个锅台一天都能挣四十多。”王老师想了想,继续说“他在那承包了一个建筑工程,当时给我来了很多信,催着过去给他当会计。”
听到这,我迫不及待的问道“王老师,能给我们看看那些信吗?”王老师没有说话,轻轻摇头说道“都撕了、烧了。因为他总说能挣多少多少钱,我怕自己受不了那个诱惑。谁都喜欢钱,但我确实离不开这些孩子,感觉只有自己才能把孩子带好,为这事,闹得都要离婚了。”说到这,王老师低下了头,半天没有说话,之后抽泣着说“人活着都有个理想,把山里孩子带好就是我的理想。我不想出去。如果他愿意组织一个新家庭,我啥也不说,孩子他想带带走,要是放在家里,我也会操心带孩子。”其实丈夫的心情,王老师最清楚
不过,他是心疼自己,也是为了这个家好。沉默了一会儿,她继续说,“我很尊重他,因为钱最勾人心,他最终为了我放弃了挣钱,我挺佩服他的。所以,这么多年我很少跟他吵架,生活再苦我都不在他面前说缺钱的事。”这之后,有了丈夫的支持、鼓励和帮助,王
郑州大学学生工作汇报表 郑州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