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坚持科学发展观,如何做到统筹兼顾(三篇)
坚持科学发展观,如何做到统筹兼顾篇一
我们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论,这是一大创新。早在1957年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讲话中,把“统筹兼顾、适当安排”作为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针。党的十七大把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论,并把这一根本方法论展开为四个方面的统筹:一是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二是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三是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四是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的关系。这一根本方法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哲学基础,是解放思想。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把解放思想称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大法宝”,其内涵和意义非常深刻。其一,表明当前解放思想的根本任务很重要,应通过解放思想把全党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上来,统一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上来,使党员干部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实干者,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更大贡献。其二,解放思想这“一大法宝”要求我们,要克服自满情绪,找出不符合科学发展的差距,增强又好又快发展的自觉性;要杜绝懒惰心态,振奋精神,与时俱进,抓好用好发展机遇;要防止思想僵化,着眼于新的实践新的发展,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要求,新要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更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新要求还展现了六个新亮点。一是,从总量到人均两个翻两番。二是,提出了“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新观点。三是,形成了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增长新格局。四是,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经济的小康社会,也是一个公平正义的小康社会,又是一个文化小康社会。五是,第一次提出“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新思想。六是,把生态文明第一次写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目标。
总之,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推动着中国特色发展观的不断创新,使我们找到了适合中国建设实际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揭示,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纪元。
通过学习我的思想水平不断的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这些都离不开党组织的关怀和指导,我请党组织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党组织的殷切希望的,请党组织考验我吧
汇报人:莫小敏
2011年12月
坚持科学发展观,如何做到统筹兼顾篇二
坚持统筹兼顾
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心得体会
2011第四期处干班
陈有功
关于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党中央的领导集体,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我感到,要着力在“四个转化”上下功夫……
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要转化为科学的思维方法,首先,要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既通俗易懂,又博大精深,只有深钻细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才能把握这一理论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转化为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变成我们的自觉行动。其次,要善于对科学发展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综合、分析、思考的过程就是加深理论转化的过程。我们要善于对具体工作进行理性思考和科学总结,只有这样,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才能得到较快提高。科学发展观不仅源于实践,更是对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升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新的一系列变化,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我们更加迫切需要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当前首要的就是要始终坚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工作进行精心谋划,对制度进行完善修改,自觉转化为抓落实的思路,转化为抓落实的办法和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上级的决策部署,正确的态度就是要结合实际,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但是,实践中也有一部分同志,不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是满足于一般号召和原则要求。有的高高在上,脱离实际,有的空泛议论,坐而论道。有的照抄照搬,上下一般粗。有的说得多,做得少。说到底这是思想路线不端正的表现,其危害是很大的。纠正这种现象,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进一步端正思想路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真
实情况,形成正确的工作思路,做出科学的决策,拿出实在管用的办法。要在理论的具体化上下功夫。要善于依据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原则把握工作方向、特点和规律,善于把上级的指示和要求,分解成具体的工作目标、思路、步骤、措施。在工作指导上,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把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结合起来,把执行上级指示与创造性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和认识客观事物,形成工作的思路和措施,仍然是观念形态的东西,还必须付诸实践,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归宿。要始终把理论联系实际的落脚点,放在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抓好工作落实上。一是要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一个真正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人,就会始终保持雷厉风行、积极进取的昂扬精神状态。作为省级机关的党员干部,就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振奋精神,勤奋工作,解放思想,干事创业。自觉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奋力进取、与时俱进的良好精神状态。二是要下大力抓好工作落实。要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人民的利益,工作才算到了位、做到了家。要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到各个方面的工作中。同时,还要把这一科学理论变成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认真汲取群众的智
慧和力量,进一步保护引导好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深入实际,调
2023年坚持科学发展观,如何做到统筹兼顾(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