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演讲 河南大学(四篇)
白岩松演讲 河南大学篇一
白岩松耶鲁大学演讲稿为大家整理白岩松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稿,演讲题为《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讲述他的故事以及中国梦的故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岩松耶鲁大学演讲稿
过去的20年,中国一直在跟美国的三任总统打交道。但是,今天到了耶鲁大学我才知道,其实它只跟一所学校打交道。透过这三位总统我也明白了,耶鲁大学毕业生的水准也并不是很平均。
接下来,就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如果要起个题目的话,应该叫《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那一年,我们更应该记住的是马丁·路德·金先生遇刺。虽然,那一年他倒下了,但是“我有一个梦想”的这句话却真正地站了起来,不仅在美国站了起来,也在全世界站了起来。
我要讲五个年份,第一要讲的年份是1968年。
那一年我出生了。但是,那一年世界非常乱,在法国有巨大的街头的骚乱„„在美国也有,然后美国总统候选人罗伯特·肯尼迪遇刺了(他的哥哥约翰·肯尼迪总统在1963年遇刺)。但是,的确这一切的原因都与我无关(哄堂大笑)。那一年,我们更应该记住的是马丁·路德·金先生遇刺。虽然,那一年他倒下了,但是“我有一个梦想”的这句话却真正地站了起来,不仅在美国站了起来,也在全世界站了起来。但是,当时很遗憾,不仅仅是我,几乎很多的中国人并不知道这个梦想。因为当时中国人,每一个人很难说拥有自己的梦想,将自己的梦想变成了一个国家的梦想,甚至是领袖的
一个梦想。中国与美国的距离非常遥远,不亚于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但是我并不关心这一切,我只关心我是否可以吃饱。
很显然,我的出生非常不是时候,不仅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对于世界来说,似乎都有些问题(众笑)。
1978年,10年之后,我10岁了。
我依然生活在我出生的地方,那个只有20万人的非常非常小的城市。它离北京的距离有2000公里,它要想了解北京出的报纸的话,要在三天之后才能看见。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存在新闻这个说法的(众笑)。
那一年,我的爷爷去世了。而在两年前的时候,我的父亲去世了。所以,只剩下我母亲一个人抚养我们哥儿俩,她一个月的工资不到10美元。因此,即使10岁了,梦想这个词对我来说,依然是一个非常陌生的词汇,我从来不会去想它。我母亲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建立新的婚姻,是她一个人把我们哥俩抚养大。
我看不到这个家庭的希望,只是会感觉,那个时候的每一个冬天都很寒冷。
就在我看不到希望的1978年的时候,不管是中国这个国家,还有中国与美国这两个国家之间,都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那是一个我们在座的所有人都该记住的年份:1978年的12月16日,中国与美国正式建交,那是一个大事件。而在中美建交两天之后,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那是中国改革开放31年的开始。
历史将两个伟大的国家、一个非常可怜的家庭就如此戏剧性地交织在一起,不管是小的家庭,还是大的国家,其实当时谁都没有把握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接下来的年份,该讲1988年了,那一年我20岁。
这个时候我已经从边疆的小城市来到了北京,成为一个大学生。虽然,今天在中国依然还有很多的人在抨击中国的高考制度,认为它有很多很多的缺陷。但是,必须承认正是高考的存在,让我们这样一个又一个非常普通的孩子,拥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当然,这个时候美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很遥远的国家,它变得很具体,它也不再是那个过去口号当中的“美帝国主义”(众笑并鼓掌),而是变成了生活中很多的细节。
这个时候,我已经第一次尝试过可口可乐,而且喝完可口可乐之后会觉得中美两个国家真的是如此接近(众笑)。因为,它几乎就跟中国的中药是一样的(众笑)。
那个时候,我已经开始非常狂热地去喜欢上摇滚乐。那个时候,正是迈克尔·杰克逊长得比较漂亮的时候(哄堂大笑)。
更重要的是,这个时候的中国,已经开始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因为,改革已经进行了10年。
那一年,中国开始尝试放开很多商品的价格。这在你们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在中国当时是一个很
大的迈进,因为过去的价格都是由政府来决定的。
就在那一年,因为放开了价格,引起了全国疯狂地抢购,大家都觉得这个时候会有多久呢?于是,要把一辈子用的食品和用品,都买回到家里头。这一年也就标志着中国离市场经济越来越近了。当然,那个时候没有人知道市场经济也会有次贷危机(众笑)。
当然,我知道那一年1988年对于耶鲁大学来说是格外的重要,因为你们耶鲁的校友又有一个成为了美国的总统。
我说:“看样子美国需要对中国有更多的了解,有的时候要从语言开始”。“对于中美这两个国家来说,面对面永远要好过背对背”。接下来又是一个新的年份:1998年,那一年我30岁。
我已经成为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新闻节目主持人。更重要的是,我已经成为一个1岁孩子的父亲。我开始明白我所做的许多事情不仅要考虑我自己,还
要考虑孩子及他们的未来。
那一年,在中美之间发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主角就是克林顿。也许在美国你记住的是性丑闻。但是,在中国记住的是,他那一年访问了中国。在6月份他访问中国的时候,在人民大会堂和江泽民主席进行了一个开放的记者招待会,然后又在北京大学进行了一个开放的演讲,这两场活动的直播主持人都是我。当克林顿总统在上海即将离开中国的时候,记者问道:“这次访问中国,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他说:“我最想不到的是这两场讲座居然都直播了(笑)。不过,直播让中国受到了表扬,而美国却受到了批评(众笑)。”当然只是一个很小的批评。在北大的演讲当中,由于整个克林顿总统的演讲,用的全是美方所提供的翻译。因此,他翻译的那个水准远远达不到今天我们翻译的水准(听众大笑并鼓掌表示对现场翻译的感谢)。我猜想有很多的中国观众,是知道克林顿一直在说话,但是说 的是什么,不太清楚(众笑)。
12全文查看
白岩松演讲 河南大学篇二
【白岩松】主持人说我提前十六分钟开始,其实从我说话开始,只提前了不到十分钟,但是要介绍的领导比我想象的还少。提前开始,可不意味着要提前结束。该原定的到7:10分结束或者7:15结束,咱们还是那个时间结束,早开始起码意味着你还可以多问几个问题。(16:54)
【白岩松】一个很大的题目,“青春、信仰与幸福”等等很多很多,其实今天讲两部分。我觉得大家最期待的不光是我讲,包括我自己都在期待的也不是我讲,而是你会问什么样的问题,我会给予你什么样的回答。我觉得在这样一个并不大的空间里,没有必要写纸条,把你的注意力都放在听和一会儿问什么上面。我可能不会接受你写纸条的提问,为什么?我发现一个规律,但凡写纸条到上面回答的时候,都对我有利,因为我会选比较好回答的问题来回答,但是如果你站起来问的话,我躲都躲不掉。(16:54)
【白岩松】讲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目前的大学校园里的焦虑,现实的挑战和内心该如何去面对。这已经成为了几乎每一所高校、每一个从大一开始到大四的共同的焦虑。这也让大学校园里从校长到老师,其实也相当的为难。如何延续我们期待的象牙塔般的教育传统,如何在现实面前理解大家的焦虑,这两者之间如何寻找相似的结合点,对目前的高校来说,已经形成了非常大的冲击。虽然我个人认为,这是目前中国处于整个折返点或者一个特殊时代下折射到校园里特有的一种焦虑,每一个行当都有,不光光在大学校园,我期待再过十年,或者说更长一点的时间,在大学校园里可以更心平气和,大家可以更享受大学校园几年的时光,但是现在几乎不是。(16:57)
【白岩松】第二个,要跟大家讲讲幸福。并不仅仅书的名字叫《幸福了吗?》而要给大家讲幸福,而是因为我们不得不关注幸福,所以书的名字叫“幸福”。好象重庆提出最有幸福感的城市,也在我写书以后,所以我不是剽窃,当然重庆也不是。首先讲讲大学校园里包括一代青年人的焦虑,去年在开全国青年会上,当时团中央书记和青年主席都在,内部的一个讨论,我讲了这样几点。我说我们现在要重新关注青年问题,因为青年问题已经重新成为社会问题。集中表现在这样几个情况,第一,现实的压力要比过去更明显。比如以蜗居为代表的住房的压力,以蚁族为代表的北漂一族,我只是用它做代表,并不是一定在北京漂的就是北漂。还有以 “潜伏”这样的电视剧体现的职场的焦虑等等。第一个集中体现在现实的压力要比过去更显性。第二个机会不如以往了,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机会不再像前两代人,比如50、60后,甚至部分70后那样,机会随时可见。那么大家觉得好象很痛苦,待会儿我会解释,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因为我们进入到了一个相对正常的时代,相对正常的时代,机会是相对平均的,而不会是属于某一两代人,是特有的情况。(16:59)
【白岩松】第三个,青年由于我前面说的部分,还有以富士康连跳以及整个就业环境为代表的,在青年内心的心理问题,宅也好,或者剩男剩女,形成了年轻人的心理冲突,这种心理冲突如果不能得到合理和合适的舒缓,将会演变成为社会巨大的冲突。我的话真说早了,从西亚到北非所发生的一些局面的动荡,其实跟所在国家青年人更高的失业率也很大的关系。北非的很多国家的冲突来自于最初年轻人的绝望,当然这一点我要先给大家打一个预防针,中国这方面远远没有到达,比如说有些北非的国家,青年人的失业率达到30—40%这样一个概念,中国远远没有达到。而且真正的绝望是一无所有,现在中国的冲突可不是一无所有,而是为了捍卫自己的某种利益。(17:00)
【白岩松】比如大家说陆续出现拆迁,拆迁**是要捍卫自己的权利,而不是在一无所有下的绝望。所以这是完全不同的性质。有很多年轻人可能会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等等,性质不同,因为不同国家的发展阶段和体现出来的焦虑是不一样的。因此,我觉得要重新的看待。第四个,当时我提出了另外的问题,关于农民工城乡的冲突问题的时候,不要忘了,90后都已经走上了打工的道路,并且已经开始有一两年的过年回家了,我们还在想80后的时候,90后已经以更加凶猛的姿闯入了我们生活。在座的各位,集中是以90后构成的,也就是说大家80后这个问题还没有讨论完的时候,90后快把80后拍在沙滩上了。在这样一个背景上,他们和过去的期待不一样。60、50、70后打工的时候,他的全部梦想不是为了自我实现,而是为了改变家庭的境遇。(17:01)
【白岩松】我相信不管是肖书记还是我,我们当时不是为了改变我们自己,整个家庭的压力还是大。作为中国最早的农民工出现的时候,他们什么样的压力都能忍,什么样的艰苦条件都能忍,因为他们的身后永远有自己的年迈父母,还有成长的弟弟妹妹的压力,因此反而奇怪的是心理问题和冲突很少。但是现在不同了,80后和90后的这批人,不管在农村,也依然没有沾过土地。他们从小在现代的互联网的环境中长大,县城里的网吧比城市里更凶猛,很多孩子只是跟爷爷奶奶长大,而没有跟父母,拥有一种更宽松的、纵容的东西。现在去一些小的县城和镇,那种网吧和孩子的发型,要比大学里更现代化。这代人,背负的更多是自我的实现。(17:02)
【白岩松】而自我的实现中,一旦遇到了现实更他的巨大的压力和冲突,能忍的幅度是很小的,出现问题的概率是更高的。因此全社会如何协调刚才我说的这几个和青年人紧密相关的问题?不管是陆浩书记还是王主席,都是同意我的看法的,我的这句话不轻,我说青年问题重新成为社会问题,这是一年前说的话,我觉得现在由于很多的事件决定了会更加的看重这一点。(17:03)
【白岩松】我先表达我理解和关注的这一面,接下来,我要换个角度和大家谈这些问题。不管是房价过高,还是北漂,还是职场的压力,还是机会成本的增高,机会不像过去那么多,该怎么看待这代青春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我的概念历来是几句话,第一句话,全社会一定要关爱年轻人,但不是用溺爱的方式。(17:03)
【白岩松】第二句话,没有一代青春是容易的,你们的痛苦在我看来是带着羡慕的同情,因为没有一代青春系容易的,相比之下,你们青春的不容易,其实已经是进步中的不容易。第三句话,如果青春那么顺当,没有任何的奋斗和挣扎,没有那么多的痛苦、眼泪以及理想甚至破灭,青春还能叫青春吗?如果青春不是为了让将来回忆当中,充满了各种各样跌宕起伏的色彩的话,回忆有什么意义?如果青春没有经历过绝望和希望的交织的话,青春在人生中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这就是换个角度的三句话。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社会要去关爱你们,但是不是溺爱,这些问题,房价过高、北漂等等,都要用各种各样的层面解决。但是反过来,中国能够解决所有的年轻人在30岁之前买房的梦想吗?我告诉大家,门儿都没有。(17:06)
【白岩松】我们的房改一个非常大的错误是在十几年前房改初期的时候,给了全体国民一个非常糟糕的和不可能实现的预期,那就是每个人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抱歉,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都没有实现,请问13亿的中国如何实现呢?为什么当时政府没有想明白你该做的事情是要把廉租房到保障房等等这样的住宅问题解决好,而商品房交给市场经济解决。结果上来就交给商品房,等到泛滥以后,想压下去,重新再来做廉租房和保障房的时候,已经晚了十年。当然这话可能有点儿狠,但是是事实。(17:06)
【白岩松】我从03、04年开始,就抨击当时的经济适用房,我说连我的有些同事都住经济适用房里,连那么多的宝马奔驰
白岩松演讲 河南大学(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