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发展思路及计划(五篇)
合作社发展思路及计划篇一
摘要:总结了兴化市天弘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针对新形势,提出了兴化市天弘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现状;发展思路;江苏兴化
兴化市天弘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位于兴化市戴窑镇,为苏中苏北迄今生产规模最大的育菇工厂之一。由贺洪江、王天明牵头主办,69位农民共同投资,2008年底正式运行。天弘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自创建以来利用自身优势和特长,借鉴现代企业运行的成功经验,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农业,吸引了一批靠种田拿工资的农民工人。合作社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理念,通过土地流转,现拥有自主经营的连片规模基地3.33 hm2,通过食用菌基地的示范、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2009年合作社销售610万元,每位社员人均分红1.8万元,2010年上半年生产销售额已过490万元。生产的杏鲍菇主要销往上海、南京等苏南大中城市。
1发展现状
1.1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提高技术、转变技术观念,在杏鲍菇生产中,要切实根据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采取相应的技术实施操作和管理,不可一味地依靠农药防治病虫害、依靠化肥或激素提高产菇量,或者依靠化学药品施行保鲜、护色。一旦形成残留,不但市场销售受阻,以后生产更无出路[1-2]。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天弘食用菌合作社生产的“苏蕾”牌杏鲍菇用物理手段严格控制各个生产环节,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所生产的产品无污染、无病虫害、质量好,是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苏蕾”牌杏鲍菇已申报了无公害农产品,接着将按绿色食品的操作过程进行生产,并申报绿色食品。
1.2不断提升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2009年6月初,杏鲍菇生产车间在夜间通风时杏鲍菇菇蕾出现萎缩,高浓度二氧化碳对菌菇危害较大,农村中麦秆焚烧污染空气影响杏鲍菇生长成了天弘人头痛的问题。2010年改进的高效节能换气装置,解决了菌房通风与保温、保湿之间的突出矛盾,多功能出菇车间能适应多种野生珍稀菇类及人工驯化菇类生长,技术先进。采用活动架摆放菌袋法,使摆放单位面积增容80%,减少固定设施投资40%。通过改进,利用自然光源散射和高效节能换气装置,节约光照电耗60%。正在研发的菌糠循环利用生产技术,可数茬出菇,生物转化率普遍在100%以上,从而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1.3不断研发,就地取材
杏鲍菇生产所用的培养基主要是木屑、玉米棒芯、棉籽壳、玉米、麸皮等,木屑、玉米棒芯要从外地采购。随着粮食及其副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给食用菌生产成本带来很大压力,为此,尽可能使所用原料本地化,才能有效控制成本,争取到发展杏鲍菇的主动权。
合作社派人员去上海、福建请教资深专家和技术员,通过大量的配方对比试验,2010年合作社终于试验成功用棉花杆和黄豆杆代替木屑,下一步将扩大试验规模,直至完全替代,使得农村秸秆综合处理难的问题得以解决。
1.4充分利用下脚料,做好生态循环生产
杏鲍菇生产后的下脚料,是优质有机肥料,又可作生物燃料,利用这些原料,既能发挥其内在价值,又能最大限度减少其造成的环境污染,符合国家和省委提出的节能减排低碳要求。2010年合作社改造了锅炉,50%的下脚料作为燃料自己消化,大大减少了用电量,节约成本5%。并积极与有机肥厂形成合作,充分利用下脚料,以做好循环生产,不断拉长产业链条。
2发展思路
2.1强化技术管理
在配料、灭菌、接种、培养、出菇各个环节,均应实施有效管理。如在配料时,应按照原料的成分严格计算其碳氮比,辅料应选用有机材料,不可盲目添加化学肥料等;病虫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不可等到病虫害发生后再一味使用药物扑杀,那样势必形成残留,并增加成本[3]。
2.2在绿色、环保、保鲜上求发展
合作社要克服并吸取过去少数食用菌行业使用的护色、保鲜手段和硫超标的问题。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实施有效管理。应抓住时机并实行“企业化管理、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外向化发展”的战略。遵循“绿色、环保、新鲜、美味”的合作社宗旨,高质量建设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基地,发展高效农业,确保产品新鲜、卫生、安全、营养。2011年将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食品保鲜研究所合作开展杏鲍菇保鲜研究的课题,力求在杏鲍菇保鲜课题上取得突破,为杏鲍菇拓宽市场,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化经营打下厚实的基础。
2.3严格把好技术关,提高杏鲍菇质量
为适应农业新阶段发展要求,满足市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天弘食用菌合作社应由单一领域向综合领域发展,在创新中施展才能,在产业化经营中壮大实力,不断提高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力争成为苏中、苏北食用菌行业的领头军。今后的发展壮大关键在于如何积极应对,变被动为主动,在提高科技含量和提高产品质量上狠下功夫,谋求发展。这还(下转第385页)
(上接第383页)
需从源头菌种质量抓起。菌种要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主要预防杂菌污染,严格把好技术关,特别是要重点突破关键技术,以提高杏鲍菇质量,使杏鲍菇产菇率高、菇形正、品相好、菇肉紧细、品质佳,确保高品质的产品上市。
2.4积极开发新品,优化品种结构
通过对国内市场的大量调研,现在的蟹味菇的销售价格平稳且较高,市场需求比较旺盛,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开发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势在必行。2010年初天弘食用菌合作社加大了蟹味菇的试验力度,经过大量的出菇试验,掌握了蟹味菇生长的各项数据及生长习性,下一步将扩大试验规模,力争在2011年扩大产能,将蟹味菇推向市场。
2.5向菌糠饲料方向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
利用秸秆作培养料栽培的食用菌废料中,粗纤维降解50%,木质素降解30%。废料中含有大量的菌体蛋白,粗蛋白的含水量由原来的2%增加至6%~7%,脂肪的含量增加1倍左右。经过菌丝的分解作用,秸秆材料表面的角质层和硅细胞组织以及纤维的结构均遭受破坏,呈疏松多孔状,降低了机械强度,易于粉碎,气味芳香,适口性好,提高了营养价值,用来饲养猪、牛等牲畜,比米糠更好,可以达到玉米的饲用效果。菌糠饲料可以直接喂猪、牛,也可以放在青饲料打浆机中打成浆,再掺入其他饲料,还可不加工直接与其他饲料混合使用,从而使食用菌废料真正实现生态、环保、循环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2.6不断强化品牌意识,推进标准化生产
天弘食用菌合作社只有通过不断努力研究,探讨和开发高技术产业化生产项目,开创低成本、高效益的高档食用菌产业化生产的新路子。通过选育优良菌种和为各种菌种提供最佳生长条件,做好产前、产后的各种准备和加工工作,进一步实现杏鲍菇生产的优质、高效、高产[4]。不断强化品牌意识,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壮大实力,提高商品在市场竞争力。
3参考文献
[1] 皮祖武.异质联合带动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记远安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j].中国农民合作社,2009(10):5 0-51.[2] 曹杰.平湖蘑菇沉浮记——浙江省平湖市新当湖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发展启示[j].中国合作经济,2009(10):39-40.[3] 刘正中.垫江绿缘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立[j].食用菌,2007(6):32.[4] 佟凯.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 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j].活力,2010(4):13-14.
合作社发展思路及计划篇二
涟水县依乡情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发展思路与规划
至涟水县农工部:
我们年轻人想创业,但是创业需要适合的环境和机遇。在我们老师的引导下,我们选择了农业。2008年9月份开始,我们对国内多省农业发展进行实地考察、收集数据。我们先后在安徽阜阳,亳州,凤阳、山东济宁,菏泽、河北保定、北京周围、河南项城、商丘、信阳、湖南益阳、岳阳、长沙、广东东莞、江苏灌云、沛县等地区进行蹲点了解考察,对养殖业、种植业进行了认真学习、分析与研究,并亲自参与进去与农户同吃同住,共同劳动。通过渠道对荷兰(郁金香栽培、销售)、泰国(农民大米种植、销售)以及美国(农场)的农业模式及管理进行了解。
我们慢慢摸索适合我们的农业发展思路寻找机遇。
中国农村,人多地少,乡村密集,个体小农经济为主,乡镇农业经济实体缺少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与现代市场条件下产品竞争。农业生产资料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宣传涉及环节多。个体农民观念保守,信息、技术获取渠道单一,产品数量有限,在整个农业经济链条中处于最低层,且没有主动权的地位。农户只有通过横向合作才能有出路。
农村不缺土地,不缺人,缺少的是先进的市场竞争观念。风险不在市场,风险在农村落后的保守观念。农村的保守观念与城市激烈的市场竞争观念之间的巨大落差就是我们年轻人的机遇。
我们结合国内目前的现实状况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模式,用我们年轻人的执着与热情来摸索我们的模式。
我们合作社的发展思路是:组织农户、服务农户、民主管理(培育农户观念意识)、人人平等,合作种植,共富共赢。
我们的试点操作原则是:按部就班,精确积极管理(减少试点期间的风险)。我们的路线是:土地种植互助合作(零散农户独自种植)与土地种植股份合作(土地按要求大面积整合)。
我们的心态是:实干获取信任,交流去除偏见。
一、土地种植互助合作
以身作则,深入农户家里交流沟通,宣传合作精神,培养合作社带头人,引导农户自愿入社,让更多的农作物种植户入社。
农业生产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如何能购买质优价廉的农业生产资料是每一位农户年年思考的问题,却又无法撼动农资市场销售法则。主要原因是农户多,不团结,没有合作意识。对于农资生产厂家来说,如何让农户直观的、科学使用自己的农资,让农户切实信任自己的农资质量,占有稳定的市场,是每一家农资企业负责人的愿望。当下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模式,被代理商绑架,利润是中间商的唯一目的。
了解市场,就可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市场。我们首先筛选信誉好,生产工艺技术先进的企业,去洽谈合作。我们所接触的企业,都非常认可我们的发展模式。我们将代理商的角色彻底抛弃,我们做农户与厂家的纽带,通过打造农业生产服务,来服务企业与农户。这样我们就可以为农户提供优质生产资料购买服务;其次我们整合厂家的生产资料使用技术,整合社会农业技术人员为农户提供种植技术指导;最后统一收购农户间种植生产出来的粮食(粮食质量上,统一种植管理完全比个体农户不规范单独种植出来的质量好),卖出好价格,让所有合作成员受益。
与企业合作,直接向农户提供服务。与农户合作,直接面对市场销售。这就是我们合作社最基本的发展思路。农户越多,市场越大,不论是对企业、对农户、还是对我们合作社都是好事,数量的增加可以增加我们进行市场采购的话语权和论价资本。
农资企业保质量、合作社保技术服务,农户种植保产量、保安全。
涟水县原农业局副局长薛辉云老师与河网老农技站长助力我社发展,协助我们做农户思想工作。
二、土地种植股份合作
土地种植股份合作是我社发展的最终目的。现实中,年轻人多数离乡在外工作、学习,丧失农作物种植技能,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逐年老化。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生产关系已经跟不上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已经迫切需要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粮食安全与目前农业生产模式的矛盾已经到了必须变革的阶段。稳定是农村发展的必要前提,求稳本身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求稳怕变,又要面对市场的残酷竞争,合作社必须以其独特的位置来带领老百姓从容面对市场的挑战,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落后,不拖后腿。市场是平等的,农村有足够的空间和足够的资源在市场经济中获取自己的位置。不论工业还是服务业,都离不开农业,离不开粮食生产。
市场经济,资源优化配置,让我社清晰的看到了自己的位置,清晰的告诉我们的发展方向。目前我社有众多农户和土地,把土地进行资本作价,农户根据自己土地数量持股,种植成本再进行股权量化,由合作公司出资,这样就形成了 土地 资金 的完整种植模式。合作社作为第三方,着力打造一支专业的农业种植生产队伍:计划一批、执行种植一批、收获交付一批。
由于历史造成的原因,计划经济在农民心中依然根深蒂固,不良商贩在农村欺骗老百姓给商业诚信问题留下阴影。农业文化的求稳心态,完全用市场理念开发农村,特别是土地股份合作,目前环境还不是很理想,个别农户还是瞻前顾后,影响整体农户的积极性。我们通过公平的合作原则,由农户自愿选择分配模式。
第一种分配方法:保底加权法
在现有条件下对农户有个保底承诺,设定一条标准线,在标准线内让农户有一定的安全保障,但是农户必须放弃一部分分配权力,安标准线外,农户可参加二次分配,但是分配比例相应减少。目前的方法是:一年两季作物,年总产1800斤作为标准线。1800斤内,不论收获多少,农户确保得700斤粮食,超过1800斤以上部分,农户得30%。这样就可以解决农户收入增长问题,让农户在合作中逐渐在利益中了解市场。
薛辉云老师在河网花桥大队部向农户讲解水稻病虫防治
第二种分配方法:股权分配法
合作社发展思路及计划(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