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文章选读 叶朗(三篇)
文章选读 叶朗篇一
昨晚临睡时,躺在床上把玩手机,又一次看到了那条短信,那是两年前的中秋之夜,你发给我的信息。或许真是冥冥之中的巧合,这条短信的发送时间是2011年9月14日,而昨天恰好是9月14日,一个颇耐人寻味的日子。
读着短信,回想我们认识两年来所经历的故事,心里不禁翻涌起一股暖暖的情意。连着几天严重的失眠,昨晚竟然睡得很香很香。
此刻,坐在电脑前,我依旧聆听着一些二胡曲,但心情却不似前日那样凄清和感伤。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写了删,删了写,却难以成段成句;千头万绪,我竟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此时此刻内心泛起的丝丝暖意。
我是个恋旧的人。至今,我还清楚的记得,刚相识的那段日子。那是一段幸福快乐的日子,我们在雅虎通里欣赏照片,一起讨论修改文章,一起在紫荆轩里点评文章,学习诗词。也正是在那段日子里,因为彼此的坦率真诚,成就了我们之间纯真的友谊,让我们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更确切的说是兄妹,你是我在网络里唯一正式相认的大哥。其后的日子,我们也一同度过,从雅虎群组的下线到博客关闭,从网易到新浪博客,其中的苦乐曲折,我不想再一一述说。我们之间的性格有太多的相似性,也经历过一些小小的波折,可很快就烟消云散。因为我知道,你一直都是我最信任的大哥。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你越来越沉默,一段时间里,你和我没有任何联络,我以为我做错了什么,可你后来却淡淡的说,没什么。大哥,我知道,你一定有事情不想说,只是不想让我担心,因为我说过,最怕听到你那一声长长的叹息。很久了,我们都没有好好聊过,昨天下午,我终于忍不住问你,是不是我们之间已经无话可说,你说你没有作为,不知该说些什么。难道你我之间,非要有所作为才能有话说吗?后来,我们不也一样聊得很开心快乐吗?
我高兴时,你与我一同分享快乐;我不开心时,有你耐心的开导劝说。大哥,还记得今年正月初二晚上的聊天内容吗,我把它编辑成了一段相声,你后来告诉我,差点笑破了肚皮,我想象得出,那一刻你的笑容一定是最开心灿烂的。前些天你出差在外,当我发短信告诉你,我已辞职的消息后,你先是发短信,后来又打电话关切的问我,其实,那天我对你说了谎,我只是不想让出门在外的你过多的担心我。我想,即便是真正的亲兄妹,也不过如此吧。
心里有太多的话想说,但千言万语,一时不知该从何处说起。只想说,认识你,是我今生最大的幸运和快乐。
再过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了,我用真心写下一段细碎的文字,把一份真诚的祝福遥相寄,中秋月圆夜,天涯共此时,愿大哥永远开心快乐!
文章选读 叶朗篇二
漫 谈
一切都从这里开始,这是湮灭也是新生,是愚昧也是顿悟。
很久以前就有人说过中国“文学已死”,但时间一长这种说法就已成滥调再也没有它最初给人的警告与悲切的味道了,可也没见谁站出来说文学依然还活着。在我眼里文学死了,死在新时代的怀抱里,死于无法言喻的颓败与萧瑟,死于无人问津的角落;它们被束之高阁,布满尘埃没人愿意再去阅读它们,它们再也没法去感动人,去洗涤人们污浊的灵魂。格非曾把文化的没落归结于物质化与利益化,作家将金钱与利益放在首位而置文学的品位与内涵于不顾,致使当代文化市场庸俗、低劣的“快餐文化”泛滥。但我认为正是市场的混乱、污浊,读者品位的低下,人们不惜一切的代价寻求享受和娱乐的赤裸裸的欲望导致了中国文化庸俗鄙陋之流大行其道,而如果一部好的作品没有读者那么它对于世间也就没有了意义,孤芳自赏只是作家们自我安慰的一种说法罢了。
中国当代文化现状是焦虑、浮躁的。当物质已经挤进我们的大脑,我们奔驰在生活的边缘徘徊在享受与金钱之间;当我们的身体在日渐单
一、紧凑、高压的生活中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们的精神也早已变得麻木萧条了。我们需要的或许是像“the beat”一样的激情,又或许是加缪这样的苦行僧,但我们绝不会需要像中国现在流行的某些忧伤、抑郁、像重症肌无力患者、除了爱情一无所有的伪文艺青年,因为好像他们除了风花雪月的靡靡之音外就再也写不出什么东西来了,而这种整文字玩弄忧伤的做作却又了符合中国大多数处于青春期的懵懂少年的审美观,他们宁愿沉浸在自己的白日梦里被那些文字忧伤得死去活来也不愿睁眼看一看这个世界。当我周围的同学拿着大摞大摞的言情在课间激烈地讨论哪个主人公是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当我眼睁睁看着同寝为了看《陈二狗的妖孽人生》而每天奋战到凌晨四点,当我一朋友每天背着巨大的书包奔跑在教室与食堂之间,我总是恰当地保持沉默因为当我开口向他们推荐马尔克斯、福克纳时他们必然会回报给我索然无味、木讷的眼神。这真令人伤悲,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太快还是我跟不上时代,反正我总是和身边的同学差那么十万八千里。那么上帝我到底是什么?
我在上帝的脸颊上是所有的火所有的希望我是粗犷的哀愁我是个说法是愤怒是粗鄙的河流是空欢喜是这个时代里所有的错误是这个日子里所有的矛盾我看啊看啊看看啊看看啊看看啊看看不到我 看不到路 看不到欢喜 看不到希望 看不到河流 看不到你竖立的愤怒我是躺在殡仪馆里的标本是在太阳下奄奄一息的稻田是月亮的心脏是芬尼根守灵夜我迷恋鲜血和死亡可是那不是我那不是你那不是路那不是欢喜那不是希望那不是河流那只是愤怒那只是死亡那只是哽咽那只是枯萎那只是痛苦那只是等待戈多那是那是那是不对不对不对我是岁月我就是十万天兵我就是赤水我还是长城我是空空的大地我是厚重的天空我是看不见的世界我是局促的宇宙我是个村子我是棵树我在胡言乱语我在预言一切圣神我在为自己守灵我在被自己唾弃我不是你的马路我只是祖国的花朵是叶子上的脉是石头是冬天里的春天是夏天里的秋天是昨天里的明天是未来里的从前是个无耻空虚的骗子是个虔诚无畏的傻子我是亡命之徒的坟墓是历史血液的空冢是我们在等车的站台是我们无所谓的时代是戈多是安斯是瓦达曼是轨道是山是夕阳是我的翅膀是那个是这个是所有是所没有你到底是什么我到底是什么世界是个省略号我们只是点我们是惊叹号或者是个傻帽我们在镜子里在迷宫里在所有不知所措的岔路口在所有没有端点的河流里我们是冲水马桶里的漩涡我们是不知方向的水流我们是所有的兴盛我们是所有的衰败我们是困在电脑里被饿死的病毒我们是承载大地的大地我们是枯竭了的思维我们是颓败了的社会我们是变了质的面包我们是闪耀的闪耀我们在浪费时间我们在颓然死去我们在等待爱人我们在治疗感冒我们是中风我们是心脏病我们是癌症我们是所有的言语我们是所有的疾病我们是我们是我们是是是是是是害死的昆虫我们是灭绝的恐龙或一切即将灭亡的生物这里不再是我们的乐园而是屠场或者是个垃圾场我们是无聊的空洞我们是空地上的乌鸦我们是时光里粗重的喘息可你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或许某天我起来会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壳虫,看着桌子上的茶杯和墙壁上空洞的时钟空虚地死去,或者我会被关在笼子里以绝食为表演点燃自己迂腐的生命。或者在礼拜二午睡时去拜访我死去以久的亲人,或许我还会在小径分叉的花园里迷路等待太阳照常升起思考丧钟为谁而鸣。2 海子是我很敬佩的中国诗人,他那种对艺术的执着与无畏,对生命痛苦的探索,对人生意义的挖掘都是当代中国极少有人能比肩的。或许北岛、食指、顾城等诗人在别人眼里比海子更优秀,但在我眼里海子始终是中国的一个巅峰。因为他的诗与生命交织在一起,他造就那些伟大的诗篇的同时他的诗篇也成全了他自己,他像三岛由纪夫那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终死于自己的艺术,终在鲜血与死亡站出来的同时与他们的作品一起跳进了历史这条浑浊的河流并成为了里面最坚硬的石头。海子的诗如同他的死背负了宁静、忧伤、希望、理想以及最后的救赎,他的诗中那种若即若离的朦胧感,有时炙热有力、有时萧瑟退却、有时痛苦嘶吼、有时恬静优美,在放纵与保守之间,在涣散与紧密之间,在痛苦和欢乐之间,在平庸与伟大之间任凭他天马行空的想象驰骋。当中国许多现代诗人在寻找意象,苦心孤诣地创造着为创作而创作的诗歌时,海子却纵横在他的天空与大地之间,麦地与稻田之间、河流与山丘之间涂抹着自己的生命与虔诚,在生活粗重的喘息中释放自己积郁已久的灵感。海子的死和他的诗都是“道成肉身”的体现,以一种穿越时间、空间的方式向人们布道,向人们展示生命与希望的真正处所。
而中国能像海子这样淡泊、宁静的诗人到底还有哪些?谁还能心甘情愿地奔赴大地与麦田,做一把沙土紧贴生命的黄泥?如果有一天我终将离去,请把我留在这稻田里,或许这就是海子的希望吧,千年后他会再生于祖国的河岸再次拥有周天子的雪山与稻田,他的理想和爱将会永生不死。
可是,难道海子以及这么多年轻现代诗人的死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难道这么多的死亡还不能让我们感觉到寒冷?难道我们将这些诗人的死仅仅当做一个玩笑或者只是一个令人恐惧但又无可奈何的闹剧?难道在我们这个世界里诗人要获得世人的同情与认可只有通过结束自己生命这种极端的方式?难道我们这些疲乏、困顿的灵魂不比诗人的更需要同情与认同?当夜幕缓缓落下,笼罩着这个太过宁静而又太过喧嚣的世界,诗人渐渐消失只有诗人漂泊的脚步、荒凉的社会戈壁。当海子的夜晚只剩下孤独,时光像一把马提琴在夜
2023年文章选读 叶朗(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