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全八大风险(3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81

安全八大风险篇一

在铁路安全管理工作中引入安全风险管理办法,构建安全风险控制体系,这是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新思路。通过认真、深入领会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丰富内涵,我们切实感到这是完全符合铁路安全生产实际的科学管理理念和方法,是实现铁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举措。也使我更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铁路线路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是要抓好安全风险意识的强化。

尽管长期以来,铁路高度重视安全基础工作,始终高喊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但安全基础薄弱的状况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部分干部职工安全发展的理念不够牢固,安全工作思路不适应新形势要求。以我所在线路车间为例,突出表现在:现场作业安全管理控制薄弱;职工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等等。随着新技术装备大量投入使用,因此我认为要切实解决安全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增强安全风险防范意识。铁路要实现持续、稳定的科学化发展,安全是必要的前提。铁路将全面推进安全风险管理,把安全风险责任落实细化到班组和岗位上,增强广大职工保安全的风险意识,形成全员共保安全的良好氛围,从职工的思想入手,逐步提高职工的安全风险意识。要采取多种形式,特别是以职工身边的案例,对职工进行“安全第一'的警示教育。

二是要抓好安全风险过程的控制。

我们全面开展标准化车间、标准化班组、标准化岗位建设活动。以规范安全管理和落实作业标准为重点,进一步界定权责关系,把安全生产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各个工作岗位;制定各岗位《安全风险控制流程图》,形成权责明晰、运转高效、落实到位的安全风险管理体制。在人员素质方面,加大对职工的业务培训力度,建立职工技术业务激励机制。

三是要抓好安全风险管理的考核。

通过安全考核制度,激发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车间要加强基础管理及其规章制度的管理,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同时对触及安全“红线'的,或者是可能引发严重事故的问题,严肃追究责任,提高安全风险管理的效能。按规定定期召开专题分析会,深刻查找安全风险存在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做到有计划,责任到人的整改。加强现场作业控制,推行标准化作业。充分发挥安全考核机制,奖罚分明,严格考核。

杭州工务段德清线路车间

2021年3月11日

安全八大风险篇二

安全管理中的十二大风险

企业作为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加强安全管理,防范事故发生,一定要注意这十二大风险!1多管乱管风险

企业各职能部门均有本职的业务职能,而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应当是监督其履职,而不是越权代行其职。代行其职必然形成安全是安全部门的事的错误判断,同时背负不该担负责任。不然,长此以往,连企业负责人都认为安全是安全部门的惯性思维。瞎检查的风险

由于历史原因,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普遍存在专业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安全专业队伍缺乏,查而无法彻底,查而不准,查而不服的现象时有发生。考核权使用不严谨

从重考核一词在很多企业考核通报或制度中出现,考核不严谨其实就是破坏制度。一旦出现更严重问题时如何考核,同时从重考核更是对制度的严重破坏,容易出现被考核部门和员工不服的问题,甚至出现极端行为,这类事件并非没有出现过

同时,以罚代管本身就是管理能力不足的反映,德治与法治的相结合才是正途。所有认为重复隐患可以用考核来治理的思想都是幼稚且不懂并事物发展的规律,须知很多隐患本周的原因都是系统性问题,该问题分析在隐患背后的真相一文中有简要的说明。4专职队伍培训不到位

对各职能部门安全队伍业务培训指导不足,没有优秀的职能部门安全队伍,实质上就是安全培训不到位的风险,虽说培训责任归属人力资源负责,可分析评估安全队伍能力是安全部门的专业管理责任。

举个栗子

练兵还要练官,兵没训练好,是谁的责任,让不合格兵打仗能胜利才是怪事,让不合格官打仗不吃败仗才是奇闻。5胡查乱查

不少安全技术是极其专业的,而安全管理部门本身不是专业技术部门,干涉专业技术部门主体职责。曾注意到这样的情况:安全管理人员带本检查表就开始检查,有时候甚至连检查表都不带。须知,安全技术检查很多时候需要仪器或检测工具,或者必须具备专业资格,否则外行查内行必然就是笑话,丢人不说,管理威信从此丧失。6隐患通知书不严谨

隐患整改是很复杂的事情。例如,在现场发现一个设备缺少安全装置和安全装置使用不当时,要具体分析可能是哪几个部门的责任,而不能随意下达到某个责任部门;如果设备自身缺失安全装置,责任部门就应该是设备部门或者是该设备购置验收责任部门;如果安全管理部门也参加了验收,那么责任部门也包含安全管理部门。

生产和设备使用部门就是战斗班组,武器设计问题和缺陷难道要战斗班组负责整改吗?

如果是武器使用不当,那么才是使用部门的责任。

不严谨会导致使用部门不满,会对整改通知下达部门的权威不服,长期下去,安全部门的管理就会受到抵制。风险分析预警能力不足

须知安全风险分析预警是安全管理部门主体责任,是对作业部门的安全提示和警示,同时起到指导和协助作用。作业部门往往集中精力在生产效益、效率管理,在风险分析能力不足是正常的事。

举个栗子

气象部门在政府中就是一个预警部门提供气象信息,供职能部门参考或依据信息分析下达应急控制措施建议。干部培训职能履职不到位

须知现在职能部门由于历史和企业组织机构选拔原因,安全专业能力不足是普遍现象,安全管理部门就应当履行指导培训义务,同时还肩负监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在任职能力上的主体履职情况,同时宣传普及推广先进安全管理经验也是安全管理部门责任,而不是闭门造车。审查验收履职不到位

很多时候的设备技术变更,都应该由安全职能部门参与并行使其安全监督责任,而不是放任职能部门自己玩,出现问题或隐患后不追究自身失职问题,也不正确地将变更出现问题落实在变更验收部门上。

举个栗子

驾驶员车辆先天有安全缺陷,不去找购车和验收部门责任,反而怪驾驶员管理不当,这个冤枉啊。厨房做的菜用的肉不好,不去找买菜的采购和验收的厨师,反而怪上菜的服务员,天,要下雪才行,好冤啊。

10员工上岗安全培训合格审核不到位

不少企业还是履行了工厂级培训任务,须知工厂级培训几乎是理论性培训,安全事故一般是发生在行为技能上。安全技能考核合格性审查,不知道有没有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组织检查,有没有联合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合格性检查,要知道,基层班组技能培训合格往往存在能力不足,不出事则罢,出事就发现所谓的三级培训问题多多。

11安全技能不足的风险

这个问题要自问一下,作为安全管理部门,你们员工或者管理负责人的安全技能合格吗?

会使用企业的应急器材吗? 会使用安全技术检测工具吗? 会使用各站劳动保护用品吗?

如果没有,请马上学习!一旦被作业人员反问就尴尬了。12安全技术交底风险

不少企业安全技术交底居然要安全部门审核。须知,很多作业项目的安全技术是非常之专业的,一般是项目主管专业技术人员才具备这个能力和资格去做技术交底,安全管理部门的主职是备案监督审核流程的合规性、符合性,而不是交底,交底是有责任的。

安全管理中的十二大风险

1多管乱管风险

企业各职能部门均有本职的业务职能,而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应当是监督其履职,而不是越权代行其职。代行其职必然形成安全是安全部门的事的错误判断,同时背负不该担负责任。不然,长此以往,连企业负责人都认为安全是安全部门的惯性思维。瞎检查的风险

由于历史原因,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普遍存在专业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安全专业队伍缺乏,查而无法彻底,查而不准,查而不服的现象时有发生。考核权使用不严谨

从重考核一词在很多企业考核通报或制度中出现,考核不严谨其实就是破坏制度。一旦出现更严重问题时如何考核,同时从重考核更是对制度的严重破坏,容易出现被考核部门和员工不服的问题,甚至出现极端行为,这类事件并非没有出现过

同时,以罚代管本身就是管理能力不足的反映,德治与法治的相结合才是正途。所有认为重复隐患可以用考核来治理的思想都是幼稚且不懂并事物发展的规律,须知很多隐患本周的原因都是系统性问题,该问题分析在隐患背后的真相一文中有简要的说明。4专职队伍培训不到位

对各职能部门安全队伍业务培训指导不足,没有优秀的职能部门安全队伍,实质上就是安全培训不到位的风险,虽说培训责任归属人力资源负责,可分析评估安全队伍能力是安全部门的专业管理责任。

举个栗子

练兵还要练官,兵没训练好,是谁的责任,让不合格兵打仗能胜利才是怪事,让不合格官打仗不吃败仗才是奇闻。5胡查乱查

不少安全技术是极其专业的,而安全管理部门本身不是专业技术部门,干涉专业技术部门主体职责。曾注意到这样的情况:安全管理人员带本检查表就开始检查,有时候甚至连检查表都不带。须知,安全技术检查很多时候需要仪器或检测工具,或者必须具备专业资格,否则外行查内行必然就是笑话,丢人不说,管理威信从此丧失。6隐患通知书不严谨

隐患整改是很复杂的事情。例如,在现场发现一个设备缺少安全装置和安全装置使用不当时,要具体分析可能是哪几个部门的责任,而不能随意下达到某个责任部门;如果设备自身缺失安全装置,责任部门就应该是设备部门或者是该设备购置验收责任部门;如果安全管理部门也参加了验收,那么责任部门也包含安全管理部门。生产和设备使用部门就是战斗班组,武器设计问题和缺陷难道要战斗班组负责整改吗?

如果是武器使用不当,那么才是使用部门的责任。

不严谨会导致使用部门不满,会对整改通知下达部门的权威不服,长期下去,安全部门的管理就会受到抵制。风险分析预警能力不足

须知安全风险分析预警是安全管理部门主体责任,是对作业部门的安全提示和警示,同时起到指导和协助作用。作业部门往往集中精力在生产效益、效率管理,在风险分析能力不足是正常的事。

举个栗子

气象部门在政府中就是一个预警部门提供气象信息,供职能部门参考或依据信息分析下达应急控制措施建议。干部培训职能履职不到位

须知现在职能部门由于历史和企业组织机构选拔原因,安全专业能力不足是普遍现象,安全管理部门就应当履行指导培训义务,同时还肩负监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在任职能力上的主体履职情况,同时宣传普及推广先进安全管理经验也是安全管理部门责任,而不是闭门造车。审查验收履职不到位

很多时候的设备技术变更,都应该由安全职能部门参与并行使其安全监督责任,而不是放任职能部门自己玩,出现问题或隐患后不追究自身失职问题,也不正确地将变更出现问题落实在变更验收部门上。

举个栗子

驾驶员车辆先天有安全缺陷,不去找购车和验收部门责任,反而怪驾驶员管理不当,这个冤枉啊。厨房做的菜用的肉不好,不去找买菜的采购和验收的厨师,反而怪上菜的服务员,天,要下雪才行,好冤啊。

10员工上岗安全培训合格审核不到位

不少企业还是履行了工厂级培训任务,须知工厂级培训几乎是理论性培训,安全事故一般是发生在行为技能上。安全技能考核合格性审查,不知道有没有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组织检查,有没有联合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合格性检查,要知道,基层班组技能培训合格往往存在能力不足,不出事则罢,出事就发现所谓的三级培训问题多多。

11安全技能不足的风险

这个问题要自问一下,作为安全管理部门,你们员工或者管理负责人的安全技能合格吗?

会使用企业的应急器材吗? 会使用安全技术检测工具吗? 会使用各站劳动保护用品吗?

如果没有,请马上学习!一旦被作业人员反问就尴尬了。12安全技术交底风险 不少企业安全技术交底居然要安全部门审核。须知,很多作业项目的安全技术是非常之专业的,一般是项目主管专业技术人员才具备这个能力和资格去做技术交底,安全管理部门的主职是备案监督审核流程的合规性、符合性,而不是交底,交底是有责任的。

安全八大风险篇三

安全风险管理

定义

通过识别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其风险严重程度,进而确定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和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目标。

相关概念

危险、有害因素hazardous elements

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hazard identification

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风险risk

发生特定危险事件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

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过程。风险控制risk control

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优先控制的顺序,采取措施消减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预防事故的发生。风险评价范围

企业风险评价的范围应包括: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异常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

风险评价准则

企业应依据以下内容制定风险评价准则:

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2)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3)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4)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风险评价方法

企业可根据需要,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常用的评价方法有:

1)工作危害分析(jha);

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3)预危险性分析(pha);

4)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5)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6)故障树分析(fta); 7)事件树分析(eta);

8)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等方法。

风险评价

1、应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

2、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风险控制

1、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

1)应考虑:⑴可行性;⑵安全性;⑶可靠性;

2)应包括:⑴工程技术措施;⑵管理措施;⑶培训教育措施;⑷个体防护措施。

2、企业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风险信息更新

1、企业应适时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

2、企业应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效果。

3、企业应在下列情形发生时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1)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2)操作条件变化或工艺改变;

3)技术改造项目;

4)有对事件、事故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5)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隐患治理

1、企业应对风险评价出的隐患项目,下达隐患治理通知,限期治理,做到定治理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治理期限。企业应建立隐患治理台帐。

2、企业应对确定的重大隐患项目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

1)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

2)评审意见;

3)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预算情况等;

4)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

5)竣工验收报告。

3、企业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书面向企业直接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

4、企业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事故隐患,必须采取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有关法规最新规定

国发〔2010〕23号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全国生产安全事故逐年下降,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趋于好转,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事故总量仍然很大,非法违法生产现象严重,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暴露出一些企业重生产轻安全、安全管理薄弱、主体责任不落实,一些地方和部门安全监管不到位等突出问

安全八大风险(3篇)

安全八大风险篇一在铁路安全管理工作中引入安全风险管理办法,构建安全风险控制体系,这是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新思路。通过认真、深入领会...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