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注塑成型各种缺陷分析总结(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81

注塑成型各种缺陷分析总结篇一

一、判断题(每题2分)

】同一塑料在不同的成型条件下,其流动性是相同的。【

】同一塑件的壁厚应尽量一致。

】对于吸水性强的塑料,在成型前不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在注射成型中,料温高,流动性也大。

】任何模具上都不需高有冷却或加热装置。

】一副塑料模可能有一个或两个分型面,分型面可能是 直、斜或平行于合模方向。【

】填充剂是塑料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所有的塑料制伯都可以使用强制脱模。【

】水敏性强的塑料成型前不需要干燥。

】注射成型时,为了便于塑件的脱模,在一般情况下,使塑件留在动模上。

二、单选题(每题2分)

1. 式成型机sx-z-63/50中的50表示锁模力为【

】? a、500 c㎡ b、50 c㎡ c、50kn d、500kn 2.注射机料筒温度的分布原则是什么?【 】?

a、前高后低 b、前后均匀 c、后端应为常温 d、前端应为常温 3.热塑性塑料在常温下,呈坚硬固态属于【 】? a、玻璃态 b、高弹态 c、粘流态 d、气态 4.下列不属于塑料模失效形式的是【 】? a、变形 b、断裂 c、磨损 d、冷却

5.凹模是成型塑件【 】的成型零件?

a、内表面 b、外表面 c、上端面 d、下端面

6.球头铣刀主要用于加工塑料模具零件中的【 】内容? a、大平面 b、孔 c、导向孔 d、轮廓 7.下列不属于注射模导向机构的是【 】?

a、导柱 b、导套 c、导向孔 d、推杆

8.主流道一般位于模具中心位置,它与注射机的喷嘴轴心线【 】? a、直 b、相交 c、相切 d、重合 9.上列不属于推出机构零件的是【 】?

a、推杆 b、复位杆 c、型芯 d、推板

10.压缩模具中凸模的结构形式多数是【 】的,以便于加工制造。a、不锈钢 b、整体式 c、工具钢 d、组合式

三、填空题(每题2分)

1.在注射成型中应控制合理的温度,即控制【 】、喷嘴和【 】温度。

2.根据塑料的特性和使用要求,塑件需进行塑后处理,常进行【 】和【 】处理。3.塑料模具的组成零件按其用途可以分为【 】零件与【 】零件两在类。

4.在注射成型时为了便于塑件的脱模,在一般情况下,使塑件在开模时留在【 】上。

5.塑料是由【 】和【 】组成,但各组分的作用各不相同,若一塑料材料成型性能差,则可加入【改善。

四、问答题(每题10分)1. 写出10种常用的热塑料的中文名称及其英文名称 ans:

2. 常见的分流道截面有哪些? ans:

注塑成型各种缺陷分析总结篇二

注塑成型各种缺陷分析

最近一周我查阅了大量注塑成型制品缺陷产生及解决对策的资料,结合在鸿绩厂的注塑现场学习观察和与段(海燕)工与杨(必聪)工两位注塑成型工程师的指导交流下,现将注塑成型产生的主要缺陷现象、原因以及相关解决方法总结如下:

1.龟裂或者开裂

表观:龟裂是塑料制品较常见的一种缺陷,主要表现为在应力易集中或者熔接痕的地方开裂,或者在涂装放置一段时间后出现油漆开裂等现象。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应力变形所致。主要有残余应力、外部应力和外部环境所产生的应力变形。

解决对策:

(-)残余应力引起的龟裂

残余应力主要由于以下三种情况,即充填过剩、脱模推出和金属镶嵌件造成的。作为 在充填过剩的情况下产生的龟裂,其解决方法主要可在以下几方面入手:

(1)由于直浇口压力损失最小,所以,如果龟裂最主要产生在直浇口附近,则可考虑改用多点分布点浇口、侧浇口及柄形浇口方式。

(2)在保证树脂不分解、不劣化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树脂温度可以降低熔融粘度,提高流动性,同时也可以降低注射压力,以减小应力。

(3)一般情况下,模温较低时容易产生应力,应适当提高温度。但当注射速度较高时,即使模温低一些,也可减低应力的产生。

(4)注射和保压时间过长也会产生应力,将其适当缩短或进行th次保压切换效果较好。

(5)非结晶性树脂,如 as树脂、abs树脂、pmma树脂等较结晶性树脂如聚乙烯、聚甲醛等容易产生残余应力,应予以注意。

在注射成型的同时嵌入金属件时,最容易产生应力,而且容易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产生龟裂,危害极大。这主要是由于金属和树脂的热膨胀系数相差悬殊产生应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应力超过逐渐劣化的树脂材料的强度而产生裂纹。

(二)外部应力引起的龟裂

这里的外部应力,主要是因设计不合理而造成应力集中,特别是在尖角处更需注意。

(三)外部环境引起的龟裂

化学药品、吸潮引起的水降解,以及再生料的过多使用都会使物性劣化,产生龟裂。

2、充填不足或缺胶

表观:主要表现为胶料未充满,主要发生在制品边缘部位,多为胶料在模具中流动末端。充填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树脂容量不足;型腔内加压不足;树脂流动性不足;排气效果不好等。

解决对策:作为改善措施,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长注射时间,防止由于成型周期过短,造成浇口固化前树脂逆流而难于充满型腔。

2)提高注射速度。

3)提高模具温度。

4)提高树脂温度。

5)提高注射压力。

6)扩大浇口尺寸。一般浇口的高度应等于制品壁厚的1/2~l/3。

7)浇口设置在制品壁厚最大处。

8)设置排气槽(平均深度0.03mm、宽度3~5mm)或排气杆。对于较小工件更为重要。

9)在螺杆与注射喷嘴之间留有一定的(约5mm)缓冲距离。

10)选用低粘度等级的材料。

11)加入润滑剂。

3、皱面及麻面

产生这种缺陷的原因在本质上与充填不足相同,只是程度不同。因此,解决方法也与上述方法基本相同。特别是对流动性较差的树脂(如聚甲醛、pmma树脂、聚碳酸酯及pp树脂等)更需要注意适当增大浇口和适当的注射时间。

4、凹陷或缩水、缩坑

表观:制品表面产生凹陷现象,由塑胶体积收缩产生,常见于局部肉厚区域,如加强劲或柱位与面交接的区域俗称缩水(缩痕)

原因:与充填不足相同,树脂容量不足;型腔内加压不足;树脂流动性不足;排气效果不好等。

解决对策:原则上可通过过剩充填加以解决,但却会有产生应力的危险,应在设计上注意壁厚均匀,应尽可能地减少加强肋、凸柱等地方的壁厚。

5、白点

表观:料头附近有未熔化的颗粒。对薄壁制品来说是不可能获得光滑的表面。

物理原因:由于薄壁制品生产成型周期短,因此必须以很高的螺杆转速进行塑化从而使熔料在螺杆料筒内残留时间缩短。在碰到薄壁制品生产时,通常包括pe、pp,pc等,技术员会试着降低熔料温度以缩短冷却时间,未完全熔化的颗粒会被注射进模具内。

解决对策:

一、与加工参数有关的原因与改良措施:

1、熔料温度太低,增加料筒温度。

2、螺杆转速太高,降低螺杆转速。

3、螺杆背压太低 增加螺杆背压。

4、循环时间短,即熔料在料筒内残留时间短,延长循环时间。

二、与设计有关的原因与改良措施:。

1、不合理的螺杆几何形状,选用适当几何形状的螺杆(含计量切变区)。

6、飞边又称溢边、批锋、毛刺

表观:大多发生在模具的分合位置上,如动模(公模、前模)和静模(母模、后模)的分型面,滑块的滑配部位、镶件的绝隙、顶杆孔隙等处。

原因:飞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模具或机台锁模力失效造成。

解决对策:对于溢边的处理重点应主要放在模具的改善方面。而在成型条件上,则可在降低流动性方面着手。具体地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降低注射压力。

2)降低树脂温度。

4)选用高粘度等级的材料。

5)降低模具温度。

6)研磨溢边发生的模具面。

7)采用较硬的模具钢材。

8)提高锁模力。

9)调整准确模具的结合面等部位。

10)增加模具支撑柱,以增加刚性。

ll)根据不同材料确定不同排气槽的尺寸。

7、熔接痕或者夹线、熔接线、夹水纹

表观及原因:熔融塑料在型腔中由于遇到嵌件、孔洞、流速不连贯的区域、充模料流中断的区域而以多股形式汇合时以及发生浇口喷射充模时,因不能完全融合而产生线状的熔接痕。一般情况下,主要影响外观,对涂装、电镀产生影响。严重时,对制品强度产生影响(特别是在纤维增强树脂时,尤为严重)。

解决对策:可参考以下几项予以改善:

l)调整成型条件,提高流动性。如,提高树脂温度、提高模具温度、提高注射压力及速度等。

2)增设排气槽,在熔接痕的产生处设置推出杆也有利于排气。

3)尽量减少脱模剂的使用。

4)设置工艺溢料并作为熔接痕的产生处,成型后再予以切断去除。

5)若仅影响外观,则可改变烧四位置,以改变熔接痕的位置。或者将熔接痕产生的部位处理为暗光泽面等,予以修饰。

8、烧焦、气纹

表观及原因:一般所谓的烧焦(burn mark)包括制品表面因塑胶降解导致的变色及制品的填充末端焦黑的现象;气纹是指因模具排气不良或成型条件不足,导致气体冲击胶料而产生的条纹,多发生在水口位置,排气不良导致气体高度压缩升温也会造成制品烧伤。

解决对策:根据由机械、模具或成型条件等不同的原因引起的烧伤,采取的解决办法也不同。

1)机械原因,例如,由于异常条件造成料筒过热,使树脂高温分解、烧伤后注射到制品中,或者由于料简内的喷嘴和螺杆的螺纹、止回阀等部位造成树脂的滞流,分解变色后带入制品,在制品中带有黑褐色的烧伤痕。这时,应清理喷嘴、螺杆及料筒。

2)模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排气不良所致。这种烧伤一般发生在固定的地方,容易与第一种情况区别。这时应注意采取加排气槽、排气镶件等措施。

3)在成型条件方面,背压在300mpa以上时,会使料筒部分过热,造成烧伤。螺杆转速过高时,也会产生过热,一般在40~90r/min范围内为好。在没设排气槽或排气槽较小时,注射速度过高会引起气纹以及过热气体烧伤,这时应该降低注射速度。

9、银线或银纹、水迹纹、料花、水花

表观:制品表面有很长的银丝开口方向沿着料流方向。在制品未完全充满的地方,流体前端很粗糙。

物理原因:一些塑料如pa、abs、pmma、san和pbt等容易吸水。如果塑料储藏条件不好,潮气就会进入颗粒或附在表面。当颗粒熔化时,潮气会转变成蒸汽形成气泡。在注射期间,这些气泡会暴露在流体前锋的表面,爆裂然后产生不规则的纹路。

与加工参数有关的原因与改良措施如下:

1)颗粒内残留的水分太高 检查颗粒的储藏条件,缩短颗粒在料斗内的时间,给材料提供足够的预烘干。因此,一般应在比树脂热变形温度低10~15c的条件下烘干。特别是在使

用自动烘干料斗时,需要根据成型周期(成型量)及干燥时间选用合理的容量,还应在注射开始前数小时先行开机烘料。

2)料简内材料滞流时间过长也会产生银线。不同种类的材料混合时,例如聚苯乙烯和 abs树脂、as树脂,聚丙烯和聚苯乙烯等都不宜混合。

10、放射纹

表观:从浇口喷射出,有灰黯色的一股熔流在稍微接触模壁后马上被随后注入的熔料包住。此缺陷可能部分或完全隐藏在制品内部。

物理原因:放射纹往往发生在当熔料进入到模腔内,流体前端停止发展的方向。它经常发生在大模腔的模具内,熔流没有直接接触到模壁或没有遇到障碍。通过浇口后,有些热的熔料接触到相对较冷的模腔表面后冷却,在充模过程中不能同随后的熔料紧密结合在一起。除去明显的表面缺陷,放射纹伴随不均匀性,熔料产生冻结拉伸,残余应力和冷应变而产生,这些因素都影响产品质量。

解决对策:在多数情况下不太可能只通过调节成型参数改进,只有改进浇口位置和几何形状尺寸才可以避免。

与加工参数有关的原因与改良措施如下:

1、注射速度太快,降低注射速度;

2、注射速度单级,采用多级注射速度:慢-快;

3、熔料温度太低,提高料筒温度(对热敏性材料只在计量区),增加低螺杆背压。

与设计有关的原因与改良措施:

1、浇口和模壁之间过渡不好 提供圆弧过渡;

2、浇口太小,增加浇口;

3、浇口位于截面厚度的中心浇口重定位,采用障碍注射。

11、喷流纹

表观:喷流纹是从浇口沿着流动方向,弯曲如蛇行一样的痕迹。

产生原因:它是由于树脂由浇口开始的注射速度过高所导致。

解决对策:

(1)扩大烧四横截面或调低注射速度。

(2)提高模具温度,也能减缓与型腔表面接

最新注塑成型各种缺陷分析总结(5篇)

注塑成型各种缺陷分析总结篇一一、判断题(每题2分)【】同一塑料在不同的成型条件下,其流动性是相同的。【】同一塑件的壁厚应尽量一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