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易经感悟人生 读周易感悟(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81

易经感悟人生 读周易感悟篇一

实际上,当你真正了解了咱祖上留下来的这部神奇的宝典以后,就会晓得,它的用处远不止于此。像算命、起名这些个事事呀,都是它的少用,而它的那些个大用处,早被运用得四处都有,遍地都是。譬如,中医就是运用《周易》的道理来治病救人的。因此,唐代大医孙思邈才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再如,现在商界正在热心研究的那部《孙子兵法》,也是用《周易》的道理来作就的。还有,像今天这个信息时代人们一时都离不开的那个计算机的原理,它也是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于早年间从《周易》里找出来的。甚至,就是马列主义哲学的鼻祖,都是咱祖上留下来的这部《易》。所以,在清朝人编的那部大书《四库全书》的《提要》里赫然写道:“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傍及天文、地里、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炼丹术),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易》说至繁。”这《周易》,老早就被认作群经之首,众学之源。可以说,没有《周易》为主的先人的这些大智大慧,便没有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没有这部《周易》,世界就会缺掉不少光明。

因而,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在他的《观书有感》一诗里感叹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体意思是,您都来望望那半亩方塘呀,就似一面刚打开的镜子一般,天光云影在里面漂移徘徊,无休无止,酷毙了哇。可俺问问你,你说它这是从哪来的如此清澈的一汪水呢?告诉你吧,那根本原因呀,就是因为它源头上有不尽活水在源源不断地淌进来哦。中华文明为啥能源远流长,日新不息?这就是因为在它的源头上,有像《周易》里的那些大智大慧之活水在源源不断地往里一个劲地流淌啊。

那么,今天咱们来翻这部《易》,你道它能淌出些什么水来?或者直截了当地说,今天学习《周易》能有些个啥用处呢?

你瞧瞧呀,几千年前的孔子、孟子都活到七八十岁上,可现如今的人,不少正活在个四五十岁上,还没活够呢,好端端地竟就长出个毛病来死球了。按说现在人的生活水平、医疗水平都提高得不得了,本不该这么老早就回去了。可这到底是为啥呢?诸如这类问题,在《周易》里就有圆满的解析。再比如,人们都感到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几年就要更新一次。一个学管理的大学生举尽吃奶之力才好歹闹得个鸟大学来上。可还没等他毕业呢,俺娘喔,原来他学的那些个的熊东西,就大部分都不中用了,就都被更新没了,你说这个大学,这不就白上了嘛。真能活活郁闷死个人。若要问,在管理上有没有永远更新不掉,永恒不变而老是管用的东西呢?当然有。就在这个《易》里,它讲的便净是些个千古不变的东西哩。

当今世界,随着现代科技进步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已经给人类居住的这个世界造成了诸多严重问题。像空气严重污染,世界性水源危机,森林惨遭毁灭,物种不断减少,臭氧层变薄,到处都在研制原子弹,满世界的人都在被核武器吓得尿裤子等等这样一些灾难性的问题,时刻都在困惑着人们。你说,面对人类发展遇到的这些难题,该咋办?你是不知道,在这个《周易》里,便有解决这些问题的那些个大智大慧呢。因此,1988年,世界上76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聚会时共同指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咱老乡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智慧,主要就集中在他为诠释《周易》所作的《周易?十翼》里。

总之,咱们祖上给咱留下来的这部《周易》呀,它大可安邦治国,让天下一派繁荣昌盛,小能安身立命,使一身长命百岁。它的大智大慧足能让每个人,让全人类,稳步走进那种无过错的崇高之胜境。所以,欧洲世界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如果人类世界有智慧可言,那么中国的《易经》,应该是唯一的智慧宝典。我们在科学方面所得的定律,十有八九都是短命的,只有《易经》沿用数千年,迄今仍有价值。”

一句话,祖上留下来的这部《易》,你就放心大胆地去使劲学吧,敢保你今天学了立马有用,明天再学长远管用,天天学来不散伙呢,一辈子都受用。假如天下人都能天天闷起头把个《易》来学呀,我操,整个人类便会步步走向未来那一片光明,最终稳步趋向永恒哇!

把话说到这,可能有人就要问了,这部神奇的《周易》它是啥人什么时候创作的呢?

据考证,《周易》的第一位作者是伏羲。有专家说伏羲距今已有七千多年,而殷旵先生认为,伏羲距今至少也有八千年的历史了。相传伏羲和女娲都是华胥氏的儿女,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氏时期已进入新石器时代,那时就有了彩陶、网罟、结绳记事等这样一些人类文明的萌芽。后来,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于是就作出了个《八卦》来。这《八卦》就是常说的那部“无字天书”。它里面没有文字,只有三条爻组成的一些三画卦,也叫八经卦。八经卦啥模样?你抬起只手,伸出中间那三根指头往脸前这么一横,哎,这就是三画八经卦乾的样子了。关于八经卦,后头咱还要仔细说,这里就先把它放一放。

在伏羲氏作出八卦以后的漫长岁月里,人们就对这个《八卦》进行了反复不断地推演,后来便演绎出了各种不同的《易》。据《周礼》记载:“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说是这个《易》喔,在那时代的“太卜”手里掌握着三种方法不同的《易》:一是《连山易》;另一种是《归藏易》;第三种呢,便是《周易》。到如今,《连山易》已经完全失传了,《归藏易》还剩下个残本,就只有这个《周易》,被完整流传下来。现在人们所说的《易经》(也简称《易》),一般就是指这个《周易》咯。

你要问,这《周易》是谁作的?它是三千多年前周文王姬昌和他儿周公旦父子俩依据伏羲《八卦》而作。周文王,姓姬名昌,当时称周伯。他因为见商纣王做事不义,便叹了口气。只因叹了这口气,就为那鸟操的小人所害,被商纣王囚禁在河南羑里,一囚就是七年(也有说是三年的)。在七年监禁生活里,他天天吃饱了却捞不着别的营生做,于是便把那不尽的精力全都用在演这个《易》上了。演来演去呢,哎,最终就将伏羲所画的《八卦》两两相重,重叠成六十四别卦,并为各卦都作上了《卦辞》。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个儿子。他继承父志,又为六十四卦每卦的六条爻,一一都作上了《爻辞》。这样,一部既有卦画又有文字的图文并茂,象意兼参的经典《周易》,便被人家爷俩就这么料治出来了呢。

《周易》作出来一千多年之后,就传到了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手里。孔子,名丘,字仲尼,山东人,正好与俺是老乡。俺这个老乡孔夫子呀,他是年近半百时,才碰上的这个《周易》。他一见这个东西呀,便俩眼放光,如获至宝,只恨相见太晚。所以,他晚年研易,如饥似渴,一溜烟地就把个《易》读到了个“韦编三绝”上。

啥叫“韦编三绝”?原来,孔子那时的古书是写在竹简上的,每片竹简之间呢,又都是用牛皮绳串联着的。“韦”,就是编连竹简用的牛皮绳子。“韦编三绝”即是说,孔子他老人家读《易》读得那个用功呀,你是不知道,他把个竹简《易》翻来复去地读个不停,连那牛皮绳子都搬弄断了无数次,还都止不住啊。你说他这种学《易》的劲头子有多大?咹?简直就是没法说了。“三”,在此为数词虚指。其实就是指那牛皮绳断了不知是多少次。

正因为孔圣人潜心参悟,所以,他深有体会,最终就带领着他那拨弟子,为这部《周易》写下了十部大《传》。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十翼》,也叫《十传》。这《十翼》,用今天的话说,也就是孔圣人学习《易》经的十部心得体会喽。

在《周易》的经文里,原本就只有卦画和周文王的《卦辞》及周公的《爻辞》。经俺老乡孔子为它作了《十翼》之后,这才完成了现在咱们看到的这部《周易》全书。《周易》全书完成以后呢,《周易》就分为“经”和“传”两大部分了:六十四卦的《卦画》、《卦辞》、《爻辞》是“经”,孔子解释“经”文的《十翼》呢,便是“传”了。俗话说“名不见经传”里的这个“经传”,它就是这么来的。

孔圣人为《周易》写下的那十部大《传》,也即是这《十翼》,它们都是些啥稿呢?这《十翼》里面,一部是《文言》,分前后两节,主要诠释“乾”、“坤”两卦,前节称为“乾文言”,后节叫“坤文言”。为便于阅读,常被人们分开,放在乾、坤两卦的腚后头。

第二部是《彖传》。也分上下两篇,共六十四节,分别解释六十四卦的卦名、《卦辞》和卦体,分析每卦的卦德和卦才。东汉末年,也被人拆开来,分别拴在了六十四卦各卦的卦后,成为各卦后头“彖曰”的那一部分。

第三部是《象传》。《象传》除了分上下两部分外,还分“大象”和“小象”。“大象”,从六十四卦的卦象来体会为人处世的道理;“小象”,则进一步分析每一爻的爻象所象征的道理。汉魏以后,又让人拆散开分置于每卦及各爻之下,成为“象曰”的那一部分。

第四部是《系辞传》。这《系辞传》呀,可不得了。你参悟起这个《易》来,要是不仔细将它来看看,就想把个《易》悟出个道道来,啊哟,那简直就同与虎谋皮一般,根本就没有门儿。所以,《系辞传》历来都被当成悟《易》的金钥匙。《系辞传》,也分上下两篇。

第五部就是《说卦传》;第六是《序卦传》;第七是《杂卦传》。

以上,《文言》、《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各一篇共四篇,加上《彖传》、《象传》、《系辞传》各上下两篇,合计六篇,总共是七种十篇,合起来就被称为《十翼》了。

“翼”是啥?“翼”,就是翅膀。《十翼》咋讲?这就是说,孔子那十篇大文章喔,就像给《周易》安上了十只大翅膀一样。你想想,“鲲鹏展翅九万里”的那个鲲鹏,一呼扇翅膀就是九万里,而它所依靠的,不过也就是翅膀一双,可俺老乡孔圣人,用了二十多年的功夫,一股作气便给这《周易》装上了五双大翅膀,你说这《周易》,它不就不得了喽嘛。可以说,正是仰仗着这五双大翅膀,它才飞抵了那个神而又奇、千古不朽之境的啊。不用说,它还行将世代普照,万古流芳。所以说,不是俺吹,这个《十翼》哟,它的那个贡献,确乎是大得太粗了哇。君不见古人早就有诗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你道为啥《归藏易》没有流传好?《连山易》已经完全失传?就只有这个《周易》才一直流传到如今?那主要原因,或许就恰在没有人给前头那俩《易》安翅膀哦。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他的《汉书?艺文志》里说,这部《易》呀,它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同时代的大经学家郑玄也说:“易历三圣,世历三古。”意思都是说这个《易经》的成书呀,它经过了像伏羲氏、周文王、孔子等等这样一代又一代众多圣人们的撰修,历时上古、中古、近古这样一古又一古悠久岁月的锤炼,尔后才精化出了这本富含人类无穷大智大慧的无比神圣而又弥足珍贵的天下第一奇书。今天,人们砖头厚的书几个月就可拼凑作就。偶有用个十年八年写成的,喔唷,那便不得了,就成经典咧。可与这个《易经》比起来,俺娘喔,这不就是马尾栓豆腐,提不得了嘛。

这里俺向你说道的是《周易》的“经”和部分“传”,也即是周文王的《卦画》、《卦辞》与周公的《爻辞》,还有被后人拴在卦、爻后头的《彖传》与《象传》,另外,还搂草打兔子,随便捎上了个《文言》。

下头,咱就闲言碎语不多讲,单侃那个“好汉武松——武二郎”。

易经感悟人生 读周易感悟篇二

一、选课感悟

二、学习《周易》感悟

三、感悟人生

选课感悟:

在我报选这门课程之前,我对周易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没有真正的了解和学习过,只是在电视、书籍中听到或看到过,一直觉得很神秘,唯一的感觉就是直接把“周易”翻译成“算命”、“风水”。看到学校公选课上开设了这门课,很是激动,所以我抱着想学习周易那种能预知未来的神奇力量的好奇心和对风水之说、还有周易与中医学的联系,报选了刁老师的这门 《周易与中国文化》。

等到真正进入课堂后,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述它的起源、它的历史、它蕴含的深层的哲理,我才开始慢慢走进周易精彩的世界,才明白单纯的把周易理解为算命,实在是泯灭了它的博大精深。我发现我一下子就爱上了里面的东西:警句,哲思,教化„„惊叹于它一整套庞大的系统:卦象,六十四卦的卦义,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对应,与天干地支的对应,与中医中人体器官的联系„„总之,我是被它的魅力所吸引了,在课后空余时间我又多出了一项新的爱好,了解周易,体会周易、感悟周易与人生。

但毕竟是刚刚接触不久,我能力有限不能一下子把那么深奥的学问研究透彻,下面简单的结合老师所讲授的和我自身的理解谈谈我眼中的周易。学习《周易》感悟:

《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对我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据说最早是由伏羲氏创立先天八卦,到周朝周文王创立了后天八卦,推演出六十四卦,并写了每一封的卦辞称为《周易》,它在古代的时候是帝王将相必学必懂的哲学,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我们华夏民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

《易经》里的思想已经渗透到我们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我们平时很少有人会意识到这一点,但事实确实如此,孔子就说过人们“日用而不知”。今天我们生活中常常说谁阴阳怪气,谁又变卦了,或者常用扭转乾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另外还有否极泰来,还有乐知天命,物极必反之类的口语和成语。

《周易》:“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像,四像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表达了这样的一种思想:宇宙之间先是有太极,太极产生了两仪,即阴与阳;阴与阳又产生了四象,即老阴、老阳、少阴和少阳;四象又产生了八卦,即乾、坤、离、坎、震、巽、艮、兑的卦。这八卦就是用来判断吉凶,确定吉凶之后则可以从容应对,从而使人生少些挫折多些顺利。现在我知道这并不是迷信,而是通过运用八卦预测的科学方法,推理并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的有关信息,使我们做到对一切心中有数,有备无患,有恃无恐。

周易卦易系统中的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它特定的象征意义,可以依其卦辞或者爻辞推测相应的人事吉凶和人生道理,这不仅可 以教我们如何在人生各阶段的各种情形下灵活调整自己的策略和心态,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我们认识自己和社会、并改造自己和社会。其中,《易经》里的乾卦就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包含对人生各个阶段的探索和思考。乾卦对于我们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来说有很重要的启示: 要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外表从容,内心刚强;根据其发展变化要采取相应的策略,还要有大局观。

一、要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乾卦其卦辞是元亨利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的大象。天行健:天是云行雨施,持久的运行着。人要像天学习,自强不息。它的意思是说人一生的事业发展不会永远处于一帆风顺的状态,总会受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影响 ,遭遇失败的时候,就要求我们在困境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可以被消灭但绝不可以被打败的坚强意志,要善于在困境中寻找希望,捕捉机会转败为胜。我们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每个人都是有机会的,但机会只会垂青那些准备充分的人。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已经不再是靠有保障的分配了,所以我们更需要一种踏踏实实肯干的心态, 一种不屈的精神,来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二、要顺应事物发展各个阶段的客观规律

乾卦中的六爻爻辞,以龙作比喻,因为龙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希望人能象龙一样。从潜龙、见龙、惕龙、跃龙、飞龙、亢龙的历程,来比喻我们人的一生的各个阶段及处境。这对我们大学生把握整个人生大局,有很好的启示和警醒作用。初九的爻辞是潜龙勿用:龙潜伏着,不要有所作为。这就好比我们在校的大学生正处在求学阶段,必须明白现在是应该认真学习、积蓄力量的时候,这个力量不仅包括广博的知识内涵,还包括超人的勇气和胆量,好为以后闯荡人生积累资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阶段一定要踏踏实实学习,一定不能好高骛远,去做一些不切实际、操之过急的事情。

九二的爻辞是见龙在天,利见大人:龙到地上来了,本事开始要表现出来了。我们即将从校毕业进入社会了,所以需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接受各种磨练,培养出一种积极又从容不迫的态度来迎接社会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努力成为千里马,还要做善于展示自我的千里马。

九三的爻辞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君子白天勤奋不已,晚上还戒惕谨慎,有危险但没有灾难。叫君子是因为刚开始还没有地位,大人是有地位的。这个阶段要锻炼再锻炼,提升再提升,还要有忧患意识,有点点成就要珍惜,并争取再上一层楼。

九四的爻辞或跃在渊,无咎:在此阶段,上不在天,下不在田,处在中间人的位置,已经进入梯队,但是还没有稳定的位置,要么升上去,要么掉下深渊,因为越往上挤空间越小,难度风险越大,所以随时都有可能被别人取而代之。处在这种位置,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

九五的爻辞是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龙飞到天上了。是指当事业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如果过于高调,实力不济,容易受到猜忌、打击;如果太过沉潜,则聪明才智又无法发挥作用,所以一方面努力不息,一方 面又必须沉默观望不敢大意。好比当领导与下面的下属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所以要适可而止。

上九爻辞是亢龙有悔:龙飞太高已经有所懊悔,“亢”是极高的意思,龙飞得过高,再没有上升的空间,而后悔先前不知收敛,事业发展最辉煌的时候,人们心中的傲气也越来越高,忘了谦虚,容易犯一些错误。这是乾卦最高的也是最后的一爻,已经到了极点,根据“物极必反”的原理,上九的位置虽然在九五之上,但是还不如九五好。这就好比我们人生或事业处在这个阶段,应该居安思危,否则很有可能乐极生悲。所以我们应该时刻告诫自己,防范过早的向衰退的方向发展,并且还要为将要出现的衰退局面做好心理准备,以便淡定自若的进入晚年,享受生命落幕前的平静生活。

另外,乾卦还加了用九:群龙无首,吉。《周易》把这种“群龙无首”状态归结为新旧事物的更替,就是说这是一个旧的事物开始慢慢灭亡,新的事物开始逐渐诞生的交替时期。一方面灭亡好像是灾祸,但另外一面从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来讲,就意味着好的发展。所以《周易》乾卦,无时无刻不阐述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整个乾卦,从初爻到上九就像是一个人心智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贯穿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对我们大学生的教育意义就是明白在自谋职业的时候,社会更需要人格健全,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不断进取的人才,所以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去发展去提高和完善自己。

人生感悟:

自古以来,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 危机与机会并存,吉与凶并存。万事只要我们能够把握好分寸,做到勤奋谦卑,很多时候还是可以化险为夷,从容地在危机中捕捉到新的机会来改变困境的,相信人定胜天。

周易虽说只有那么薄薄的一本,但它并不只是一本占卜书这么简单,是我们祖先千年前的智慧,它的精髓是一种对人生和世界的哲理性的思考,包含对人生、社会哲理的探索和挖掘,它教我们如何把握人生各阶段的处世策略和心态,帮助我们达到理想的人生状态,并且引导我们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它虽古老但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至关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去传播弘扬!

易经感悟人生 读周易感悟篇三

余萌读《易》之念时日久也。无奈彼时余之文底浅薄,且不能悉心于其浩然之精神,而唯恐弗能解其深邃,心犹未决也。或时亦手持《易》卷,默然翻

易经感悟人生 读周易感悟(5篇)

易经感悟人生 读周易感悟篇一实际上,当你真正了解了咱祖上留下来的这部神奇的宝典以后,就会晓得,它的用处远不止于此。像算命、起名这些...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