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综合医改工作推进会讲话稿件(3篇)
全市综合医改工作推进会讲话稿件篇一
推进情况汇报
区卫计局:
根据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五华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五政办通〔2016〕9)号文件精神,区人民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在区卫计局的领导下稳妥推进,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医改工作推进行情况
(一)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推行管理体制改革 积极按照五华区医管委的要求开展工作,配合医管委完成了对区级公立医综合改革的摸底调查,总会计师已进入医院开展工作,为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各类配套政策奠定了基础。
(二)积极推行运行机制改革
1.实行医药分开,进一步规范强药品、耗材、设备管理。(1)遵行药品集中采购的原则,使用药品均从“云南省药物集中采购交易系统”进行网上采购。成立了“国家基本药物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国家基本药物领导小组职责》、《五华区人民医院基本药物管理制度》、《五华区人民医院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监督考评机制》等相关措施,鼓励临床医生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定期召开药事管理会议,对医院 药物使用进行分析、总结。根据各科室的疾病情况下达了药品使用占比指标,并将指标完成情况与科室医疗质量控制考核挂钩。今年4月16日起全院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预计2016全年为患者减免药费400万元,2016年1月至今全院门诊患者药比68.13%(含慢病开药),住院患者药比31.87%,全院基药使用占比34.22%,患者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2)成立了“五华区人民医院设备采购领导小组”,制定了《五华区人民医院设备采购领导小组职责》、《五华区人民医院设备采购流程》、《五华区人民医院医疗设备采购招标管理制度》、《五华区人民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医用耗材、检验试剂采购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的购进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流程。制定了《医疗器械使用安全管理制度》、《植入耗材管理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器械使用安全管理。
2.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
(1)完善了“三定”方案,实行全员聘用制。根据现有工作人员情况和医院岗位分布情况,完善了岗位设置方案和聘用制度,实行按需设岗,以岗定编,竞聘上岗,全员聘用。
(2)完善职工档案管理
我院部份编内职工档案原存放于五华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室,编外职工档案存放于昆明市人才市场 卫生分中心,造成档案更新不及时、管理不便等情况。现已将所有档案迁移至我院档案室,由专人更新、维护、保管。
(3)完善人事相关制度
我院修订了《病事假管理办法》、《职称评聘管理办法》、《岗位聘用及管理制度》《合同制员工工资待遇规定》,制定了《合同制人员新入流程》、《职工院内调动流程》、《新进医护人员执业地点变更管理规定》等规定,同时对《职工手册》进行了修订。
(4)编制内职工和编制外职工同工同酬
进一步完善了编外合同制职工的管理,在编职工与非编职工实行“同工同酬”,合同制职工享受福利待遇与在编职工相同。所有编外职工的“五险”由人事代理公司代理购买,医院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对于第二次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还按国家有关规定购买“公积金”。
3.积极推行后勤社会化改革
(1)医院的保洁、被服清洗、氧气供应、垃圾清运、食堂经营等工作均采用院内询价的方式确定,并与中标公司签订服务外包协议。特种设备如电梯、消防设施、霓虹灯的维护保养都交由有资质的公司进行维保。
(2)坚持“按需所采、价格真实”的原则。对常用的后勤物资,基建维修医院采购领导小组成员会对不少于3家的供应商、施工方进行竞争性谈判,合理选定后签订供货、施工合同,约束双方的责权。4.严格执行医疗收费标准。
按照省发改委制定医疗收费标准将各类收费项目明细录入信息系统,建立费用字典库,各类收费均按照字典库提供的明细进行,杜绝了自立项目收费、擅自提高标准收费等问题。
5.促进医疗行业统筹发展。
按照《昆明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的要求,切实落实好医师多点执业的各项工作,促进我院优质的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提高基层诊疗服务水平。自2015年起,本院共有8名临床医师到院属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多点执业。
6.加强信息化建设。
建立了以电子病历为核心,集成了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医嘱管理、药品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物资管理、病案管理、医保结算等业务为一体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完成了外科、内
一、内二等五个临床科室的移动护理项目实施,护士在临床服务中实时采集、核对、提取和录入病人诊疗数据,实现了病人床边护理工作的信息化操作,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医疗差错。
在b超室实施网络版超声工作站软件,实现了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电子申请单和电子报告单的网上传输,同时与医院管理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医生在书写病历时可直接调用检查结果和相关信息,提高了病历书写效率和质量。在虹山、文林、丰宁等七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实施了医院管理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并全部实现了与医保支付系统的实时在线联接,极大的方便了医保患者。为下一步社区的动态化和精细化管理,实施双向转诊和区域诊疗数据共享奠定了基础。
利用微信平台在全院实行微导诊服务,提供微信预约挂号。患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医院的就诊指南、服务特色、专家介绍等,为今后线上医疗的实施打下基础。
为适应科室的应用需求,今年初增加了医技科室病历调阅;医技科室之间检查结果调阅;危急值实时提醒;门诊处方扫描二维码发药、库存数量自动调整、各类处方及用药情况统计;根据医生开据申请单上的检查部位自动对应收费标准划价收费、记费等功能。
7.完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
积极贯彻落实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工作,与多家医院开展了双向转诊服务工作。一是加强与上级医院合作,与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年全市综合医改工作推进会讲话稿件(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