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企业竞争策略案例分析(4篇)
企业竞争策略案例分析篇一
现在在美国和亚洲等通讯市场,许多手机都正在配备gps定位器,因为它们可以为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带来方便。除了手机产业需求不断增长之外,gps也将被使用在汽车甚至消费电子产品中。整个市场的潜在需求非常巨大,在中国将存在更大的潜在市场。
如今手机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这也是导致竞争不断升级的原因。以中国手机市场为例,目前市场上总共有600多款产品,其中大部分型号的产品配置雷同、应用功能类似。只有出现新的杀手级应用,才能为整个市场带来新的活力。在短信、彩铃等业务趋于饱和的状态下,手机定位被视为无线增值新业务的重要突破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而且越来越不确定。这种移动性和不确定性给手机定位业务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手机定位被业界认为是移动增值业务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增长点。近几年来,手机定位在日本、韩国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在国内,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对手机定位业务也十分重视,相继推出了手机定位业务。
这套手机定位软件主要由gis浏览器、引擎和电子地图三部分组成。现阶段,我国可选择的试用服务包括“我在哪里”、“城市搜索”、“行车探路”、“你在哪里”、“城市热点”、“特约商户”等。事实上,中国移动很早就对手机定位业务进行了探索。早在2001年5月,北京移动就基于移动梦网推出位置服务,随后各省陆续推出。
中国联通也早在2003年7月就推出了手机定位业务,用户在使用这项服务时,只要在手机上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就可以查到开车路线;如果用语音导航,还能得到实时提示,该项业务还能够实现5米到50米的连续、精确定位,并已经实现了全国漫游。为了能实现这一系列的功能,联通做了很多前期准备工作。从2003年开始,历时一年多针对定位模式的网络优化,对全国4万余个基站进行了测试、改造、优化和升级。目前,中国联通的网络已经能够全部满足手机导航的需求。
“国外手机定位已经发展成熟,尤其是韩、日在手机定位上有很多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借鉴,缩小差距、弥补不足,使我国手机定位快速发展。产业合作将是手机定位发展及市场共赢发展的最快途径。”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研究专家王成虞表示。在目前国内的移动位置服务大环境下,手机定位的发展还处于成长阶段,要想在短期内获得突破并不容易。
首先,我们应该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提高定位精度。其次,联合sp建立移动位置门户,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信息服务。为推动位置服务业务的发展,韩国和日本的运营商建立了门户网站,吸引众多sp,推出丰富的位置服务内容。如nttdocomo推出的基于i-mode品牌的定位服务“iarea”,提供的内容包括wni气象信息、imapfan电子地图、美食家、atis交通信息、zenrin携带式地图以及住宿信息6项服务;kddi推出的定位业务已达100多种,如电子地图、餐馆指南、火车时刻表、城市指南、天气和紧急信息等。最后,应注重与终端的配合。日本kddi很好地团结了终端制造商,甚至芯片制造商,为位置服务提供了丰富的终端选择。截至去年6月,在kddi发售的所有手机中,就有高达70%的手机支持gpsone移动定位技术,而且价格普遍在200美元以内。
总之,手机定位产业链由移动运营商、系统设备提供商、终端厂商、gis开发商、应用提供商、中间件提供商等多个环节组成。而且,手机定位综合运用了移动通信、卫星导航、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综合信息服务等多方面的技术和应用,是多个产业、多项技术融合的产物。在移动定位产业合作中,运营商应当解决好各环节的利益分配问题,确保产业各方在合作中获得共赢。
策略:
无论全球还是中国,诺基亚仍是2007年手机市场最大的赢家。2007年,诺基亚在全球销售了4.37亿部手机,销售额为510亿欧元,利润率15.6%,市场份额从去年的约34%上升到40%。与竞争对手相比,2007年三星电子销售1.61亿部手机,销售额约221亿美元;摩托罗拉手机全年销量为1.59亿部,销售额为190亿美元,亏损3.88亿美元;索尼爱立信销售1亿部;lg电子销售0.8亿部。2007年,诺基亚在中国地区(含香港和台湾)手机销量达7070万部,年增长率为38.6%。2007年,诺基亚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和出口总额超过120亿欧元,其中,销售额达64亿欧元(包括2007年4月1日成立的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的收入和此前诺基亚网络业务集团的收入);出口额达62亿欧元,较2006年增长30%。诺基亚已连续4年居中国市场份额第一,中国成为诺基亚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销售额占诺基亚全球的13%,员工数占诺基亚全球的12%。
诺基亚的成功没有秘诀,只是能够“做好自己”。手机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众多手机厂商处于困境,老牌劲旅摩托罗拉业务亏损,而诺基亚却仍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常胜将军表面看没有什么突破性的创新,像当年摩托的v3或者今天苹果的iphon只是始终如一地奉行“科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坚持满足客户对于手机基本价值的诉求,扎扎实实做好产业链整合,做好研究、做好设计、做好产品、做好质量、做好供应链,做好渠道、做好品牌,这是诺基亚基业成功的根本,也是我们国内众多品牌手机要从诺基亚学习的精髓。中国手机企业困境在于其业务盈利能力降低,赢利空间大幅缩水。主要原因是产业链建设先天不足,忽视了手机的研发、设计、质量等核心环节的建设,上游利润被芯片、手机设计、模具等企业控制,下游的利润被渠道商剥夺。做低端,亏损;做高端,卖不出去;做大众化的,竞争又太激烈。当诺基亚高、中低手机档手机全线覆盖,当黑手机以更新快、价格低的产品充斥市场时,中国的品牌手机企业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加强产业链建设,提高盈利能力,不是一朝一息的事情,诺基亚在中国市场已经耕耘二十几年,而我们的企业呢?大多不超过十年,还因为各种短期利益的诱惑或者盲目的多元化,错过了做强产业的黄金期。
诺基亚在手机产业链上控制整机和关键核心环节。诺基亚自己做研发、芯片研究、设计、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与品牌;诺基亚不自己做操作系统软件,但控股;诺基亚与手机芯片厂商和其他零部件厂商是供应链合作关系,但控制基带芯片的核心环节;诺基亚外包制造环节给富士康、伟力创、比亚迪等企业。
诺基亚核心价值观始终如一。诺基亚的核心价值观,妇孺皆知,“科技以人为本”,二十几年没有变过。
诺基亚业务单元紧紧围绕专业化战略。诺基亚原有业务单元包括移动电话、多媒体、企业解决方案和网络设备。诺基亚的网络设备业务部门和西门子的通信部门合二为一组成新公司,总部设在芬兰。2008年,诺基亚将加快向互联网公
司转型的步伐。从一家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传统通信手机公司,向以增值和服务为主的全新互联网公司转型。为配合此次转型,诺基亚首先在公司组织架构上做了全面调整,将原有五大事业部——移动电话事业部、多媒体事业部、网络事业部、企业解决方案事业部、客户及市场运营部,调整为终端部、服务与软件部、市场运营部3个部门,其中主要体现互联网增值部分的服务与软件部门史无前例地被提升为一个独立部门,并和终端部门成为并行重要的位置。
诺基亚的设计追求精益求精。诺基亚总部拥有设计部门,负责从概念化到产品开发各方面的设计工作,设计部有来自很多领域的人才,包括工业设计、用户界面与交互作用设计、人机工程学、通讯设备设计、包装设计、颜色与用料设计、传感技术、消费者透视以及设计管理等。诺基亚全球有6个设计中心,负责进行5-10年产品的设计。诺基亚设计追求的是对品牌核心、恒久价值的诉求,不跟风,不落俗。诺基亚是始终把设计控制在自己手里,而我们国内很多企业既无研发也无设计。
诺基亚的产品系列满足不同客户品
2023年企业竞争策略案例分析(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