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改工作情况汇报(五篇)
深化医改工作情况汇报篇一
一、医改
自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即2009年四月深化医药改革实施方案)以来,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重点推进五项改革:一是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其目的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一)基本药物制度:现在我市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实现三个100%,全市县级医院将于2013年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市级2015年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一是全市职工医保、新农、城镇居民医保参合率逐步上升。其报销比例也逐年提高,全年达70%以上。
二是支付方式改革。将逐步推行按病种、按人头、按总额付费,与实施临床路径有机结合。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及突发公共事件处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0-6岁儿童保健,孕产期保健,二型糖尿病、高血压管理,重型精神病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等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四)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大力实施项目推动战略,完成县、乡、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
(五)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按照“增总量、建机制、减负担、保健康”的方针,围绕“百姓得实惠,医生受激励,医院获发展”的基本要求,认真贯彻“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南充市共出台公立医院改革15个配套文件,并在南充市中医院,阆中市人民医院等单位试点法人治理结构。
“十二五”医改重点任务是“医保、医药、医疗”,其具体是八个关键问题(陈竺部长表示):
一是全面取消以药补医,理顺补偿机制,2013年在县级,2015年所有医院取消加成。
二是全面推进支付制度改革。用总额预付,按病种、按服务单元、按人头等支付方式替代按项目付费。将临床路径与支付制度改革结合起来。
三是强化新农合的医院保护制度,合理设置管理体制。
四是巩固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
五是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促进医疗机构良性竞争。
六是创新工作方式,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七是全面推行药品集中采购。
八是创新人才培养与分配激励机制。
加大全科医生培养,提高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
医院收支结余着重用于改善医务人员待遇。
二、我院的医改主要工作
(一)深化便民利民措施
一是优化服务流程,调整诊室布局;二是开设夜间门诊,节假日专家门诊;三是免费接送孕产妇;四是坚持对产妇出院上门访视;五是增设导诊服务;六是改善住院条件,增添空调等;七是实行即时结算。
(二)控制药费增长,减轻病人负担。一是我院现有306个药品,其中基药145个品种,占40.2%(国家要求>35%),使用基本药物经费占32%(国家要求>30%),门诊次均费用下降15%(即由原来的80元降至68元),近两年仅药品为病人减轻负担15万元,至2012年6月,我院人均住院费用仅2050元;二是大力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达到国家要求。门诊抗菌药由25%降至19%;三是实施药品上网采购,上网采购率达95%,阳光积分平均>95分。
(三)加强对口支援工作
一是对金阳县妇幼保健院的支援。二是对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支援。
(四)加强履公职能。一是协助市卫生局完成《市县级妇幼保健院公共卫生工作考核标准》、《市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管理考核细则》、《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标准》、《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监督指导方案》等文献;二是加强培训与督导。
深化医改工作情况汇报篇二
赣县妇幼保健院 深化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县委、县政府及县卫计委的工作部署,并对照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印发〈赣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县办字[2015]114号)文件内容,我院于2015年11月1日零时起正式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通过近半年的实施,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我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位启动,夯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基础
为做好我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确保改革目标和任务按时、按质、按量落实到位,我院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夯实改革工作基础,确保改革工作高位启动、稳步推进。
领导高度重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我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动员部署我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相关文件,吃透文件精神,确保工作不走样,出成效。组织机构健全。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进一步明确人员责任,将工作任务合理分解到相关科室和人员,确保工作有领导、有组织、能落实。宣传氛围浓厚。通过展板、宣传栏、横幅、电子显示屏及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目标、意义、方法等内容,营造浓厚的改革工作氛围,让广大群众知晓改革、配合改革。
二、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全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后,我院严格对照工作任务、目标和要求,按时启动并稳步推进改革工作向前发展。并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确保改革工作成效。
(一)建立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工 作领导小组,并通过任务分配进一步明确了人员职责,建立了工作机制。
(二)开展调查研究。为确保改革工作顺利实施,我院根据改革需要,在结合政策要求和医院实际的情况下,在院内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根据县卫计委工作要求,组织开展了相关数据摸底调查和测算,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三)建立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机制。尊循“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严格按照政府办《关于印发〈赣县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赣政办发[2015]36号)文件要求,调整了我院部分医疗技术服务价格。
(四)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医院所有药品均实行网上集中阳光采购,降低了药品价格,并破除了以药补医的局面,在改革工作启动后,取消了药品加成,医院所有药品(不含中药饮片)已按购入价格实行零差率销售。今年1-10月,医院药品费用总额为604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27%,累计为群众减少药品支出90余万元。
(五)推进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了按病种、按床日、按人头付费等付费方式改革,2015年支付方式改革覆盖住院患者数达2315人次,占医院年入院人数的68%,与2014年同期相比提高10个百分点。
(六)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工作。通过与市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建立对口支援,加强特色学科建设、整合基层妇幼保健医疗人才队伍和资源等方式,努力建立科学合理的妇幼保健分级诊疗体系,构建县、乡(镇)、村一体化的妇幼卫生管理服务网络,补足基层妇幼保健管理服务短板,让妇女儿童均衡享受优质的卫生计生服务。年初,我院与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建立了协作关系,建立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提升了我院的临床服务能力,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效缓解了医疗服务压力。同时,我院与茅店卫生院建立对口支援帮扶关系,通过选派优秀妇产科医生前往坐诊、查房、授课、指导业务开展,帮助该院提高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并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构建以县妇幼保健院为核心,延伸至各乡镇卫生院的妇幼卫生管理网络,从部分到整体,逐步提升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服务能力,最大限度保证母婴安全,提高全县的妇幼保健管理水平。
(七)优化绩效分配方案,调动医务员工作积极性。推进医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按劳分配、绩效优先、兼顾公平为分配原则,制定了医院绩效考核方案,建立了以工作岗位性质、技术含量和风险程度、服务数量与质量等工作业绩为主要依据,以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目标任务管理、责任制考核体系,并将医院的公益性质、运行效率、群众满意度等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努力调动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八)加强了医院内部管理。推行岗位聘用和公开招聘制度,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为进一步深化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拓宽用人渠道,我院于今年3月份开展了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及自主公开招聘优秀护理人员工作,让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管理团队及临床护理岗位中,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和技术服务水平。同时,我院建立健全了医院财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国家财务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开展以科室为单位的成本核算工作,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完善了医院医疗管理制度,坚持执行合理用药管理和处方审核制度。加强了临床路径管理,开展了计划性剖宫产、自然分娩、轮状病毒性肠炎、小儿腹股沟疝四种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
(九)完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优化服务流程。为方便服务 群众,提高服务水平,我院筹资改造升级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己完成安装、调试,并已投入运行。
三、存在的问题
(一)改革工作实施后,由于取消了药品加成,而各级财政对医院的投入又尚未落实到位,给医院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二)由于药品实行了零差率销售,破除了以药养医的局面,医院通过制定措施控制药占比、实现医疗收入的良性增长的方法来稳固医院发展
深化医改工作情况汇报(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