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及新技术应用pdf(5篇)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及新技术应用pdf篇一
1、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1)自动、快速、有选择地将故障部分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损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工作。
2)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与发出信号或跳闸。
2、保护装置由哪三部分构成?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比较测量元件、逻辑判断元件、执行输出元件三部分构成
作用:比较测量元件:测量通过被保护的电力元件的物理参量,并与给定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给出“是”、“非”、“0”或“1”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断保护装置是否应该启动。
逻辑测量元件:根据测量比较元件输出的逻辑信号的性质、先后顺序、持续时间等,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判定故障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确定是否应该使断路器跳闸、发出信号或不动作,并将对应的指令传给执行输出部分。执行输出元件:根据逻辑判断部分传来的指令,发出跳开断路器的跳闸脉冲及相应的动作信息、发出警报或不动作。
3、什么是主保护?何谓后备保护?何谓近后备保护?何谓远后备保护? 答:主保护是指能够在较短的时限内切除被保护线路(或元件)全长上的故障的保护装置。
考虑到主保护或断路器可能拒动而配置的保护装置称为后备保护。
当电气元件的保护拒动时,由本元件的另一套保护起后备作用,称为近后备保护。当电气元件的保护拒动时,由相邻元件的保护装置起后备作用,称为远后备保护。
1、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将 故障 部分切除,电力系统出项不正常工作时,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应 发出信号。
2、继电保护应满足 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
四种基本要求。
3、所谓灵敏性是指 对其保护范围内 发生故障的反应能力。
4、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包括 安全性 和
信赖性,即保护在应动作时
不拒动,不应动作时
不误动。
第二章:
1、阶段式电流保护的优缺点。
答:优点:简单、可靠,并且在一般情况下也能够满足快速切除故障的要求。缺点:直接受电网的接线以及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
2、方向性电流保护的定义。
答:保护中如果加装一个可以判别功率流动方向的元件,并且当功率方向由母线流向线路(正方向)时才动作,并与电流保护共同作用,便可以快速、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称为方向性电流保护。
3、对继电保护中功率方向元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应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即正方向发生各种故障时能可靠动作,反方向故障时可靠不动作。
2)正方向故障发生时有足够的灵敏度。
4、相间短路功率方向判别元件的接线方式的要求。
答:1)正方向任何类型的短路故障都能动作,而当反方向故障时不动作。
应尽可能地大一些,并尽可能使
接2)故障以后加入继电器的电流
和电压
近与最大灵敏度角,以便消除或减小方向元件的死区电压。5、90 接线的优点。
答:1)对各种两相短路都没有死区,因为加入的是非故障的相间电压,其值很高 2)选择继电器的内角
后,对线路上发生的各种故障,都能保证动作的优先性。
6、零序电流灵敏i段与零序电流不灵敏i段的区别是什么?分别在哪种情况下起作用?
答:零序电流i段与零序电流不灵敏i段的定值整定原则不同,动作灵敏度不同,零序电流i段的灵敏度高(其整定值较小,保护范围较大),作为全相运行、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的接地保护,非全相运行时需退出运行;零序电流不灵敏i段的动作灵敏度低(其整定值较大,保护范围较小),作为非全相运行,发生接地故障时的接地保护。
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是按 躲开本线路末端的最大短路电流 来整定的,起灵敏性通常用 保护范围的大小 来表示。
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是按 躲开下级各相邻元件电流速断保护的最大动作范围 来整定的,一般用作阶段式电流保护的ii段。
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是按 躲开本元件的最大负荷电流 来整定的,一般用作阶段式电流保护的iii段。
4、速断保护上、下级的动作选择性是靠 整定电流的大小 来实现的;过电流保护上、下级的动作选择性是靠
动作时间和灵敏度 来实现的。
5、瞬时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可以用作线路的主保护,定时过电流保护
用作线路的后备保护。
6、继电保护上下级的配合是指 灵敏度 和 时间 的配合。
7、零序电源在 故障点,故障点 的零序电压最高,系统中
距离故障点越远处的零序电压越低,取决与
测量点到大地间阻抗 的大小。
8、对于发生故障的线路,两端零序功率方向与正序功率方向 率方向实际上都是有 线路
流向 母线 的。
相反,零序功 第三章
1、有一方向阻抗继电器,若正常运行时的测量阻抗为 要使该方向阻抗继电器在正常工作时不动作,则整定阻抗最大不超过多上?(设)
2、对于方向阻抗继电器,试写出:(1)圆心向量(2)半径r的表达式(3)比幅式动作条件(4)比相式动作条件
3、什么是阻抗继电器精确工作电流,什么是精确工作电压?
4、电力系统振荡与短路时电气量的差异。
答:1)振荡时,三相完全对称,没有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出现;而短路时,总要长时(不对称短路过程中)或瞬间(在三相短路过程开始时)出现负序分量或零序分量。
2)振荡时,电气量呈现周期性变化,其变化速度()与系统功角的变化速度一致,比较慢,当两侧功角摆开至180度时相当于在振荡中心发生三相短路;从短路前到短路后其值突然变化,速度很快,而短路后短路电流、各点的残余电压和测量阻抗在不计衰减时时不变的。
3)振荡时,电气量成周期性的变化,若阻抗测量元件误动作,则在一个振荡周期内动作和返回各一次;而短路时,阻抗测量元件如果动作(区内短路),则一直动作,直至故障切除;如果不动作(区外故障),则一直不动作。
5、距离保护中选相元件的作用。答:1)选相跳闸
2)为了找出故障环路,使阻抗测量元件准确反应故障点保护安装处的距离。
6、对距离保护的评价。答:
7、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死区以及解决办法。
1、距离保护是反应 故障点与保护安装处 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 动作时间 的一种保护。
2、距离保护应取用 故障环路 上的电压、电流间的关系作判断故障距离的依据,而用 非故障环路 上的电压、电流计算得到的距离 大于 保护安装处到短路点的距离。
3、距离保护i段为 为延时速动段,ii段为 带固定延时的速动段,iii段 延时需与相邻下级线路的ii段或iii段保护配合,在其延时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延时差。
4、距离保护一般由 启动、测量、振荡闭锁、电压回路断线闭锁、配合逻辑 和 出口 等几部分组成。
5、方向圆阻抗继电器、偏移圆阻抗继电器、全阻抗继电器中,具有方向性的是 方向圆阻抗继电器。
作为比相的参考电压时,无法保证出口短路时的选择性,为克服这
6、直接用
一缺点,应选择 相位不随故障位置变化、在出口短路时不为0的电压量作为比相的参考电压。
7、偏移圆阻抗继电器、方向圆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中,方向圆阻抗继电器 受过渡电阻的影响最大,全阻抗继电器 受过渡电阻的影响最小。
8、距离i段是靠 满足选择性要求的,距离iii段是靠
满足选择性要求的。距离i、ii、iii段保护中,距离iii段 保护不受振荡的影响,其原因是
9、影响阻抗继电器正确动作的主要因素有、、等。
9、单侧电源线路上发生短路故障时,过渡电阻的存在使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 增大,保护范围 减小。
10、在整定值相同的情况下,动作特性在 r轴方向所占的面积越小,受过渡电阻的影响就 越大。
第四章
1、什么是纵差保护,有什么特点,它和阶段式保护的根本差别是什么?
2、输电线路短路时两侧电气量的故障有什么特征?
3、电力载波通道有哪几部分构成,其中阻波器的作用是什么?
4、电力信号载波信号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作用?
5、闭锁式方向纵联保护的原理是什么?
6、功率倒向对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7、纵联电流相差保护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8、什么是闭锁角?哪些因素影响它的大小?
9、什么是相继动作?
10、纵差动保护,产生不平衡电流的原因是什么?
1、线路纵差动保护是通过比较被保护线路首末端电流的 大小 和 相位 的原理实现的,因此它不反应 外部故障。
2、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在通道中传送的是 逻辑信号,传送的信息量 较少,但对信息可靠性要求 较高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在通道中传送的是 电气量本身,信息传输量 大,并且要求两侧信息 同步采集,因而对通信通道的要求较高。
3、纵联保护按 信息通道的不同 可分为4种,分别为 导引线纵联保护、电力载波纵联保护、微波纵联保护、光纤纵联保护 ;按 保护动作原理 可以分为2种,分别为 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纵联电流差保护。
4、电力线载波通道的工作方式有 正常无高频电流方式、正常有高频电流方式、移频方式 3种。
5、闭锁式方向保护的跳闸判据为 本端保护方向元件判定为正方向故障且收不到闭锁信号。
第五章
1、电力系统中,广泛采用自动重合闸的原因是什么?
2、双电源重合闸的原理。
3、什么是前加速?有什么优缺点?
4、什么是后加速?有什么优缺点?
第六章
1、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原理,差动保护能保证选择性吗?
2、变压器差动保护中,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1)2)3)4)
3、何谓比率制动特性?对具有比率制动特性的差动继电器,何谓最大制动比、最小动作电流、拐点电流?
4、变压器纵差动保护中消除励磁涌流的方法?它们分别利用了励磁涌流的哪些特点?
6、写处变压器纵差动保护不平衡电流表达式并说明式中各变量的含义。
1、变压器的故障可分为 油箱外故障 和 油箱内故障,其中,油箱内故障又包括 绕组的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匝间短路以及铁心烧毁 ;油箱外故障包括 套管和引出线上发生的相间短路以及接地短路。
2、双绕组变压器电流互感器的选择的变比应满足,三相变压器采用yd11的接线方式,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应满足。
3、反应变压器油箱内部各种故障和油面降低的保护称为 瓦斯保护。
4、当变压器空载投入或外部故障切除电压恢复时,可能出现很大的励磁电流,称为 励磁涌流。
5、变压器瓦斯保护反应油箱内部所产生的气体或油流而动作,其中 轻瓦斯保护 动作与发出信号,重瓦斯保护 动作与跳开变压器各电源侧的断路器。
6、变压器保护中的主保护有
后备保护有。
第七章
1、发电机定子绕组的横差保护有哪几种方式?
2试述单继电器式横差保护的基本原理,在什么情况下带延时跳闸?为什么?
3、发电机从失磁开始到进入稳态异步运行,一般可分为哪三种阶段?各个阶段都有哪些特征?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及新技术应用pdf篇二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及新技术》复习题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任务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并分别简述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结构、分类
4.微机继电保护的硬件构成及各部分功能p1 p2-4 p4-5 p7
5.采样定理及其内容p9
6.逐次比较式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p12-145
7.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各自整定原则p45-57
8.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p57
9.距离保护中阻抗继电器为什么广泛采用0°接线方式(从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两相接地短路等三个方面来说明)p62-64
10.三段距离保护的整定原则p65-66
11.零序电压过滤器和零序电流过滤器p80-82
12.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单相接地时的特点p95-98
13.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单相接地时的保护方法p98-99
14.消弧线圈的补偿方式及各自特点p100-102
15.输电线路高频保护所用的载波通道,其主要元件及作用p104-105
16.高频信号、闭锁信号、允许跳闸信号、无条件跳闸信号p105-106
17.纵联差动保护中环流法和均压法的基本原理p119
18.系统振荡和三相短路的主要区别p142
19.应对系统振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p142
20.在电力系统中采用重合闸技术的技术经济效果和不利影响
21.重合闸带有时延的原因
22.重合闸前加速保护的原理及其优点和缺点
23.重合闸后加速保护的原理及其优点和缺点p146-147 p149 p150-151 p151-152
24.单相重合闸常用哪几种选相元件p152-153
25.单相重合闸的优点和缺点p155
26.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概述p157-158
27.变压器纵差保护产生不平衡电流的因素p159-162
28.母线保护在母线上故障、正常运行和母线外故障时的特点p219 29双母线同时运行母联相差保护分析p222-22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及新技术应用pdf篇三
发配电系统设计
题目:供电系统继电保护
指导老师:
班
级: 09电气4班
姓
名:
学
号: 09s20110106
摘要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主要包括课堂讲学、课程设计等几个主要部分。在完成了理论的学习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本专业特安排了本次课程设计。电能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也是最方便的能源。而发电厂正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电能经过变压器和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输送并被分配给用户,再通过各种用电设备转换成适合用户需要的其他形式的能量。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电力系统希望线路有比较好的可靠性,因此在电力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保护线路的各种继电装置应该有比较可靠的、及时的保护动作,从而切断故障点极大限度的降低电力系统供电范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就是为达到这个目的而设置的。本次设计的任务主要包括了六大部分,分别为运行方式的选择、电网各个元件参数及负荷电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继电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对所选择的保护装置进行综合评价。其中短路电流的计算和电气设备的选择是本设计的重点。通过此次线路保护的设计可以巩固我们所学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这一课程的理论知识,能提高我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概述
某企业供电系统如图所示:
1)要求:
(1)ab段设三段式保护(速断、限时速断、过流),bc段设两段式保护(速断、过流),cd段设过流保护;
(2)计算出各保护的整定值,并选继电器的型号、而且校验其保护范围和灵敏度系数是否符合要求;
(3)画出a站和b站的保护接线原理图。2)原始参数:
(1)速断可靠系数取1.2(2)限时速断可靠系数取1.1(3)过流可靠系数取1.2(4)接线系数取1(5)返回系数取0.85(6)自起动系数取1
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各保护整定值的计算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保护的性能。因此,在对继电保护进行整定之前,首先应该分析运行方式。
继电保护原理图
a站保护原理图
b站保护原理图
本次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本次设计是针对电网在不同运行方式以及短路故障类型的情况下进行的分析计算和整定的。通过具体的短路电流的三段式保护,故根据本次设计的实际要求,以继电保护“四性”的总要求。由于本次设计涉及到不同运行方式下的不同类型的短路电流的计算,这对本次设计增加了难度。在进行设计时首先要将各元件参数标准化,而后对每一个保护线路未端短路时进行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二相短路电流的计算及零序电流的计算。在整定时对每一个保护分别进行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和距离保护阻抗的整定,并且对其进行灵敏度较验。
通过这次设计,在获得知识之余,还加强了个人的独立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从中得到了不少的收获和心得。在思想方面上更加成熟,个人能力有进一步发展,本次课程设计使本人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有了新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这次设计中,我深深体会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只有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次设计提高了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使我们的思维更加缜密,这将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大有裨益。此次课程设计能顺利的完成与同学和老师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在对某些知识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多亏有同学的热心帮助才可以度过难关;更与老师的悉心教导分不开,在有解不开的难题时,多亏老师们的耐心指导才使设计能顺利进行。
在此衷心再次感谢蒋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各位同学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电力工程设计手册》(下)
[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整定计算》
[3] 吕继绍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计原理》 水利电力出版社 [4] 孙国凯 霍利民 柴玉华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5] 许建安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6] 何仰赞 《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及新技术应用pdf篇四
目 录
1绪论..............................................................................................................................................1 2基本器件......................................................................................................................................2 3电网电流保护..............................................................................................................................3 4电网距离保护..............................................................................................................................8 5电网纵联保护............................................................................................................................11 6自动重合闸................................................................................................................................12 7变压器保护................................................................................................................................13 8发电机保护................................................................................................................................14 9母线保护....................................................................................................................................15 10微机保护基础..........................................................................................................................17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作业
1绪论
1.1 什么是主保护?什么是后备保护、近后备保护、远后备保护?什么是辅助保护?什么是异常运行保护?
1.2 说明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有那些基本要求。
1.3 简要说明继电保护装置的一般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1.4 如图所示电力系统。(1)分别说明在保护和断路器都正常的情况下,k1、k2、k3、k4点故障时按选择性的要求哪些保护应发跳闸命令,跳开哪些断路器?(2)k4点故障时,如果qf2拒动,则应将哪个断路器断开?(3)k1点故障时qf2拒动,如果近后备保护动作会断开哪些断路器,远后备保护动作会断开哪些断路器?
aqf1k1l1bqf2qf3k2l2cqf4s1k6g1dqf10qf8k5t1qf6qf9qf5l3s2k4qf7k3l4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作业
2基本器件
2.1 什么是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返回电流和返回系数?过量动作继电器、欠量动作继电器的返回系数有什么区别?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作业
3电网电流保护
3.1 在图示系统中,试分析:(1)保护1、4和9的最大和最小运行方式,(2)保护8与保护6配合、保护1与保护9配合时计算最大、最小分支系数对应的运行方式。
ba系统mqf1qf2qf3qf4qf10qf8qf7qf9cdqf6qf5系统n
3.2 分析电流保护中各段如何保证选择性?各段的保护范围如何,与哪些因素有关?
3.3 分析和比较ⅰ、ⅱ、ⅲ段电流保护的异同,试按“四性”的要求评价它们的优缺点。3.4 为什么三段式电流保护中只有过电流保护在整定计算时考虑返回系数和自起动系数?
3.5 如何确定保护装置灵敏性够不够?何谓灵敏系数?为什么一般总要求它们至少大于1.2-1.5以上?是否越大越好?
3.6 在图所示网络中,等值系统电势为380/3v,等值系统阻抗为10。线路ab始端保护1装有三段式电流保护,线路bc始端保护2装有两段式电流保护,均采用不完全星形接线方式,电流互感器变比为,线路ab和bc的最大负荷电流分别为2.3a和2a,线路bc的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为3s。试完成线路ab和bc保护的整定计算,并计算各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k,21.kklerrelrel1.1,kre0.85,kss1)
aqf15/51bqf25/523c10d
3.7 某配网系统接线如图所示。已知最大运行方式下降压变电所10kv母线(k1点)三相短路电流为4776a,线路末端三相短路电流为835a;最小运行方式下,降压变电所10kv母线(k1点)两相短路电流为3266a;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为230a。设该线路只配置电流速断保护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计算各保护的电流定值,并进行有关校验(krel。1.2,krel1.2,kre0.9,kss1.4)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作业
k1k2lgj-70/15km
3.8 系统如图所示,线路正序阻抗z10.4/km,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时krel1.3、krel1.2、kss1.5、kre0.9。
aqf1110kvb40km120aqf340km120aqf4qf2qf5120kmcqf6zsmin12zsmax1
计算:
(1)保护5的电流速断定值,校验最小保护范围;
(2)保护5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定值,校验近后备保护灵敏度系数。
3.9 某系统如图所(a)示,线路ab装有三段式电流保护,各段保护的接线方式如图(b)所示,其中i1、i4为i段电流继电器,i2、i5为ii段电流继电器,i3、i6、i7为iii段电流继电器。已知ab线路末端三相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为1320a,末端三相短路时的最小短路电流为980a;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度为1.32。
aaqf1k1(a)bqf2i1i4i2i5i3i6i7k2bc
(b)i1.25)(1)计算保护1电流速断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定值(krel(2)说明各段的接线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常见接线方式?说明不同接线方式的异同及其特点。
(3)当本保护出口(k1点)发生ab相间短路时,说明各继电器的动作情况,指出最后哪段保护出口跳闸。
(4)相邻线路出口(k2点)发生ac相间短路时,说明各继电器的动作情况,如果相邻线路保护拒动,说明最后哪段保护出口跳闸。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作业
3.10 系统如图所示,各元件的阻抗角为65o,保护1处装有90o接线功率方向继电器,内角可选30o或45o。试分析:
k2mqf1k1nqf2
(1)给出90o接线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各自引入的电压、电流,说明采用这种接线方式在三相短路时有没有动作死区,两相短路时有没有动作死区,为什么?如果有死区,怎样消除?
(2)选择继电器的内角,写出继电器的动作方程。
(3)分析正方向发生bc相间短路(k1点)时,各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动作情况。(4)系统正常运行时功率因数为0.85,保护1处于送电侧,分析保护1处a相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动作情况。
(5)如果电流元件与方向元件的接点采用如图所示的连接方式,分析在有负荷的情况下发生反方向ab两相短路(k2点)时,保护1的动作行为。如有必要应如何修改接点的连接方式?
kwakwbkwckaakabkac
ki3.11 lg-11型功率方向继电器所比较的两个电气量akuujij和bkuujkiij中的ku和ki是怎样取得的?ku、ki的幅值和角度对该继电器动作特性有什么影响?
和i间相位的比较?相位比较与幅值比比较两个电气量的幅值为什么可以实现对ujj较原理之间有什么互换关系?
1.3,krel1.1,3.12 系统如图所示,对保护1进行三段式相间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krelkrel1.2,kre0.85,kss1.5,ab线最大负荷电流为170a。线路阻抗为0.4ω/km,电源阻抗xsamin2,xsamax3,xsbmin15,xsbmax20,电源相电势为1153kv,t40.5s,t51.5s。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作业
aqf1b20kmqf2qf3c80kmqf4xsaxsbqf5
3.13 设各保护都配置有三段式电流保护,参数如下:eaeb110/3kv,zsamin15、线路ab长60km,最大负荷电流为400a,zsamax20,zsbmin10、zsbmax12,双回线bc长100km,krelkrel1.1、kss1.2、kre0.85,1.2、krelz10.4/km,t71.5s,计算保护1的各段的动作定值、动作时间并进行灵敏度校验。分析保护1的ⅰ段是否需要加方向元件。
aqf1qf2bqf3qf4cqf7qf5qf6
3.14 如图所示系统,各断路器处均装有过电流保护,试计算保护1-4的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并说明在哪些保护上应装设方向元件? 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aqf1qf2bqf3qf4cqf5(0.5s)qf8(2.5s)qf6(1.5s)qf7(0s)
3.15 如图所示系统,已知变压器、线路的零序阻抗角均为75º。当k点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
t1mqf1qf2nqf3pkt2t3t4q
(1)画出零序网络,在图中表明零序电流分布,说明零序电压的分布情况。(2)分析qf1和qf2处的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并画出相位图。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作业
(3)如果采用的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为70º,试确定该继电器的接线方式。(4)当保护出口发生接地故障时,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有没有死区,为什么? 3.16 某单侧电源系统如图所示,系统阻抗zs11.25zs0,a母线发生接地短路时最大零序电流为2000a,ab线路长度为100km,正序阻抗为0.4/km,zl03zl1,试计算保护1零序ⅰ段的定值。
110kvaqf1bqf2
3.17 在图示零序方向过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中,如果a相与b相二次线圈间出现了断线(如图中处)。假如a、b、c三相线路中的负荷电流为480a,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为600/5,试问:
(1)流入零序电流继电器中的电流为多少?零序电流继电器是否动作?(2)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是否会误动?(3)整套保护会不会误动?
i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及新技术应用pdf(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