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中小企业数据(四篇)
广东省中小企业数据篇一
1、落实国家、省、市政府技术改造扶持政策,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
对工业中小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一是帮助重点企业申报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计划;二是对符合《辽宁省企业技术改造财政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的中小企业建设的技术改造项目,做好省技改财政贴息资金的申报工作;三是每年在市技改财政贴息专项资金的安排上对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给予倾斜。
2、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及协作配套水平,落实国家及省中小企业发展项目补助资金。
对中小企业采用自有技术或引进专利技术,开发产品,开展技术创新,发展专、精、特、新产品,为大企业配套的项目。帮助申请国家及省中小企业发展项目补助资金。
3、鼓励中小企业与境外先进企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联营等多种形式加强合作,落实海外并购科技型企业扶持资金。
对能够并购海外科技型企业的中小企业,帮助申请列入全省并购海外科技型企业计划,省财政按实际
并购额20%比例给予补助;中国银行对并购项目提供50%贷款支持;市财政按实际并购额10%给予补助,并对中行贷款给予全额贴息。
4、落实国家有关技改项目减免税政策。对工业中小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中,符合执行进口设备减免关税、增值税有关政策的,做好减免税的申报工作。
5、落实企业租凭工业标准厂房补贴。对在工业园区内租凭标准厂房的工业中小企业,由市、县(区)财政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补贴,第一年每平补贴50元,第二年、第三年每年分别补贴40元、30元。
广东省中小企业数据篇二
进入2008年以来,尽管国家推行了紧缩的货币政策,但在对待中小企业方面,仍然给予了很大关注,在融资方面,管理机构督促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倾斜,并逐步出台一些鼓励性政策。
就中小企业间接融资而言,现在的趋势是在抵押担保和信用方面有一定的灵活处理,比如进一步细分客户群体,围绕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进行客户选择。这一原则实际也可以应用于直接融资。
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围绕上述三个链条进行选择之外,还应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我们以2007年广东省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评价研究报告里的数据为例,探讨中小企业发展和融资的情况。该报告根据目前广东省中小工业企业的成长特点,对2002~2006年连续五年,进入广东省统计局统计目录的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的成长性进行研究。本次进入测评的样本中小工业企业有9781家,通过对异常值剔除等规范化处理,实际有效评估的样本企业为9694家,覆盖广东省所有地市,几乎全部工业行业。
数据解读
2006年广东省中小工业企业成长性良好,4707家企业具有成长性,占实际有效评估样本的比重为48.56%。从表1可以看出,成长型中小企业数量接近中小企业的一半,利润明显超过一般中小企业,但从销售总额和资产总额来看,仍不够强大。
表12006和2004年广东省成长型中小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 “2006/2004”=2006年各项比重与2004年相应的各项比重的比值╳100%
我们按照年销售额按3000万、1亿、3亿、5亿四个节点将企业划分为微小、小、中小、中、大型五类。从表2看出,广东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销售收入一亿元以内,其中1000万-5000万年销售额的为多。而在成长型企业的年销售额多在1000万-20000万元的区间,有90%的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年销售额不超过2亿元。最具成长性的500家企业的销售额分布区间与一般企业分布情况类似,稍有不同的是分布得更为平均一些。
表22006年广东省全样本及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规模分布
注:成长型企业规模优势系数=不同规模的成长型企业比重/不同规模的样本企业在总体样本中的比重。
比较2004年与2006年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情况,年销售收入在1000万到2亿元的企业占多数,比2004年有较明显改善。但是最具成长性的500家企业,销售收入却集中在1亿元以下。这一点可能揭示了规模小的成长性企业的成长性更高这一规律。中小成长型企业面临着发展瓶颈。
表32004年与2006年成长型企业规模分布对照表
从成长型企业的地区分布来看,广州、佛山是成长型企业最多的地区,是第一组团。东莞、深圳、中山、江门属于第二组团。粤东的珠海、惠州是第三组团,广东其他地区的中小企业相对比较分散。
表4广东全样本和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地市分布情况(单位:家、%)
从行业分布上看,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比例,水生产和供应、非金属矿制品、纺织服装鞋帽制造在最快的成长型企业中都占有多数。还可以看到,一些绝对数量不多,但具有较大竞争力的行业,如通信信息电子设备制造、非金属矿采选、医药制造、工艺品制造、文教用品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等。
属于资源利用和处理的行业在广东仍有较高成长性,制造业成长性和竞争力较大的主要是纺织服装鞋帽、it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以及与日常生活有紧密联系的工艺品、文具制造业。基本上来看制造业里,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的高成长性企业还不多,低端的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仍占相当比重。
广东形成了不少特色产品集聚的地区,但多数企业仍不具有明显的成长性,如电器,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够脱颖而出。龙头的带动效应不大,部分产业将从珠三角核心地带(广佛深莞)迁移出去,趋势上看,即使迁移到粤东、粤西和粤北,仍不一定能保持竞争力。
表52006年广东省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行业分布(单位:家)
从内资企业的所有制类型来看,在具有成长性的4707家企业中,内资企业占2262家,私营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比例约为3.21: 1.08: 1;在最具成长性500家企业中,内资企业共有283家,其中私营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比例约为2.06: 1.06: 1。由此可见,私营企业在广东省成长型中小企业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表6广东全样本和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类型(单位:家、%)
调查显示,五分之二的企业通过自有资金积累方式扩大生产和资产规模;企业遇到筹措资金的主要困难排在前三位的是:缺乏融资渠道(23.5%)、缺乏有效担保形式(18.5%)和企业自我积累与发展能力低(18.5%);18.4%的企业所在地设有帮助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机构,而77.0%的企业所在地没有设立。对于成长型企业应该着力解决其缺乏融资渠道和有效担保的问题。
在对广东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和上市服务时,应重点关注广、佛、莞、深、江门、中山这几个地市,产业上应关注技术含量高的少数优势企业,以及群体比较大的it、医药类成长型企业和资源利用类企业。
广东省中小企业数据篇三
广东中小企业发展大调查
更新时间:2005-6-26 23:12:25来源:南方网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尤其是广东中小企业的发展,民建广东省委员会于今年5月初组成了以省委会主委宋海副省长为组长、十几名会员以及数名会外专家为基本成员的课题小组,通过向广东省内的相关企业发出问卷调查表方式,对广东省内的中小企业进行调查分析;同时,为了保证调查的质量,今年7月,课题组部分成员先后到江门、佛山、珠海、中山等市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在当地民建组织的协助下,实地参观考察了一批中小企业,并召开了数次企业家座谈会。不久前,这份报告完成。该报告详细地分析了目前广东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记者日前走访了该报告的主要参与者和执笔者———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欧晓明博士,与他进行了深入的对话。
记者:欧教授,我看了你执笔的这份报告后很受启发,并对广东中小企业的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你这长达5个多月调研分析中,你觉得广东的中小企业与国内其它省份的中小企业相比,有什么突出的特征?
欧晓明:在调研分析中,我们发现,广东中小企业的地域分布及产业特征与国内其它省份既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又颇具地方特色。具体表现在:
一、中小企业占有绝对比重。根据广东省统计局给我们提供的资料发现,2003年广东全省各行业工业企业有24494家,其中大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重分别为0.74%、12.7%和86.56%,中小企业所占比重合计为99.26%。由此可见,即使是在目前国内经济发展最为活跃、最具影响且最有实力的广东省,中小企业仍然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2023年广东省中小企业数据(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