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计划(五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81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计划篇一

一、单元简析

当今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和我们息息相关。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组教材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走进信息世界”分成“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根据学校、家庭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信息的有关知识。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上述这些,学生还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提供。这是继五年级上册《遨游汉字王国》之后又一次课内外一体的、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学习。目前,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教学中要进一步使学生熟悉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式,比如,活动前要制订计划,活动中要发扬合作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活动后要展示和交流成果。每个板块后一些要求认读的字,可以让学生结合阅读认读,并在活动结束时盘点巩固。单元教学目标:

这次综合性学习建议开展的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及其变化。(2)开展调查,了解现在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信息,认识信息与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3)通过讨论或辩论,能够正确使用媒体,辨别信息的良莠,自觉抵制不良信息。(4)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单元课时安排: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4课时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课时

第六单元测试

2课时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计划篇二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4、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单元重点

1、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难点

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单元课时分配

《文言文两则》2课时 《匆匆》2课时 《桃花心木》2课时 《顶碗少年》1课时 《手指》1课时

口语交际

习作一

3课时 回顾

拓展 1课

第二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含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3、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谋篇布局的,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单元重点:

1、能正确读写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含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难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谋篇布局的,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单元课时分配

《北京的春节》2课时

《藏戏》2课时

《各具特色的民居》1课时

《和田的维吾尔》1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习作2课时

回顾 拓展

2课时

只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第三单元

单元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3、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单元训练重难点 重点:

1、能正确读写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难点:让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单元课时安排

《十六年前的回忆》3课时

《灯光》1课时

《为人民服务》2课时 《一夜的工作》2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习作 3课时

回顾·拓展 1课时 课外阅读 1课时

第四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国家多样化的文化,关心人物命运。3、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魅力。4、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阅读适合他们的外国名篇名著。单元训练重难点 重点

1、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国家多样化的文化,关心人物命运。 2、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魅力。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不同国度的文化特征,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阅读适合他们的外国名篇名著。 单元课时分配

教学本组课文,可用14-15课时

《卖火柴的小女孩》3课时

《凡卡》1课时

《鲁滨逊漂流记》1课时

《汤姆·索亚历险记》1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习作 2课时 回顾·拓展2课时

只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第五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科学精神,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不用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4、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一些科学家的传记和其他科普作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单元训练重点:

1、能正确读写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科学精神,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1、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一些科学家的传记和其他科普作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单元训练难点: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单元课时安排

《跨越百年的美丽》2课时

《千年梦圆在今朝》1课时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课时

《我最好的老师》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五 3课时

回顾·拓展五1课时

第六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4、学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5、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

重点:

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难点:

只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1学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

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

单元课时安排

1、浏览本组教材,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1课时

2、3、“成长足迹”板块,可以以制作“班级纪念册”为中心开展活动。6-7课时加课外时间 4、5、“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活动。4-5课时

只供学习与交流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计划篇三

第五单元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迅速捕捉信息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抓住关键词、捕捉中心句、整合材料的方法来理解文章,以便高速、快捷、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观点。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单元几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学习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教学重点:

1、学会科学家追求真理、不懈努力的科学精神。 2、掌握议论文的语言概括、鲜明、有力等特点。

3、学会运用抓住关键词、捕捉中心句、整合材料的方法来理解文章。 教学难点:

1、学习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方法,了解常用的议论文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单元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用10课时,其中精读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4课时;略读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我最好的老师》2课时;“口语交际·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1课时。

18 跨越百年的美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2.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难点:对“美丽”内涵的理解。教学方法:

1、教法: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围绕题目质疑

1.板书“美丽”,请同学们谈谈对美丽的理解,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很美丽?

2.板书“跨越百年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问题预设: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跨越百年”指的是什么时间?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课文中去寻求答案。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 12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本文涉及到一些物理方面的专用词语,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适当讲解,如,放射性元素镭

物理学

人工放射性

天然放射性

工业废渣

冶炼

溶解

沉淀

分析

酸碱

试管

量杯

诺贝尔奖

3.指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4.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默读课文,解决课初提出的问题: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5.再读课文,提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

问题预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理解方面的问题,如“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它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它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三、

交流资料,认识居里夫人

1.学生交流搜集的居里夫人的资料。2.教师对居里夫人进行简单介绍和补充。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听写生字词。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上节课同学们围绕着题目和课文内容提了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读课文来探讨这些问题,相信通过读书我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和更新的认识。二、品读感悟,全班研讨

1.关于“美丽”的探讨

同学们上节课提了许多有关美丽的问题,如“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怎样理解“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等等。让我们再次走入课文,去感受这份美丽。

⑴默读全文,看看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划出相关语句。

①居里夫人的外表美

指声朗读相关语句,谈出对该句的体会和认识,在感悟的同时,结合看图,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②镭的颜色美

想象当时的情景,尤其是在“幽暗的破木屋的映衬下”这点略带蓝色的荧光显得更美,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③居里夫人的内在美,人格美。

指导学生抓住全文有关语句进行朗读、感悟,注意读悟结合,切忌空谈;教师要善于点拨、提升和概括。

a、巨大贡献是美

关注语句: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使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心中”

“它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它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

b、勇于探索、忘我献身是美

关注语句:

居里夫人却立即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矿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实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终于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

“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

“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c、淡泊名利是美

“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三、回归整体,提升认识

1.回读全文,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照应问题;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跨越百年”指的是什么时间?为什么说居里夫人的美丽“跨越百年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计划(五篇)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计划篇一一、单元简析当今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和我们息息相关。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的速度越...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