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三科医院感染培训计划(5篇)
内三科医院感染培训计划篇一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充分发挥广大医务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作用,按照国家《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制定我院2014年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计划:
一、培训对象:
1、全院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工勤人员
2、新进人员
3、实习人员
二、培训内容与授课科室:
根据培训对象选择下列相关内容进行培训。
1、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
2、医院感染标准预防(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
3、医院隔离措施(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
4、常用医疗用品及环境的消毒与管理(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
5、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各项政策和传染病疫情,随时进行专项培训(相关科室)
6、医院感染管理兼职人员参加省市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和相关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相关培训。
三、培训方式方法:
采用大课集中培训和小范围专项培训相结合的方法。
四、培训时间:
每季度培训1次,专项培训随时进行安排。
五、培训组织者:
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
六、考试考核:
每一专题培训结束后,根据情况,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答卷考试或操作考试。新进人员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考试成绩记入个人考绩档案。
xxxxxx卫生院 2014年1月6日
内三科医院感染培训计划篇二
2013年临床科室医院感染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为了不断强化全体工作人员对预防医院感染的认识及知识水平,把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始终贯穿于医疗活动中,从而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特制订临床各科医院感染培训考核计划:
二、培训考核内容时间:各级各类医、护、工勤人员根据本科室工作特点按期组织培训学习,具体时间由科室自定,内容以医院制定的各级各类人员培训计划内容为基础也可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自定和增加培训内容。
1、全院医师培训内容:医院感染基本概念、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细菌耐药机制、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与抗感染治疗新知识;医院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院感染暴发与处理步骤;本科室常见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等。
2、全院护士培训内容:医院感染基本概念、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环境卫生学效果监测相关新知识;医院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知识新进展;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暴发和处理步骤;本科室常见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等。
3、全院工勤人员培训内容: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贮存与转运处理;消毒剂配制方法与应用;手卫生知识;医疗污水的处理等。
内三科医院感染培训计划篇三
内三科
本科诊疗范围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神经内科和血液内科。设病床36张,病房条件舒适,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心电图机、电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微电脑输液泵等先进仪器设备。
近年来成功开展了脑出血微创引流术、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等先进治疗手段。成立了“中国高血压微机防治网络常德市工作中心”,提升了心血管病诊疗层次,在全市享有良好声誉。1999年起率先开展整体护理提高了护理水平,全科人员始终坚持 “病友至上,用心服务,以心换心”的宗旨,为患者健康服务。多次获得“先进集体”、“明星科室”等荣誉称号。
正确应对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目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有着很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之大已为我们共识。随着人们健康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多数人在关心自己的血压是否正常,是不是患有高血压?但也有不少人对高血压缺少认识,存在不少误区。在此和大家一起谈五点应对高血压的建议。
一、认识病因:目前高血压的病因还不是很清楚,可能的病因可以概括为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而后两者是可以改变的,做到低盐低脂饮食,适当控制体重,减轻工作及精神压力,戒烟限酒,多运动等,就可以减少发病。
二、及早发现:我国高血压平均发病率在15%左右,40岁以后明显增多,而80岁以后达50%以上。高血压常见的症状有:头昏、头痛、耳鸣、手脚麻木、心慌气促、夜尿、多尿等,尽管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没有症状,而发现高血压是很容易的。成年人不同时间测三次血压,取其平均值,如收缩压(高压)达140mmhg或舒张压(低压)达90mmhg及以上,就可诊断为高血压。
三、合理诊疗:一旦确定为高血压,最好去医院查明病因,看有没有心、脑、肾及眼等方面的并发症,可能要做心电图、眼底、尿、血液及其他方面的检查。医生再根据病情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在药物方面为了达到平稳降压、防治并发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目的,要采取联合用药和个体化用药相结合的原则,患者最好不要自行购买降压药或根据他人的经验吃药。
四、避免误区:常见误区有:
1、担心血压降得过低。临床试验证明,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即135/85mmhg以下,既可减轻症状,也可减轻各种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有并发症时应将血压降得更低一些。
2、对非药物疗法重视不够。
3、血压降下来后不一定再用药。
4、治病心切,喜欢作用快的降压药。
5、不用药亦可降压。
6、新药、贵药就是好药。
7、过度担心药物的副作用。
8、忽视血压监测和记录。
五、长期坚持:高血压病是一个终身病,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根治的办法,口服降压药物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高血压患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终身规律地服用降压药,同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避免不利影响因素,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运动。
总之,患了高血压病并不可怕,只要做到以上几点,使血压长期稳定于正常范围,就可避免冠心病、脑中风、肾功能损害,眼底病变等常见并发症,从而保证健康长寿,达到高质量生活的目的。
冠心病防治知识
1.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也叫缺血性心脏病,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冠心病由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从而被称作是“人类的第一杀手”。
2.冠心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心肌酶学检查和心电图的变化特征来诊断。有条件可作运动试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
3.引起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年龄与性别(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症,久坐生活方式以及遗传、饮酒、环境因素等。
4.如何尽早发现冠心病
出现以下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
1)劳累、体力活动、精神紧张、寒冷及进食过饱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
2)反复出现脏脉搏不齐,心跳过速或过缓者;
3)阵发性胸闷憋气,心悸、呼吸困难;
4)用力排便、紧张或性生活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者。
5.冠心病病人应随身携带治疗药物
应随身携带一个备有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消心痛、硫氮卓酮、氨酰心安、安定和心痛定等药)的药盒,夜间睡觉时也应将药盒放在床边随手可取的地方,以备急需。
6.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可预防和治疗冠心病
冠心病病人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可防止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预防心肌梗死和再梗死。
7.冠心病病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坚持长期服药,不突然停药,定期就诊复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坚持适量体育锻炼,避免做剧烈运动,防止肥胖,戒烟限酒,不多饮浓茶及咖啡等;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避免剧烈的情绪波动;合理膳食,低盐低脂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饮食不宜过饱,提倡少食多餐;保持排便通畅,防止便秘。
糖尿病吃什么好
正常人在饮食以后,随着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多,从而使血糖下降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因此,不会发生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不能在饮食后随血糖升高而增加,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于是血糖就超过正常范围。此时,若再像正常人那样饮食,不进行饮食控制,甚至过度饮食,就会使血糖升得过高,并且会对本来就分泌不足的胰岛组织产生不利影响,使胰岛功能更加减退,胰岛素的分泌更加减少,从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对糖尿病人要合理地进行饮食控制。
1、打破“多吃降糖药可以多吃饭”的错误观念。
2、少吃多餐。既保证了热量和营养的供给,又可避免餐后血糖高峰。
3、碳水化合物食物(指粮食、蔬菜、奶、水果、豆制品、硬果类食物)要按规定吃,不能少吃也不能多吃,要均匀地吃。
4、吃甜点心和咸点心没有区别,均会引起血糖升高
内三科医院感染培训计划(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