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教学社会实践心得(十三篇)
大学生教学社会实践心得篇一
在与巡回指导老师李教授的交流中我对一个形象的比喻印象深刻,她说:“对于新授课,我们就像是栽活一棵小树,只要把这一个知识点栽活掌握了就可以;对于复习课,我们就像是育林需要种植一片树,这时就是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对于习题课便是对树木的修建与美化,对知识的迁移应用不华丽但很实在。”这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课堂的活与内涵,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而他们的发展和成长又离不开教师的一个引导与陪伴。教师的知识就像是那源源的活水,那教学的热情就像是灿烂的阳光,引导学生去自己获得养料,而这就是学科素养的养成与发展,只有懂得自己去学才能走得更快乐。
这里说到了教学热情,不得不说教师站在讲台上就是全班的一个焦点,你要成为一个自带光芒的人才能让学生在积极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并通过教师感受社会的善意。那么怎么才能保持教学中的热情呢,其实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
首先我认为一定要有正确的职业认知,有本职业的责任感,教师是在各类群体中最有可能影响她人特别是孩子的特殊群体,身正为师德高为范,要多涉及生活中的.新鲜事物与时俱进;二是、真正的去爱孩子,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教不会的孩子”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和礼物,对于活泼可爱的谁都喜欢,这时我们就不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到他们的缺点与不足上,发现更多的闪光点会让自己更开心与学生的关系更融洽。三是、保持新鲜感,在长时间的教学中会处理某个相似的问题很多次但对于学生来说那是他们的第一次,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想象自己是对方,从过去的体验中解脱出来。四是、把工作和生活区分开,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让自己充满热情和战斗力,我发现在平时跑步的自己在一整天的工作中相比没运动时都更有精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放松方式,要学会把工作与生活区分开,不让工作成为生活的负担才能更好的投入。最后,活到老学到老,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对教学模式和学生管理的不断创新才能保持一份对职业的新鲜感和热情。
越来越体会到教学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顶岗实习的我们也仍是一棵棵成长的树,实习生活就像是给我们施了一次养料,其中有很多人的帮助,自己也在这次的实践中收获了很多,要共同勉励继续成长。
大学生教学社会实践心得篇二
时光飞逝,半年的顶岗之路我已走过大半。这段日子里,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在武安六中这个大炼炉里磨练这自己的双翼,他们在逐渐的长大,逐渐的睿智,而我,在逐渐的成熟,在逐渐坚强。我依然记得初登讲台的那份紧张,依然记得初识九百多张陌生脸庞的那种无助,依然记得初来的各种忙碌使我每天亢奋。也正是因为这些让我懂得了爱,让我勇敢的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让我体会到了每次付出后的'快乐。我知道我做的只是苍茫大地中的一点点,但我只愿收藏让他们成为我一生中的财富。
几个月的顶岗实习生活让我的讲课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听其他老师上课,和老师交流,我自己总结了一些教学的经验。首先,备课充分。教师在上讲台之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这不单单指对知识的熟悉度,还有语言的组织,教授的方式,授课的顺序,重难点的划分... ....这就是说,一节课四十分钟,要花费你课上几倍的时间去准备,这样才能在上课之前做到心有成竹。
其次,声音。教师在上课时,主要的媒介就是一个老师的说话声音,授课时,声音不但要做到洪亮和穿透力,而且,语句要抑扬顿挫,语调不能过于平淡,这样才不至于是学生对这堂课有疲惫感。
然后,交流。上课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表演,上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所以,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再次,感情色彩。每个教师授课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这就是说,要想给人以最容易接受的感觉,就要求教师要带有一个良好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听某位老师的课,所以,教课过程中教师个人的感情也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良好的师生关系最大的前提就是老师要爱学生,只有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爱才能使这个老师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值青春期,他们活泼阳光,他们需要我们和他们成为朋友。在实习期间我全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两个多月的实习,使我真正体会到做一位老师的乐趣,我将怀揣着理想和希望继续前行!
大学生教学社会实践心得篇三
刚来时候的激情已经淡去,我也已经充分了解了自己现在所带的一班孩子们,一起度过了三周的语文课,要想教好学生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掌握学生的学情。
我们班的孩子是一群上课比较安静的孩子,上课不说话,不捣乱,但是在小组活动讨论、课堂探究中也是一言不发,默默无语。新时期学生观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我们的课堂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通过讨论、探究来收获知识,提高能力。然而35班的孩子们,在课堂讨论中一言不发,这使我在过去一周的教学中不得不“一言堂”、“满堂灌”,然而教师满堂主导倾受早已不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可想而知必然的结果就是我们班的学生上课走神,觉得课堂无聊,犯困,所以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过不断的总结和反思,以及通过与部分学生的交流,我进行了如下探索,收获了不错的效果。
首先,是我在课堂上提出的需要讨论、探究的问题过于有难度,不适合作为讨论的诱发点,如“小组合作交流,试着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全诗的各个情节,并说说哪部分是详写,哪部分是略写,以及这样写的好处。”这个问题抛出后,同学们默不吭声,如果换成是“一起探究:花木兰为什么‘同行十二年’”,没有被看出是女郎呢”的问题,就引发了同学们的探究兴趣,收获了很好的讨论效果;
其次,充分运用班级现有制度来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35班已经划分了学习小组,而且小组都有分数,我通过参与讨论交流,小组总结代表回答问题加分的措施,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参与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班级现有的小组分数制度,来帮助自己的课堂促进,提升课堂的学生参与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分数制度奖励可以快速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但这种奖励的持续时间并不长。
所以,最后我在上课的时候便学着用比较奇特的语言方式来奖励上课积极发言的同学,如“这位同学,你思考的很全面,回答的点很好“,老师要狠狠地奖励你,奖励你再回答一个问题!”全班发出哄堂大笑,但那位同学也露出自豪的神情,更加到位的回答了下一个问题。从事各种活动,都期望获得好的结果。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及时的、恰当的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学习成绩的好坏,解答问题的正误,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
关于“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还有很多方法,妙招,我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不断地摸索,提升。
大学生教学社会实践心得篇四
有人曾这样说过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的差异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大,一件事这个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只是做出的效果不一样。往往是一些细节的功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我深信这一点,教学也如此,在现代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方法上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顶岗实习的只几个月中,我明显感到自己在一节节课的积累下,有了明显的提高。再有一个多月,我的实习生活就要结束了。下面是我回味我的课堂教学中的几个精彩瞬间。
听起来有些不雅致,实际是把学生课下放飞出去的思绪,用最快、最简洁的方式集结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来,我常常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爱好,事先搜集一些名人名言,课前用几分钟的时间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放声齐读,以鼓舞“士气”。如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诲力,自胜者强。”、“在困境中,要学会欣赏自己,相信自己,肯定自己,鼓励自己。这样就会发现,你的生命将焕发新的生机。让生命的每一天,都做一个全新的自己,一个敢于挑战的自己,一个生命飞扬的自己。”等等。有时还播放一段节奏明快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中踏上获取知识的征途。讲“生态系统"这节内容时,我搜集了一幅有小桥流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之美的同时,深入领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可以说,这“请君入瓮”速度之快效果非常明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君入鳖后,“鳖”捉的多与少,主要取决于“君”的参与度。为了让学生捉鳖捉得更多,首先建立在师生之间的平等,以及平等基础之上的交流。于是我在每一个知识点上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读图、思考,然后要求学生讲,讲自己的理解、看法、感想。学生不讲我着急,我以为学生没去动脑思考,似乎是我的失职。学生讲我就给予肯定, 学生即便讲错了,我还是热情而委婉的给予鼓励。如果学生讲对了,我会给予高度评价,如果学生讲的带有一定的创造性,我会很高兴的与学生同乐,有时还让学生来个即兴表演,如学习“消化和吸收”这节课,课前准备些食物成分卡片,课上让几个学生分别扮演口腔、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然后根据各器官的主要功能,将淀粉、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物质消化的起始部位表演给大家看,把自己扮演的器官能吸收的(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酒精、水、无机盐、维生素等)从这些卡片中找出来,举在手中展示给大家,这样一做学生感到既亲切又有兴趣,进一步理解了各器官的功能。再如曲肘伸肘的活动,体现了骨骼肌的协调,让学生现场体验上肢自然下垂及手提重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学以致用,深入领悟。学生自觉的,轻松愉快的,充满兴趣地,创造性地去思考,去收获,“鳖”自然也就捉得多了。
总之,在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情境创设的重要性。教师只有精心创设情境,采取精炼的语言,简明的图表及绝妙的小故事,让课堂不仅有味,还要有“风味”,不仅让学生吃饱吃好,还要让学生消化好,探本溯源,才会使课
大学生教学社会实践心得(十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