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问志愿者活动方案(三篇)
慰问志愿者活动方案篇一
一、宗旨: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乐于助人,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心,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恪守“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承诺,坚定服务至上的信念。
二、口号:爱心互助,服务社会。
三、服务范围:开展经常性的活动宣传;加强对网吧的社会监督;调查了解社会贫困线下人群的基本情况,唤起社会对贫困人群的关注;开展经常性的深入敬老院、福利院、康复中心等服务基地,为孤残群众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等;组织人力参与扶贫、助困、助残、环保、社区建设、城市形象等公益活动。
四、社会效益:通过自身的言行,结合网络进行推广,呼吁更多有爱心的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其中,以此带动全社会继承发扬“雷锋”精神,传播文明与爱心,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
五、队员守则:
1、拥护本组织的章程;
2、有加入本组织的意愿;
3、社会责任心强,身体健康,品行优良,自愿为社会服务;
4、年满18周岁,未满18周岁需在监护人陪同下参加活动。
六、入队程序:填写入会申请表—经工作组审核讨论通过即为预备队员—参加现实公益活动一次后可获准为正式队员
七、活动管理:每次志愿活动采取“项目负责人制”的形式,在活动前由工作组确定负责人一名,由该负责人组建
项目小组,负责组织活动成员按照相关规定及流程进行操作,必须做到活动前计划完备、活动中开展正常、活动后统计完整。
八、统计与考评:对于队员的工作量统计采取“实际服务小时制” “积分制”。“实际服务小时制”按照实际服务小时计算。“积分制”的统计原则是:普通活动参加一次按小时累计积分,最低积分为3小时(因为还涉及志愿者们参加活动而用去的路途时间);组织者双倍积分;重要活动或特殊情况可加分。
九、队员权利:有权参加本组织的各项活动;有权参加本组织的业务培训,阅读有关书刊、文件、资料;有权对本组织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和监督;有推荐队员加入本组织的权利;入队自愿,退队自由。
十、队员义务:遵纪守法、遵守本组织章程;执行本组织的决议;维护本组织的合法权益;完成本组织交办的工作;向本组织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向有关人士或机构介绍本组织,推广及宣传。
十一、退队及除名:队员主动退队应书面通知工作组,并交回志愿者证;队员如果一年不参加本队活动的视为自动退队;队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工作组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网络志愿者服务队联系人:
电 话:
网络志愿者服务队
慰问志愿者活动方案篇二
为认真贯彻落实赵店子镇中心校会议精神,大力弘扬志愿服务,普及志愿理念,增强少年儿童的社会责任意识,兴起志愿活动热潮。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深入开展“文明礼貌绿色环保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方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组织动员广大少年儿童以志愿服务的方式积极参与和支持学校的各项活动,促进少年儿童自觉践行文明礼仪、维护公共秩序、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校园环境。扎实推进“文明礼貌、绿色环保”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提高少年儿童的文明素质,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奠定基础。
我校深入开展“文明礼貌,绿色环保”志愿服务活动,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广泛开展宣传和普及文明礼仪志愿服务活动。各中队要通过组织志愿宣讲队,深入各小分队,利用知识讲座、倡议书、主题演讲、座谈问答、实地调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文明礼貌,普及社会礼仪、生活礼仪、小学生礼仪常识,帮助少年儿童树立注重礼仪、热情友善、文明礼貌的良好风尚,提高文明素养。组织志愿者做好“文明礼貌”服务工作,发动各小分队设计各具特色的“文明礼貌”志愿服务项目,如:开展礼仪知识问答、向不良行为习惯告别、文明礼貌用语我知晓等,重点针对治理打架、骂人、争抢、拥挤等顽症陋习采取措施,引导少年儿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二、开展绿色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开展“6·5”世界环境日宣传周活动,向广大师生广泛宣传环保知识,
慰问志愿者活动方案(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