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八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83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篇一

教材第8页例4、例5,“练一练”和练习二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初步认识“倍”的过程,联系实际问题初步理解“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个几”和“倍”的联系。

2、在认识“倍”的教学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

圆片数个,例5花图、线段图等。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导入新课

1、根据老师的要求摆圆片。

(1)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摆4个,第二行摆几个圆片?

(2)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要摆2个3,第二行摆几个圆片?

(3)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摆的圆片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摆几个圆片?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老师演示:第一行圆片摆了3个,第二行摆跟它同样多的3个,这时第二行的个数就是第一行圆片的1倍。请你也来摆一摆: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1倍。

2、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要求学生边摆边想:1倍该怎么摆?

3、题目要求我们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请你想一想接下去该怎么摆?(学生动手操作后)谁来说一说第二行圆片摆了()个()。

4、完整地说一说:第一行圆片有3个,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摆了2个3。

5、如果老师要求你们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又该怎样摆呢?如果是6倍呢?1倍呢?(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摆圆片,并完整地复述:第一行圆片有3个,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倍,第二行摆了()个()。

6、巩固练习:

(1)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

第二行摆()个(),第二行一共有()个圆片。

(学生先独立摆一摆,再说一说。)

(2)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第二行摆()个(),第二行一共有()个圆片。

(学生独立操作,并能完整地说一说。)

(3)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倍。

第二行摆了()个()。

(4)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倍。

第二行摆了()个()。

三、教学例4、例5

1、教学例5

(1)直接出示例5。

(2)谁来说一说:菊花的朵数是月季花的()倍。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完整地说一说:月季花有2朵,菊花有3个2朵,菊花的朵数是月季花的3倍,菊花一共有6朵。

(3)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2、3题。

2、教学例4

(1)出示例4。

(2)花带子的长是灰带子的几倍,你是怎样想的?

(3)谈话:如果我们把灰带子的长看作1份,花带子的长就是这样的4份,(老师边讲边将花带子与灰带子进行比较)花带子的长是灰带子的4倍。

(4)在花带子的后面再添上一段,现在花带子的长有这样的几份,那么花带子的长是灰带子的几倍呢?再添上2段呢?

(5)在灰带子的后面加上一段。

我们把现在灰带子的长看作1份,那么花带子的长就有这样的几份?现在花带子的长是灰带子的几倍?你是怎样想的?

(6)我们把现在灰带子的长看作是1份,那么花带子的长就有这样的几份?花带子的长是灰带子的几倍?你又是怎样想的?

四、应用拓展

1、白皮球

花皮球

花皮球的个数是白皮球的()倍。

2、学生独立思考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谈话:老师要求花皮球的个数是白皮球的2倍,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拿去花皮球的2段,也可以给白皮球加上一段)

4、请你也来设计一道类似的题目,同桌一个人出题,另一人根据同桌的意思画一画,摆一摆,再说一说。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跟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篇二

教学目标: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景,经历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

2、体验小数大小比较的多种方法,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教学重难点:

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不同方法,并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具准备:

投影片(p4的情景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文具店里学到的数学知识,这节课,想不想到其它文具店里走一走?(生:想)(师出示下图)

师:图片中告诉我们什么?

生1:奇奇文具店中铅笔盒4.9元、橡皮2.63元、尺子2.5元。

生2:丁丁玩具店??

师:你能从中提出个数学问题吗?生3:哪个文具店中的铅笔盒便宜?

生4:要买书包应到哪个文具店去买???

师:同学们真棒,那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二、学习新知

1、师:同学们想一想,去哪个文具店中的买铅笔盒便宜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指名回答。师:谁能说一下。

生1:去奇奇文具店买,因为4.9元小于5.1元。师:你是怎样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的呢?

(3)汇报交流。

生1:因为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所以,4.9元く5.1元。

生2:因为5.1元比5元多,4.9元比5元少。生3:??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淘气有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

同学们说帮不帮?(帮)

师:小淘气想买一块橡皮,但不知到哪家文具店去买,同学们帮他选一家,好不好?(好)

(1)学生自己比较大小。

(2)小组讨论:你是怎样比较的?(3)指名回答,教师小结。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填一填。

1.25元○2.4元0.48元○1.3元0.05元○0.50元3.06元○3.60元6.00元○6.0元4.95元○4.94元小组自己练习。

2、到哪个商店去买?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生1:我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生2:我知道小数的大小比较有不同的方法???(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货比三家

4.9元○5.1元

①4.9元=4元9角②5.1元比5元多,5.1元=5元1角4.9元比5元少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篇三

导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4页例3、例4。

1本历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学习过程,会正确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

2碧寤岢朔ü浪阍谌粘i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价值,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用多种方法来估算生活中的乘法问题。

3迸嘌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共同进步的团队。

掌握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用多种方法来估算生活中的乘法问题。

一、新课导入

出示以下题目:78×20xx×5620×4090×81

43×5070×4050×6090×50

教师:你能将这些算式分一分吗?你准备怎样分?

学生:我想把这些算式按“只有一个因数是整十数”和“两个因数都是整十数”来分。

教师:同意他的标准吗?请大家按照这个标准把这些算式分一分。

学生将算式分类后汇报,教师板书:

第1类第2类

78×20xx×40

30×5670×40

90×8150×60

43×5090×50

教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第1类算式。完成后选一道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学生口算后交流(略)

教师:(指着第2类算式)这种两个因数都是整十数的算式我们叫它整

十数乘整十数。这节课我们就先来探讨这种乘法的口算方法。(板书课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八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篇一教材第8页例4、例5,“练一练”和练习二第1、2题。教学目标:1、经历初步认识“倍”的过程,联系实际问题初步...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