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物业小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小区突发停水应急预案(十一篇)
物业小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小区突发停水应急预案篇一
根据娄底市域范围内地表水系主要河流水文特征、国家和省水质考核断面设置等情况,将市域内主要河流资水、涟水、孙水、侧水、球溪、升平河、温江河、四安埠河和双江水库共9条河流(水库)列入本应急预案的对象。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湖南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枯水期地表水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湘环函〔20xx〕169号)明确:根据我省降雨和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枯水期时间段为每年10月15日至次年2月15日或辖区内主要江河湖库控制断面流量低于最小流量管理控制标准时。
本预案与《娄底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各县市制定的相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相衔接,增强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科学调度水资源,加强枯水期巡查,强化枯水期各类水污染排放源日常监测与管理,切实预防水环境质量恶化,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防止水污染事件发生。
(二)属地管理,区域统筹。建立全市统一的枯水期应急指挥系统,按照流域管控分区,各级政府统筹实施区域预警和响应。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娄底经开区管委会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三)科学预警,迅速响应。加强水环境质量、气象条件和主要水系流量日常监测,实行定期会商,及时准确把握水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做到提前预警和应急响应。
(四)明确职责,强化落实。各责任单位按照分工落实职责,确保监测、预警、响应等工作环环相扣、有序落实。
(五)联防联控,公众参与。及时响应全省和上游流域城市联动指令,结合水污染实际情况,加强流域上下游协调联动。加强信息公开,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共同改善水环境质量。
成立娄底市枯水期水生态环境管理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市应急指挥部),作为娄底市枯水期水生态环境管理应急指挥和协调机构,统一协调地表水体枯水期水生态环境管理应急工作。
(一)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
1. 应急指挥部
市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由市政府副市长向乾勇担任,副总指挥由市政府副秘书长谭任来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吕余庚担任。成员单位包括: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委宣传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文局、市气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枯水期地表水生态环境管理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和保障工作。上述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和部门应根据应急指挥部指令,按照本部门、本单位职责和应急处置工作需要,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相关工作。
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娄底市生态环境局,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吕余庚兼任办公室主任,市生态环境局和市水利局分管副局长任办公室副主任。
市生态环境局:
(1)承担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2)负责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估,会同水利、水文、气象部门及专家组加强国、省考核断面水流量与水环境质量预警会商和预报,向市应急指挥部提出预警建议;
(3)负责落实枯水期主要河流加密监测工作;
(4)负责污染源排查工作,强化应急响应期间重点行业、企业等执法检查;
(5)负责协调、配合枯水期地表水生态环境管理专家组的日常工作;
(6)负责组织应急响应期间的水质监测工作;
(7)及时总结评估本单位应急响应期间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并报告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市水利局:
(1)按职责职能做好枯水期水生态流量调控;
(2)负责水生态流量变化趋势、监测断面水流量预报;
(3)负责管理取水单位取用水总量和水量调度;
(4)负责对河道采砂、河道治理、清淤疏浚工程管理,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
(5)根据应急指挥部指令对存在环境风险的监测断面和饮用水源保护区上游一定区域内的施工行为予以禁止;
(6)及时总结评估本单位应急响应期间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并报告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1)负责应急响应期间自来水厂执行停止取水、启动深度处理设施等应急工作的组织、调度;
(2)负责监督各自来水厂应急物资的保障和调配工作;
(3)确保自来水厂出厂水水质达标;
(4)及时总结评估本单位应急响应期间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并报告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1)督促相关企业加强用水、节水管理,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2)根据省工信厅统一安排和要求,制定高耗水、高污染行业枯水期错峰生产方案,督促相关企业落实错峰生产要求;
(3)及时总结评估本单位应急响应期间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并报告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市财政局:负责保障流域枯水期地表水生态环境污染应对工作所需资金。
市交通运输局:
(1)负责制定落实流域枯水期主要河流危险品、化学品的装卸、过驳和船舶运输等水污染管控措施;
(2)及时总结评估本单位应急响应期间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并报告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市农业农村局:
(1)负责指导流域范围内水产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的尾水达标排放;
(2)负责处置因农业面源导致的突发环境事件;
(3)及时总结评估本单位应急响应期间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并报告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市应急管理局:
(1)协助处置因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导致的突发环境事件;
(2)负责市级应急物资的调配工作;
(3)及时总结评估本单位应急响应期间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并报告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市水文局:
(1)负责主要河流水流量监测、预报工作;
(2)负责水流量变化趋势分析,配合市水利局开展水流量预警等会商,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
(3)及时总结评估本单位应急响应期间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并报告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市气象局:
(1)负责娄底市流域降水量的监测、预报工作,配合生态环境、水文部门开展水流量变化趋势分析会商,及时发布监测预报预警信息;
(2)及时总结评估本单位应急响应期间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并报告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负责枯水期涉水矿山的强化监管;
(2)及时总结评估本单位应急响应期间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并报告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市委宣传部:
(1)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经市应急指挥部批准向社会发布预警、应急响应及终止等相关信息,并回应相关舆情;
(2)及时总结评估本单位应急响应期间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并报告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娄底经开区管委会:
(1)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本辖区水生态环境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物资储备;
(2)在市应急指挥部的指导下,负责本辖区内应急事件的处置工作;
(3)及时总结评估本辖区应急响应期间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并报告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2. 现场应急工作组
应急响应启动后,市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处置需要成立现场处置组、应急专家组、应急保障组、应急监测组等。
各工作组组成单位、职责分工见附件1。
(一)监测监控
各地各部门应密切关注辖区内枯水期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
1. 市气象局应加强对枯水期气候、降雨等气象状况的预警预报,并将有关信息函告各相关部门。
2. 市生态环境局应制定枯水期加密监测工作方案,完善水质预警机制。
(1)对重点污染源、考核断面、重要入河(湖)排污(渍)口、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有水质自动监测站点的,要运用实时数据加强预警预报;对水质不稳定、尚未建设自动监测站的重要考核断面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不少于每半月一次的加密监测。
(2)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厂、园区污水处理厂、大型企事业单位等重点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对排放量大、排放情况不稳定的重点污染源,适当加大监测频次。
(3)对环境敏感区域的畜禽、水产养殖排放尾水,各县市区要组织开展抽样监测。
(4)加强枯水期污染源以及断面水质变化趋势分析,及时向同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推送预警和水质超标信息。
3. 市水利局应加强水文监测和分析,根据各流域降雨、水位、水量等因素及时函告相关单位。
(二)预警分级
枯水期地表水生态环境预警分为3个级别,由低到高依次为:ⅲ级(黄色)预警、ii级(橙色)预警和i级(红色)预警。
1. ⅲ级(黄色)预警
河道流量小于居民需水量与生态流量之和的2倍;或任何一项水质指标出现一次临近于相对应功能区标准值(占标率在80%及以上),且应急专家组研判认为需要时,发布黄色预警信息,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2. ii级(橙色)预警
河道流量小于居民需水量与生态流量之和的1.5倍;或连续2天地表水部分水质指标临近于相对应功能区标准值(占标率在90%及以上),且应急专家组研判认为需要时,发布橙色预警信息,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3. i级(红色)预警
河道流量小于居民需水量与生态流量之和的1倍;或断面水质出现持续恶化并持续超出相对应功能区标准限值,且应急专家组研判认为需要时,发布红色预警信息,启动ⅰ级应急响应。
(一)预警会商
由市应急指挥部组织全体成员单位不定期召开,分析研判枯水期主要河流水量、水质变化趋势,研究做出应急响应启动决定。
(二)预警发布
1. 发布流程
市应急指挥部做出应急响应启动决定时,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通知相关部门和单位。
红色预警由市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签发,橙色、黄色预警由市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签发。
2. 发布内容
主要包括事件类别、预警级别、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当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3. 发布渠道
(1)通过已建立的应急工作网络,以文件传真等方式发布预警信息;
(2)通过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微博、移动客户端等发布预警信息;
(3)提供应急预警的新闻稿,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媒体发布预警信息。
4. 级别调整
预警信息发布后,可根据事态发展、采取措施的效果和专家预警建议,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再次发布。
(三)预警解除
突发环境事件经应急处置得到有效控制、水质稳定达标后,可以解除预警。
(一)ⅲ级响应措施
1. 对国控、省控监测断面的监测频次提高到每半个月一次。
2. 重点排水单位加强管理外排废水的监测。
3. 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市水利局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
4. 加大对涉及流域内主要污染物的排污单位的监管力度,重点对废水排放
2023年物业小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小区突发停水应急预案(十一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