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数与因数的教案 倍数和因数的教案(六篇)
倍数与因数的教案 倍数和因数的教案篇一
1、 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思考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因数和倍数等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一、认识因数与倍数,预习反馈
1、反馈主题图,根据主题图的不同情况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反馈:
1×12=122×6=123×4=1212×1=126×2=124×3=1212÷1=1212÷2=612÷3=412÷12=112÷6=212÷4=3
2、观察并回答。
(1)这三组乘法、除法算式中,都有什么共同点?
(2)像这样的乘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之间还有另一种说法,你想知道吗?
(3)这样的三个数,我们也可以怎样说?(2和6是12的因数),请大家也像这样把其余的两组数也说一说。
请看教材12页,2和6与12的关系还可以怎么说?
(4)也就是说2和6与12的关系是因数和倍数的关系,这几组数中,谁和谁还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5)提问:能不能说12是12的因数呢?
(6)小结:上面这三组算式中,我们知道:1、2、3、4、6、12都是12的因数。
3.讨论:23÷4=5……3,提问:23是4的倍数吗?为什么?
谁能举一个算式例子,并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4.讨论:0×3 0×10 0÷3 0÷10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5.注意:(1)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整数,但不包括0。(2) 这节课我们研究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中所说的因数不是以前乘法算式名称的“因数”,两者不能搞混淆。
二、巩固新知
1.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得因数,谁是谁得倍数?
16和2 4和24 72和8 20和5
2.下面得说法对吗?说出理由。
(1)48是6的倍数
(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
(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
3.在36、4、9、12、3、0这些数中,谁和谁有因数和倍数关系。
4、完成p15第2题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讲评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三、思维训练
1、判断
(1)12的因数有:1、2、3、4、6、12。
(2)整数32的因数共有4个。
(3)自然数a的最大因数是a,最小因数是1。
(4)一个数的因数都小于这个数。
2.游戏。记住自己的学号,听老师说要求,符合要求的同学请举手。
(1)( )是4的倍数 (2)( )是60的因数
(3)( )是5的倍数 (4)( )是36的因数
四、课后小结:
五、 布置作业
倍数与因数的教案 倍数和因数的教案篇二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0-72页。
1、使学生结合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3、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及倍数和因数的相互依存关系。
学生:每人准备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教师:课件
一、认识倍数和因数
1、提出活动要求:每一桌的同学合作,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想想有几种不同的摆法,并用乘法算式把不同的摆法表示出来。看看哪桌的同学最快完成。
2分组操作活动,师巡视指导。
3、指名汇报,出示课件,全班交流。汇报时是引导学生根据“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这两个问题说出三种不同的乘法算式。师提示:每排摆5个,能摆几排,明确只有这三种摆法。
4、教学“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1)结合4×3=12,说明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并板书。
(2)齐读这三句话,板书课题:倍数和因数
(3)指名看式子说。
(4)请学生根据6×2=12和12×1=12两道算式,照样子说
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追问:如果说12是倍数,3是因数,可以吗?为什么?
明确:倍数和因数都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教师指出阅读底注明确: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不是0的自然数,0要考虑吗?那从什么数开始。如1、2、3、4、5、6、7、8、9……在小数和分数等其他数中就也没有倍数和因数的说法了。(可根据具体的算式说明,如0×3=0,1.5×2=3。)
(5)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每位同学都各选一个乘法算式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三、探索找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1、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1)提出问题:什么样的数会是3的倍数呢?明确:3的倍数是3与一个数相乘的积。你能找到多少个3的倍数?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交流。
(2)启发: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有条理的说出3的倍数?根据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明确: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用1、2、3、4……与3相乘,每次乘得的积都是3的倍数。同时板书:
3×1=(3)3×2=(6)……
追问:能把3的倍数全部说完吗?应该怎样表示3的倍数有哪些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3的倍数有3、6、9、12、15……
(3)完成后面的试一试。提醒学生注意有序的思考,并规范的表示出结果。
(4)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提问:观察上面的几个例子,你发现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的交流归纳:一个数的倍数中,最小的是它的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提问:现在你能很快说出6的最小倍数是多少吗?10呢?
2、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提出问题:什么样的数是36的因数?
学生举例说明。明确:如果有两个数相乘的积是36,那么这两个数都是36的因数。
板书()×()=36
(2)提问:你能找出36的所有因数吗?启发: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怎样才能有条理地找出36的所有因数?
学生试着在练习本上列式找出。
(3)学生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
(4)进一步启发:我们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根据除法算式,也可以找一个数的因数。根据36÷1=36可以找到1和36……
请同学们看书71页,完成书上的填空。
(5)完成“试一试”。提醒学生有序的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学生汇报,说说你是怎样找的。
(6)观察发现
提问:观察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小结: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因数中,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提问:现在你能很快说出18的最小因数和最大因数是多少吗?25呢?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
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表中每栏的应付元数各是怎样算出来的?他们都是4的什么数?你还能说出4的哪些倍数?能把4的倍数全部说完吗?
2、“想想做做”第3题。
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表中每栏的每排人数是各怎样算出来的?排数和每排人数都是24的什么数?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倍数与因数的教案 倍数和因数的教案篇三
(一)动手操作,感受并认识因数与倍数。
1、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课前准备了几个小正方形,如果用这些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可以怎么拼?(让学生独立拼摆)
2、全班交流,请学生上黑板拼一拼,拼法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
指出:有三种拼法,列出三个不同的乘法算式,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就藏在着三个算式中。
3、教师选择一个算式指出4×3=12,4是12的因数,12是4的倍数,看这个算式还可以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
4、揭示课题:倍数和因数。
5、看其他两个算式,你还能说什么吗?你觉得哪个算式给你的感觉有些特别?
6、自己写一个乘法算式,让你的同桌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选一些特殊的例子:如0×8=0的形式16÷2=8。辨析:能不能说16是倍数,2是因数。
7、完成想想做做(1)。
8、完成想想做做(2)。(交流:应付元数与4元有什么关系?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从这个省略好你知道了什么?)
9、想想做做(3)。(从中发现了什么?24有那些因数?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
(二)找倍数和因数。
1、找一个数的倍数(让学生自己在纸上写,然后交流:你是怎么找的?)
提问:
(1)3的最小的倍数是几?最大的呢?
(2)3的倍数有无数个,那么该怎么表示?
2、完成试一试。
反思: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比较方便?一个数的倍数最小是几?找得到最大的倍数吗?
3、找一个数的因数。
先让学生独立找36的因数,再进行交流。
提问:36最小的因数是几?最大的呢?怎样找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对好的方法及时的给以肯定。
完成试一试
4、提问:15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的因数是几?16呢?你有什么发现?
5、巩固练习:
(1)4的倍数有:
(2)25以内4的倍数有:
(3)30的因数有:
(4)15的因数有:
(三)课堂小结:略。
(四)作业布置:
1、6的倍数有:
2、7的倍数有:
3、100以内9的倍数有:
4、24的因数有:
5、11的因数有:
本节课重点围绕“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能按要求找出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进行教学。在写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时,要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相互交流时,得出最优的方法,在探索倍数和因数的规律时,既不能让学生毫无目的的去探究,也不能把这个结论直接告诉学生。
先出示一些具体的数,从这些具体的数的基础上进行探究,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探究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时,先在前面孕伏着除法中也有倍数和因数,为探究一个数的因数埋下了伏笔。这个方法要比倍数的方法难一些,教师要有耐心,把学生的方法全部板书在黑板上,然后通过比较,发现商也是这个数因数,又发现一个数的因数,是成队出现的,所以怎样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就要有序思考,与前面学过的找规律的方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倍数与因数的教案 倍数和因数的教案篇四
1 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倍数与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倍数和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以及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倍数与因数个数的特征。
2 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即倍数和因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与抽象概括的能力,体会数学学习的奇妙,对数学产生好奇心。
教学重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从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出发,寻找一个
倍数与因数的教案 倍数和因数的教案(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