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离子反应教案新教材(8篇)
离子反应教案新教材篇一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2)让学生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并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本质。
(3)通过设计探究性实验得到离子反应的实质和离子反应条件,并能分析离子共存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和设想验证得到离子反应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从实验现象出发探寻反应本质。
(2)通过分析离子共存问题,让学生形成从现象到本质再到运用的思维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讨论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奠定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 二。 教学重点、难点
电解质的概念、离子反应及其条件、离子的共存问题。 三。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实验 四。 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我们在学习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时,简单介绍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生成了离子的知识。那么,请问:是不是所有的酸碱盐都能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呢?哪些物质能发生电离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学习新知识——离子反应。要学习离子反应的知识,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电解质的问题。
〔讨论〕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概念:电解质:凡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凡是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分析:1.强调关键字。2.强调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讨论1: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那些是非电解质?
稀硫酸、氯化氢气体、氯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碳酸钙、铜、石墨、氧化镁固体、甲烷、蔗糖、酒精、葡萄糖。 小结:化合物:1、电解质:(常见的电解质)酸、碱、盐和许多金属氧化物。
2、非电解质:(常见的非电解质)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如蔗糖、酒精等。
讨论2:二氧化碳、氨气是否电解质? 强调电解质必须自身电离而导电。
讨论3:baso4、caco3、agcl等难溶于水的盐是否属电解质?
注:判断物质是否属于电解质: 一看:是不是化合物; 二看:是不是导电;(熔化或水溶液中) 三看:是不是自身电离。
〔讨论〕酸、碱、盐的水溶液导电的原因。(学生阅读教材p30页)
酸、碱、盐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物质溶于水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问题〕相同条件下,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导电能力都相同吗?(引出强弱电解质) (二)强、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小结] 电解质的分类:
1、 强电质 (全部电离)强酸:如hcl、h2so4、hno3强碱:如naoh、koh、ba(oh)2 大多数盐:如nacl、agno3 2. 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弱酸:如h2s、h2co3、ch3cooh 弱碱:nh3·h2o、cu(oh)2 其它:h2o
〔讨论〕 baso4、caco3、agcl等难溶于水的盐是否属电解质?
思考:金属和溶液导电原因的区别? 金属导电自由移动电子
溶液导电?自由移动离子
思考: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导电能力是否相同呢? 影响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主要因素 :(见点金训练p30 二 3)
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多少。 练习 :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浓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稀溶液的强。
(2)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强。
(3)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的多。 练习: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李季全)
知识回顾:
(四)电离的表示——电离方程式(见点金训练p30 二1、2)用化学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表示电解质电离的方程式叫电离方程式,简称电离式。 注意事项:书写电离方程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式子左边书写化学式,表示电解质还未电离时的状态;右边书写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强电解质用“=”表示,弱电解质用“?”表示。
(2)电离出的离子要标明所带的电荷数以及电性,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应等于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
(3)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且遵循质量守恒。如:al2(so4)3
(4)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多元弱碱一步电离。如:h2co3 feoh) 3
碱的电离: 酸的电离: 盐的电离:
naoh=na oh-hcl=h cl- na2co3 =2na co32- koh=k oh-hno3= h no3- nahco3=na hco3- ba(oh)2=ba2 2oh- h2so4=2 h so42- k2so4 =2k so42-
khso4 = k h so42
思考 · 交流:请参考酸的定义,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问题〕 请书写ch3cooh,nh3·h2o的电离方程式。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nh4 )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二、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离子之间进行的反应) (30页教材实验2-2)及分析 定义: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2. 离子方程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见点金训练p32一:1、2、3) (1)写 出化学方程式(基础):
例:2agno3 cucl2= 2agcl↓ cu(no3)2
(2)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 写成离子形式(关键),难溶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
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2 -2 - 2ag 2no3 cu 2cl =2agcl↓ cu 2no3
(3)删 去方程式两边形式相同的离子(途径)
2ag -2 2cl- == 2agcl↓2 3-
(4)整理方程式并检查 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
相等(保证)
- 2ag 2cl =2agcl↓
ag cl = agcl↓
步骤口诀:一写、二拆、三删、四查拆写的规则: (1)可写成离子的物质: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 a. 强酸:h2so4、hcl、hno3 b. 强碱:naoh、koh、ba(oh)2
[说明:ca(oh)2微溶于水,溶液中一般写离子,悬浊液则写化学式] c. 可溶性盐(注意记忆课本后的溶解性表) (2)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
-
a. 难溶物质:baso4、cu(oh)2、caco3、agcl等 b. 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氨水、难溶碱)、水等 c. 气体:co2、h2、so2等 d. 单质:h2、na、fe 、o2等 e. 氧化物:na2o、fe2o3等
4、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生成难溶物质,如cu(oh) 2、baso4、agcl等。 cuso4+bacl2=baso4↓+cucl2
(2)生成气态物质,如:co2、so2等。 caco3 2hcl=cacl2 h2o co2↑
(3)生成难电离物质,如弱酸、弱碱、水等。 naoh+hcl=nacl+h2o
离子反应总是向着使溶液中某自由离子数目减少的方向进行。 5.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见点金训练p32 二:1、2)
[练习]1. 请指出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加以改正。
(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2-+
co3+2h=h2o+co2↑ 对 (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2-+
co3+2h=h2o+co2↑ 错
+2+
正确写法: caco3+2h=ca+h2o+co2↑ 2.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澄清石灰水中滴入硝酸:h oh= h2o
2
(2)氢氧化铜溶于盐酸:cu(oh)2 2h =cu 2h2o
- 2-(3)so2气体溶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so2 2oh= so3 h2o
(4)向氨水中加入稀盐酸:nh3·h2o h=nh4 h2o
-
(5)碳酸氢钙溶液与盐酸反hco3 h=h2o co2↑
3、 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对不正确的指明原因。
2-2-a. 硫酸铜溶液与硫化钾溶液反应:cuso4 s = cus↓ so4b. 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
-液反应:ag cl = agcl↓
2
c. 碳酸钡放入稀盐酸中:baco3 2h = ba h2o co2↑
3
d. 铁片放入稀盐酸中:2fe 6h = 2fe 3h2↑
-e、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 oh = h2o4. 操作顺序或反应物相对量不同时离子
方程式不同。
例:(1)少量烧碱滴入ca(hco3)2溶液 2 --ca hco3 oh=caco3↓ h2o
(2)足量烧碱滴入ca(hco3)2溶液 2 --2-ca 2hco3 2oh=caco3↓ co3 2h2o
《离子反应》第三课时(李季全)
思考: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 1、⑴nahco3少量时:
2 --
最新离子反应教案新教材(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