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良好家风作文演讲稿(11篇)
建设良好家风作文演讲稿篇一
父亲一直是这样,历来把交党费看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父亲是一名老党员,1946年在苏北淮安老家参加工作,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有60多年的党龄。他始终对党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把交党费当做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他时常对我说,在过去战争年代,入党是每一个革命者神圣的追求,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光荣。他那时参加工作每月津贴才二角钱的长江币,一发下来就全部交了党费。在朝鲜战场上,他每月的津贴一半交党费,一半留作购买牙膏、毛巾等日常用品。
按时交纳党费,是父亲几十年养成的一种习惯。1981年他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但单位党组织规定几时交党费,他就几时去,从不拖延。他的腿在战争年代受过伤,行走不方便,但他每次都要坚持亲自去交。有几次党小组长不在,他就等在那里,有时反复去几趟才遇到。党小组长感动地说:“你老人家走路不方便,迟点交不要紧,不用这样来回跑!”父亲笑笑说:“没关系,离休了在家也没事,党费没交心里不踏实。”
他的党费证都是用手帕包好,放在衣兜里。每次去交党费都把钱点好,把整钱换成零钱,怕别人找钱麻烦。每次加工资他都把要增加的党费自己算好加上,他说党费规定了就要交足,该交多少就交多少。有一次他生病在家,打电话叫我去帮他交党费。
父亲把交纳党费当做一种神圣的义务,用一生的行动书写了对党的忠诚。我家5口人,4个党员,一直以来都以父亲为榜样,激励我们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把爱党敬党为党的家风延续下去。
建设良好家风作文演讲稿篇二
我的父母很平凡,父亲是个工人,母亲曾务农。他们没有渊博的学识、没有显赫的地位和殷实的财富,但是他们有一颗热情、真诚、善良如金子般的心。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告诉我们:做人无愧于良心,要懂得感恩;做好事不一定是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从一点一滴的小善做起;孝顺父母天降福;不能贪财……给予子女一生享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母亲结婚两个月后,奶奶从老家来看儿媳。父亲外出工作不在,囊中羞涩的母亲偷偷从姥姥那儿借了几元钱,把奶奶领到饭馆,给奶奶要了一份饺子,她声称自己吃过了,让奶奶吃。姐姐和我的心里从小就烙下了孝爱双亲的印记,成家后对待公婆如同自己父母的父母,我的婆婆身患绝症入院后一直都是我和爱人侍奉左右。
儿时我和姐姐在大院门外的沙堆边捡到两盒香烟。结果还没到院里,就听到东厢房二顺妈站在院里大骂:“修房子买的好烟让孩子拿去玩丢了,也不是哪个挨千刀的拾了去不还,今儿不拿出来没完……”母亲拉过我们问明情况,赶快让我们把那两盒烟还给了二顺妈。母亲意味深长对我们说:“记住人一辈子都不能贪财,拾到东西要在原地等着失主来取回,否则你一生也背负着见利忘义的骂名,甚至招来祸患。”如今姐姐已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她通过耐心的教育使一些说谎、顶撞父母、厌学等不良习惯的孩子“改过”。家长带来财物感谢,都被姐姐婉拒,她说:“我只是做了老师应该做的事情。”姐姐和我无论何时何地都坚守本分做人,追求踏实快乐的生活。
大院里“吹管子”家来了逃荒的大姐,他老婆硬是不肯给大姐一口饭吃,她在院里不停地哭泣。母亲做好饭后,先盛好饭菜给她送去,好几天都如此。后来,她走后我和姐姐把那个碗放到院里,不愿碰它。母亲知道后狠狠批评了我们:“谁都有走窄的时候,可我们的心不能窄了!”让我们知道了行善不能选择挑剔,要做到尽心尽力、表里如一。
母亲有一个好友丈夫早逝,她要养活老母和幼小的孩子,生活十分艰苦。母亲经常帮助他们。父亲知道后对母亲说:“帮人是好事。以后逢年过节,咱家吃肉馅包饺子,你先给她们送过去一半肉馅。”善是可以传递的,4岁那年,我看到看井水的老婆婆总吃棒子面,就央求父亲把仅有的一点淘换来的唐山大米送给她,父亲欣然同意,逢人便表扬我:“我家二闺女,心善又懂事。”
一次,父亲上班途中偶遇邻村一个高中生突发“急性阑尾炎”,父亲赶快拦下拖拉机送他到厂医院立刻手术,保住了那孩子一条命。父母总是善以待人,教导告诉我们做好事不应求回报,默默地行善事才是真善。姐姐20多年来默默帮助了很多学生。非典那年,她班上一学生家长工作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姐姐知道后,就把学生接到家中,照顾他上学吃饭20多天。姐姐说:“老师的工作是一份良心饭,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我就要对他们负责。”
爱的天空博大而宽广,慈祥而温馨,她福泽下代更恩施天下。家庭是最好的学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家风,成就好的民风。
建设良好家风作文演讲稿篇三
爹的节省,在这儿是出了名的。大家谈到爹,总会说:“你爹啊,准备活到两百岁。”这让我听了,感觉很不好意思。因此,回家后我就告诉爹:“别那么节省了,别人都笑话呢。”
爹不满地说:“笑话能笑话死人啊?”我劝他说,现在不是过去了,有吃有喝的,别再苦了自己。可是,爹听了一言不发,转身走了。过后,仍然像以前一样,一块钱都要算着花;一粒米落在地上,也要捡起来,送进自己的嘴里。一次,在饭桌上,小侄儿剩下了一点饭不吃了,让我吃我坚决不吃。我说:“倒了算了。”爹听了瞪我一眼,把剩饭倒进自己碗里,吃完问我:“我让毒死了没有?”我笑着答不上话来。
在大学,我谈了个女朋友。女朋友假期里要来我家玩,我答应了,猛地想起爹的节省,心里有点慌了。女朋友是大城市人,在家里是独生女,如果去了我家,看见爹那样节省,会笑话我的。我忙打电话告诉娘,一定要告诉爹,千万要注意这点,别让女朋友笑话。不一会儿,娘在电话里告诉我,自己劝了,谁知爹说:“节省怎么啦?节省犯法啊?”娘气坏了,在电话里说:“这家伙我可管不了了。”
后来,在我的劝说下,爹答应了我的要求。我听了,松了一口气。可是,上午吃饭就发生了一件事,让我们下不来台。女朋友吃饭,老爱剩饭。她吃了一半,朝我望望,说吃不完了。我吩咐:“倒进水池中。”爹一听忙伸过自己的碗,让把剩饭倒进他的碗中。女朋友不好意思地望望我,满眼求助。
我忙一笑说:“爹,那咋行?”
娘给爹眨眨眼,提醒地喊道:“他爹!”
爹想起自己的承诺,点点头不说话了。
娘也不说话,显然有些不满。
爹长叹一声,小学生一样检讨说:“我说改的,可一见粮食怎么就忘记了承诺?”过了一会儿,见我们不说话,他又自言自语道,“我啊,有一次险些去讨饭了,只差一步。”
这事我可没听过,顿时瞪大了眼。
女朋友也亮了眼,看来也很感兴趣。
娘也望着爹,看来,爹也没告诉过她。
爹兄妹六个,加上父母,当时是八口人。爹说,那时自己六七岁时,家里实在没粮了,爷爷出去借粮,我的奶奶就带着六个孩子在家等着。爷爷出门,一天一夜没回来。到了晚上,等不回来爷爷,奶奶就在柜中扫啊扫啊,扫了半碗米,带一些米糠。奶奶将这些米下了锅,倒一锅水煮着。兄妹几个馋得围着灶台转。小姑,当时只有两岁,用手蘸了锅边的米汤,放在嘴里吮咂着。奶奶劝:“等等,你爹回来了一块儿吃。”
那一晚,爷爷一直没有回来。爷爷说,他没弄到粮食,晚上回来后趴在后檐窗子上,看见爹的小妹用手指沾着米汤一下一下地咂,爷爷就哭了,他一颗米没沾牙,又向更远的地方走去。第二天上午,他弄了50斤玉米,冰天雪地里跑了回来。他回来时,奶奶带着一群儿女,准备向外走,准备去讨饭。
我听了,默默地不说话。
女朋友听了,也沉默着不说话。
娘红了眼圈说:“过去了,还说这些干嘛啊?”
爹长叹一声说:“一日无粮,心中发慌啊。”爹说,那次的事从此一直刻在他的心上,几十年了,可以贱看任何东西,可他从不敢贱看粮食。爹在粮食面前,小心翼翼了半辈子。
听了爹的话,我和女朋友心中沉甸甸的。爹用自己的故事,给我们上了一堂家风课。
建设良好家风作文演讲稿篇四
一篇《背影》,叫我从少年悟到白鬓。一个身影,叫我从儿时记到如今。
朱自清笔下的那种父子牵挂,父子眷念,并非每个人都能写得出来,却是每个人都具有的真切亲情。
父亲曾是村里的支书,是一个兜里装着钢笔和笔记本儿的人。这是他与其他村民的唯一区别。母亲说,挖村南边的四干河时,老支书被涵洞塌方给砸死了,村里穷得连打口像样的棺材都难,叫谁当谁都不当,父亲就在大家的推举下当了支书。那笔和本儿是乡里开会发的,他看得比啥都重。有一年冬天从冯傅小乡开完会回家,走到离家三里多地的大公河时,天黑透了,父亲在漆黑中掉进了河心的冰窟窿里,到被人发现、救起、抬到家里时,冻得浑身当当响,差点冻死。但他缓过来以后对那个被冰水泡烂了的本子和挣扎中弄折了的钢笔惋惜不已。
父亲自幼受苦,小时候跟爷爷到山
建设良好家风作文演讲稿(11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