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高一化学物质的量教案设计(7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91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教案设计篇一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及误差分析

1、溶质: 以质量表示 以物质的量表示

溶液: 以质量表示 以体积表示

1 摩/升

同: 都表示溶质和溶液的相对比值

提问: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讲解:以配制0.05mol/l的溶液250ml为例,讲解有关仪器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1、仪器:容量瓶、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过程:

(1) 准备工作:检漏

(2)操作步骤: 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

(3)结束工作:存放,整理清洗

依据公式 c=n/v 造成浓度误差的原因可由n或v引起。造成n的误差可由⑴称量⑵转移洗涤造成v的误差可由⑴俯视或仰视造成,⑵未冷却等

例如:

称量时,砝码有油污或生锈

称量时,药品与砝码颠倒

量取液体时,量筒内壁上有水

称 naoh固体时,把 naoh放在纸上

量取浓盐酸、动作太慢

溶解或稀释溶质的小烧杯未用蒸馏水洗涤

容量瓶未干燥

搅拌或移液时,有溶液飞溅出来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

国外教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请评价。

例题:

1、溶液配制:

欲配制 1000 ml 浓度为 012 mol·l—1 的 naoh 溶液,需要的仪器是 ( )

请选择配制过程所必须的操作,按操作先后顺序编号,为( )

1)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使混合均匀。

2)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相切。

3)在托盘天平上先称取洁净干燥烧杯的质量后称取( )g naoh

4)将容量瓶瓶塞盖紧,反复摇匀。

5)向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并使其恢复室温。

6)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ml 容量瓶。

2、要配制浓度约为2mol·l—1 naoh溶液100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填代号)。

a 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 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 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100ml

c 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 用100ml量筒量取 40ml 5mol·l—1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ml蒸馏水,不断搅拌,慢慢倒入烧杯中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教案设计篇二

1.学会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学会用“双线桥”法分析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并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4.辨析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并用韦恩图表示之,培养比较、类比、归纳和演绎的能力。

5.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得电子和失电子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

重点: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由复习氯气主要化学性质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引入,结合专题1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对这些反应进行判断,从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区别,并从电子转移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再升华到构建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关系的概念。

由复习上节课氯气有关反应引入本节课的研究主题。先由学生书写氯气与钠、铁、氢气和水,次氯酸分解、此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自己书写方程式,并留待后面的学习继续使用。

我们结合在第一章中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来判断一下这些化学反应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2na cl2=2nacl

2fe 3cl22fecl3

h2 cl22hcl

cl2 h2ohcl hclo

ca(clo)2 co2 h2o=cacl2 2hclo

2hcloo2↑ 2hcl

学生自己进行判断,或可小组讨论、分析。

现在请大家在氯气与钠反应的方程式上,标出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

学生解决下列问题:

1.元素的化合价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2.元素的化合价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变化?

3.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目有何关系?

4.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得电子数和失电子数有何关系?

[叙述]讲述如何用“双线桥”法表示上面所得到的信息。

[叙述]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的系数是与反应过程中得失电子的数目相关的。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叫做还原剂,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表现还原性。可以这样记忆: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具有还原性,被氧化。

[思考与讨论]辨析在2na cl2=2nacl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什么?

怎样判断元素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呢?

还原剂氧化剂

有还原性有氧化性

被氧化被还原

1.元素处于不同的化合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表现哪些性质?并以氯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质进行分析。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何呢?用图形方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分析一下前面的几个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情况,找出每个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教案设计篇三

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长期以来都陷入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困境。既无生动有趣的实验,又无形象具体的研究对象,如何让概念学习的课堂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对此我进行了大量探索,选取了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教学作为尝试。

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指导下,我力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1. 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

2023年高一化学物质的量教案设计(7篇)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教案设计篇一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