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九年级上数学教案人教版(7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91

九年级上数学教案人教版篇一

1、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式ax2 bx c=0(a≠0),分清二次项及其系数、一次项及其系数与常数项等概念。

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重点

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式ax2 bx c=0(a≠0)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等概念,并能用这些概念解决简单问题。

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的识别。

活动1复习旧知

1、什么是方程?你能举一个方程的例子吗?

2、下列哪些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并给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

(1)2x-1(2)mx n=0(3)1x 1=0(4)x2=1

3、下列哪个实数是方程2x-1=3的解?并给出方程的解的概念。

a.0b.1c.2d.3

活动2探究新知

根据题意列方程。

1、教材第2页问题1.

提出问题:

(1)正方形的大小由什么量决定?本题应该设哪个量为未知数?

(2)本题中有什么数量关系?能利用这个数量关系列方程吗?怎么列方程?

(3)这个方程能整理为比较简单的形式吗?请说出整理之后的方程。

2、教材第2页问题2.

提出问题:

(1)本题中有哪些量?由这些量可以得到什么?

(2)比赛队伍的数量与比赛的场次有什么关系?如果有5个队参赛,每个队比赛几场?一共有20场比赛吗?如果不是20场比赛,那么究竟比赛多少场?

(3)如果有x个队参赛,一共比赛多少场呢?

3、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3,且两个数之积为0,求这两个数。

提出问题:

本题需要设两个未知数吗?如果可以设一个未知数,那么方程应该怎么列?

4、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的2倍等于25,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活动3归纳概念

提出问题:

(1)上述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类比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可以给这一类方程取一个什么名字?

(3)归纳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________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________,这样的________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 bx c=0(a≠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提出问题:

(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有什么特点?等号的左、右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要限制a≠0,b,c可以为0吗?

(3)2x2-x 1=0的一次项系数是1吗?为什么?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

活动4例题与练习

例1在下列方程中,属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是________.

(1)4x2=81;(2)2x2-1=3y;(3)1x2 1x=2;

(4)2x2-2x(x 7)=0.

总结: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依据:(1)整式方程;(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2.注意有些方程化简前含有二次项,但是化简后二次项系数为0,这样的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

例2教材第3页例题。

例3以-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a.x2 2x-1=0 b.x2-x-2=0

c.x2 x 2=0 d.x2 x-2=0

总结: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方程的解,可以将这个数代入方程,判断方程左、右两边的值是否相等。

练习:

1、若(a-1)x2 3a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将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4x2=81;(2)(3x-2)(x 1)=8x-3.

3、教材第4页练习第2题。

4、若-4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2 7x-k=0的一个根,则k的值为________.

答案:1.a≠1;2.略;3.略;4.k=4.

活动5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哪些知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一般形式中有什么限制?你能解一元二次方程吗?

作业布置

教材第4页习题21.1第1~7题。

解一元二次方程

21.2.1配方法(3课时)

第1课时直接开平方法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提出问题,列出缺一次项的一元二次方程ax2 c=0,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出这个方程,然后知识迁移到解a(ex f)2 c=0型的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

运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 m)2=n(n≥0)的方程,领会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

难点

通过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2=n的方程,将知识迁移到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 m)2=n(n≥0)的方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各题。

问题1:填空

(1)x2-8x ________=(x-________)2;(2)9x2 12x ________=(3x ________)2;(3)x2 px ________=(x ________)2.

解: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1)164;(2)42;(3)(p2)2p2.

问题2:目前我们都学过哪些方程?二元怎样转化成一元?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不同?二次如何转化成一次?怎样降次?以前学过哪些降次的方法?

二、探索新知

上面我们已经讲了x2=9,根据平方根的意义,直接开平方得x=±3,如果x换元为2t 1,即(2t 1)2=9,能否也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求解呢?

(学生分组讨论)

老师点评:回答是肯定的,把2t 1变为上面的x,那么2t 1=±3

即2t 1=3,2t 1=-3

方程的两根为t1=1,t2=-2

例1解方程:(1)x2 4x 4=1(2)x2 6x 9=2

分析:(1)x2 4x 4是一个完全平方公式,那么原方程就转化为(x 2)2=1.

(2)由已知,得:(x 3)2=2

直接开平方,得:x 3=±2

即x 3=2,x 3=-2

所以,方程的两根x1=-3 2,x2=-3-2

解:略。

例2市政府计划2年内将人均住房面积由现在的10 m2提高到14.4 m2,求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

分析:设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为x,一年后人均住房面积就应该是10 10x=10(1 x);二年后人均住房面积就应该是10(1 x) 10(1 x)x=10(1 x)2

解:设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为x,

则:10(1 x)2=14.4

(1 x)2=1.44

直接开平方,得1 x=±1.2

即1 x=1.2,1 x=-1.2

所以,方程的两根是x1=0.2=20%,x2=-2.2

因为每年人均住房面积的增长率应为正的,因此,x2=-2.2应舍去。

所以,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应为20%。

(学生小结)老师引导提问:解一元二次方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共同特点: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我们把这种思想称为“降次转化思想”。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6页练习。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应掌握:由应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2=p(p≥0)的方程,那么x=±p转化为应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mx n)2=p(p≥0)的方程,那么mx n=±p,达到降次转化之目的。若p

2023年九年级上数学教案人教版(7篇)

九年级上数学教案人教版篇一1、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式ax2 bx c=0(a≠0),分清二次项及其系数、一次项及...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