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弟子规》读书心得1000字左右(5篇)
《弟子规》读书心得1000字左右篇一
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很多的人,我在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
在我看来,《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所谓弟子规的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们出生于八十年代的人,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特别是现在,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学习了《弟子规》,我被它所蕴藏的深厚内涵而打动,由于自己的无知,错误地理解了很多圣贤的教诲,此时我才明白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真正原因;中华民族让世界人民喜爱的真正原因:因为我们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一代代贤良的中华儿女!我们是“礼仪之邦”。讲究礼仪、广结朋友、谦虚仁。千年的文化造就了中华儿女那么多优秀的品德。
可是为什么有报道:在巴黎圣母院有用汉语写的“请勿大声喧哗”;在泰国皇宫厕所中也要写上“请便后冲厕”;在美国的珍珠港,垃圾筒上赫然写着“请把垃圾丢在此”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平已经下降到了最低点!这也让我想起了“马加爵和药家鑫”,为什么一位头脑聪明,曾经在全国竞赛中获奖的大学生马加爵会对曾经讥笑他的室友下此毒手?西安音乐学院的大三学生药家鑫在开车撞伤一名妇女后,为了避免这位妇女记下他的车号而引来麻烦竟残忍地用刀将其捅死,这两名大学生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也有很多,部分同学对于同学之间的一点小摩擦便会大打出手,甚至引发恶性事件;与父母发生争执便离家出走,潇洒走一回。这些问题引起了社会上对于青少年道德水平下降的广泛讨论与关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既然认识到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缺少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方面,就应该从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做起,以便让我们培养的学生在走上社会后,不会因为道德的欠缺而遭受挫折和失败。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凭着自己的意愿任意胡为,那他不会被别人接受,他的人生不会快乐。我也没有接受过正规传统文化教育,在学习了弟子规后,我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理解古老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这块文化瑰宝传承下去。真心希望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从我们班级教育的一点一滴做起,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这本书产生的时代毕竟是封建社会。有它的历史局限性,我们要站在现今时代的高度评判学习这本书。有继承,有摒弃,传承健康的历史文化精髓,维护民族文化遗产,使中华民族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读书心得1000字左右篇二
读完《弟子规》,感慨万千。提笔,却迟迟不敢写下什么,深怕自己粗俗的文字亵渎了这神圣的篇章。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慎;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我只能用“总叙”来概括《弟子规》,因为再找不出更为精辟的句子了!
首先,我学到的是“孝”。我觉得,我们应该从小节中去表达自己的孝心。“孝”,绝非每月给父母多少生活费,让他们住多么豪华的房子,而是,每天一个问候的电话,没事帮父母做些家务,是尽量满足他们对亲情的渴望,是亲有过,谏使更的修养,是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的关怀,是只求付出,不问回报的问心无愧!
其次,我学到的是“谨,信”。我觉得,“谨”也是讲要注重细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2023年《弟子规》读书心得1000字左右(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