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教案人教版(四篇)
七年级政治教案人教版篇一
1、归属感:指对团体的依赖和需求的感觉。比如说,在假期里对校园生活的期盼,对老师、同学的想念,就是我们对班级和学校的一种归属感。
2、“家”的感觉(校园生活):有温馨,有快乐,有关爱,也有快乐和烦恼。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分享收获的喜悦;我们共同生活,相互鼓励,共享成功的快乐。
3、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园地:学校是我们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场所,是我们陶冶情操、培育品格的环境,是我们培养兴趣和发展特长的园地。
1、集体:是由许多人集合起来的、有组织、有共同目标和行为规范的团体。
团伙:一些人简单地聚合在一起或是为了错误目标而组织起来的群体。团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体。
2、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个人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离不开集体;另一方面,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整个集体的利益和发展。
3、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
(1)一般情况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从长远看,坚持集体主义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因此,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要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并愿意放弃或牺牲一些个人利益。
4、集体主义: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并愿意放弃或牺牲一些个人利益,这就是集体主义。坚持集体主义并不意味着只顾集体利益,不顾个人利益,正当、合理的个人利益是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的。
个人主义:将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过分强调个人利益,不顾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是个人主义的表现。个人主义伤害的不仅是集体和他人,最终也必然伤害自己。
小团体主义:实际上是扩大了的个人主义,往往会腐蚀集体。其特点是当小团体利益和大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首先考虑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而不顾他人利益以及大集体根本的、长远的、全局的利益。
5、团结就是力量:在班级和学校集体中生活,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可以促进我们的进步、成长和发展。要真正做到团结互助,需要对团结有正确的认识: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掩饰自己的缺点,对别人的缺点敢于提出诚恳的批评,正确对待同学间的矛盾。
6、竞争与合作:
(1)集体的力量和集体的发展,有赖于集体中的每个成员既要敢于竞争,又善于合作。
(2)敢于竞争意味着……(p16)
(3)善于合作(团队精神),意味着……(p16)
1、责任是由一个人在一个集体中的角色所决定的应该做的事。每个人都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但是并不是说每个人所承担的责任都是一样的。
2、我们是班级和学校集体的一员,是班级和学校的主人。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建设集体是我们的责任。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建设集体的最好办法是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比如说主动关心班级的进步与存在额问题,自觉遵守学校纪律,积极参加班集体各项活动,努力学习,认真完成班集体交给的任务等。
3、为班级和学校做奉献:
(1)要学习螺丝钉精神,做好集体分配给自己的事;
(2)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主动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
七年级政治教案人教版篇二
1、教材内容、教材地位、内在结构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课《珍爱生命》第三框题《让生命之花绽放》,课时安排1课时;第三课是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的开课篇,第三框《让生命之花绽放》又是第三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框在内容设计上共有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第二环节:“肯定生命,尊重生命”第三环节:“延伸生命的价值”。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
(2)能力目标:进一步认识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培养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悦纳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加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
3、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
(1)延伸生命的价值(教学难点)
确定依据:从教学内容看,延伸生命价值是珍爱生命的最高表现;从学生的学看,“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深奥的话题“价值”一词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又比较抽象,不易理解;从教师的教看,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有限,要把一个永恒不变的深奥话题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明白并化为自身实际行动,有一定的难度。
(2)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学会珍爱生命(教学重点)
确定依据:从教学内容上看,通过前两框的学习,到本课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延伸生命的价值;从学生方面看,他们往往对“自尊”很看重,相反对生命却异常地漠视,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如何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也容易导致其形成对他人要求过多、对自己反省太少的习惯。独生子女的这种独尊心态会导致学生对他人生命与价值的忽视,不会与人友好相处。
1、教法:本课除了采用常规的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外,教师将启思导学法、情境教学法有机结合,以活动教学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2、学法:我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四大学法开展学习,旨在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直观演示法(2)情境体验法(3)列举法(4)合作探究法。通过以上教、学法,帮助学生架构“列举事例感知——协作分析探究——获得理论成果”的学习过程,从而更为深刻地领悟“珍爱生命延伸生命价值”的课程主题。
课前准备是要求学生各自收集一位名人、一位平凡者是如何生活、工作的,思考他们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感受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激情:播放《印度洋海啸》视频剪辑
目的:让学生知道生命的脆弱,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热爱之情。
活动一:感受生命的坚韧激发求生欲望
1、讲述《矿难故事》
设计目的:让学生明白“强烈的求生欲望,可以使脆弱的生命变得坚韧”
设问:是什么使他们挑战了人的生理极限,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呢?
学生交流。老师总结:强烈的求生欲望使脆弱的生命变得坚韧!
2、求生知识大比拼。
设计目的:使学生审视自我的求生欲望,了解求生知识,学会求生方法。
假设
七年级政治教案人教版(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