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幼儿园教案中班(十三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91

幼儿园教案中班篇一

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通过情境,使学生感受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体会20以内数的顺序用数位意识。初步学会在合作环境中自主学习计算,体会计算的多样化。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由搭积木来体会加减含义,进一步巩固数位关系。

通过实际教学,反思如下:

1.由于我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在教学时仅仅是以书本上呈现的各种例子进行讲解。在帮助学生建立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运算模型时没有用到直观模型,因此学生在理解这一部分时就缺少了桥梁,课堂也因为这个原因一度很沉闷。课后和其他老师交流时发现用小棒或者是计数器等等都可以很形象的向学生解释清楚。这也让我更清楚的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寻找模型对学生的理解是最有用的。

2.在讲课过程中学生自主交流的机会几乎没有,学生由于没有亲身的体会,所以对所讲的内容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以后要多给学生一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学会从自我发现观察中学到属于知识。

3.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但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上课时处于精神振奋的状态呢?这是我一直都在思索的问题。讲课时的声音要有磁性、要抑扬顿挫、要对学生有吸引力,我要学会用自己的声音为学生营造一个有亲切感和兴奋感的认知环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我还要认真学习教材,多像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1、发展幼儿快速奔跑的基本动作。

2、有利于孩子应变能力的发展,身体的灵活性及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小手绢一块,宽阔平坦的教案场地。

1、参加游戏的幼儿坐成一个大圆圈,大家边拍手边唱歌。

2、一个幼儿拿手绢绕圆圈转,并轻轻地把手绢放在任意一个幼儿的身后。

3、转一圈,如果哪个幼儿还没发觉,丢手绢的小儿便抓住他,让他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4、若被那个幼儿发现了,丢手绢的幼儿就要按顺时针方向跑,发现手绢的小朋友拿起手绢在后追赶,追上了便由丢手绢的人表演节目,来追上,就自己表演节目。

1、游戏开始时间由教师扮丢手绢的人,坐在地上的幼儿不能随意,扭头看身后,也不能告诉其他幼儿手绢丢在哪里。

2、丢手绢的人不能绕着圈子走了一圈又一圈,还是没有把手绢丢给某人。

3、丢手绢的人刚走过你的身后时,你不能偷看背后有没有手绢。

幼儿园教案中班篇三

活动名称:玩具表演

在探索开启电动玩具和发条玩具的活动中,培养幼儿探索的坚持性。

电动玩具、发条玩具若干,小螺丝刀,小盘子等。

一观看表演,引起兴趣

1、老师请来一位小客人为我们表演。(老师演示玩具)

2、师:旁边有许多玩具,它们也想来表演,我们快去帮帮它们。

二探索开启玩具的方法

幼儿自己选择玩具,自主探索开启方法。

教师

有目的地鼓励幼儿坚持探索,直至成功。

辅助指导语:再坚持一下,你会成功的。

三交流成功的经验

1、分别请幼儿来介绍成功的方法并演示玩具。

教师注意抓住来自幼儿的探索过程,重点是如何坚持探索获得成功。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玩了两类玩具,一类是电动玩具,另一类是发条玩具。

电动玩具要找到开关,打开开关,玩具就开始表演了;发条玩具

里面有发条,转动发条,玩具就会表演了。

2、玩具表演:

开动玩具有时有些困难,但是只要坚持,就会成功。今天,我们都成功

了。快让玩具表演起来,祝贺大家成功。

四玩具归类

1、幼儿送玩具回家。(按玩具种类)

2、教师验证。

幼儿园教案中班篇四

计算《复习2——5的组成》

1、继续学习数字的组成,继续理解部分数之间的关系;一部分数逐次增加1、另一部分数逐次减少1。

2、幼儿在操作的基础上,更进一部的掌握2——5的分解与组合,并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

每人一套学具:5个花片、分合作业纸、彩笔、数字卡片

1、玩手指游戏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2、分小组学习2——5的组成。

请幼儿拿出2个花片放在桌上分,将其分成两份,并将分合式记录下来,依次类推分别拿出3个花片、4个花片、5个花片进行分,将其分成两份,每次分法不一样,记录下来。

3、幼儿分完后进行讨论。

2可以分成几和几?3可以分成几和几?有几种分法?4、5可以分成几和几?分别有几种分法?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教师用数字将幼儿的分发记录在黑板上。

4、引导幼儿再次讨论:按照哪种顺序分容易看的清楚,又不漏掉?

幼儿园教案中班篇五

1、出示小猪:“小猪怎样叫?”

2、老师放flash,幼儿欣赏。

3、模仿小猪叫的声音表演动作。

1、自由选择,表演叫声。

2、请个别表演。

3、集体学习。

4、出示动物图卡,按图卡模仿动物的叫声。

1、选择喜欢的动物胸饰。

2、找到动物脚印,随音乐节奏踩脚印。

3、教师指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演唱。

4、教师简单小结。

幼儿园教案中班篇六

1.根据歌词做相应的动作。

2.积极投入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1.鱼网一个。

1.在《郊游》乐曲的伴奏下进教室。

2.感受歌曲《小蝌蚪》的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并做动作。

3.倾听教师范唱。

4.根据歌词内容,师、生共同创编动作。

5.在歌曲的旋律下,尝试配唱歌曲,学唱歌曲。

6.边唱歌,边玩游戏。

“小蝌蚪边唱歌边在水里游,玩的很开心,调皮的孩子拿鱼网来捉小蝌蚪,灵活的小蝌蚪快快的游回家去了。”

完整游戏,幼儿边唱歌边按歌词内容和歌曲节拍做动作,歌曲结束,鱼网出现,小蝌蚪逃回家去。

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自主地阅读幼儿用书上的画面,唱一唱歌曲《小蝌蚪》。

幼儿园教案中班篇七

1、初步学会歌曲,理解歌词的含义,能尝试用诙谐有趣的声音表现歌曲。

2、在理解“颠倒”一词含义的基础上,仔细观察图片,尝试用“按常理反推”的方法匹配相应的歌词。

3、能大胆的表述出自己的对歌词的理解,体验探索、匹配歌词的快乐。

幼儿回答教老师反馈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观察图片的兴趣。

1、提问:“在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他们每天都愉快的生活着。有一天,有个小仙女用了根魔棒一点,森林里就发生了很多变化,到底有哪些变化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老师范唱第一遍)

2、老老师出示大图片,幼儿观察讲述趣事,老老师按孩子们讲述的顺序将幼儿讲到的趣事用相应的小图片进行展示,并按歌词帮助孩子进行归纳,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老师:“现在请你们告诉我你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

幼:“我听见老鼠变成了森林里的大王/我听见了小鱼在天上

最新幼儿园教案中班(十三篇)

幼儿园教案中班篇一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通过情境,使学生感受教学与日常生活...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