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音乐活动下蛋了教案 下蛋了儿歌教案(十二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91

音乐活动下蛋了教案 下蛋了儿歌教案篇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曾指出要“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前段时间我曾带孩子们参观过园里饲养的小鸡和母鸡,也玩过母鸡和小鸡的游戏,孩子们对母鸡“咕咕嗒”的叫声、公鸡“咯咯咯”的叫声特别感兴趣,并充满了好奇和疑问。针对这一情景我设计了本次音乐活动。

在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受欢快的音乐,并尝试用创编舞蹈动作来表现音乐,体验教学相长的乐趣,从而发展孩子的音乐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

活动目标:

1.幼儿充分体验歌曲的欢快,能随歌曲内容及节奏创编舞蹈动作。

2.培养幼儿表现音乐形象的能力。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母鸡头饰若干,歌词图片一套,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听音乐做韵律进入活动场地。

二、活动过程,开始进入课题。

1.感受音乐。

“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一起听一首好听的歌曲,请小朋友仔细的听。”

2.教师范唱歌曲《下蛋了》。

3.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并用图片演示出母鸡下蛋的情景,巩固幼儿对歌词的理解。

(提醒幼儿能随音乐初步地加上自己身体运动起来)。

三、创编动作。

1.幼儿讨论歌词里都说了些什么? (鸡妈妈坐在草窝里下蛋等)

2.谁能学一学鸡妈妈是怎么下蛋的? (幼儿随意发挥)

3.鸡妈妈在哪儿下蛋的呢?(在草窝) 谁能学一学?

4.鸡妈妈下了蛋之后干了什么?(在咯咯嗒的叫)

为什么要叫呢?叫的是什么?什么意思呢?

小朋友也做一次鸡妈妈来叫叫。

四、幼儿加上感情进行舞蹈串编。

把刚才自己做的动作加上感情表演一遍,提醒幼儿注意鸡妈妈下蛋以后的心情变化。

五、幼儿分组表演,相互交流、合作。

1.个别展示。

2.分组表演。

六、戴上头饰,有感情地表现音乐形象。

七、结束活动。

鸡妈妈带着小鸡去草地上继续游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温馨,宽松的活动气氛,孩子们对这个活泼、欢快的音乐也很感兴趣,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非常急切地表现出自己的感受,老师也提供给了孩子自由表现的机会,尊重了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较好地调动了其参与活动的积极和主动性,使其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音乐活动下蛋了教案 下蛋了儿歌教案篇二

小学一年级音乐课下蛋了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表演《公鸡母鸡》,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利用多种方式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铃鼓和响板,并通过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演奏方法。

3、能够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设想:在学唱和欣赏过程中,参与表演和创编;探索和实践运用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以多种形式引导、促进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

实验用具、教具:录音机、磁带、钢琴、玲鼓和响板

课件或投影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学生入室,师生问好

聆听《公鸡母鸡》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师生相互问好入室、律动唱《师生问好歌》

二、寓教于乐:

聆听,初步感受音乐形象

复听,以画线条、律动等方式表现音乐形象

1.完整地聆听乐曲两次,分辨公鸡、母鸡的叫声,乐曲开始是公鸡叫还是母鸡叫?

2.听乐曲:在课本的方框中画线条表示听到的公鸡、母鸡的叫声。

3.听乐曲:分别学做公鸡、母鸡的动作表演。

聆听,辨别公鸡叫和母鸡叫

画线条

做律动

三、创造表现:

简介铃鼓及其演奏方法

分组讨论铃鼓的演奏方式,并为歌曲伴奏

1.认识铃鼓,并在教师的示范下学会演奏铃鼓的正确姿势。

2.把演奏铃鼓的方法留给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奏出短音?怎样奏出长音?

3.试着用铃鼓为学过的歌曲伴奏。想一想哪首歌曲合适?选一首让大家唱,并由几个学生用铃鼓伴奏。

认识尝试演奏为歌曲伴奏

四、表演《母鸡叫咯咯》

熟悉歌曲,感受音乐形象,学唱歌曲

1.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母鸡为什么叫咯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表现母鸡生蛋后向人们报喜的`意图。

2.听音乐按节奏读词,并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边唱边用动作表现歌曲。

仔细聆听,按节奏念歌词,唱唱歌曲

五、响板及演奏方法简介,并进行编创与活动

简介响板及其演奏方法

分组讨论进行演奏

1.认识响板,由教师示范学习演奏响板的正确姿势。

2.分小组讨论响板的演奏方法,交流演奏方法。

3.选择一种演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认识

分组交流演奏

为歌曲伴奏

六、完美结课

师生相互再见

在《母鸡叫咯咯》歌声中出室

唱《师生再见歌》出教室

教学反思:

《下蛋》是一首有民歌风的创作歌曲。歌曲形象地表现了大母鸡生蛋的得意样子。

这节课是通过律动歌曲《数鸭子》导入,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再引出儿歌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再按着节奏练习从而达到效果;最后通过多种方式学唱歌曲。可是整堂课下来学生的节奏练习很好,可是歌曲的学唱并不是很好,学生还是有读歌词的感觉。我认为不足之处在于:低段学生的音乐课应该多动,这方面由于老师在课堂上没有放开,在教学环节中师没有引导好、带动学生,因此在后面的律动歌曲环节中几乎没有学生动,这是我这节课失败的地方,希望以多注意。

音乐活动下蛋了教案 下蛋了儿歌教案篇三

音乐教案-一年级《下蛋罗》

课题

《下蛋罗》

第一课时

课型

综合课

备课日期

3月6日

授课日期

3月20日

1、知识目标:认识响板,通过探索式学习掌握其演奏方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

3、情感目标: 通过音乐学习,潜移默化的进行情感熏陶培养热爱小动物的美好心灵。

4、创新素质: 自由体验打击乐伴奏,选择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1、重点:通过对歌曲的理解,自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2、难点:选择伴奏型为歌曲伴奏。

3、支点:激发情趣

4、空白点:体验感悟

教学方式

模仿-----体验-----合作------创造

教学手段

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

板    书    设    计

下 蛋 罗

双响筒:

三角铁:    (提炼学生创编的节奏型)

响  铃:

教    学   过    程

教学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一)

(二)

(三)

(四)

(五)

组织教学

新课导入

1、草原上的小动物们正在欢叫,聪明的小朋友猜一猜是谁在叫。请你按照老师朗诵的节奏回答

原来任何声音的发出都是有节奏的。

2、母鸡在不停的叫着,它好象有什么事告诉我们,这是为什么?现在就让我们共同学习歌曲《下蛋》。让我们静静的来聆听在那里你会找到答案的。(放歌曲《下蛋》)

自主感受与体验

1问:在拍手时,老师为什么有时侯把手摊开?(休止符)

2下面教师来给大家演唱一遍歌曲,母鸡的叫声请同学来和老师共同演唱。

提示:歌曲中休止符的演唱。

3 师弹琴,教正学生音准。启发用自然纯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歌曲活泼风趣的情趣。(艺术处

理)

4、教学反馈,组织学生清唱,了解对歌曲掌握情况。

合作创编与表现

1、母鸡除了叫声,在歌中还说了些什么?歌中其余的两个乐句是谁说的?同学们喜欢母鸡吗?为什么?

2、用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

3、同学演示你是怎样伴奏的为什么?(双响筒、三角铁、响铃)

4、教师小结,提炼出节奏型带领大家一同训练。

5、综合表演

结束语:母鸡下的蛋经过孵化变成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鸡,现在就请这群可爱鸡宝宝到户外去活动吧!

复习《草原就是我的家》唱

1、朗诵节奏儿歌

师:什么叫声,哞!―哞!―

生:老牛叫声,哞!―哞

师:什么叫声,汪!汪!汪!汪!

生:小狗叫声,汪!汪!汪!汪!

师:什么叫声,唧唧,唧唧

生:小鸡叫声,唧唧,唧唧

师:什么叫声,gegegege da, gegegege da,

,         geda geda,gege da

geda geda,gege da

生:母鸡叫声,gegegege da, gegegege da,

,         geda geda,gege da

geda geda,gege da

2、同学们,你们找到答案了吗?(学生回 答)引导学生理解歌词。(下蛋时什么样?下蛋后什么心情?)

1、再次聆听歌曲:用拍手、拍腿感受歌曲活泼风趣的情趣。

2、合作体验

3、按节奏自由朗诵歌词,不会的地方可以小组之间互相交流。

4、随教学带的范唱轻声学唱歌曲。

齐唱体验

分组演唱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演唱歌曲。

请同学试着为歌曲进行伴奏

自由体验,探索

按乐器分组练,选出小组长。

分出伴奏组,演唱组,表演组,鼓励学生大胆创编合作表现。

(第一遍)

师生一起做(第二遍)

2

2

3

7

3

3

4

5

5

1

音乐活动下蛋了教案 下蛋了儿歌教案篇四

设计意图:

在主题活动可爱的小动物;开展期间,班上有名幼儿带来“鸡的诞生”一系列挂图,孩子们对鸡妈妈下蛋充满好奇。我就设计了一个母鸡生蛋的游戏,游戏中,他们积极地模仿小母鸡下蛋的动作,气氛非常愉快,活跃。孩子们尤其对母鸡下蛋的叫声“咕咕咕哒”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就尝试设计了这一歌唱活动dd《下蛋》。

一、活动名称:歌唱活动――下蛋

二、活动目标:

1、借助情境表演、图谱演示、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感受歌曲的趣味并初步学唱。

2、尝试表演小母鸡下蛋的动作,充分体验活动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通过多媒体教学,丰富幼儿对母鸡下蛋过程的认识。

(2)物质准备:草窝一个、母鸡图片(尾部开一处小口)、图谱、方巾若干条、鸡蛋的图片及其模型若干个、竹篮一只、地塑若干块。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以主人给母鸡和小鸡喂食,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并利用母鸡和小鸡的叫声进行自然练声。

2、师:“小朋友们,你们说说小鸡是从哪来的?”

“今天呀,黑板后有一只奇怪的小母鸡又想生蛋了!你们听……”

(二)、熟悉歌曲

1、教师演唱歌曲,并用图片演示母鸡下蛋的情景。

师:“这首歌里唱了些什么呀?”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用歌词进行归纳。

2、教师扮演“小母鸡”,再次演唱歌曲,孩子熟悉旋律。

(三)、学唱歌曲

1、出示图谱,师幼共同回忆歌词。

(1)、“小母鸡坐在哪儿下蛋呀?”

(2)、“小母鸡下蛋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呀?”教师引导幼儿表现高兴的心情。

(3)、“小母鸡生完蛋之后怎么告诉人们呀?”教师引导幼儿发出不同的声音。

2、教师引导幼儿边看图谱边有节奏地说唱。

3、幼儿以个别和小组的形式表演母鸡下蛋情景,其他幼儿随乐伴唱,师将“小母鸡”下出的鸡蛋逐一放入竹篮中。(学唱数次后,请小朋友看一看竹篮,每只母鸡都下了一个蛋,许多母鸡下了许多蛋。)

(四)、演唱歌曲,表演小母鸡下蛋的动作,体验活动的快乐。

师:“今天呀,老母鸡为大家准备了许多草窝,请所有的小母鸡一块来下蛋。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演。”

(五)、尾声

师:“小母鸡们生了许多的鸡蛋,我们赶紧去告诉好朋友们快来捡蛋吧!”(引导幼儿用欢快的鸡叫声请客人老师捡蛋,活动自然结束。)

音乐活动下蛋了教案 下蛋了儿歌教案篇五

一教材分析:

1手风琴独奏曲《杜鹃圆舞曲》

《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

约纳森(1886~1956)挪威作曲家。曾在德国学习音乐,他写过一些音乐作品,但以这首《杜鹃圆舞曲》流传最广,也使得约纳森名传于世。这首钢琴曲也常以管弦乐或其他器乐形式演奏。据说在1918~1930年间约纳森曾在斯德哥尔摩“金杜鹃电影院”专为无声影片的放映作钢琴配音,本曲即为当时影片即兴配音而作。

??《杜鹃圆舞曲》在曲调和节奏上,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全曲采用三拍子圆舞曲体裁,c大调,中板。由三个小圆舞曲组成

?在简短的弱拍开始的、节奏自由的4小节引子过后,出现下行三度模仿杜鹃鸣叫的音调

2023年音乐活动下蛋了教案 下蛋了儿歌教案(十二篇)

音乐活动下蛋了教案 下蛋了儿歌教案篇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曾指出要“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