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就业援助月招聘会总结(11篇)
就业援助月招聘会总结篇一
此次活动主题为《就业帮扶 真情相助》,活动时间为:20xx年1月至20xx年2月中旬。
对符合认定条件的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其重点是零就业残疾人家庭人员、一户多残家庭中的残疾人、家庭贫困未就业的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和其他需要就业困难残疾人进行登记造册。
镇残联成立 “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领导小组,切实负责援助月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将通过发放传单、宣传材料、参加就业招聘会活动等大力宣传残疾人就业、创业等各项优惠政策,使招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了解集中安置残疾人和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有关特惠政策,营造一个全社会关心残疾人就业、鼓励支持残疾人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和工作环境。
各村残协要充分发挥好村残疾人专职委员的作用,全面摸清所属村内所有就业困难的残疾人数,做好就业困难残疾人员摸底台账,了解他们的就业愿望和服务需求,并进行实名登记造册。同时加强镇残联与劳保所、企业沟通协调,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和困难残疾人员就业需求信息,匹配招聘企业,为就业困难的残疾人员组织现场招聘会提供就业机会,并做好活动现场的记录。
年初三镇残联组织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参加县残联和县人保局共同举办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为失业再就业的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镇残联通过宣传残疾人扶贫财政贴息贷款政策鼓励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辐射带动其他残疾人就业等。
就业援助月招聘会总结篇二
新哨劳动保障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紧紧围绕“职业生涯起步,我们共同努力”这一主题,把开展“就业服务月”活动作为今年深入开展技能岗位对接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促进促进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措施,作为推进人本服务新的要求,通过“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活动,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帮扶城镇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提高就业稳定性。
(一)多渠道发布供求信息。1月18日,新哨劳动保障所积极与辖区内的用工单位取得联系,征集相关的招用工和空岗信息,并与县就业服务中心做好衔接,将劳动力市场招用工信息通过广播、公告、宣传栏、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发布。1月18日及1月19日利用新哨街天及东风农场街人流比较集中的机会沿街进行宣传发布。为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及就业困难对象提供方便快捷的查询和联系洽谈服务。
(二)深入宣传《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已于20xx年1月1日开始施行。为让这一党的利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新哨劳动保障所充分运用发放宣资料、广播、板报、粘贴标语、街天设立咨询点等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宣传工作。其中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开展免费职介服务。新哨劳动保障所设立了专门的服务窗口,发放新哨劳动保障所专门制作的《就业服务联系卡》,为有就业困难对象提供免费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服务,对有合适岗位的及时推荐就业;对由于主就业观念问题难于就业的,提供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引导其适应市场,积极就业;对由于技能不足难于就业的,指导其参加相应的技能培训;对有特殊困难的人员,提供“一对一”的专项帮扶,落实扶持政策,帮助其尽早实现就业。结合再就业援助活动,集中解决就业困难人员的再就业困难和就业不稳定的问题,确保有就业需求的“零就业家庭”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三)入户调查,摸清援助对象情况,实施分类援助。新哨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深入到36户墨守成规区内就业困难对象家中,对就业困难对象的家庭情况、人员的技术特长、失业时间、健康状况、择业愿望、享受政策情况等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掌握。根据调查的结果,为每一位援助对象制定一份援助计划,与其签订服务承诺,按照“一户一策、一人一策”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并依据家庭情况,实施分类援助。
(四)推荐合适人才参加现场招聘会。为切实解决就业困难的对象就业问题,促进下岗失业人员与用工单位双向选择,实现就业,结合新哨实际,新哨劳动保障所推荐合适人员参加县局于每周三在县劳动就业中心市场一楼大厅举办的弥勒县就业服务专场招聘会。截止1月18日,共推荐3人参加县信息服务中心提供的招用工单位的招用面试。
(五)为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办理失业登记,提供免费服务。根据大中专毕业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免费的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创业培训、自主创业帮扶等“一站式”服务。截止1月18日,为辖区内1名大中专毕业生办理了失业登记,并为其办理了失业证书。
(六)、建立了“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的长效机制,力争做到出现一户,帮扶一户,消除一户。
就业援助月招聘会总结篇三
我市在本次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中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户数12627户,登记认定的未就业困难人员人数为3999人,其中:残疾就业困难人员人数为2766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5024人,其中:残疾就业困难人员人数为339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政策人数22256人。认定的零就业家庭户数71户,帮助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户数71户,帮助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人数128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辖区内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并享受扶持政策企业总数为 1073家,企业招用登记认定的困难人员人数为4090人。在活动期间,共计发放社会保险补贴2.53亿元,享受人数为7.26万人。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活动良好氛围
为确保我市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及时和有序地开展,我局在14年12月前即主动与宁波市残疾人联合会沟通与协商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并及时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下发《关于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各地按照部、省人社厅文件规定,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全市各级人社部门按照上述文件精神,高度重视20xx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将其作为20xx年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重要内容,努力扩大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稳定就业和促进就业,结合我市促进就业政策宣传落实和深化充分就业县(市)区创建工作,加强组织和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全市各地立即行动起来,有的与当地残联共同签发开展专项活动文件,如慈溪市、象山县等下发《关于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的通知》(慈人社发〔20xx〕7号)(象人社[20xx]1号)文件;有的成立了活动工作小组,由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各地围绕活动主题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计划,对这次援助月活动的工作目标、时间步骤、服务对象、内容形式、政策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注重整体联动,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和积极性,以街道(乡镇)层面负责人和劳动保障救助站为抓手,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等舆论宣传就业政策,以召开座谈会、上街政策咨询、悬挂横幅标语、散发宣传资料等各种形式,营造全社会关心就业,帮扶就业困难人员的良好氛围。
(二)结合深化创建充分就业工作,开展就业援助活动
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结合深化创建充分就业县(市)区活动,开展各项就业援助活动。积极发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社区(村)劳动保障协理员队伍的作用,深入社区、农村进行走访援助对象家庭。通过家访、了解援助对象的困难和需求,失业人员技能特长等等情况,详细地掌握本地区就业困难人员未能就业的个性化信息,对他们开展有针以性就业、创业帮扶活动。认真做实个人信息台帐,制定就业援助服务书,开展和确定一对一帮扶跟踪服务。在此基础上,各地还积极开展“三送”活动,即“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就业服务工作,将党和政府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直接送到群众手中。
一是送政策。基层劳动保障管理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将促进就业政策编制成政策手册等宣传资料,向群众发放和讲解就业援助政策。
二是送服务。全市各地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就业服务活动,为每一名有实际需求的失业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部分区还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了慰问活动。
三是送岗位。为解决有劳动能力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群体家庭的实际困难,各级基层服务部门鼓励就业困难人员积极就业,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和信息,免费开展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三)创新多种就业援助途经、强化帮扶措施
在就业援助月活动中,我市各地结合实际,强化服务,推出了一系列的援助创新手段和措施。
一是强化培训。街道、镇(乡)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的技能培训意向联系和掌握,动员和组织有培训意愿的失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如江北区开展就业援助月培训,为援助对象提供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已有百余名失业人员登记报名参加培训,为就业困难人员开办“短、平、快”的就业培训班;
二是开展送温暖活动。在活动期间,各地结合实际和活动安排,开展重点帮扶行动。深入社区、农村,为就业援助对象拟制就业援助计划或方案,向援助对象发放就业政策或服务联系卡;配合民政、经贸部门和工会组织,深入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弱势群体家庭进行走访慰问,开展送温暖活动,送就业优惠政策和慰问金,鼓励他们通过就业逐步度过难关。
三是开发就业岗位。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就业服务网络和职业介绍系统,为援助对象和用工单位牵线搭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收集各类空缺岗位信息并发布用工信息;鼓励各社区、村与辖区内规模企业结对,有计划地进行走访,挖掘空缺岗位信息,并上门向企业宣传各项就业政策。以街道、社区为主,积极开发“三托”(托老、托幼、托病)、“三服”(家政服务、配送服务、保健服务)和“三管”(物业管理、车辆管理、公共管理)岗位及公益性岗位,免费开展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鼓励失业人员积极就业。四是组织不同类型的招聘会。据统计,全市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洽谈会85场,交流单位2771家,提供用人岗位40658个,进场交流20866人,初招人数4770人。
(四)加大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实施,提升援助工作实效
按照专项活动主题内容要求,各地在历年就业援助月活动成功经验基础上,将落实好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作为主要内容之一来抓。结合我市每年底和年初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半年集中受理发放契机,集中力量对符合政策条件的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各项就业扶持政策,使每一个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能得到促进就业政策的扶持和帮助。
一是落实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被征地人员等社会保险补贴政策。认真做好单位社保补贴资金发放以及对未及时申报单位和个人给予补报,使符合政策的单位和个人在活动期间能及时得到政策帮扶。
二是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和再就业援助补贴政策。这些补贴直接关系到就业困难人员切身利益,是我市就业扶持政策中享受人数最多的政策。活动期间,我市各级人力社保机构认真组织实施受理,做好各项受理发放的实施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就业服务服务组织作用,各地工作人员利用及广告、广播、发放宣传资料各种宣传媒体等,千方百计地将这些援助政策送到每个需要帮扶的就业困难人员手中并服务到位,使每一个就业困难人员不仅了解政策内容,而且使符合条件的各类就业人员享受到相关政策。
通过这次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宣传和落实了我市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及时帮助了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二是进一步深化了我市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街道(乡镇)县(市)区活动成果;
三是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关怀,得到了广大就业困难人员的欢迎和全社会的普遍赞誉;
四是为建立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和推进就业援助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就业援助月招聘会总结篇四
走访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家庭30户,登记失业的残疾人数45人,组织残疾人参加专场招聘会一场,实名制纳入年度培训计划20人,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15人,其中社会用人单位按比例吸纳就业8人,帮助7名残疾人享受有关扶持政策。
1、加大宣传。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悬挂横幅等形式进行宣传,突出“就业帮扶、真情相助“的活动主题,使广大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残疾人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2、加强领导
最新就业援助月招聘会总结(11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