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十四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94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自主学习 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

师板书: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

师板书:

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

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天体 探索奥秘

电视 电话 因特网 飞机 火车 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 科学创造神话 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 科技创造奇迹 改善生活

二、联系实际讨论感受

设问:

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畅谈收获总结提高

总结

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四、布置作业(选做)

1、练笔:

未来的。

2、绘画:

科幻画。

3、办小报:

科技之光。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呼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2课时

多媒体课件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师导言,生自读导读,明确单元任务。

2、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第八组,以“科技成就”为专题的课文。首先,学习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释题

师:看到“呼风唤雨”这个词,你首先想到了谁?

生:查词典理解并选择在课题中选哪种解释?汇报

4、汇报搜集资料,介绍作者。

二、提出问题

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自学要求:⑴轻声读文,把你不认识的字词划下来,与同桌交流或查字典解决;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学习情况

出示本课生字词,反馈学习效果(屏幕出示字、词),预设理解抽象难解的字词。

3、默读课文,借助下面的填空(见屏幕)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汇报完善,准确了解。

4、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要求:

⑴找出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的具体事例,划出重点词句,认真品读,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2)在读文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咱们共同研究。

生按要求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三、整合问题(梳理问题)

师:小组汇报,你组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生:汇报

预设问题:

1、“发现”与“发明”有什么区别呢?

2、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句中带点词语什么意思?

3、为什么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20世纪的成就?

师梳理问题:你们能结合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深入学习课文中进行解决。

现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文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解决问题

1、学习第4自然段。看看这段课文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汇报出具体事例。

师:请结合有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理解。

师追问:为什么说“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生:汇报,朗读这段话。

师:你能举出20世纪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吗?

生:汇报,说说感受。

师:欣赏一组20世纪科技成就的图片。

小结:生活在这样现代化的时代,你的心情如何?有什么感受?表达这种情感,用喜欢的方式介绍现代科技成就。(读四自然段)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课程:

谈话引入 发散思维

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1.细读课文 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键词,师板书:

人类 靠 现代科学技术 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师板书:

过去 用 千里眼顺风耳 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天体 探索奥秘

电视电话 因特网 飞机火车 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 科学创造神话 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 科技创造奇迹 改善生活

2.联系实际 讨论感受

设问: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3.畅谈收获 总结提高

总结: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4.布置作业:(选做)

练笔:未来的

绘画:科幻画

办小报:科技之光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2课时。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

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1、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师板书: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

师板书:

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

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天体 探索奥秘

电视 电话 因特网 飞机 火车 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 科学创造神话 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 科技创造奇迹 改善生活

设问:

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总结

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1、练笔:

未来的。

2、绘画:

科幻画。

3、办小报:

科技之光。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1、认读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科学小品的语言特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幻灯图片

一课时

一、感受变化,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是第一次来榔坪,昨天在车上我就在想,榔坪可真远啊!幸好有了汽车,要是以前没有这样的交通工具,要来你们这里,那可真难想像啊。由这件事一想,我们的生活正在一天天变得方便、舒适起来。你们感受到了吗?那让我来了解一下你们的生活都有哪些变化?(列举自己生活中的变化。)

2、师:那你们觉得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了?(生:是科学技术。)

3、师:对,是科学。今天让我们随着中国社科院的院长路甬祥爷爷一起去感受科学的魅力,一起走过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伸出你们的手,让我们一起写下课题。一起读读课题吧。(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质疑课题,激发兴趣。

1、师:“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结合已经的知识理解“呼风唤雨”这个词语

2、师:在本课中,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呢?对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针对课题质疑)

三、初读课文,字词过关。

1、师:带着这些疑问,请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把生字词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还要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希望你能有收获。

2、师:让我来考考你们,看看这些词语你都会读吗?开火车读一读。(幻灯出示本课的生字和生词)

四、朗读理解,交流感悟。

1、师:谁能用非常简洁的语言告诉我课文讲了什么?谁又能用书上的一句话说一说。这句话在哪里?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这句话。(教师板书——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学生齐读这一句话)

2、师: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了是谁在呼风唤雨,又是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吗?你们在哪里找到的答案?再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还会有哪些发现?

3、师: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发现?在这一自然段中,有两个词语非常相近,谁有一双慧眼发现了它们?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发现”与“发明”的区别吗?

4、师: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发现和发明,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我们才能呼风唤雨。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你可以感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这样的句子画上横线。

5、你们都找到了哪些句子?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学生交流,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1)、师:你找的地方和老师找的一模一样呢,(课件出示句子: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告诉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地星球变成联系机密的“地球村”。)和老师一起来读读这个自然段。

①用引读的方法和学生一起朗读这个自然段。师:这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因为20世纪——,20世纪——这还是一个连过去的王公贵族都不敢想的世纪,因为——)

②引导学生说话,练习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理解感悟。

③回归课题,激发情感。师:面对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的生活,面对这样多的科学成就,我们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④感情朗读。师:生活在这样的世纪,我们感到自豪、感到骄傲、感到幸福。你能带着这种骄傲和自豪读一读这个自然段吗?

(2)、对比我们生活的这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世纪,看看我们的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我们把那样的社会称之为——农耕社会,农耕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你能想像一下吗?

①用“那时没有——,那时没有——,那时没有——,那时没有……”引导学生说话,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没有科学技术的世界是怎样的无奈。

②师:在那样无奈的现实中生活,我们的祖先只能用神话来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他们都有那些愿望?是谁帮他们实现了愿望?“千里眼”就是现在的什么?“顺风耳”又是现在的什么?我们又是怎样腾云驾雾的呢?(一连串的提问再次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力量。)

(3)、这么多美好的愿望,在短短的一百年的时间里就得以实现,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幻灯出示雪景图片和文字: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①师:谁知道这句诗出自哪里?谁是我们班的小博士?你知道这句诗的意思吗?课文中引用这句诗,是为了说明了什么呢?又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②师:几千年的梦想,上万年的愿望,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里就得以实现。怎能不让我们感到惊喜,好想读读这几句话,表达我的惊喜之情,愿意听我读吗?(教师范读指导)谁还想读一读?(指导学生读出惊喜之情,重点读古诗)带着这样的惊喜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4)、师:如果我们的祖先能够感受到这样的变化,感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威力,我想,他们一定会情不自禁的说20世纪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亲人诉说衷肠的时候,当你登陆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感受到了什么?是啊,科学正在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美好的生活,所以,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会说:——(学生朗读,幻灯出示句子: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科学正在实现了我们一个又一个梦想,所以,伯特兰.罗素要说——科学还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所以我们也说——(引导学生朗读这一句话)

五、延伸拓展、关注科学。

1、师“回顾已经过去的20世纪,我们倍感那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面对我们正在经历的21世纪,该是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纪,畅想一下,在21世纪,科学技术还会带给我们哪些惊喜?和你同组的小伙伴尽情的畅谈,尽情的展望。(学生交流,如果有时间就让学生写一写)

2、师:科学固然很神奇,但真正让它变得神奇的还是我们人类。好好学习,掌握过硬的科学文化,你们也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期待着那一天。

3、师:我还有一个小小的作业,希望你们课外收集一下21世纪的科学成就,了解一下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

板书设计: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六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介绍二十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文章。中国科学院院长仅用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本课采用总——分——总的写作方法,不仅层次明晰,同时使得原本枯燥的说明变得条理清楚,有条不紊。在说明方法上,作者运用了比较、举例子、引用、比喻等方法,将科学技术发展的百年历史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篇幅短小,说用力极强,给读者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够规范地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一百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3、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淡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授课时间:2课时

第一学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示课题

对于这个课题,你怎样理解。

(世纪:每一百年称为一个世纪。呼风唤雨:在词典中解释为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支配自然”。“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人类能利用科学技术来支配自然的二十世纪,即1900年到20xx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为什么说“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时既要读准字音、读顺课文,同时还要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他们读得是否准确?

3、检查生字词

这些生字词离开了课文,看你是否还记得?

(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检查读等)

4、对于这些生字词,你有没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从音、形、义上提醒)

5、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及文章的层次结构。

(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三、细读品悟,入情入境

1、自读自悟

为什么说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文中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的?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结合你课前查阅的资料和文中的重点语句细细体会好吗?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做上标记。

2、导读品悟

谁能把你的体会对同学们说一说?(重点引导学生边读边理解体会2~4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引导从两个设问句中体会。

它们强调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于人类呼风唤雨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在理解、“发现”和“发明”的区别的基础上,通过“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生活大大改观,其改观程度大大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年的总和”,来体会“呼风唤雨”,体会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之大。

第三自然段

围绕“二十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谈谈“农耕”社会是怎样的社会,神话里的“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样的本领,猜想古代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人们为什么要有这些幻想。

再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为现实。

体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引用在本文中的作用。

(这是一过渡句,说明现代科技成就之大,范围之广,变化之快。)

通过20世纪前与后进行对比,学生体会“二十世纪为什么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四自然段

先读书中例子,再选择自己了解到的例子,和同学交流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其给人类带来的便利。体会举例子说明方法的好处。

(每自然段在学生理解课文后,引导他们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同学们刚才随作者一起,回首了二十世纪的百年历程,让我们感受到了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请看伯特兰、罗素说的话。

1、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2、想象科学技术还将创造怎样的奇迹,还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五、质疑问难,深入探究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六、欣赏品味,拓展延伸

1、赏读

多么辉煌的二十世纪,让我们再尽情地读读课文,体会科学技术的魅力。

2、小练笔

(任选一题)

① 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其他长辈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带来的变 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

② 想象二十一世纪科技将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把你的想象写下来。

③ 把你学完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100年

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生活大改观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七

一、解题释题导入新课

1、说说生活中有哪些高科技?

2、引入课题:

正如大家所找的这些资料所说明的,我们已经到了一个能运用高科技来呼风唤雨的世纪。

板书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3、解题释题:

什么叫世纪?

(一百年为一个世纪,20xx年属于21世纪。)

什么叫呼风唤雨?

(原指神仙道土运用法力唤来风雨,这里是比喻人们能够比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

4、过渡引入:

让我们一起学习看看人们怎么利用科学来控制、支配自然吧。

二、指导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

找出含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片轮读生字:

⑴ 纠正不良读音。

⑵ 强调读音:

后鼻韵──程耕幻控。

翘舌音──程、哲。

第二声潜。

汇报预习

2023年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十四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