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促就业稳就业工作报告 稳就业的工作简报(9篇)
促就业稳就业工作报告 稳就业的工作简报篇一
一、工作目标
根据省州县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战略部署,根据罗府办发〔20xx〕12号文件要求,统筹推进镇域经济发展,有效巩固脱贫成果和提升就业质量,提前谋划节后企业复工复产和稳岗就业工作,顺利实现20xx年第一季度“开门红”。
二、工作时限
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
三、保障范围及任务
1、保障范围:边阳工业园区企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扶贫车间。
2、保障任务:支持和鼓励镇内企业(扶贫车间)春节期间有序生产,统筹镇内企业(扶贫车间)节后用工岗位,发布招工条件,确保各村(居)、社区有序组织700人以上劳动力实现镇内就业,为节后企业(扶贫车间)复工复产作好用工保障。(详见附件1)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确保节后镇内企业(扶贫车间)用工保障,有序复工复产,顺利完成用工保障任务,成立节后复工复产用工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xx、xxx、xx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xx各村驻村工作队及村支两委全体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人社中心,由xxx任办公室主任。具体业务由人社中心xxx同志负责,其他社区人社人员配合做好日常工作的调度落实。
(二)强化信息摸排
1、建立农村劳动力信息台账。由各村(居)、社区具体负责,依托驻村工作队员、网格员、村(社区)支两委人员等力量,在xx月xx日前更新劳动力基本信息、当前就业失业状况、外出就业意愿、培训意愿等信息,各村必须确保各类信息的准确性,不能出现估计报送的情况。同时建立20xx年无外出县外务工就业意愿劳动力台账。(详见附件2)
2、开展就业岗位收集。由镇人社中心负责,收集镇内企业、安置点扶贫车间岗位需求,建立镇内企业用工信息需求台账(详见附件3),由人社中心推送,村级(社区)干部入户宣传动员和微信群、qq群、工作群发布等方式,实现人岗匹配。
(三)政策扶持
1、加大企业扶持力度。由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支持镇内企业和安置点扶贫车间开展职工技能培训、以工代训、岗前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引导企业(扶贫车间)申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吸纳就业一次性补贴、吸纳就业社保补贴和扶持认定扶贫企业(扶贫车间)补贴等,鼓励企业(扶贫车间)将部分岗前培训补贴支付给开展劳动力输送的相关村级劳务公司(合作社),将前三个月以工代训补贴支付给就业者本人。
2、激发劳动力就业主动性。根据罗府办发〔20xx〕12号文件安排,一是对偏远群众到边阳工业园区企业、扶贫车间就业的双劳动力家庭(父子、夫妻、兄弟等),协调现有保障性住房解决住宿问题。二是由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对在边阳工业园区企业(扶贫车间)就业的劳动力,对在企业外自行租房居住且提供年度租房合同的,经核实后每人给予一次性补贴500元,资金由住建局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保障。三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劳动力到园区企业(扶贫车间)实现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指导申报就业援助补贴,每人每月补贴400元,享受期限为6个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劳动力在园区企业(扶贫车间)连续三个月工资收入低于1570元/月(最低工资标准)的,每人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临时生活补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劳动力在20xx年内参加农民全员培训、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经培训合格,且在园区企业(扶贫车间)实现就业的,按月给予就业稳岗补贴,每人每月300元,最长不超过6个月。四是由镇社会事务办牵头,各村(居)、社区具体负责,对各村(居)、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指导开展制定相应村规民约,鼓励享受农村、城乡低保未外出就业的有劳动力家庭,每户至少要有一人到园区企业(扶贫车间)就业。经多次劝导,仍不愿意外出或到镇内企业(扶贫车间)就业的,依照村规民约取消低保待遇。
(四)强化任务落实
由各村(居)、社区负责,严格按照下达的目标任务,积极宣传动员,强化组织引导,做好信息摸排,明确专人对接,确保完成指标任务,实现镇内企业节后用工保障,为实现20xx年第一季度开门红奠定基础。
(五)强化责任考核
根据要求,此项工作列入镇级各村年终考核,请各村(居)、社区配合,按时完成任务。
一是从xx月xx日起至xx月xx日前,完成组织转移输出劳动力到园区企业(扶贫车间)就业指标任务的村(居)社区,县里按人均50元的标准定额兑现工作运行经费奖补,所需经费由县园区办列入财政预算给予保障。二是对村级劳务公司(合作社)组织劳动力到园区企业(扶贫车间)实现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给予每人200元的劳务服务费,经费用企业申报的岗前培训费支付;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并开展一年以上跟踪服务的,县人社局指导申报一次性跟踪服务补贴,每人给予村级劳务公司(合作社)补贴500元。此项工作完成情况,将作为各村年终评先争优的依据之一,镇里将实行奖惩和追责调度。对完不成目标任务以及履职不到位的村(居)社区工作队长、两委干部,将按照县里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处理。
五、工作要求
强化宣传发动。各村(居)社区要及时将就业政策和岗位信息宣传到户到人,落实稳岗就业责任,同时要注重先进典型发掘,加大榜样典型宣传,充分调动在家留守农村劳动力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群众就业内生动力。
促就业稳就业工作报告 稳就业的工作简报篇二
xx过后,开发区组织人社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部署,坚决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工作首位,加快推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园区现有用人单位近千家,各类就业人员接5万余人,新增就业人数约在2000人左右,人力资源配置基本合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多措并举,优化就业服务。一是组织人员深入园区各类企业摸排复工复产用工缺工实际情况,将企业用工缺工信息报送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联同xx市公共招聘网,组织园区企业参加xx市20xxxx季网络招聘会,为缺工企业提供网络招聘服务;二是主动对接xx城市网、皖西招聘网,牵头与相关部门联合举办了“春风行动、‘疫’见真情”开发区网络公益招聘会,为开发区50余家企业提供复工复产网络招聘平台,共提供招聘岗位近2000个,浏览次数接近12万;三是组织人社、经贸、村居委等部门对疫情期间复工企业进行深入调研,针对疫情期间务工者外出务工难等实际困难,把企业缺工信息收集印制成册,制成单页,发出“致开发区居民的一封信”及园区企业招聘表1200张,利用疫情防控期间居民集中管控的时机,向区内村、社区居民发放,鼓励务工者居家就近就业,有效解决了一部分企业特殊时期用工缺工的实际困难,及时缓解了疫情期间就业压力,稳定了就业群体的情绪。
2、用好政策,助推企业稳岗。一是积极配合市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及时将省市有关减免社会保险费、缓缴社会保险费的有关政策向园区企业宣传解读到位,印制文件政策手册发放到企业,引导企业对照标准积极组织申请各类减免和补贴。二是帮助园区参加社保的所有中小微企业按照规定兑现了失业保险返还政策,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暂时困难且的企业和对受疫情影响但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及时跟踪失业保险应急稳岗返还和援企稳岗补贴的发放。三是我们举办了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支付条例》培训班,组织园区50多家施工单位近200人参加了学习培训,使施工单位依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意识明显增强。
3、多管齐下,千方百计稳就业。一是我们与xx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发区联合召开校企对接会,围绕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共同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新途径,支持鼓励企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在开发区就业,为毕业生提供优质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目前市内外多所高等院校及中高职院校,与园区20余家企业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关系。二是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提升各类劳动者就业创业水平。我们出台《开发区技能提升行动进社区实施方案》,“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稳就业惠民生帮企业促发展”,引导和鼓励开发区各类劳动者积极参加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让辖区有培训需求的失业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培训中来,帮助更多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目前已办各类培训班5期,培训劳动者240余人。三是主动与园区企业对接,根据企业需求组织新员工入职培训和员工技能提升培训,不断提升企业员工劳动技能水平,在市人社部门的帮助下,目前园区有30多家企业参加各类技能提升培训,培训员工总人数3000多人。
4、摸清底数,保障企业用工需求。6月份,我们按市里统一部署,组织专门力量,对开发区范围就业情况进行全面摸排,短短10多天时间,我们队辖区8各村、4个社区18-60周岁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收集整理了近2万个详细数据上报,夯实了就业基础工作。目前我们正在组织人员对辖区企业用工需求进行系统摸排,争取取得详尽数据,把稳就业工作推向深入,保障各类实体经济用人需求。
二、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民营小微企业享受不到相应的政策红利。疫情导致民营企业生产经营遭受损失,国家出台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但由于我区一些企业参保情况不符合享受条件,因此就不能享受相关的政策红利。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受今年疫情影响,一些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减弱,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普工需求减少、技工短缺、高校毕业生供求不匹配等问题凸显。三是开发新就业岗位难度加大。受疫情影响,今年开发区新建成项目不多,无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就业压力增大。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今后,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稳就业文件精神,聚焦防风险、稳就业、保岗位,全力以赴,主动作为,确保就业形势持续稳定。一是突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促进就近就地就业创业。二是积极落实各项稳就业政策。持续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用工保障和稳就业若干政策,继续落实社保阶段性降费率政策,深入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帮助稳定岗位。三是强力抓好创业带动就业。大力推进“以培训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模式,扩大创业培训覆盖面。加大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力度。四是切实做好公共就业服务。推动公共就业服务精准化、便捷化。加强就业失业形势预警分析,密切监测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群体,持续关注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用工需求和就业形势变化,及时排查隐患,确保园区就业形势向好发展趋势。
促就业稳就业工作报告 稳就业的工作简报篇三
一、各项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截至目前,20xx年我市实名制新增就业5。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6%,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10398人,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127人。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多举措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工作
一是开展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对符合条件的零就业家庭成员、大龄就业困难人员、长期失业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边缘家庭的失业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边缘家庭的失地失林人员、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和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就业困难人员,及时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截至目前全市共认定了2600名就业困难人员。二是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等多种形式的就业帮扶。市各级人社部门对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个性化援助,通过短信电话、宣传单页、短视频、入户宣讲等多种方式积极向就业困难人员宣传就业帮扶政策,组织参加职业培训、推荐企业吸纳、帮助灵活就业、扶持自主创业等方式,帮助其尽快实现就业。20xx年1月全市各级人社部门联合残联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活动期间,全市各级人社部门组织开展招聘活动、走访慰问就业困难人员。截至目前共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127人。三是对实现灵活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对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并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照每人每月给予350元职工养老保险补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职工养老保险补贴为每人每月450元)和100元职工医疗保险补贴。补贴期限除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含5年)的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补贴年龄为准)。截至目前全市共发放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1485。125万元。四是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加强困难灵活就业人员的摸底排查和就业帮扶,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有就业意愿的就业困难人员,根据年龄、家庭等因素,建立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排序机制,优先安排符合岗位条件的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发了2293个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了904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发放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32。43万元、岗位补贴92。23万元。
(二)组织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春风行动”等专项行动,促进返乡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创业
一是立体化开展“稳岗留工”政策和“招聘岗位信息”宣传。汇总各县市区、开发区“补贴政策”和“企业招聘信息”,在xx省公共招聘网、市人社局网站、xx人才网页、“今日xx”、全市主要公交线路57个公交站台等平台广泛宣传“xx市稳岗留工政策和招聘信息”,“稳岗留工”专栏浏览量14。8万人次,向全市283万名劳动年龄段人员(含26万名返乡人员)推送我市“稳岗留工政策和招聘信息”链接。二是开展“春风行动”专项行动。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返乡创业,打好就业脱贫攻坚战,今年1-3月,全市人社部门组织开展“春风行动”专项行动,期间共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55场(其中线上招聘153场、线下现场招聘302场),累计组织8546家次企业提供18。58万个次招聘岗位,参加招聘113。55万人次(其中线上招聘累计浏览量206。35万人次),累计收到简历5万余份。
(三)认定20xx年度市级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
根据《关于做好xx市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认定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xx市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申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规定,开展20xx年度市级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评审认定工作,经选手演示汇报、现场实地查验、评审组合议打分和公示,最终认定了2家市级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目前我市共有5家市级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中心指导推荐其中3家参与申报省级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
(四)多维度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政策宣传
为落实市委《中央巡视组巡视xx省反馈意见xx市整改方案》和省人社厅《关于印发中央巡视组巡视我省反馈有关意见整改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就业失业服务科积极梳理政策,通过印制宣传单页、拍摄短视频、走进县区宣讲、指导县区定向宣传等多种方式,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职业指导、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失业人员就业帮扶等政策宣传,提高相关就业政策群众知晓度。
(五)常态化做好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安置保障工作
持续做好xx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工作,精准开展就业帮扶,我市共有建档立卡退捕渔民4259人,其中劳动年龄内的有2984人。经帮扶摸排,2984人中有527人退出劳动力市场,有就业意愿的2457人中,渔业产业安置309人、务农106人、企业或单位吸纳711人、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418人、公益性岗位安置750人、其他形式就业163人。
促就业稳就业工作报告 稳就业的工作简报篇四
xx区人社局认真落实省人社厅《关于印发就业和社会保险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指引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积极做好稳岗就业工作。现将全年信息公开情况汇报如下:
20xx年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81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7%。全区失业保险参保49990人,新增参保人数6087人,基金收入1609。25万元,支出5334。6万元,审核发放失业金1227。84万元。
落实“惠企招工宿六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借助各类新媒体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惠企招工宿六条”,组织人员深入企业面对面地宣传、解读惠企政策。20xx年,共有109家企业申请惠企政策补贴,涉及职工数18318人,发放补贴资金160。42万元;为18家企业办理吸纳就业补贴18。9万元。
落实失业补助金政策,经过审核,全区共有2160名失业人员符合领取失业补助金条件,共发放失业补助金706。7万元。
落实社保补贴政策,助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20xx年,为全区2233名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办理了社保补贴,并及时兑付了补贴资金1229。99万元。
落实稳岗补贴政策,稳定企业岗位职工。借助微信公众号、qq群等媒体,广泛宣传企业稳岗补贴政策。20xx全年,共为1318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906。16万元,惠及职工3。17万人。
实施“普惠金融”行动,落实创业扶持政策。进一步简化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初审程序和一次性初创补贴的办理流程,为城乡创业者提供高效、快捷服务。20xx年全年,已为创业人员办理各类创业补贴46人,补贴金额29。5万元;为创业者进行富民创业贷款资格审核共计118笔2895万元。
20xx年组织举办千鸟园广场天天招聘、乡镇巡回招聘会、点对点招聘会等招聘活动合计40场。全区共有85家企业参加线上、线下系列招聘活动,接受群众现场政策咨询20000多人次,散发宣传手册30000余份,提供就业岗位6700个,达成就业意向3600人。
组织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与xx技师学院联合组织开展“送技”下乡活动,就近就地对重点群体实施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培训对象主要包括低收入家庭子女、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根据重点群体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技能培训课程。20xx年先后在全区开展巡回培训,共开展创业培训1462人、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8172人。
促就业稳就业工作报告 稳就业的工作简报篇五
当前高职教育正面临同类院校多、毕业生多、就业岗位少的现状,针对这种情况,如何使我院毕业生适应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顺利实现就业创业,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20xx年,在院党委和院行政的领导下,工商管理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工作理念,积极推进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工商管理学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工商管理学院20xx届毕业生总计19个班级,涉及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电子商务等5个专业,合计814人,目前升学159人,就业655人,达到年终就业率100%,签约率80。47%。
二、做好就业工作主要做法
(一)抓组织保障,构建就业服务三级体系
成立以党总支书记和分院院长为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条以辅导员、毕业班班主任、实习指导教师、毕业生、就业信息员、用人单位等多向联系的链条,构建“捆绑式”就业指导服务责任体系。在学生进入实习前,安排实习动员大会及上岗前就业指导,使学生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实习过程中,辅导员、班主任、实习指导老师抓住一切与学生交流的机会,适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做好毕业生思想稳定工
最新促就业稳就业工作报告 稳就业的工作简报(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