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金蝉脱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六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91

《金蝉脱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一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1、课文内容的投影片。

2、蝉的资料。

2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金蝉脱壳的起因。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

1、出示谜语学生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板书课题:金蝉脱壳(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发现。师补充:在这篇课文中,“壳”在这个成语中念qiào,在其他词语中都念ké)

设问: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吗?说说你的理解。

3、生讲述:三十六计“金蝉脱壳”。

1、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①检查读音。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②出示生字,指生汇报预习情况。(要求:说清怎样记住字音,字形,并会口头组词。)重点指导“搜”字,师板书搜。

③抽读生字词,并检查通过预习你理解了哪些词?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2、默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①指名读全文。

②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③指名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出示:“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齐读。

3、哪件事“神奇有趣”?

4、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①指名朗读。

②说说你的理解。

5、齐读第1—2自然段。

1、搜集蝉的资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金蝉脱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二

教材分析

1、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课文以“金蝉脱壳”为题,告诉我们写的是金蝉怎样脱壳的事情。

如作者所说,“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所以,作者观察最仔细,描写最细致。我将这一段文字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找句子、画词语、读文字、填表格、作复述等多种形式,具体感悟课文内容。这样做,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2、 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金蝉脱壳”的全过程,使学生从中感悟到事物的发展的缘由,从而加深学生对事情发展有“感悟奇特的情景”。同时对事物的观察掌握好的方法,即(1)要仔细观察;(2)要有重点地观察。

学情分析

1、所教学生缺乏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也欠缺,没有主动去发掘问题的所在,都是等待老师的提示或引导才能慢慢有所领会。

2、 由于学生的年龄段原因,对事情的深层次分析未能透彻和领悟,如观察“金蝉脱壳”之时,对“蝉尾出壳”的情景没能仔细观察。从而无法分享作者探究成功后的喜悦,也不容易知晓金蝉脱壳的秘密。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难点: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蝉脱壳》。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课文。

2、 交流蝉的资料。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怎么按顺序来写的?

脱壳前(3)—→脱壳中(4)--→脱壳后(5)

2、出示:“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交流一下阅读感受。(小组学习)

3、 全班交流。

(1)“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

这是金蝉脱壳前的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相比较。

(2)按“背头脚尾”的顺序,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说说阅读的感受。

抓住关键词语“抽搐”、“裂开”、“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慢慢地活动”、“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来体会。

(3)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让你惊喜的是什么?

(翅膀“只有一点点” “很快盖住身体”, 颜色“每颤动一次”,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

指导阅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 学习第三部分

1、 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

2、 指导朗读。

3、 总结全文:

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细致入微呀。

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

四、 布置作业

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脱壳前

7、金蝉脱壳 脱壳中

脱壳后

《金蝉脱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三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1.课文内容的投影片。

2.蝉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金蝉脱壳的起因。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金蝉脱壳。齐读课题。

2.设问: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吗?说说你的理解。

3.讲故事:三十六计“金蝉脱壳”。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中“金蝉脱壳”主要讲什么?

2.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①出示生字词。②指名逐自然段朗读。

3.默读课文。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出示:“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

齐读。

3.哪件事“神奇有趣”?

4.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①指名朗读。

②说说你的理解。

5.齐读第1-2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1.搜集蝉的资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竞猜谜语,激趣导入

1、猜有关昆虫的谜语。

2、齐读课文1、2自然段,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蝉脱壳》这一课的第一部分,同学们有什么感

受呢?

(1)学生交流感受

(2)师出示幻灯,自然过渡到学习第二部分。

3、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揭示金蝉脱壳这一神奇的秘密的!

二、合作探究,展开研读,学习第二部分。

(一)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

2、交流(师板书)

板书: 脱壳前(3)

脱壳中(4)

脱壳后(5)

3、师:蝉脱壳前是什么样子呢?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画出第3自然段中描写蝉脱壳前样子的语句。

(2)指名答。

(3)齐读突然┅┅不动了。

(4)师:蝉虫停下来不动,它想干什么呢?指名读夜幕降临┅┅换上华丽的新装。

(二)理清顺序,掌握重点。

1、师:大家都很想去了解蝉是怎样脱衣的吧?让我们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这个过程的

神奇所在吧!

2、默读第4自然段,指名说从这段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3、金蝉脱壳的顺序是怎样的呢?指名答。

幻灯出示:背-→头-→脚-→尾

4、师: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一部分呢?把相关语句画出来,然后给大家说说你的

感受。

5、出示蝉尾出壳的内容。

(1)默读思考:这段围绕哪句话来写?请在书上用____标出来。

(2)这一段是怎样表现出蝉尾出壳过程的有趣?师指导学生抓住描写动作的词进行交流。

(3)师总结:这一情景描写生动,用词精确,和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是分不开的。

(4)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将这一过程刻画得处栩栩如生。齐读,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力和用词精确。

6、师:第4自然段有顺序地描写了蝉背、头、脚、尾出壳的过程。师引读第4自然段。

《金蝉脱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六篇)

《金蝉脱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一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