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每个老师都是故事》读书心得感悟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读书笔记(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91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读书心得感悟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读书笔记篇一

一、杨芳老师的主题班会:舌尖上的四川·抄手篇

所谓抄手,就是我们广东人叫的“云吞”。杨老师在课堂上请来了小峰的爸爸来介绍抄手文化,并在现场为同学们指导如何包抄手。最后同学们还当堂把包好的抄手煮来吃了。不少同学在享受自己亲手包的美味的同时,不由得感叹:“小峰由这样的爸爸真幸福!”这样的“家长参与课程”使平时表现不是很好,不是很自信的小峰迎来了无数羡慕的目光,自信心大大增强。在我们的八班,我也想借助各个节日的到来打造属于我们的“舌尖上的八班”,例如即将打来的中秋节,我想邀请陈同学 (有夜不归宿的行为)的家长来示范怎样包汤圆,让家长成为孩子们佩服的教育者,并教育学生“团圆”在我们心目中的重要性。

二、邓万霜老师:给孩子留下温馨的记忆

邓老师让每个小组的同学轮流每天写好日记,然后给老师看。她有一个原则,决不把日记中的内容作为批评学生的依据,所以学生写起来特别轻松,没有思想负担。我们学校一直推行小组合作,我觉得每天查看十二本小组日记比每周查看四十四本周记更有时效性,小组内成员也可以欣赏到同伴的日记,一举两得。

三、徐展老师设计了生日祝福“五个一”

这点看上去像我们学校举行的社会实践的“五个一”。徐老师所设计的对象是教师们。但其实我们的学生最喜欢过生日了,我想在他们绚丽的青春里留下一份美好。打算先在手机上记录下同学们的生日日期,就在学生生日当天,递上一张祝福卡、献上一束美丽的花,送上一份生日礼品,唱上一首生日歌,说上一席祝福的话。

四、李娜老师:尊重就是最好的教育

李老师在课堂上“放纵”班上成绩特差的波波看《青年文摘》。很难说她这次的做法可以被推广,但的确体现出一个朴素的教育道理:教育,应该让孩子快乐,并有所收获!正如强迫我班高同学去学他根本不懂的内容,不但没用,反而让他对老师对学习对学校产生一种刻骨的仇恨。允许他在课堂上看有益的书籍至少让他享受了些许快乐,而且多少会有些收获。正如李镇西校长给李娜老师的点评:教育不能没有分数,但如果这个分数对于某些孩子来说的确无法获得的时候,请记住,我们教师还有比分数更重要更值得追求的东西—那就是对人性的呵护。我觉得,虽然尊重并不能取代教育,但尊重是教育不可缺少的前提,甚至在某些时候,尊重就是最好的教育。

每一位老师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每一条道理,都是我们从事教育实践的法宝。李镇西校长和她的老师们是用心的,他们找到了一些开启学生心锁的钥匙。学生爱学习、爱集体、爱生活是从爱老师开始的。相反,学生厌恶学习、厌恶班集体、厌恶社会,也是从厌恶老师开始的。所以,我认为,让学生喜欢你,崇拜你,进而学习你,这样的老师才是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读书心得(精选篇4)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读书心得感悟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读书笔记篇二

近日在读李镇西老师的《每个老师都是故事》一书,读后颇有感悟。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读此书,体会书中所记述的老师们的故事,体会李老师的写作目的、写作手法,从中洞悉李老师的教育理念,才是最大的收获。李老师的教育理念,在封底归述为:“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好一个“朴素最美”!好一个“做真教育”!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那个“说真话,做真事,寻找真教育,做真教育人,培养真善美能学生!”的理念,并为了提倡真教育而特意建立起了一个“大中华圈真教育群”,真教育理念:

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2、千教万教,为真而教;千学万学,学做真师。

3、教育的真谛,尚在探索中,尚在未知中,尚在专家闭嘴后用心聆听的片刻静寂中!

真教育宗旨:

说真话,做真事,寻找真教育,做真教育人,培养真善美能学生!

何谓真教育?

教育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如果说应试教育扼杀了学生的天性,那么素质教育则割裂了生存与发展的有机联系;如果说当今名目繁多的各种教育流派中不乏沽名钓誉的伪教育,那么新课程改革就是一出为了改革而改革的国家教育政绩官戏!

浮世喧嚣,教育者躁躁,政术绑架教育,外行领导内行,衙级越高话语权垄断度越高,没有行业人格的教育像人尽可夫的弱女子被公权一再践踏;师德大棒,兵不血刃,把千万教师愚化成噤若寒蝉的中年闰土,经济待遇低下无人敢提,规章制度不合理皆不敢言,教育真理都不去想,或人云亦云,或事不关己,或昏昏噩噩,或浑水摸鱼,这是教育之真现状,不敢说是全部,但绝对是部分之真实写照!

国民真正需要的教育,你在哪里?

完美无缺的教育不可能有,但是我们应当有追求完美无缺教育的理想。

把学生培养成有独立思维意识的公民,教师首先就应当具备独立思维品质!否则,只能称为知师,愧为人师。

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身外的教育,首先要时刻苛求自己;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国人教育,首先要肯定他人的成绩,尊重他人的努力成果,绝不能一概否定。

真就是真,真假不能同存。做真教育人

最新《每个老师都是故事》读书心得感悟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读书笔记(5篇)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读书心得感悟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读书笔记篇一一、杨芳老师的主题班会:舌尖上的四川·抄手篇所谓抄手,就是我们广东人...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