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班社会教案(14篇)
大班社会教案篇一
1.通过多种手段了解碧螺春茶的特点和采制过程,体会茶农的辛苦。
2.知道碧螺春是中国的一大名茶,激发对家乡的自豪感。
1.活动室布置成碧螺春茶坊、背景音乐《渔舟唱晚》。
2. 已沏好的碧螺春茶人手一杯、盛有碧螺春茶的盘。
3. 碧螺春ppt。
4. 自编儿歌《东山碧螺春》。
一. 导入活动,激起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到了碧螺春茶坊。瞧!我们的桌子上已经泡好了一杯杯碧螺春茶,我们一起来品尝?
幼喝茶,教师巡视,个别提问。
2.师摇摇铃鼓提问:什么味道呀?
幼a:苦。 师:嗯。
幼b:苦。 师:你也是苦的。谁尝出来不同的味道。
幼c:甜甜的,还有点香。
师:你尝一尝是甜甜的,闻一闻是香香的!嗯!真香,你们闻一闻,香吧。
3.师小结:其实,小朋友说的都对,碧螺春刚一入口确实有点苦,但是慢慢品一品,就会感觉苦中带点甜,闻一闻,还有一股清香味道。我们再来细细的品味这苦中带甜的碧螺春吧。
幼再次品茶。
二. 了解碧螺春茶的采制过程,感知茶农的辛苦。
(一)了解碧螺春茶的采制过程。
1.师手托碧螺春茶盆:瞧!这就是我们东山的碧螺春茶叶,你知道它是怎样制成的吗?
(1)幼a:先要把茶叶采下来。 师:那你去采过茶叶吗?你是怎么采的呢?幼:脖子里挂个勾篮,一只手拿树枝,另一只手采茶叶。追问:要采茶的什么(嫩芽)。师出示嫩芽图。那你一个上午采了多少嫩芽呢?
(2)除了把嫩芽采下来还要做些什么呢?
幼b:还要拣呢。 师:那你拣过茶叶吗?你是怎么拣的呢?师:拣成一个芽一个叶,我们东山人喜欢叫它一旗一枪。出示图片(一旗一枪)。
(3)茶叶拣好了,接下来要什么了呢?
幼c:最后还要炒制。你看见过茶农炒制茶叶吗?炒制茶叶也有很多讲究的。都有哪些步骤呢?引导幼儿说出第一步(杀青,东山话叫扑青),第二步是粘揉(),第三步是搓团,最后一步是干燥。
(4)谁能把碧螺春的采制过程完整的说一说的?
幼儿:先,接着,最后炒制,炒制的时候也有很多讲究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
2.师小结:小朋友看一看,采制碧螺春有几个步骤,碧螺春茶的采制过程可真不简单呀,有那么多步骤,那么繁琐,茶农们真不简单,碧螺春茶真是来之不易呀。
(二)结合茶农采制碧螺春的过程,体验茶农的辛苦。
1.老师这里拍了一些茶农采制碧螺春茶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3.教师结合图片介绍茶农一天的劳作:清晨天刚蒙蒙亮,茶农们便上山采茶了,他们的脖子上挂着沟篮腾出两只手不停地采摘嫩芽,采的腰酸背痛,累的衣服都汗湿了。中午该下山吃饭了,可是为了多采一些,茶农们便匆匆吃些早上家里带来的饭菜或者面包之类的东西,继续采,傍晚下山,又要拣茶叶,拣得眼睛都酸了,晚上匆匆忙忙的吃好晚饭,就开始炒茶,锅子真烫,茶农只穿一件单衣,都热得一身大汗,手上都烫的起了泡,辛辛苦苦一天也就只炒制这么一点碧螺春茶叶。
(1)提问:你看了这些图片,听了这段茶农的劳动情况后你有什么想说的(感受)?
幼a:茶农很辛苦。 师:哦!你是这么想的。
幼b:茶农很辛苦。 师:哦!你们的想法是一样的。
幼c:茶农很可怜等。
(2)追问:孩子们,那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茶农很辛苦呢?
幼a:天刚亮就上山采茶叶了。 师:哦!茶农老早就上山采茶了,那是你还在睡觉呢!
幼b:采茶叶很累,勾篮把脖子都挂酸了。 师:是呀!采茶时鼻子肩膀好酸,茶农们的颈椎病肩周炎都复发了。
幼c:炒茶时锅子很烫。 师:是呀,他们只穿一件棉毛衫,我们却还穿着棉袄。
幼d:手上黑乎乎的。 师:是呀黑黑的手上都烫出了泡,真让人心疼。
幼e:老奶奶都在拣茶。 师:本来年纪大的人都不干活了,可是这些老奶奶拣茶拣得眼睛都酸了,好辛苦。
幼f:他们还把饭带到山上去吃。 师:恩,我们都在学校、家里吃热呼呼的饭菜,茶农们为了多采一些茶叶,就在茶山上吃冷饭或干粮。
幼g:总说。
师:是呀!茶农们真是太辛苦了,他们这么辛苦为了什么呀?
幼:为了赚钱,师:茶叶多少钱一斤?为什么会那么贵?幼好喝,提神醒脑。
(3)小结:是啊!茶农们辛辛苦苦劳动了一天,累的腰酸背痛,手上都烫出了泡,只制出了这么一点点碧螺春茶,碧螺春茶真是来之不易呀,他还提神醒脑对身体有很多好处,可不能浪费了,再来细细的品一品这来之不易的碧螺春茶吧。
三、拓展认识、激发感情。
1.茶农们辛辛苦苦采制的碧螺春茶清香、甘甜,提神醒脑,真不愧有“下杀人香”的美称,成为中国名茶之一。那你在电视里看见过家乡的碧螺春吗?
幼a:吴侬碧螺春世博会指定用茶。
师:是呀!碧螺春真不愧是中国名茶之一,在这么重要的世博会上,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喝到咱们东山的碧螺春,作为东山人感到(高兴、自豪、开心)。
幼b:
师:哇!我们东山最好的茶叶碧螺春都上电视啦!
四.自编儿歌、感情深华
1.作为一名东山人,我为家乡有这么好的碧螺春茶感到骄傲、自豪,忍不住要用东山话来夸一夸碧螺春。
2.带领孩子们向科任老师夸一夸。
附儿歌: 东山碧螺春
东山碧螺春,真正好!
看一看,卷得来!
闻一闻,香的来!
喝一口,甜的了!
全是农民伯伯做出来,
采里辛苦,吃里甜,
啊!
真是“吓煞人香”啊
大班社会教案篇二
设计意图:
在当今物质条件优越的时代,孩子们感受着来自家庭及各方面的宠爱,成为“家中的太阳”,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习惯接受别人的关心爱护,不积极主动对待他人,甚至由娇而横。为此,我们要加深孩子对爱的理解,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快乐生活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培养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活动名称:《感恩的心》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从小有爱心,树立心中有他人的情感,用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
2.学习用语言行动表达感恩。
活动准备:
课件《失语女孩的故事》、公益广告《心在一起》、游戏“爱心之旅”伴奏音乐、歌曲《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一、情感体验
播放课件《失语女孩的故事》,深深体会母爱的伟大,引起情感共鸣,融入失语女孩的精神世界。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一个失语的(不会说话)小女孩的故事,听后说说你的感想。”
幼1:小姑娘很可怜。
幼2:小姑娘很坚强。
师:“那么她的母亲呢?”
(抓住母亲临死手中的那块年糕,引导幼儿理解母爱的伟大)
“妈妈死后,她是怎样做的?”让幼儿发言,教师重复小女孩的话,同时做出手语。
师:“小姑娘为了感恩母亲,选择了坚强勇敢的活下去,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我们要感恩的人。”
二、感恩的人
逐一播放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感受来自生活中的关爱,了解我们要感恩的人。
1.图1:感恩父母,了解养育之苦(图片内容:孩子发高烧,躺在床上,额头上敷者毛巾,母亲的神情中显出无比担心与关爱。)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的父母是如何关爱你的呢?”
幼1:妈妈天天给我做好吃的,买新衣服。
幼2:爸爸辛苦上班挣钱给我买玩具。
幼3:下雨了,妈妈把雨伞给我,可她却淋着雨。
2.图2:感恩老师,了解培育之难(图片内容:小男孩摔倒了,老师蹲在旁边,没有及时扶他,而是给予鼓励,让他自己爬起来。)
师:“在我们生活中,老师还教你干什么呢?”
幼1:老师教我唱歌、画画。
幼2:老师和我们一起去找春天。
师:“老师教你们学本领,让你们长大,做自己想做的事。”
3.图3:感恩伙伴,体验友情之乐(图片内容:两个小伙伴在一起,其中一个把自己心爱的玩具给另一个玩)
师:“你和你的小伙伴在一起开心吗?有哪些开心的事?”
幼1:我们一起做游戏。
幼2:她帮我系扣子。
4.感恩周围的人,了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图片内容:锄禾,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粮食。)
师:“在我们生活周围还有哪些需要我们感恩的人?”
幼1:医生为我们看病,让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幼2:建筑工人为我们盖起了漂亮的房子。
还有警察、环卫工人……
三、如何感恩
1.让幼儿自由发言,“你最感谢谁,如何感谢他?”
幼1:感谢爸爸妈妈,我可以帮他们干活。
幼2:感谢环卫工人,我们不乱扔法果皮纸屑,一起来保护环境。
2.看公益广告《心在一起》进一步理解如何感恩,知道我们要从小讲文明、懂礼仪。
3.生活体验
创设情境游戏“爱心之旅”让孩子在情境中学习助人为乐。
情境:在旅途中,有位孕妇上车了,不小心手中的袋子掉在地上,有位小朋友帮忙捡起来(谢谢你——不用谢),又有人给他让了座。
4.教师小结
(教师通过图片引导,让幼儿说出要感谢的人)
师:“在我们身边有太多要感谢的人,感谢父母把我养大;感谢老师教给我本领;感谢小朋友带来的欢乐、帮助;感谢农民伯伯种出的粮食……如何感谢他们呢?”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说出:
① 做力所能及的事;
② 懂得分享,分享快乐与痛苦(帮助他人);
③ 从“谢谢“开始,说一句祝福的话,送一份礼物;
④ 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护环境等。
四、情感回归
师:“在我们旅行即将结束时,我们来欣赏一个感恩歌曲《感恩的心》。”
(播放音乐,幼儿随老师做手语,在音乐中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美工活动:每人制作一个爱心卡,送给你要感谢的人。
2.角色游戏:互换角色,体验残障带来的不便。
大班社会教案篇三
1.体会一分钟的长短,知道时间的价值,初步树立时间概念。
2.初步感受时间是流逝的,是一去不复返的,懂得遵守时间的重要性。
3.学习制订作息时间计划,并能按计划执行,养成做事情不能拖拉的好习惯。
4.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1.故事《一分钟》课件。
2.一分钟能干什么预测表人手一张、笔人手一支。
3.作息时间计划表7张。
一、在理解故事中初步感受时间。
1.故事《一分钟》导入。
2.分析故事,初步感受时间是流逝的,是一去不复返的。
教师:为什么元元只是在床上懒了一分钟,最后到学校却迟到了20分钟?(因为元元太懒了! 因为元元碰到了红灯! 因为元元没有挤上公共汽车。)
3.出示了图片,了解元元晚起床一分钟导致的后果。
晚起床一分钟——十字路口遇红灯耽误时间——没赶上公共汽车走着上学,耽误时间——上课迟到20分钟。
二、在操作和实验中真正体会了一分钟时间的长短,懂得珍惜时间。
1.猜测一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
教师:你们猜猜一分钟的时间能做什么?
2.认识记录表。
教师:把猜测的结果用记录表记录下来。
3.验证一分钟到底可以做哪些事情?
(1)教师:你们说的事情一分钟的时间完成呢?老师帮助你们计时,你们来试验一下,好吗?
(2)教师:如果能够完成的请在后面的格子里打钩,如果不能完成请打叉。
(3)幼儿验证并且记录。
(4)幼儿交流自己记录的实验结果。
4.小结:一分钟的时间原来可以干这么多事情,我们小朋友生活中一定要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
三、制定作息时间计划表,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1.激发幼儿制定作息时间表的兴趣。
教师:怎样帮助元元珍惜每一分钟,不再迟到呢?
教师:我们可以帮元元制定一份早上的时间表,只要元元认真执行时间表上的时间就可以不浪费一分钟时间,也就不再迟到了。
2.讨论如何制定作息时间表。
(1)小组讨论:早晨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2)个别幼儿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用简笔画记录。
教师:你们讨论出早上需要做哪些事情?每件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3.幼儿分组制定作息时间表。
4.交流幼儿制作的作息时间表,分析哪组最合理。
家园共育:鼓励幼儿把作息时间计划贴到家里,每天早晨严格按照计划做事,不浪费一分钟时间。
附:故事《一分钟》
丁铃铃,闹钟响了。元元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多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过了一分钟,元元起来了。他
最新大班社会教案(1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