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冬至的日记200字(7篇)
冬至的日记200字篇一
卖家是位四十左右的中年妇女,很贴心的为我准备了红色的袋子,并介绍罗列着的金银财宝。这里是金光闪闪,最受欢迎的金元宝,那里是财源广进,意义深远的长银条。她细心告诉我祭祀的步骤——先把名字写在红袋子上,再在周围散一点纸钱,最后就着燃着的火星把红袋子从底部烧起。这样纸钱烧了,别人家不会抢。
我在心底记下步骤,谢过她便离开了。一路上,陆陆续续有人开始烧纸,嘴里念念有词。三五成群,也有一个人。人们伫立着,安静的看着火苗,嘴里念念有词,时不时用小棍将即将暗淡下去的火苗拨地更旺。那明亮的火焰伴随着袅袅青烟既有淡淡的伤感,也是对已故先人一种深深的缅怀。
我按照心里记下的步骤将祭祀做完,又把灰烬整理在一起。并在心里祈愿——家人健康平安。我想太太能够听到我的声音,我也会为了整个家族的兴旺而更加奋发努力。
冬至,是一年最冷的时候。死者已矣,活着,要懂得珍惜。
冬至的日记200字篇二
今天,是我们老家(福建莆田)扫墓的日子。俗称“冬至节”,“冬至节”里,农家团聚搓丸籽、吃丸籽,故我们都称“冬至丸”——此节有团圆之义和祭祖等习俗。
每年,处头打工的人儿,一般这时都会赶回家,上山扫墓,祭祀祖先,行孝礼。
这是莆田人一年节日里很重要的一个节,有“小过年”之称。
我在山东,今天天冷,在宿舍自己也煮上一碗“冬至丸”,吃上一回
——权当思念家乡吧。
在老家莆田,冬至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搓汤圆,还摆上贡品,祈求团圆平安。这一独特的民间习俗一直延袭至今。
冬至节的前一夜,按照莆仙民间风俗,厅堂上点亮了红蜡烛,祖先神位前的晾箔上装红福橘。
并插上一支”三春”(福禄寿纸花),一同供奉在桌上的,还有用红纸封着的10双筷子,以及一排生姜和一块板糖。
这些供奉的物品都有着美好的寓意:
——供筷子,表示一家团圆;
——供生姜,表示家庭红火兴旺;
——供板糖,表示生活甜美幸福。
吃完晚饭,全家男女老少便围聚在亮堂堂的大厅中,热热闹闹地搓丸子。
丸子搓好后,要点着夜明灯,把丸子、生姜、板糖、红筷子等一起摆在厨房灶公前过夜。
冬至节一大早,把丸子放进锅里煮熟,再拌上白糖,就可以吃了。有的人家在煮丸子时,还适量切几片生姜和少量板糖放进锅里,吃起来更有一番滋味。
冬至节早上吃了丸子后,全家人便带着煮熟的丸子、水果等祭品,上山扫墓,祭祀祖先。
冬至的日记200字篇三
陕西有谚语:“冬至大如年,先生不放(假)不给钱。冬至大似节,东家不放(工)不肯歇。”就是说,冬至像过年一样重要,学生、长短工都给享受假期。
过去为人佣
最新冬至的日记200字(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