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讲堂心得体会怎么写 《贵州教育大讲堂》心得体会(二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贵州大学讲堂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甲秀楼位于贵阳市南部的南明河上,是市内小型人文风景区,犹如西安的大雁塔,武汉的黄鹤楼,成都的望江楼,昆明的大观楼一样,甲秀楼是贵阳的市徽和标志。
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20xx年,也就是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最先倡导修建甲秀楼的是当时的贵州巡抚江东之,他以河中的一块形状像鳌的巨石作为基础,修建一座桥连接两岸,并筑一楼用以培育风水,取名“甲秀楼”。建楼的用意深远,不但刻意点明贵阳山水甲秀黔中,而且激励人们努力学习,使贵阳“科甲竞秀”,人才辈出。
自此以后,贵阳果然出了许多著名人物,如明末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的杨世友,清代的两个状元,文状元赵以炯和武状元曹维城。所以甲秀楼是贵阳人杰地灵的象征,是贵阳山水与文化的精华。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甲秀楼的石牌坊,上面题词是“城南胜迹”,各位朋友可以在这里留影。我们脚下的这座桥叫浮玉桥,它的桥面并不是平直的,而是有一个起伏,像一条浮在水上的玉带,增加了桥梁造型的美感。在全国的风景桥中,浮玉桥是有名的,它与杭州苏堤上的“六桥烟雨”,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可以媲美。浮玉桥横跨在明净的南明河上,两岸杨柳依依,非常美丽。
浮玉桥上的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高约20米,四个角上刻有珍禽异兽的图案,底层有12根石柱托檐,四周护以雕花汉白玉栏杆,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感。浮玉桥原先有九个桥孔,桥下的涵碧潭在此回旋荡漾,形成“长江水倒流,九眼照沙洲”的奇观。桥上的这个亭子叫涵碧亭,从远处眺望,半圆形的桥孔与它在水中的倒影合在一起,刚好是个正圆,桥、亭、楼的影子一齐映在水中,恍恍漾漾,给人以“镜中景,水中楼”的朦胧感觉。诗人更把这种感受写成了一幅楹联,用“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的诗句点出了它的神韵。
甲秀楼为贵阳主要名胜,素有“小西湖”之称,历代文人墨客往来于此,触景生情,留下很多墨宝,其中尤以清人刘玉山所撰长联最为著名,洋洋洒洒174个字,凝结了贵州的历史文化,开头便是:“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开拓。”
甲秀楼是闹市中一处不可多得的清幽之地,景区内古色古香,景区外高楼林立,入夜后灯火辉煌,成为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聚焦点。甲秀楼欢迎您下次再来。
关于贵州大学讲堂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小x,首先欢迎大家来到贵州格凸河风景区。
来到格凸,攀登盲谷,穿行溶洞,留连苗厅,漫步青山,泛舟峡谷,乘兴漂流,深潭探入,浅滩戏水,悬棺遐思,中洞寻古,蓝天赏燕,坐井观天,闲亭稍憩,浏览湖光山色,陶醉于大自然之中,远离闹市喧嚣,有修炼千年一明朝得道之快感,使你进入置身物外的崇高境界。
让我们一起感受上苍赐给我们的这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吧!
格凸河风景名胜区源品位高,全景区面积70平方公里,主要有黄家湾、大穿洞、大河、小穿洞四个大景区,其中各大景区又有无数小景区供游人一一游览,其中有一级景观3个,二级景观9个,三级景观12个,极富神秘感,非常具有探险、旅游、科考价值,已评定为省级风景区。
一、 大穿洞景区
1、 燕子洞:伏流入口第一厅,高116米宽25米的天然拱门之下,是270米长的湖。洞内栖息着数十万只燕子,早晚在洞口翻飞,雄奇壮观。
2、 穿上洞:是一段古地下河的遗址。由一处悬挂岩洞地道进入,地道长137米,70米宽,50米高,飞机可从中穿过,它与河流入口处(燕王宫)相比高226米,地底长满了各种珍奇小灌木及藤本植物。
3、 盲谷:是一个槽型凹地,长约1公里,宽30--150米,四周为峭壁陡岩所围,高200--400米不等。可通过约20米高的竖井洞进入。
4、 通天洞:是一个穿过碳酸盐岩地的巨大竖井,深370米,宽200米,好象开了一道天窗,又称通天洞。
二、 大河景区
1、 夹山:地处大河村与大穿洞之间,两岸层峦叠嶂,忽见两山夹峙,孤峰挺立,取名"夹山"。
2、 大河:大河村所处的自然环境可谓得天独厚,周围群山环绕,格凸河从村前流过,中有田畴百亩,村舍依脚而生,疑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3、 天星洞:位于紫云县和长顺县交界的关口寨附近,高约110米,宽40米,洞口呈长方形,洞口巨口横跨,洞壁石幔悬挂,游客可乘船进洞约200米深,洞中景色与洞外相互辉映,格外迷人。
4、 天星洞葬:位于天星洞入口左边附近的旱洞内,洞内有3层自然台阶,每个台阶高约2米,洞内有悬棺,悬棺自上而下先后放置。悬棺多为榉木制成,头里脚外。洞内共有棺木104口,其中基本完好的有40余口。
5、 天赐湖:是喀斯特地貌天然湖泊,犹如一面镜子映在万绿丛中,湖长350米,宽约100米,海拔980米,湖中有三个泉眼,水质环境极好。
三、 小穿洞景区
1、 苗厅:有伏流入口进入,有一巨大的溶洞厅,面积达15公顷,是目前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大洞厅。洞中钟乳高大而怪诞,拟物逼真。
2、 中洞人家:在小穿洞出口的上方,有上、中、下三个溶洞,上洞右侧300米处是中洞,有称"棕洞",洞口高50米,宽100米。深200米,这里居住着18户苗族人家,房屋建筑为无顶木柱竹篱。中部一间石屋就是小学,往后是球场,旁边是约3米的蛙形钟乳石,从中流出清泉供人畜享用,是穴居文化的经典之作。
3、 竹林寨:位于格凸河伏流中段的山上,居住的是高山苗族,以吊角楼著称。周围是高大茂密的古树林,翠竹丛生,紫藤缠绕。
4、 小穿洞:又名"冒鼓天",该洞口高50米,宽40米,海拔790米,格凸河加上长顺的摆河汇流后从小穿洞口流出,景色秀美。
四、 黄家湾景区
1、 古坳平湖:黄家湾水库建成后讲是一个大型的人工湖泊,面积为31平方公里,容量2.7亿立方米,主航道长28公里,其中有孤岛23个。湖面开阔,分为南湖和北湖两片,青山环绕碧波荡漾,水天一色。
2、 星星峡:位于坐马河下游的妖岩,是两山对峙的长谷,谷中清溪石涧曲折蜿蜒,景色秀美,两旁奇峰叠翠呈现峡谷套嶂谷的景观。
3、 塔山石塔:位于县城东南一高山之颠。建成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具有历史意义与价值。
贵州大学讲堂心得体会怎么写 《贵州教育大讲堂》心得体会(二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