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看了某个人的事迹的心得体会(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91

看了某个人的事迹的心得体会篇一

走进廖美娣生前工作的卫生院,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着全村1700多位村民的健康档案,分门别类,方便随时查看。墙上挂着重点病人的病症和检查时间,不论是长期监测的慢病患者,还是短期关注的高危孕妇,都被仔细标注。

岭洋乡地处衢江最偏远库区,从市区开车需要走2个多小时的山路, 乡里60岁以上的村民家中,几乎都贴着廖美娣特意制作的卫生院联系单。 张名仓至今记得,家里老人突发哮喘,深夜向她求助,廖美娣二话不说,在凌晨2点背上药箱就出发了。

二三十公分的那种小路,在山区里面要走四十分钟到我家里面,廖美娣背着药箱,盐水挂上去以后守在旁边,天亮了才回家。

为了方便夜间出诊 ,廖美娣家中常备着手电筒,经年累月,外壳已经有些斑驳,而来不及拆封的新电筒,就放在出门最顺手的柜子上。

廖美娣不仅是随叫随到的“120”,还是乡间小路上的“送药员”。每次进城前,她总习惯问问几个老病号,要不要从城里带药。在她常用的手提包里,至今还留着一张帮村民配药的单据。

她就是30多年来一直在这里兢兢业业,从来不会嫌弃这里比较偏远,心里装着的是岭洋整个乡的村民。

廖美娣走了,如今,办公室里的两个年轻人,把村民的健康档案搬到了自己桌上,一页页翻看。他们希望,尽快接上廖院长的班,继续当岭洋乡随叫随到的“120”。

看了某个人的事迹的心得体会篇二

廖美娣,生前是岭洋乡卫生院院长,共产党员,扎根山乡32年,翻山越岭送医送药,成了村民们常念叨的“美娣”。谁也没想到,7月15日早晨,她在卫生院值班时突发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于次日去世,年仅49岁。

岭洋乡地处乌溪江深处、衢州最南端,距市区120多公里,“山路九九八十一个弯,山道七七四十九道梁”形象地道出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全乡11个行政村,约1700常住人口中,有1500余名老人,医疗工作压力大。

廖美娣是土生土长的岭洋人,19岁被调到岭洋乡卫生院,从一名普通护士成长为卫生院院长,踏遍了岭洋乡的山山水水,走进了当地老百姓的心里。

“我们遇到问题,不打120,第一个就想到美娣。”村民邱银芳说,无论清晨还是深夜,只要打电话给廖美娣,她都会回应。岭洋乡的群众看病不易,每当遇到突发疾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找美娣”,廖美娣的私人电话号码就是大部分村民熟悉的“120”。

除了一叫就到、专业娴熟,廖美娣非常关心关爱患者。出门散步时随身携带听诊器和血压仪,只为能利用空余时间给老人检查身体;每晚翻看老人病例,发现有个别患者较长时间没来医院检查,就打电话问候;村民外出买药麻烦,廖美娣会借助出库区开会、培训的机会,主动帮患有慢性病的村民买药……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这样一个偏远的山区,待不住的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留下年迈的老人独居深山,而美娣虽不是他们的儿女,却胜似儿女。

76岁的冯金凤去年摔伤了手,去卫生院挂了好几个月的针,有几次

2023年看了某个人的事迹的心得体会(5篇)

看了某个人的事迹的心得体会篇一走进廖美娣生前工作的卫生院,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着全村1700多位村民的健康档案,分门别类,方便随时查看。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