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窗》阅读笔记(9篇)
《窗》阅读笔记篇一
在《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中,黑柳彻子讲述了她小时候的顽皮和可爱。小豆豆十亿个一年级的学生,因为淘气,一次又一次地被退学。这一次,她的妈妈带她来到了一个叫巴学园的学校,在那里,小豆豆快乐成长…
当我读到《好好嚼啊》这一段时,不禁捧腹大笑,笑声不断。巴学园的饭前歌是一首充满童趣和可爱的歌。令我感受到了校长善良的心和他对孩子们的关怀。
《好好嚼啊》另我感受到了巴学园的快乐,而《洛基不见了》却又令我心碎不已。在我刚读这本书的时候,以为小豆豆永远都天真可爱,开心如意。但是,在我读完这一段时,我却发现了小豆豆的善良和爱心。洛基在一次外出中死了,妈妈为了不让小豆豆难过,便欺骗了她。但是,纸还是包不住火。小豆豆知道后悲痛欲绝。在这段中,我不仅体会到了小豆豆妈妈的用心,还感受到了小豆豆对朋友的情感是那么地深。
同时,在《慰问》中,我也体会盗了小豆豆的善良。那是小豆豆第一次去医院慰问受伤的战士。和她一起去的还有三十多名陌生的朋友。小豆豆不会唱歌,只会唱巴学园的饭前歌。她就不顾大家的嘲笑,认真地唱着:“好好嚼啊,把吃的东西…”此时,我明白了善良的真谛—只是一味的付出,不求任何回报,更不故自己的利益和形象。
小豆豆的善良令我想起了一件感动心灵的事:在汶川地震一周年时,我向灾区的朋友们发去了几封慰问的邮件。不久后,我发现他们都给我回了感谢信,而且每一封,都是他们用心去写的。
读完这本书后,我好想去巴学园。因为这个地方充满了快乐。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淘气的女孩也能成为作家?后来我才知道—是因为校长对他们的宽容和鼓励,激励着他们成长的道路。
我希望:老师可以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我们,用宽容的心去关爱我们。
《窗》阅读笔记篇二
从听过这本书到现在,已经有好几年了吧。曾经有无数次的机会能够阅读它,但是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使得我们擦肩而过。 近日,在图书馆又遇见了这本书,我想这次应该要真正去“认识”它了吧。
《窗边的小豆豆》,从书的名字和封面的插画可以看出,这本书应该描述的是一个叫小豆豆的女孩子。果不其然,书本所描述的主人公正是一位上课喜欢倚靠窗边等待“宣传艺人”的调皮蛋——-小豆豆。又因为各种行为问题,最后被学校劝退。善良的妈妈不忍心告诉孩子这个事实,只是告诉小豆豆可以去新的学校看看,就这样,在妈妈的庇护下,小豆豆来到了它的新学校——巴学园。新学校的校长却经常鼓励小豆豆:“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在校长的引导和爱护之下,一般人眼中“怪怪”的小豆豆逐渐成长为内心善良,诚实勇敢的好孩子,这为他之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小豆豆的成长,离不开它的母校——-巴学园,这所学校的宗旨是——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天性是最自然、最生动的美。在巴学园中,没有人教他们需要遵守纪律、排好队、安静,他们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座位,选上课科目的顺序。还可以在地板上用粉笔画音符,并且花上大量的时间清理地板。这是一般学校所不能做到的。小豆豆在“巴学园”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没有师生之分,无论老师、学生,甚至校长都是好朋友,完全丢掉了学生在老师面前的拘束。或许,有许多人会觉得这样的教育方法是异想天开,它对爱心、耐心、想象力等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对知识的要求。但我觉得这是许多孩子的心声。
小豆豆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那位宽厚仁慈的妈妈。在老师的眼里“小豆豆”是个顽皮的坏孩子,在课堂上多次掀起课桌的盖子,她还多次吵嚷着跑到窗边去看自己的偶像“宣传艺人”,由于她不守课堂纪律而被老师“罚站”走廊,最后被退学。妈妈不辞辛苦为她寻找新的学校,却始终没有告诉小豆豆被学校退学的事,也没有在回家之后责备小豆豆,因为聪明的妈妈觉得,即使说了,小豆豆恐怕也不会理解自己哪里做错了,而且还会在心里留下自卑的情结。小豆豆的自信心被妈妈保护得完好无损,为小豆豆一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小豆豆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那位伟大的校长。小林校长之所以伟大,不仅体现在他创办了巴学园,在这只有50几个人的学校里,他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午饭也很特别,是“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是为了不让大家挑食,蔬菜鱼类都得吃。小林校长建议家长给孩子们穿最差的衣服来学校,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毫无顾及的去玩耍,他陪着学生在学校的礼堂里搭帐篷“野营”。为了锻炼学生的胆量,让学生知道世界上根本没有鬼,他让孩子们去九品佛庙开展“试胆量”活动。当小豆豆的宝贝钱包掉进厕所时,任由小豆豆在厕所的掏口处,把便池里的东西一勺一勺地舀出来,只是像好朋友似的说了句:“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进去。”试想一下,哪个成年人会看到孩子这样的行为,能说出这样看似无关痛痒、轻描淡写的话,而小林校长做到了。为了个子矮小的高桥体验成功,他设计了别具一格运动会,而且运动会的奖品都是蔬菜,让学生把自己的奖品当作晚餐。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小林校长创立的‘巴学园’的教育方式适合孩子的成长, 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是教育孩子的出发点。
在小豆豆妈妈和小林校长的“巴学园”式教育中,我看到了宽容,看到了博爱,看到了顺从甚至是妥协,而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会把顺从当作是一种无奈,把妥协当作是一种放弃。这让我们不得不审视我们的教育,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在爱孩子,还是在伤害孩子?何不还给他们一个完整的童年,给予时间让他们慢慢成长,他们会成长为“他们”。
《窗》阅读笔
最新《窗》阅读笔记(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