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品德与生活小学教案 品德与生活课(十四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91

品德与生活小学教案 品德与生活课篇一

1.让学生敢于在遇到不同意见时,能坚持自己正确的想法,同时又能善于接受别人合理的建议;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个儿童都能抬起头来做人。”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会对取得成功充满渴望,才能去拼搏,去奋斗。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都能说出:“我能行!让我自己来吧。”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和要求。这一主题活动的目的,正是在于鼓励孩子相信白己,在处理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时,大胆地按自己的想法去试一试,并对自己的做法给予正确的评价。

这一主题活动又分为“我来试一试”和“我能这样做吗”两个部分。

我能这么做吗

1、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在好朋友提出要你别把自己打碎窗玻璃的事告诉老师时,你会怎样做呢……

2、学生讨论。

3、教师让学生说一说,你能处理好这件的事情,在讨论时,可以启发学生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你就是教材中的那个小朋友,你会有什么想法?如果告诉老师,好朋友会怎么想?怎么说?他还会和你交朋友吗?但如果不告诉老师,自己不也成了不诚实的孩子了吗?你该怎么做呢?当学生的内心处于矛盾之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主题文字: “遇到事情我们要仔细想一想: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不应该做。”

1、图中的学生在面对别人提出的不同请求时,做出了什么不同的反应:

a、他接受给同学讲解难题和帮助别人打水浇花的要求,

b、却拒绝丁把作业借给同桌抄袭,以及帮朋友教训别人,

2、你认为他做的对吗?为什么?

3、阅读日记,明白事理

一位学生的日记真实地记载了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个小故事。小作者阻止同学去摘别人家伸到院子围墙外面的枣子,却遭到大家的误解和指责,在得到爸爸的赞赏后,心情才有所好转。不难想像,小作者在被同学笑话他胆小时,心里一定觉得非常地委屈和难过,而且,他还“很担心失去这些朋友”,但经过爸爸的一番开导,他的“心情好丁一点儿”,而且决定“以后还会这么做”。(这段复杂的心路历程,如果能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和理解,相信对学生将来面对类似的问题做出判断,以至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都是大有裨益的。)

我们在遇到任何困难时都要相信白已,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能够做到。”就算失败;也不要灰心,重新站起来相信自己!

1、图中的几个小男孩路过热闹的电游室门口,正为进不进去的问题争论不休呢。你认为应该怎样做呢?为什么?

(出示这一幅图的目的是为了与上一组图形成对比。上一组图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坚持正确的做法,而这幅图的用意则在于提醒大家:“勿以恶小而为之”,不对的事再小也不能做。倘若现在再来回顾图一提出的问题,孩子们应该都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了。虽然是好朋友做了错事,但我们还是不能说谎,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做个诚实的孩子。)

2、撕书这件事,你怎么看待呢?

(通过这一主题活动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在对一件事情做决定之前,要先想一想这件事应不应该做。)

3、分组讨论:

a、图书室的书上有一张自己非常喜欢的漂亮的画?撕不撕下来呢?

b、阿姨家的玩具以玩吗?

c、上课时可以讲话吗?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也需要我们好好动动脑筋,做出判断。

最后要总结全文

品德与生活小学教案 品德与生活课篇二

1、体会班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感受集体对个人进步的帮助。

2、提高交往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看法的能力。

3、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别人的感谢,以发展同学之间的友谊,促进同学之间的团结。

增强爱集体的感情。

1、体会班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感受集体对个人进步的`帮助。

2、提高交往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看法的能力。

1、学生课前准备:回忆一件自己和同学或和老师之间发生的一件事。

2、教学器材:一棵有枝无叶的大树、40―50片树叶、

3、教学课件。

幻灯片导入--学生回忆故事、讲述故事--感谢伙伴--感谢卡表达感谢--体会、感悟友情与深情,集体的智慧与力量

我们在一起已经生活一年了,大家相互关心、共同学习和游戏,是不是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呀?我们来讲一讲、演一演我们班的故事。

1、导入:以幻灯片形式的课件出示10、11页的图画,配上学生的配音。

(1)图1、大家好!我叫李燕,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发生在我和同学之间的故事。记得春游那天我忘记带水了,我们组的李晓明发现了,马上把他带的两瓶水分给我一瓶,我接过同学递过来的水,感激地说:“谢谢你!”王晓东看见了也要把他带的饮料送给我喝,我连忙说:“够了,够了!”

(2)过渡语: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你和你的同学之间、你和老师之间是不是也发生了像李燕和他的同学之间这样的故事。

(3)图2、11页的三幅图:当你生病的时候,老师……;当你和伙伴有了矛盾的时候……;当我们班获奖的时候……。

(4)这些故事你能和你的同学讲讲吗?

2、分小组讲一讲你和同学之间,你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并推荐出组内讲得较好的同学。

3、全班汇报:请组内推荐的同学给全班同学讲讲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也可以邀请帮助过自己的同学和自己一起演一演)听了这位同学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1)过渡语:老师、同学曾经给予你多少帮助,那时你的心情怎样,你最想感谢谁?把最想感谢的同学的名字记在绿树叶上。

(2)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3)记下你最想感谢的同学的名字,并贴在黑板的大树上。

4、制作感谢卡

(1)过渡语:一年中,在我们中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我们感谢这些同学,衷心的向他们说一句:“谢谢你们!”要感谢的同学还有很多很多,是谁还帮助过你?什么事情?用什么画面表现出来?写一句什么话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些感谢卡吧!

(2)学生制作感谢卡

(3)同桌交流。然后把它送给自己所感谢的人。配乐《我的好朋友》

当别人帮助了你,就请你及时的去感谢别人。一句“谢谢您!”“多谢您了!”既是礼节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之情。

我们的班级就像我们自己的家,在这里只要我们有了困难,就会得到帮助,我们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集体中的老师与同学。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集体的温暖是时时刻刻存在的。

我们班里故事多

老师的关心

同学的友爱

品德与生活小学教案 品德与生活课篇三

(1)能以地图为工具认识家乡的空间位置,对家乡在祖国的位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自己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2)能够初步辨认地图上的方向、简单认识图例。

(3)简单了解地图的用途,知道地图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4)培养爱家乡和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能以地图为工具认识家乡的空间位置,对家乡在祖国的位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自己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培养爱家乡和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昆山是哪个省你知道吗?你能从地图上找出来吗?

学生说一说,找一找。

二、找家乡

师:我知道我们班级的同学来自不同的省,你能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吗?

学生找一找

交流:(1)家乡在那个省,在北京的哪一面

(2)怎样看地图小喇叭:p61小小地图会说话p62小窍门p63

三、看方位图,再画一画学校方位图学生先交流再动手画一画

四、根据地图了解我们的珍惜动物及其所在的省。欣赏:美丽是不能忽略的、小资料:p66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在地图上找到了我们的家乡,大家知道了家乡在我们国家的哪个方位,也了解了怎样看地图和方位图。课后请大家查阅一些资料

(1)我国的领土面积

(2)我国的主要湖泊和河流(3)我国的民族和人口

课后小结:让学生通过交流,产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我的`家乡在哪里》这节课要求学生以地图为工具认识家乡的空间位置,了解祖国的行政区划,知道自己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的教育。通过调查,我发现学生对我国的行政区划知识非常陌生。如何引导学生了解34个省级行政区,以及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省的概念是教师不得不思考的教学难点。本课内容的知识性极强,让学生了解它们,而又不使学生感到枯燥,同时又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这实在是个棘手的问题。

我借助课件,以“你的家乡在哪里?”用课件引出地图,帮助学生了解地图常识。在此基础上,又通过课件创造情境,引出四位来自北京、西藏、香港和台湾的小客人(这四个地点,是我精心挑选的,分别代表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省)。让学生在地图上,帮助这四位小客人找出自己的家乡,然后让学生上台在课件中的大地图上依次找出相关位置。

品德与生活小学教案 品德与生活课篇四

1、情感与态度:培养儿童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和从内心对客人友好的感情与态度。

2、行为与习惯:通过组织开展“我做文明小主人”活动,融知识于行为之中,让同学学习待客的礼节,养成基本的文明习惯。

3、知识与技能:增加同学的社会生活知识与经验,妥善解决“陌生人来访”的问题。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待人接物,增进主客间的友谊,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效果,生活中遇到问题能想方法解决。

4、过程与方法:通过“家里来了客”和“陌生人到我家|”的防真性扮演活动,指导同学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和考虑,获得生活体验和智慧。

活动重点、难点:

要把课内、课外联系起来,让同学真正学会礼貌待客。

1、歌曲《祝你生日快乐》、《乖乖熊请客》的磁带。

2、组织同学收集一些关于待客礼仪的名句或格言。

3、同学每人自带一张自身的照片。

4、绘制一幅“文明礼仪树”的彩图。

5、接待外宾或学校领导、老师的录象。

1、师导入: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今天老师带来几段录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2、师述:录象中的外宾和外校的`老师是客人,我们是怎样接待他们的?想想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客人受到我们的热情接待会怎样想呢?

3、回忆1:你做过客吗?他人怎样接待你的?你的心情怎样?

4、回忆2:你家经常有客人来吗?你喜欢他们吗?你是如何接待他们的?

5、揭示主题:家里来了客。

1、出示图:(1)盼盼把小朋友请进自身的房间,和他一起搭积木。

(2)盼盼随家长送客,挥手说再见。

2、讨论:客人来到家,盼盼是怎么做的?客人离开时盼盼又是怎么做的?你觉得他表示得如何?

3、师生读读图上的儿歌,相互再介绍一些接待客人的方法。

1、小朋友,假如今天是你的生日,同学们来到你家祝贺,你怎么接待他们呢?

2、师: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客人,假如他们来了,我们会怎么做呢?

3、对扮演好的小组或同学发给文明礼仪之星。

1、游戏:过城堡

2、交流玩游戏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3、鼓励同学自我评价,认为自身会接待客人的,可以将照片贴到“文明礼仪树上。

4、总结:今天这一课小朋友参与的热情很高,不只感受了待客的礼仪,学习了待客的方式,还在模拟生活情景中增加了自身接待客人的能力,每位小朋友的表示都很棒。大家瞧,我们的“文明礼仪树”生长的多么茂盛啊!

品德与生活小学教案 品德与生活课篇五

1、了解并遵守小学生的行为规则。

2、能在大人的督促下,初步

2023年品德与生活小学教案 品德与生活课(十四篇)

品德与生活小学教案 品德与生活课篇一1.让学生敢于在遇到不同意见时,能坚持自己正确的想法,同时又能善于接受别人合理的建议;2.培养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