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教师幼小衔接发言稿(5篇)
小学教师幼小衔接发言稿篇一
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各位相聚在这里。能荣幸的站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杨园长和闫校长对我的信任,给了我这个和大家交流的机会。在这里借各位热情的双手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谢谢!大家一定很好奇,“你不是小学二(2)班的那个老师吗?怎么会参加幼儿园的家长会!对了,今天站在这里的我角色依旧不变,我依然是站在一名小学老师的角度,结合自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真实案例,谈一谈我们的孩子在上小学时将会遇到哪些问题?在幼儿生活中该如何培养孩子,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从而让我们的孩子都能顺顺利利地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真正做好我们的“幼小衔接”。
现在的家庭基本是一个孩子。一个孩子成功了,就是一个家庭的成功;一个孩子失败了,就是一个家庭的失败。正像一位教育家曾经对年轻父母说的“你们输不起,你们不可能像自己的父母那样,在教子中积累经验,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希望,这个孩子不成功还可以指望另一个。你们只能孤注一掷,只能一边学习做父母,一边教育孩子。”我相信在坐的各位对教育自己的孩子时都有过这样的疑惑,孩子的幼儿生活到底该大量的为小学储备知识呢?还是该大胆的去参加一些活动,拓展思维呢?大家的这种疑惑我非常的理解,毕竟孩子要参加小学设置的种种面试,大家总担心自己的孩子知识不够,尤其到了大班后半学期,家长的这种焦虑会更加的明显,便让孩子参加各种珠心算呀之类的培训班,恨不得把一年级的书本的搬过来让孩子都学会,但是依我个人经验以及一些调查数据的证明,当前幼小衔接
中的难题并不是“知识储备”,而更多的是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以及一些思维认识方面的问题。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幼儿生活更适合小学学习的发展呢?以下我简单从两方面入手谈谈我对幼小衔接的一些观点,希望大家听后会对以后孩子的教育有点帮助。
一、习惯方面
曾经我听过这样一句话:“养成一种好习惯,一辈子都有他用不完的利息;养成一个坏习惯,一辈子都有他还不完的债务。”这足以说明习惯对人的影响之大,影响之深。其实老师们口中的那些坏学生没有几个是因为智力上面有问题,几乎都是因为没有良好的习惯而造成的。我就拿我们班的学生来说,刚接上他们一年级时,最不能让我接受的就是注意力不集中,说好听点是注意力不集中,说不好听点就是一个字,乱!很多孩子坐不住,东扭西晃,前后说话,手里随时握个东西在玩,面对这种场景我选择的方法是让他们坐,按我的规定的姿势,全班停课集体坐,刚开始只能坚持坐10分钟,慢慢的加到半个小时,在后来一节课一动不动的坐,每天坚持,一个月下来效果非常的显著,等到国庆回来,再也看不到刚开学那会乱的迹象,只有孩子能稳稳的坐住,才能静下心来听老师讲课,只要学会认真听课才会正确的思考问题,那么都会独立思考问题了,你还用担心他的成绩吗?那么这些习惯如果在幼儿园培养好了那么到了小学他是不是就轻车熟路了,而现在我们幼儿园的一些活动,比如听音乐、画画、听故事等等,看似简单的活动都无一不是在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培养孩子认
真倾听的好时机。
再举一个简单地例子,刚带一年级的时候,经常会有家长告诉我:我孩特别粗心啊!是个小马虎等等,我就会反问他:“你理解中的粗心是什么样子的啊?”他们便会说“计算老错啊!会的也老错啊。。等等!我说你观察过他做题的过程,他做题的时候是否是学习用品提前备好,有没有东张西望?一个具有良好学习品质的学生,做题以前,做作业以前,首先要准备好草稿本,橡皮,尺子等你认为今天会用到的学习工具,不能等用到的时候了才开始翻,那样既浪费时间 又会分散注意力。(插绣花事)我经常要求我的学生把每一次练习当做考试一样的认真,把每一次考试当做练习一样的平常,这些看似很小的习惯,真正要实行起来真的没那么容易,我们都知道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都需要在幼儿园培养好。
二、思维方面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成长的重要时期,是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语言组织思维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能正确开发思维,那么将会对以后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现在的这个二年级做过这样的调查,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每班的前五名有三名是来自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私立幼儿园,只有一两名来自注五大领域认知的幼儿园,但是经过时间的见证,到了二年级第一学期,当我们针对同样的班级做调查的时候发现情况正好相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我给大家举两个我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比如说一年级认识人民币中解决问题的时候,出现了这么一道题,题中用图示的方法告诉了
足球,篮球,排球,皮球的价钱,然后让解决的问题是:买5个排球需要多少钱?同学们都知道是用5乘排球的价钱,可就是由于分不清足球、篮球、排球,而选择价钱错误导致做题错误。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二年级的一个解决问题中,不同的是球类换成了百合和郁金香,玫瑰。像这些问题,如果在幼儿园接触了科学认知的同学,绝对不会发生。幼儿园中有些知识,看似简单,但他接触的面广啊!能让孩子们见识到不同领域的知识。我个人认为幼儿园更应该重视见识的培养,背会再多的古诗,也不理解其中的一句话,那么这个表象的知识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它存在的意义,这些无一不说明我们教育的失败。记得有一节课本来是一节音乐课,结果音乐老师临时有事,不能来上,我便拿着我一惯的绝手武器,数学课本踏进教室,一进门看见他们热情高涨,我也不忍心浇灭他们这难得的激情,便索性改变主意给带他们娱乐一节课吧!可是音乐我不会唱,美术我不会画,怎么办呢?我说拿出你们的品社书来咱们一起学习吧!结果打开书两个问题过来,我当时是又好笑又感叹,两个问题过来才发现学生们知识面的匮乏,国徽不认识,家乡说不完整。便带他们一起来说出自己的家长,世界分成各个国家,咱们都是中国人,中国分成各个省份,咱们都是山西人,山西分成各个市,到这里老师就和你们不一样了,你们是晋中市 老师是吕梁市,我的话音还未落,我们班平时一个表现不错的孩子,突然站起来打断了我的话,“老师你说的不对,你不是吕梁人,我妈说了你是外地人,”
像这样的实例在我的教学工作中数不胜数,所以比起那些只
能形成表象的死记硬背的知识来说,幼儿园孩子更需要的是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通过他感兴趣的一些活动来培养他认真倾听的习惯、培养他积极参与课堂的习惯、培养他善始善终做事的习惯、培养他合作学习的习惯,而不是整天的沉浸在对于他来说非常枯燥的知识储备学习中,当然适当的进行知识培养也是有必要的。今天我的发言到此结束,希望我的一些实际案例能对孩子的教育的选择有点帮助。当然有说的不当之处也请大家见谅!最后祝愿我们的孩子健康活泼,积极向上、茁壮成长。
小学教师幼小衔接发言稿篇二
尊敬额各位领导 老师,大家上午好。
幼小连接是少儿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之间的连接,是少儿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拥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色,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连接问题,关于促使人的可连续发展,提升教育质量都拥有重要意义。
幼小连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的安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少儿成长过程的一个重要转折,这个阶段也是处于人类整个逻辑思想形成和使用过程中所要经历的三次环境变换的第二次变换期,幼小连接的重要性因而可知,意义重要。
幼儿园期间主假如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假如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习为主的教育,二者的这类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少儿身心的调整来适应,这类适应的调整就是幼小连接的 各种问题。身体上的不良反响是,孩子会简单疲倦,食欲不振,精神状态差,心理上压力大,自卑,厌学,社会适应性方面表现出古怪,不敢跟人说话,不爱与同学交流。这些问题都对孩子此后的人生有很大影响,所以,做好幼小连接很重要。接下来我们来看下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生活环境的变化。
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部署得雅观、形象和富裕少儿情味,不单有丰富的物质环境,并且包含和睦的心理环境。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少吸引力。
二、学习内容的变化。
小学学习是社会义务,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能否感兴趣,孩子都要依据国家一致规定的教课纲领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对小学生活的向往是孩子优秀的入学动机和学习态度的前提。
三、习惯方面
曾经我听过这样一句话:“养成一种好习惯,一辈子都有他用不完的利息;养成一个坏习惯,一辈子都有他还不完的债务。”这足以说明习惯对人的影响之大,影响之深。其实老师们口中的那些坏学生没有几个是因为智力上面有问题,几乎都是因为没有良好的习惯而造成的。这些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都需要在幼儿园培养好。
四、思维方面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成长的重要时期,是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语言组织思维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能正确开发思维,那么将会对以后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调查 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每班的前五名有三名是来自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私立幼儿园,只有一两名来自注五大领域认知的幼儿园,但是经过时间的见证,到了二年级第一学期,当我们针对同样的班级做调查的时候发现情况正好相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如果在幼儿园接触了科学认知的同学,绝对不会发生。幼儿园中有些知识,看似简单,但他接触的面广啊!能让孩子们见识到不同领域的知识。我个人认为幼儿园更应该重视见识的培养,背会再多的古诗,也不理解其中的一句话,那么这个表象的知识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它存在的意义,这些无一不说明我们教育的失败。比起那些只能形成表象的死记硬背的知识来说,幼儿园孩子更需要的是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通过他感兴趣的一些活动来培养他认真倾听的习惯、培养他积极参与课堂的习惯、培养他善始善终做事的习惯、培养他合作学习的习惯,而不是整天的沉浸在对于他来说非常枯燥的知识储备学习中,当然适当的进行知识培养也是有必要的。
五、家长的转变
实际上,父母更加重视文化教育和儿童期之间关系的物质准备,但常常忽视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准备,对儿童如何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一无所知。明确的指导通常是认为大多数问题仍应由学校解决。这种依赖性使家庭和学校难以建立教育协同作用,并且在适应小学生活的儿童中作用相对有限。家长应充分认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孩子即将从幼儿园迈入小学的大门,我们要从心理上积极引导孩子,告诉孩子上小学和幼儿园是一样的,都是学习知识的乐园。告诉孩子在小学里,他会认识更多的小朋友,可以学到更多知识。家长要鼓励、激发孩子对校园的兴趣。
幼小衔接阶段,是孩子逐步走向独立、走向成熟的起始阶段。作为幼儿由学前迈入学习生涯的引路人,因从幼儿发展的长远空间,去思考我们的教育是否会有益的影响、甚至陪伴孩子的一生,为孩子幸福的成长奠基或服务。如果是这样,那么衔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衔接,教育也是真正有效的教育。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真谛亦是如此。简而言之,教育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儿童早期过渡阶段是儿童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作为教育者,他们必须专注于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做好融合的工作,并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密切合作,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并调整自己的心态。让孩子们愿意上学,享受上学并有一定的克服困难的能力,使他们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并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学生。
小学教师幼小衔接发言稿篇三
各位家长朋友、幼儿园的领导、老师们:
下午好!
很高兴能和各位相聚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杨园长和幼儿园的老师们精心准备、布置,搭建平台供大家交流。在这里借各位热情的双手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谢谢!
今天站在这里的我是一名小学老师的角度,结合自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真实案例,谈一谈我们的孩子在上小学时将会遇到哪些问题?在幼儿生活中该如何培养孩子,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从而让我们的孩子都能顺顺利利地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真正做好我们的“幼小衔接”。
以下我简单地谈谈我对幼小衔接的一些观点,希望大家听后会对以后孩子的教育有点帮助。
曾经我听过这样一句话:“养成一种好习惯,一辈子都有他用不完的利息;养成一个坏习惯,一辈子都有他还不完的债务。”这足以说明习惯对人的影响之大,影响之深。其实老师们口中的那些坏学生没有几个是因为智力上面有问题,几乎都是因为没有良好的习惯而造成的。我就拿我们六xx的学生来说,刚接上他们一年级时,最不能让我们老师接受的就是注意力不集中,说好听点是注意力不集中,说不好听点就是一个字,乱!很多孩子坐不住,东扭西晃,前后说话,手里随时握个东西在玩,面对这种场景我们选择的方法是让他们坐,按我的规定的姿势,全班停课集体坐,刚开始只能坚持坐10分钟,慢慢的加到半个小时,在后来一节课一动不动的坐,每天坚持,一个月下来效果非常的显著,等到国庆回
2023年小学教师幼小衔接发言稿(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