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大雁塔导游词60字 大雁塔导游词300字(六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91

大雁塔导游词60字 大雁塔导游词300字篇一

《西游记》里的唐僧可谓家喻户晓,他的原型就是我国唐代著名高僧玄奘,玄奘与大慈恩寺以及大雁塔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今天参观完这里,大家就可以有一个十分清晰的了解了。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就是大雁塔南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的就是玄奘法师的高大铜像。你看他气宇轩昂,身披袈裟,手执锡仗,步伐坚定,好象正在奔波在西行取经的路途上。玄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他姓陈名祎,河南偃师人,自幼聪慧超群,勤奋好学。13岁被朝廷破格录取,在洛阳净土寺剃度为僧。

玄奘先后周游全国十余省,遍访十余位高僧名贤,拜学经典,穷尽各家学说,誉满京师,被誉为“释门伟器和佛门千里驹”。贞观三年,为解决佛教中的疑难问题前去佛教的发源地天竺,即今印度取经,著《大唐西域记》一书,是我国取经者中成就最卓著之人。公元645年在被授予佛教界最高称号“三藏法师”后,返回长安,潜心翻译佛教经典19年。唐太宗尊称他是“法门之领袖”,唐高宗称他是“真如之冠冕”。

在玄奘铜像的身后,就是大慈恩寺,即玄奘开创的慈恩宗的祖庭。慈恩寺,又名无漏寺,是公元648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具有其他寺院望尘莫及的显赫地位和宏大规模。这座寺院当年由13座庭院组成,面积达34o亩,是现在寺院面积的7倍。其建筑富丽堂皇,装饰华丽富贵。

现在我们来到大慈恩寺的门口,大家看,门匾上“大慈恩寺”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的。寺院的正门又称为山门,也叫三门。中间的是空门,东边的是无相门,西边的是无作门,象征入门三解脱。所以人们常将出家作各尚叫作坠入空门。我们现在就从这里进入寺院吧,而是继续我们的参观。

大家可以看到左右各有一楼。东边是钟楼,里边悬挂有一口铁钟,铸于公元1548年,重15吨,钟上有“雁塔晨钟’4个苍劲大字。钟自铸成一直沿用至今。每天寺院僧人闻钟而起,闻鼓而眠。晨钟共敲3阵,每阵36响,共鸣108响,表示断除尘世人生108种烦恼,祈祷盛世太平,万民安乐,五谷丰登。关中八景之一“雁塔晨钟”由此而来。西边是鼓楼,楼里悬挂一面大鼓。钟鼓皆为寺院大型法器。

众所周知,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大家面前高台上的建筑就是大雄宝殿。大殿前香火兴旺,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佛祖三身佛像。中为法身毗卢遮那佛,西为报身卢舍那佛,东为应身释迦牟尼佛。佛像两侧是佛的弟子,东为迦叶,西为阿难,两旁还有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塑像,均为明代雕塑,象征真理和智慧。东西两厢排列着包括玄奘和庆友在内的18尊罗汉像。在大殿供奉的主尊背后塑有南海观音菩萨及众菩萨、龙女、木叉等150身人物。

好了,我们现在穿过大雄宝殿,可以看到后面的这个藏经楼,在这里存有《藏文大藏经》等重要经典。楼下是讲堂,为佛教徒讲经说法之处,供奉阿弥陀佛铜像一尊,系明代铜铸鎏金佛像。殿内珍藏玄奘亲手供奉的佛座一件,还有玄奘负笈图及窥基、圆测碑拓画像等。

继续往北面走,我们可以看到坐落于寺院内的大雁塔。它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楼阁式砖塔,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过多次修葺,建为七层,人们常说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即由此而来。大雁塔高64.7米,呈方锥形。塔底层边长25米,每层四面各有一个砖券拱门。整座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唐末以后,寺院屡遭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站在塔上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等一会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登塔游览。

{走近大雁塔,西侧门楣上雕刻有唐代建筑图案和佛像等线刻画,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李世民、李治分别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称颂玄奘法师献身佛教事业的伟大精神,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是价值极高的艺术珍品。}

“雁塔题名”也是大雁塔独有的一道风景。自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登塔题名,后文人们竞相效仿,相沿成习。唐代士子考取进士后,都要登上雁塔赋诗并将姓名、籍贯、及第时间用墨笔题留于雁塔墙壁之上。日后升为卿相的还要用朱笔改写。“雁塔题名”被视为人生一大荣耀之事。白居易在考中进士、登上雁塔时就作诗说:“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反映了他少年得志的喜悦心情。

游客朋友,绕过大雁塔向北,我们前往玄奘三藏院门。大门前修了一座长20多米,高2米多的汉白玉照壁,照壁南面是集褚遂良字刻的“法门领袖”四个字,北面是赵朴初题写的“民族脊梁”四个字。玄奘三藏院是一组仿唐风格的建筑群,由中院大遍觉堂、东院般若堂、西院桃明堂三部分组成,其中大遍觉堂供奉的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是本寺的镇馆之宝。玄奘的其它灵骨舍利已广布世界各地,象征和传播着玄奘精神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

好了,各位朋友。大慈恩寺和大雁塔的参观就到这里,现在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大雁塔北广场吧。大雁塔北广场位于著名的大雁塔脚下,东西宽480米,南北长350米,占地252亩,由近2万平方米的音乐喷泉广场和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旅游商贸等设施组成。这里的音乐喷泉是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每天中午12:30都会准时开放,到时大家可以前来观赏。

广场南北高差9米,分成9级,每个踏步为5级,意蕴“九五之尊”。由北向南逐步拾级,形成对大雁塔的膜拜,将古都风韵与现代风采的完美结合。2003年12月31日建成开放,它是全中国唯一的一座唐文化广场,目前已成为西安的“城市会客厅”和“城市名片”。大家如果喜欢这里,就可以经常来我们西安的客厅里来坐一坐。

大雁塔景区的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现在大家自由参观,一个小时后我们在这里集合,谢谢大家!

大雁塔导游词60字 大雁塔导游词300字篇二

大雁塔北广场是陕西省的“文化景点”和“形象景点”。

北广场北起雁塔路南端,南接大慈恩寺北外墙,东到广场东路,西到广场西路,东西宽218米,南北长346米,占地100余亩,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亿元,2004年1月1日竣工。整个广场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等组成。整个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轴三等分,中央为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置“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树区”等景观,广场南端设置“水景落瀑”、“主题水景”、“观景平台”等景观。

雁塔西苑:位于北广场西侧,突出园林特色,修整森林树木,铺设石板布道,置放民俗风情浓郁的雕塑小品,整体景观与大雁塔北广场浑然一体,相映成趣。整个西苑突出了公益性和地域文化色彩,以陕西民俗文化为主题,用活灵活现的雕塑艺术形象集中展示陕西关中、渭北高原、陕南、陕北等地具有代表性的民俗风情,如:皮影、剪纸、泥塑、陕西八大怪、农村嫁娶、吹糖人、踩高跷、老城趣事及白鹿原系列等,颇有韵味。

雁塔东苑:位于北广场东侧,是突出陕西地域特色的具有公益性质的文化场所“戏曲大观园”。通过戏曲彩绘雕塑、地方戏曲铸铜浮雕、陕西大戏剧家人物群雕、陕西著名戏曲演员人物群雕等四大类雕塑群,体现出陕西地域文化的特点,展现“大秦腔”的独有魅力。

漫步于戏曲大观园内,读脸谱容颜、观名剧雕塑,耳边仿佛传来阵阵鼓乐之声,《五典坡》、《三滴血》、《柜中缘》、《斩李广》等多个秦腔传统剧目组成的雕塑群形象生动逼真,正所谓“忠孝信义雄举,美丑善恶昭彰,世间百态尽在其中”。雁塔南苑:为园林式的休闲公园,目前仍在建设中。

南广场:建于大慈恩寺前,是对佛文化的阐释,标志性建筑为玄奘立式雕像。周围辅以园林绿地、水面过桥等设施,是市民休闲放松的常去之处。

大雁塔导游词60字 大雁塔导游词300字篇三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古城西安观光游览,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去参观西安的标志性建筑大雁塔。

一提起大雁塔,我想大家的最初印象一定是与《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有关,在历史上呢,唐僧是确有其人,取经也确有其事。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铜像就是唐僧像,唐僧他俗姓陈名祎,是今天河南省偃师人,父母早丧,13岁的时候就皈依了佛教,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拜访名师,在他刻苦学习佛学的过程中,深感佛教教义众说纷纭,无从获解,于是产生了到印度求法之念。大唐初年他就随着一大批商人来到了印度,历时17年,经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往返10万余里,可以说他走过了“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的戈壁大沙漠,经过了火焰山,并且是“悬釜而炊,席冰而卧”以这种惊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到达印度,到印度之后他翻译成佛经657部,在唐贞观19年,回到了长安,我们现在来看这个铜像,唐僧一手拿着锡杖,一手立掌作揖,两眼炯炯有神,步伐从容,神情坚定,彷佛正大踏步的走在漫漫的取经路上。

【慈恩寺—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雁塔题名】

接下来我们去大慈恩寺参观,大慈恩寺原名“无漏寺”,无漏是没有烦恼的意思,唐高宗李治做太子的时候,为了给他去世的母亲文德皇后追荐冥福,怀念慈母大恩,而将这里的寺院重修扩建,并更名为大慈恩寺。现在我们来到了大慈恩寺门口,寺院的正门称为山门,也叫三门,中间的是空门、左右两边分别无作门、无相门,象征佛教的三解脱之门,门上的牌匾是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的“大慈恩寺”几个大字。

走进寺院我们可以看到两座小楼,东边是钟楼,里边悬挂有明代嘉庆年间铸造的一口铁钟,重3万斤,钟上的花纹、图案、文字都清晰可见,钟身正面刻有“雁塔晨钟”字样。长久以来,人们都把“雁塔晨钟’作为关中八景之一。西边是鼓楼,楼里存有一面大鼓。钟和鼓均为寺院的大型法器,在这里基本上是用来报时的,僧人们每天闻钟而起,闻鼓而眠。

继续往前走,我们看到的是整个寺院的中心建筑,称之为大雄宝殿,“大雄”是对释迦牟尼的尊称,里面供奉的是释迦牟尼的三身佛,我们首先看到中间的这尊称为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意思是佛性清净之身,在左边是报身佛卢舍那佛,意思是佛果圆满之身,右边有应身佛释迦牟尼佛,是指一切可变换之身,并指普度众生之身。佛像两侧是佛的弟子,东有迦叶,西有阿难。两旁还有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塑像。

在大雄宝殿西侧墙壁上镶有几通《雁塔题名记》碑,“雁塔题名”始于唐代,是唐代非常盛行的一种风俗活动,就是说只要考上新科进士的人,他们都要来到雁塔进行题名,他们觉得能够在雁塔下题名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并觉得登上大雁塔从此就步步高升,直入青云,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考中进士后就赋诗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说明他当时少年得志的喜悦之情。

【法堂—大雁塔得名—大雁塔建造及文物—玄奘三藏院】

我们接下来参观法堂,法堂一般是佛教徒讲经说法在曲江旅游区,我们还可以参观的地方,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课堂,在法堂里供奉着主管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在法堂的东壁上悬挂着三幅拓片,中间的一张为“玄奘负笈图”,描述玄奘背负经卷,前挂路灯,脚蹬麻鞋风尘仆仆的行走在取经的路上,两边拓片画的是玄奘的两大弟子圆测和窥基,圆测是新罗国的王孙,窥基是唐初名将尉迟恭的侄子,两位名门之后均拜玄奘为师,可见玄奘在当时的名声之大地位之高。

法堂的后面我们就可以看到大雁塔了。在这里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大雁塔之名的由来,一说是西域称佛塔为“亘娑”,唐言为“雁”,故雁塔之名是由梵文音译过来的,另一说是出自于《大唐西域记》所载,佛教在早期分大乘与小乘两派,大乘佛教戒食肉,小乘不戒。在摩揭陀国有一座寺院,寺院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有一天中午将过,众僧饥肠辘辘,午饭尚未有着落,甚为埋怨,有一个和尚看见空中一群大雁飞过,随口出戏言:我等诸僧多日没有吃肉了,若菩萨有灵,应知我们的困境啊!话音刚

2023年大雁塔导游词60字 大雁塔导游词300字(六篇)

大雁塔导游词60字 大雁塔导游词300字篇一《西游记》里的唐僧可谓家喻户晓,他的原型就是我国唐代著名高僧玄奘,玄奘与大慈恩寺以及大雁塔...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