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语文开学第一课课堂实录(3篇)
初中语文开学第一课课堂实录篇一
本课为七年级语文第一课,本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小而言之,让学生喜爱语文,了解初中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要求,使之产生学好语文学科的愿望与渴求;大而言之,让学生明白生活即语文的道理,激发学生对语文、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教师自我介绍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姓名,参加工作时间,工作简历;
2. 自己是如何成为语文教师的,在这条道路上走至今天,自己的感触;
3. 自己在文学方面的兴趣爱好;
4. 语文在生活中重要性的认识(可在学生谈之后);
„„
二.学生谈语文学习
1.以前如何学的,有什么收获?
2.学好语文要着力解决哪些问题?
3.有什么困惑?
„„
三.教师小结
1.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的要求不同,学习方法也不完全一致。
简单介绍我校“三性五要素”教学模式,介绍语文教材体系
2.学好语文的一些基本做法
⑴听、说、读、写是语文的本色要求——听,学会倾听别人的讲话,能听懂别人说话的意思与深刻的内涵等;说,能流畅地有条理地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畅所欲言;读,广泛浏览阅读,博闻广记;写,写得一手好字与好文章。
⑵工具的要求——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用笔,双色笔;听课笔记、家作本、活页本(记录家庭作业)„„
⑶规范要求——强调课前预习与小组交流合作的重要
四.生活中的语文
1.许多歌词是古诗词或带有浓浓的古典韵味
王菲的歌《明月几时有》,就是苏轼词《水调歌头》的原文;
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演唱的《青花瓷》的歌词带有浓浓的文学色彩: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一首普通的通俗歌曲给我们带来的,在于把离愁别绪描写得婉转细腻,隐藏得愈加含蓄而韵味别生,仿佛青橄榄在口,可以慢慢回味。
论意境,《青花瓷》宛然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
论词句,《青花瓷》却是一幅笔端蕴秀临窗写就的素心笺,走笔曲折只因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论曲调,《青花瓷》仿佛微风中静静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涧,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环多有不尽之意;
这三者叠加至一处,《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恰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极品,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
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青花瓷》的中国风分外动人。词作者方文山用“素胚”“仕女”“汉隶”等系列词汇描摹了传世青花瓷的风采,周杰伦的唱腔柔情而古朴,略带江南戏曲的雏形,绝妙填词配复古音乐,构成了一阕动人佳作。
(对于这首歌曲,马未都认为最好的一句是开头,即“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但马未都认为,歌词中谬误最重的一句是“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此,马未都的解释是:青花自诞生之时迅速成为中国瓷器的霸主,七百年来无人撼动,可瓶底从未书写过汉隶,仅在明崇祯一朝某些青花器身偶写过隶书,显然写词者并不太懂瓷器。另一处错误是“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马未都说,这句歌词的错误之处在于“宋体落款仅见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而青花瓷器中未见过”。马未都还告诉记者,在周杰伦前面唱歌时,后边背景中出现了几件瓷器,其中一件是晚清仿品,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赝品”。)
2.许多经典电影电视剧是文学名著改编而成
外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 《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 中国的《阿q正传》《雷雨》„„
3.生活中随处可见语文
家里装饰——名人诗词书法;
形形色色的广告、标语、告示——化用成语,巧用修辞(小草在成长,请勿打扰; 不“打”不相识(某打印机广告) ;汾酒必喝,喝酒必汾。(山西汾酒广告仿用了《三国演义》的开场白“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店铺起名菜肴起名;
春节的对联;
猜灯谜„„
五.教师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在缤纷的焰火和欢快的乐曲中,新的一年向我们走来。度过了一个快乐而休闲的暑假后,我们又回到了美丽的校园——上课的铃声清脆地响起,崭新的课本一页页翻开,琅琅的读书声响遍校园„„新的学期,新
最新初中语文开学第一课课堂实录(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