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劝农其五翻译(4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91

劝农其五翻译篇一

劝农·其六

魏晋:陶渊明

孔耽道德,樊须是鄙。

董乐琴书,田园不履。

若能超然,投迹高轨。

敢不敛衽,敬赞德美。

孔丘沉溺在道德,鄙视樊须问耕田。

董氏仲舒乐琴书,三载不曾践田园。

若能超脱世俗外,效法斯人崇高贤。

怎敢对之不恭敬,当颂礼赞美德全。

孔耽(dān)道德,樊须是鄙。

孔耽:孔:孔子。

耽:沉溺,迷恋,喜好过度。

樊须是鄙:即鄙视樊须。樊须,即樊迟,孔子的学生。

董乐琴书,田园不履(lǚ)。

董:董仲舒,西汉思想家、哲学家。

履:踩踏。

若能超然,投迹高轨。

超然:犹超脱,高超脱俗,超出于世事之外。

高轨:崇高的道路,指行事与道德。

敢不敛(liǎn )衽(rèn),敬赞德美。

敛衽:如同“敛袂”,整一整衣袖,表示恭敬。

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陶渊明返归上京里,次年开春移往怀古田舍务农,当时所作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诗云:“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劝农》诗当作于同年,即元兴二年(403年)。

劝农其五翻译篇二

孔耽道德,樊须是鄙。

董乐琴书,田园不履。

若能超然,投迹高轨。

敢不敛衽,敬赞德美。

孔丘沉溺在道德,鄙视樊须问耕田。

董氏仲舒乐琴书,三载不曾践田园。

若能超脱世俗外,效法斯人崇高贤;

怎敢对之不恭敬,当颂礼赞美德全。

孔耽:孔:孔子。耽(dān):沉溺,迷恋,喜好过度。

樊须是鄙:即鄙视樊须。樊须,即樊迟,孔子的学生。

董:董仲舒,西汉思想家、哲学家。

履(lǚ):踩踏。

超然:犹超脱,高超脱俗,超出于世事之外。

高轨:崇高的道路,指行事与道德。

敛(liǎn)衽(rèn):如同“敛袂”,整一整衣袖,表示恭敬。

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陶渊明返归上京里,次年开春移往怀古田舍务农,当时所作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诗云:“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劝农》诗当作于同年,即元兴二年(403年)。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劝农其五翻译篇三

其一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

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智巧既萌,资待靡因。

谁其赡之,实赖哲人。

其二

哲人伊何?时维后稷。

赡之伊何?实曰播殖。

舜既躬耕,禹亦稼穑。

远若周典,八政始食。

其三

熙熙令德,猗猗原陆。

卉木繁荣,和风清穆。

纷纷士女,趋时竞逐。

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其四

气节易过,和泽难久。

冀缺携俪,沮溺结耦。

相彼贤达,犹勤陇亩。

矧兹众庶,曳裾拱手!

其五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宴安自逸,岁暮奚冀!

儋石不储,饥寒交至。

顾尔俦列,能不怀愧!

其六

孔耽道德,樊须是鄙。

董乐琴书,田园不履。

若能超然,投迹高轨,

敢不敛衽,敬赞德美。

《劝农》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潜的诗作。此诗劝勉人们重视和从事农业劳动,共分六章:第一章写上古先民的朴素生活;第二章写古代圣君贤臣皆自躬耕,十分重视农业劳动;第三章写古代农业生产的繁荣景象和劳作者勤苦而自逸的生活;第四章写即使贤达之人也勤作于农田之中,众人更不可游手好闲;第五章旨在劝勤勉而戒懒惰;第六章说孔子、董仲舒专心学业,不事农耕的行为高不可攀,借以批评那些既不劳作又不进德修业的人。

悠悠遥远上古时,当初人类之先民;逍遥自在衣食足,襟怀朴素含性真。

狡诈奸巧一旦生,衣食乏匮成艰辛。谁能供给使充裕?全靠贤达之哲人。

聪明贤人知为谁?是为农圣曰后稷。后稷何以使民富?教民耕田种谷米。

舜帝亲自耕垄亩,大禹亦曾事农艺。周代典籍早记载,八政排列食第一。

先民和乐美德崇,田园禾稼郁葱葱。花草树木皆茂盛,于时清平送和风。

男男女女趁农时,你追我赶忙不停。养蚕农妇夜半起,农夫耕作宿田中。

时令节气去匆匆,和风泽雨难留停。冀缺夫妇同劳作,长沮桀溺结伴耕。

看看这些贤达者,犹能辛勤在田垄。何况我等平常辈,焉能缩手入袖中。

人生在世须勤奋,勤奋衣食不乏匮。贪图享乐自安逸,岁暮生计难维系。

家中若无储备粮,饥饿寒冷交相至。看看身边辛勤者,内心怎能不羞愧!

孔丘沉溺在道德,鄙视樊须问耕田。董氏仲舒乐琴书,三载不曾践田园。

若能超脱世俗外,效法斯人崇高贤;怎敢对之不恭敬,当颂礼赞美德全。

(1)劝农:勉励人们依据季节,重视及时耕作。劝农,这是汉代之来地方官员的职责。西汉司马迁《史记·文帝纪》:“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晋代更是上级考察地方官员政绩的一项首要内容。唐房玄龄等撰《晋书·职官志》:“郡国及县,农月皆随所领户多少为差,散吏为劝农。”西晋束皙《劝农赋》:“惟百里之置吏,和区别有异曹;考治民之贱职,美莫当乎劝农。”

(2)“悠悠”:遥远,久远。

(3)“厥初”句:最初时代(即“原始社会”)的先民。厥:其。生民:人民。春秋《诗经·大雅·生民》:“厥初生民,实维姜嫄。”

(4)“傲然”句:傲:游戏,闲游,骄傲。自足:指衣食自给,丰衣足食,并且指知足的心态。此句说,既然衣食自给,并且有自知之明,别无他求,便能坚强骄傲、逍遥自在地看待人世。傲然自足,这是魏晋南北朝知识分子的一种人格理念与品德标准。西晋石祟《归思引序》:“傲然有凌云之操。”

(5)“抱朴”句:抱朴:襟怀质朴、朴素。真:指自然。含真:秉性自然、不虚伪。春秋李聃《老子》第十九章:“见素抱朴。”战国河上公注:“见素者当抱朴守真,不尚文饰。”当代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又,《老子》第三十二章:‘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战国庄周《庄子·渔父》:‘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之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庄子·秋水》:‘无以人灭天,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为反其真。’渊明认为上古生民保有人之朴素与真淳,最为可贵。”抱朴含真也是东晋士人的一种普遍的精神追求。谢灵运《过白岸亭》:“未若长疎散,万事恒抱朴。”

(6)“智巧”句:智:智慧。巧:技艺高明、精巧。战国庄周《庄子·天道》:“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智巧:机谋与巧诈。此处与上句的“朴”、“真”相对而言。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扬权》:“圣人之道,去智与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南朝宋范晔《逸民传论》:“然而蝉蜕嚣埃之中,自致寰区之外,异夫饰智巧以逐浮利者乎?”唐李善注引《淮南子》:“古之人同气于天地,与一世而优游,及伪之生,饰智以惊愚,设诈以巧上。”智巧既萌:春秋李聃《老子》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圣弃利,盗贼无有。”

(7)“资待”句:资:本义钱财。战国《易·旅》:“怀其资。”作动词用,转义为:资给,给济。战国韩非子《韩非子·说疑》:“资之以币帛。”待:需要,需求。西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不待告。”注:“须也。”资待:供给需求赖的生活资料。靡,mǐ,无,没有。西周《尔雅》:“靡,无也。”春秋《诗·小雅·采薇》:“靡室靡家。”靡因:无来由,即没有生活来源,没有依靠。当代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智巧既萌,资待靡因:意谓上古生民抱朴含真之时,可以傲然自足,智巧既已萌生,欲广用奢,反而无从供给矣。”

(8)“谁其”句:其:语助词。赡,shàn,供给,供养,使之充裕。唐房玄

劝农其五翻译(4篇)

劝农其五翻译篇一劝农·其六魏晋:陶渊明孔耽道德,樊须是鄙。董乐琴书,田园不履。若能超然,投迹高轨。敢不敛衽,敬赞德美。孔丘沉溺在道...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