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届党员心得体会和方法 党支部换届心得体会(九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换届党员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基础部党总支: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做好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支部任期已届满,需要进行换届选举。
经支部委员会讨论决定,本次换届选举工作按照差额选举的办法进行,自20xx年3月10日---3月22日进行换届选举工作,新一届委员会有三名委员组成,设书记一人,委员二人。
工作方案:
一、成立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组。
经支委研究推荐,支部大会讨论通过,成立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小组。组长,组员等 3人组成。负责本次换届选举工作。
二、准备工作(3月10日—3月14日)
3月14日,召开党支部委员会会议。对党员进行选举的意义和选举知识的教育,使党员真正从思想上重视选举活动,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结合本支部实际,研究制定本支部具体实施方案。
三、组织实施(3月14日—3月20日)
1、组织所属全体党员充分酝酿提名,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提出 候选人初步人选。
2、推荐下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4名,推荐名单上报, 党支部报党总支审定。
3、对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考察,广泛听取意见;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并报党总支审查;
4、经党总支审定确认通过资格审查的人选。
四、正式选举(3月21日)
3月21日,召开全体党员大会,举行换届选举。差额选举选出3名委员。选举后召开新一届委会第一次会议。讨论确定委员会分工(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的职责分工)
3月22日,党支部向党总支提交党支部换届选举结果报告。
以上请示当否,请批示。
x党支部
20xx年x月x日
关于换届党员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镇位于***县西南部,全镇面积89平方公里,共9105户,30712人。并村之前,全镇辖23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共289个村民小组,21个居民小组。今天4月份以来,我镇党委按照县委并村及第八届村(居)换届选举工作会议精神的指示,深入调查研究,谋划方案,规范操作程序,稳步组织实施,快速平稳推进在6月16日完成了村级撤并、党支部换届和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撤并后,全镇辖1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撤并率64.21%其中,1000—1500人的行政村1个;1500—2000人的行政村1个;2000—2500人的行政村3个;2500—3000人的行政村5个;3000—3500人的行政村1个;3500—4000人的行政村1个。并村前,全镇有村支两委干部46人,其中女干部15人,平均年龄45岁。换届后,共有村干部30人,比上届减少了35%,平均年龄减少了5岁,最年轻的干部仅29岁,其中有1名女村主任。
1、 广泛宣传,统一思想认识。并村工作一开始,镇党委政府先后召开党政班子、镇村干部和单位负责人会,各村召开党员组长、群众的大会,广泛宣传并村的重大意义、做法和要求,并通过广播、标语、横幅进行宣传,做到并村换届工作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2、 提前部署,抓好财务审计。开展并村工作前,镇党委、政府组织经管站会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对各村资产、债务进行审计,清产投资,并将审计结果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并村期间,对各村资料产、债务进冻结、封账,发生的账务由镇经管站代为保管,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3、 集思广益,拿稳并村方案。制定方案是整个并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并村工作成功与否。我们在充分调查表研究,掌握村情民意的基础上反复分析讨论方案,广泛征求退休老干部、驻镇的县人大代表和县政协委员、本级部分人大代表、在职村干部和党员、村民代表对撤并村方案的意见,不断优化、完善方案,确保方案既从历史变革、地理位置、资源优势、集镇建设等方面做到村与村平衡,又能促进今后经济的发展和有利于村干部的选拔任用。
4、 加强指导,规范并村程序。成立了由党政领导班子任组长,联村干部及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老同志为成员的并村工作小组,进驻各村指导并村及两委换届工作。工作组在并村工作中要求开好三个层面的会,即原各行政村村干部会议、各行政村党员群众代表会议、各村户主会议,宣传撤并村的好处和并村工作方案。在大会上进行表决,并形成会议纪录,由到会人员在会议纪录上签字,确保撤并村的合法性。
1、 个别谈心,拿准脉。在启动撤并村和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前,由党委书记找各支部书记促个谈心谈话,摸清村干部队伍的思想状态,及时疏导情绪,为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新村组建党支部换届对束后,对落选的党支部候选人再次谈话。
2、 集体谈话,铺好路。党支部的候选人和村委会的候选人正式确定后,由镇党委集体谈话,要求各候选人言语上不能失控、思想上不能失衡、行动上不能走形,提倡可以输选票,但不能输人品,确保选举工作的风清气正。
3、 依规操作,选对人。“两推一选”,选优配强党支部,尊重民意,严格程序确定村委会候选人,让广大党员、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并将两委换届工作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确保社会大局的稳定。
一是摸清底子。对所有的村干部尤其是落选择的村干部的任职年限、身体状况以及家庭情况进行摸底。
二是重点解决。对原村干部尤其是落选村干部中确实存在困难的给予重点照顾和倾斜,给予一定的补贴经费,体现党委政府的温暖。
三是疏导情绪。及时和在职村干部和落选村干部谈话,疏导他们的情况,并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的要求,及时向上级汇报,以便出台相关政策。
我们相信,经过此次并村换届工作,全镇“三农”工作将会迈入一个新的台阶,新农村建设将会翻开新的篇章。
关于换届党员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党支部换届选举的主要程序概括起来就是两次请示、两场选举、一个报告。两次请示,就是开会的请示和人选的请示,相应的,上级党委要有两个批复(党委的批复要经过党委会研究决定,批复必须是编文号的正式文件,还必须一个支部一个批复。所以,对下属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党委应统筹考虑,同步进行,以提高效率。如果下属支部零星进行的话,要召开很多次党委会,会很麻烦)。两场选举,就是党员大会选举支部委员和第一次支委会选举书记副书记。一个报告,就是选举结束后向上级党委报告选举结果。具体如下
1、党的支部委员会任期届满前1--2个月,召开支委会研究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有关事宜,包括确定召开党员大会的时间、指导思想、主要议程;下届支部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名额及提名和选举产生办法等。会后,支部委员会应向上级党委呈报关于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请示(▲注第一次请示,参考附例1)。
2、换届选举的请示经上级党委批复后(▲注第一个批复,参考附例2),召开支委会,研究召开党员大会的筹备事项,包括对党员进行召开党员大会的目的、意义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党员权利及义务的宣传教育工作;组织酝酿、推荐下届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起草支部委员会工作报告等。
3、召开支委会研究确定下届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审议通过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会后,支部委员会应向上级党组织呈报关于下届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的请示(注▲第二次请示,参考附例3)。
4、起草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办法(草案)。
⑴选举办法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制定选举办法的依据,选举的任务,提名确定候选人的办法、选举的方式、程序,选举的有效性和有效票的规定,确定当选人的原则;填写选票的注意事项;候选人、当选人名单排列顺序的规定,监票人、计票人的产生办法以及选举纪律等。
⑵选举办法是保证选举工作顺利进行的具体规则,在选举过程中,所有选举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支部党员大会是党支部的最高领导机关,因此,选举办法只有经党员大会讨论通过才能生效。
⑶党支部制定选举办法时,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①要符合《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内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②内容要具体、明确、全面,对选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要有明确的处理办法;③程序步骤要清楚,便于操作;④文字简明易懂,不用可能产生歧义的字句。(参考附例4、5)
5、起草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主持词。就是把支部大会和支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内容、程序、要求等,由会议主持人按着先后顺序和时机宣布出来,引导会议有条不紊地进行,以达到会议的目的,完成会议的任务。(参考附例6、7)
6、做好其它准备工作。
⑴确认党员的选举资格。根据党章和党内有关文件规定,选举支部委员会委员时,正式党员(包括受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党员)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预备党员、正在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另外,只持有党员临时组织关系证明信的党员,也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党支部委员会选举前,应对本单位党员的选举资格进行一次统计和确认。
⑵准备会场、票箱等。
⑶印制选票。按照规定,支部委员会确定的、并经上级党委同意的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须经党员大会讨论通过,方可确定为正式候选人,提交党员大会进行选举。因此,从理论上讲,选票应在党员大会讨论候选人名单后再印制。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支部党员大会开会的时间较短,一般的做法是将选票在会前印制出来。但必须注意的是,如果党员大会讨论通过的候选人与以前的名单有异,必须重新印制。
7、下届委员会组成人员预备人选的请示经上级党委批复后(▲注第二次批复,参考附例8),召开支委会,主要议程是①对大会的筹备工作进行认真检查;②讨论通过大会地点、时间安排、议程、主持人、报告人等;③提名大会监票人;④讨论决定会务工作中的有关事项。会后,将召开党员大会的时间及有关事项通知全体党员。
8、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注第一场选举)。会议议程是①宣布党员大会开会;②报告人作委员会工作报告;
换届党员心得体会和方法 党支部换届心得体会(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